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姐,请你跳支舞,好吗?”
1943年春,云南昆明市金鸡巷一套宽敞的平房里,十多位热血青年在这里聚会,其中大多是在西南联合大学读书的学生。激情侃谈交织的目光中,一对青年男女脉脉对望。男孩高大挺拔,潇洒帅气,女孩娇小玲珑,俊俏活泼。不一会儿,优美的舞曲响起,男青年走到女孩面前,面红耳赤地说:“小小……姐,请你跳支舞好吗?”女孩脸红红地答应了。
那个帅气的小伙子叫曹越华,重庆人,复旦大学外文系应届毕业生,在昆明设于东郊干海子地区的炮校担任美国盟军翻译。女孩叫王德懿,也是重庆人,入读西南联合大学。一对热血青年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相识了。
战争是残酷的,但爱情的滋味甜美悠长。昆明翠湖公园柳荫依依,清波澈澈,是这对青年男女经常约会的地方。他们从战争谈到生活,从现实谈到理想,从东方文学谈到西方艺术。他们把爱情的主题命名为“枪炮与玫瑰”。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1944年7月28日,曹越华突然被调往密支那战场前线。到达战场的第一夜,是曹越华人生最漫长也是最难忘的一夜。他身困水牢,内心充满着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远方恋人刻骨铭心的思念。在战壕里,他满怀深情地写了一封信,通过军邮投递了出去。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当在昆明的王德懿接到这封信时,彻夜失眠了,她一遍遍地读着男友的情书,眼泪不停地滴落在信纸上,男友用英文所写的一首情诗更让她终生难忘。那首诗的中文内容是:“亲爱的,给我一个答复吧,您深情的目光辉映着我曾经苍白的青春,我将回报给你最倾心的微笑和任何风浪都无法剥夺的温柔。战争结束后,我将在黄土地上筑起一座小小的城堡,让我俩守着炉火听那杜鹃绽放的声音。”
此后,王德懿的生活多了一份担心、一份牵念。她无数次地祈盼着:战争啊,早点结束吧!将我所爱的那个人完好无损地送回我身边。
1945年8月,随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中缅战场浴血奋战的英雄们也胜利凯旋。8月28日,当曹越华和战友们乘坐的火车缓缓驶入站台,怀抱一束娇艳玫瑰的王德懿早已急不可待了。
“德懿,我在这儿!”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王德懿惊回头,只见身穿军服、肩佩中校军衔的英俊男友已站到了她的面前,她惊喜地叫了一声,扑进曹越华的怀里,曹越华在女友耳边轻轻地说了句:My Drling(亲爱的),我回来了!一对分离已久的恋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让我们聆听杜鹃绽放的声音”
经过那段魂断蓝桥式的爱情考验,曹越华与王德懿感情更加深厚。1945年10月20日,两人在昆明喜订鸳盟,并在当日《云南日报》上刊登了订婚启事。
曹越华没有忘记“战争结束后,我将在黄土地上筑起一座小小的城堡,让我俩守着炉火听那杜鹃绽放的声音”的承诺,他把婚房设在了重庆南岸狮子山上黄家巷2号的一栋欧式小洋房里,夫妻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温馨、甜蜜的岁月。
新中国成立后,曹越华与妻子双双被西南贸易部派往上海工作,曹越华在西南蚕丝公司驻上海办事处从事外贸工作,王德懿在西南贸易部驻上海土产销售处从事推销工作。
1952年底,一向忠于职守的曹越华却被招回重庆接受审查,此后,厄运开始与他如影随形。丈夫回了重庆,王德懿在上海带着3岁和1岁的两个女儿,靠一份不高的收入维持生活。
在那个非常岁月里,曹越华霉运连连。1957年,他被下放到重庆南川县渔泉农村劳动改造,一去就是几年。“文革”中,因为在抗日战争中做过盟军的翻译工作,他理所当然又被隔离监督改造。
十年动乱结束后,曹越华和妻子已经步入花甲之年。二十多年间曹越华一直在蒙冤和运动中度过,身心受到很大摧残,但无论命运多么不堪,妻子始终和他相亲相爱,不离不弃。
“让古老长城见证我们的经典爱情”
退休后老两口除了读书外,足球是相伴曹越华终生的另一个爱好。他11岁喜欢上了足球,大学里是校足球队的队长,工作以后更是经常参加足球赛。即便退了休,他也组织起了老年足球队,88岁的时候还出任足球队的中锋。
对老伴的这一喜好,王德懿不但支持,还是丈夫的铁杆“粉丝”。老伴场上踢球,她静静地坐在台阶上,凝视丈夫带球突破的英姿,眼神里流淌的是浓浓的关切和甜蜜。曹越华说,有老伴在场边,他踢球更有劲儿。央视《足球之夜》还专版对曹越华进行了报道,称他为“世纪足球老人”。
2013年,重庆晚报联合一家网站开展“全球最浪漫情书征集活动”,在儿女的撺掇下,曹越华和老伴把那封意义非凡的战地情书找出参赛,希望把战火纷飞的老一代人的爱情展示给下一代。
不出意料,曹越华夫妇这封情书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以及主人公恩爱和谐的婚姻经历,在全部近3000封情书的评选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一等奖。评委李永明说,这封情书不仅包含老人当年对恋人的思念,也蕴藏着他对祖国的热爱,特别是英文表白,让爱情与生死之情融合到一起,给人以极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有一天,曹越华和老伴聊天时,突然萌生出一个念头,希望能把情书中的那首诗谱上曲变成歌,一直传唱下去。为了帮助父母实现这个梦想,儿子曹庞沛联系了《中国梦想秀》节目组。
2013年11月2日,曹越华和老伴王德懿登上