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十分丰富,既有孔子、孟子这样大思想家的宏思杰作,又有无名氏村妇野叟的真情实录,它是伟大祖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文言文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是古代文化遗产。从小学开始,让学生接触一点文言文,初步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对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很有好处。那么,在小学,文言文应该运用怎样的策略进行教学,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呢?对此,我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激发兴趣
记得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如果我们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使教和学得到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也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那么怎样才能在文言文的
教学中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营造氛围
对小学生来说,当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时,文言文毕竟是一种陌生的课文,“之、乎、者、也”确实难懂,又不好读。所以小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时,教师要营造学习古文氛围。我在教学《杨氏之子》时,首先从导入开始,用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开头,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我点出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用文言文写下来是什么样子。让学生产生一种好奇心,也就营造了一个学习古文的氛围。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配乐深情范读,通过多种形式的吟诵涵咏,同样
为课堂弥漫一层浓浓的古味。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对文言文就从陌生到走近,再到融入,从读得生涩到读得流畅,再到读得韵味十足。
2.多维度预习,降低学习坡度
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遇到的困难一定很多,如果引导不好,学生就会因为文言文的生涩难懂而失去兴趣。在预习的时候,老师经常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以体会其大致含义,殊不知,由于文言文在遣词造句和表达形式上与现代文的差距很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让预习流于形式。
采取多维度的预习,让学生结合小资料、文言文的译文和课文旁边的小插图进行预习,效果会有显著提高。如《学弈》,学生在小资料里寻找课文的背景资料,对课文产生初步的印象:这是个关于下棋的故事,故事来自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孟子的言论,选自《孟子》。让学生充分利用文言文下面的译文,通过文言文和译文的对比学习,大致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基本准确的停顿节奏。课文的插图是语言文字的形象化展示,《学弈》的插图生动地告诉了我们故事的内容:一棵树下,一位长胡子老爷爷坐在棋盘的上方正在指导下棋,他的两个学生坐在棋盘的两边,虽说他们都在听课,表现却迥然不同,一个学生凝神屏息,专心致志,而另一个学生却歪着脑袋看着别处,心不在焉。通过多维度预习,学生能快速地了解故事内容,进入故事情境,从而降低学习难度。
二、重视诵读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宋朝朱熹也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文言文应重视诵读。诵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和有力保障。学生可
以在诵读中整体把握和感知文章,在诵读中体验我国古代文章的精妙之处。
1.读准
把字音读准确,是诵读的起码要求。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
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因此,一篇文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试读一遍,或全班齐读,或个别朗读,从试读中发现他们字词读音中出现的问题,然后一一板书纠正;并由老师再范读一遍全文或者小老师范读。
2.读顺
读顺,即读时有正确的停顿。这里所说的停顿,不是指有标点提示的句间或句末停顿,而是指由于句子较长或需要强调等而在句中进行的停顿。由于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语言和叙述上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停顿掌握起来比较麻烦,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读甚至领读。停顿准确了,自然也就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意了。如《学弈》中“思援弓缴而射之”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想着拉弓箭去射它(它,指天鹅),因此正确的停顿应该是“思/援弓缴/而/射之”,但有些学生却读成“思援/弓缴/而/射之”,这样意思就含混不清了,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课文中的难读的句子如《学弈》中“使/弈秋/诲/二人弈”,“为/是其智/弗若与?”
《两小儿辩日》中的“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如果学生不能够正确地停顿,教师应予以引导帮助,要让学生切实掌握停顿的方法。
3.读懂
文言文的一些语言规律,如音韵的铿锵、语调的抑扬、语言的含蓄、句式的整散等,大都是宜于“意会”而不宜于“言传”的。而意会既不能只靠眼睛看,也无法从老师的精分细析中获得太多的领悟,最终还是靠反复吟诵,在吟诵中去
琢磨、去感知、去体察、去心领神会。
4.读出感情
情文并茂的文言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与事、景交融,诸如爱国情、山水情、儿女情、朋友情、母子情等。而诵读正是对文章作品的思想感情“原汁原味”地声韵表达,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我们可以通过诵读来体察文章的语气,理解文意,进而来揣摩、体会字面之后的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尽情诵读,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辨别,学生才会体会出作者的感情,并产生共鸣,展开一定的联想和想象。除了树立范读的模仿对象之外,教师要对一些难读出感情的句子做一些分析,并且反复地带领学生诵读。只要学生愿意开口,读个三五遍,感情就慢慢上来了。当然,学生的程度
不同,效果也不同。有些程度较差的学生,几次下来还是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可以多练读几篇文章,诵读的能力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三、合理想象,体味寓意
充分运用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情感去解读作品,对作品的“留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如《楚王好细腰》里,对学生进行提问,楚国全民的减肥持续了多久?很多学生会根据课文交代的“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回答,只持续了一年。真的只持续了一年吗?老师继续追问,学生会重新思考,其实在课文里面没有告诉我们持续了多久,我们也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推测,推测楚国的未来。学生的想象力打开了,他们的假设也是丰富多彩的。楚王的臣子们病死了,这个时候其他的国家来攻打他们,于是他们大败而归;人们都把精神花在了减肥上,没有精力种粮食,国家越来越贫穷;楚王的臣民们不堪忍受楚王的统治,他们团结起来推翻了楚王的统治……思考到这一步,回过头再去想这篇文章的寓意,也就呼之欲出了。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内涵十分丰富,既有孔子、孟子这样大思想家的宏思杰作,又有无名氏村妇野叟的真情实录,它是伟大祖国民族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文言文是古代文明传承的媒介,是古代文化遗产。从小学开始,让学生接触一点文言文,初步感受一下文言文的语言特点,了解古人的思想道德观点,对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他们的语文能力很有好处。那么,在小学,文言文应该运用怎样的策略进行教学,才会收到预期的效果呢?对此,我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激发兴趣
记得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说过这样一句话:“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如果我们在文言文教学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可以使教和学得到和谐的发展,教学效率和学习效率也就会随之大幅度提高,那么怎样才能在文言文的
教学中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1.营造氛围
对小学生来说,当第一次接触文言文时,文言文毕竟是一种陌生的课文,“之、乎、者、也”确实难懂,又不好读。所以小学生刚刚接触文言文时,教师要营造学习古文氛围。我在教学《杨氏之子》时,首先从导入开始,用一个浅显易懂的故事开头,在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我点出把这个有趣的故事用文言文写下来是什么样子。让学生产生一种好奇心,也就营造了一个学习古文的氛围。
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配乐深情范读,通过多种形式的吟诵涵咏,同样
为课堂弥漫一层浓浓的古味。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对文言文就从陌生到走近,再到融入,从读得生涩到读得流畅,再到读得韵味十足。
2.多维度预习,降低学习坡度
小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遇到的困难一定很多,如果引导不好,学生就会因为文言文的生涩难懂而失去兴趣。在预习的时候,老师经常要求学生反复朗读以体会其大致含义,殊不知,由于文言文在遣词造句和表达形式上与现代文的差距很大,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让预习流于形式。
采取多维度的预习,让学生结合小资料、文言文的译文和课文旁边的小插图进行预习,效果会有显著提高。如《学弈》,学生在小资料里寻找课文的背景资料,对课文产生初步的印象:这是个关于下棋的故事,故事来自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孟子的言论,选自《孟子》。让学生充分利用文言文下面的译文,通过文言文和译文的对比学习,大致理解课文的内容,掌握基本准确的停顿节奏。课文的插图是语言文字的形象化展示,《学弈》的插图生动地告诉了我们故事的内容:一棵树下,一位长胡子老爷爷坐在棋盘的上方正在指导下棋,他的两个学生坐在棋盘的两边,虽说他们都在听课,表现却迥然不同,一个学生凝神屏息,专心致志,而另一个学生却歪着脑袋看着别处,心不在焉。通过多维度预习,学生能快速地了解故事内容,进入故事情境,从而降低学习难度。
二、重视诵读
俗话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宋朝朱熹也说:“读得熟,则不待解说自晓其义也。”文言文应重视诵读。诵读是学好文言文的基础和有力保障。学生可
以在诵读中整体把握和感知文章,在诵读中体验我国古代文章的精妙之处。
1.读准
把字音读准确,是诵读的起码要求。文言课文中有大量的通假字、破读字、古音字(如古人名、古地名、古官职名、古器物名称)等,如不首先解决这些字
词的语音问题,那就根本谈不上诵读。因此,一篇文言文,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试读一遍,或全班齐读,或个别朗读,从试读中发现他们字词读音中出现的问题,然后一一板书纠正;并由老师再范读一遍全文或者小老师范读。
2.读顺
读顺,即读时有正确的停顿。这里所说的停顿,不是指有标点提示的句间或句末停顿,而是指由于句子较长或需要强调等而在句中进行的停顿。由于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语言和叙述上有较大的差别,这种停顿掌握起来比较麻烦,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读甚至领读。停顿准确了,自然也就能帮助学生理解文意了。如《学弈》中“思援弓缴而射之”一句,这句话的意思是想着拉弓箭去射它(它,指天鹅),因此正确的停顿应该是“思/援弓缴/而/射之”,但有些学生却读成“思援/弓缴/而/射之”,这样意思就含混不清了,理解起来就比较困难。课文中的难读的句子如《学弈》中“使/弈秋/诲/二人弈”,“为/是其智/弗若与?”
《两小儿辩日》中的“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如果学生不能够正确地停顿,教师应予以引导帮助,要让学生切实掌握停顿的方法。
3.读懂
文言文的一些语言规律,如音韵的铿锵、语调的抑扬、语言的含蓄、句式的整散等,大都是宜于“意会”而不宜于“言传”的。而意会既不能只靠眼睛看,也无法从老师的精分细析中获得太多的领悟,最终还是靠反复吟诵,在吟诵中去
琢磨、去感知、去体察、去心领神会。
4.读出感情
情文并茂的文言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渗透在字里行间,与事、景交融,诸如爱国情、山水情、儿女情、朋友情、母子情等。而诵读正是对文章作品的思想感情“原汁原味”地声韵表达,是把“写在纸上的语言变成活的语气”我们可以通过诵读来体察文章的语气,理解文意,进而来揣摩、体会字面之后的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师只有带领学生尽情诵读,引导学生认真体味辨别,学生才会体会出作者的感情,并产生共鸣,展开一定的联想和想象。除了树立范读的模仿对象之外,教师要对一些难读出感情的句子做一些分析,并且反复地带领学生诵读。只要学生愿意开口,读个三五遍,感情就慢慢上来了。当然,学生的程度
不同,效果也不同。有些程度较差的学生,几次下来还是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可以多练读几篇文章,诵读的能力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三、合理想象,体味寓意
充分运用学生自身的体验和情感去解读作品,对作品的“留白处”进行创造性的思考和探索。如《楚王好细腰》里,对学生进行提问,楚国全民的减肥持续了多久?很多学生会根据课文交代的“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回答,只持续了一年。真的只持续了一年吗?老师继续追问,学生会重新思考,其实在课文里面没有告诉我们持续了多久,我们也不知道,但是我们可以进行推测,推测楚国的未来。学生的想象力打开了,他们的假设也是丰富多彩的。楚王的臣子们病死了,这个时候其他的国家来攻打他们,于是他们大败而归;人们都把精神花在了减肥上,没有精力种粮食,国家越来越贫穷;楚王的臣民们不堪忍受楚王的统治,他们团结起来推翻了楚王的统治……思考到这一步,回过头再去想这篇文章的寓意,也就呼之欲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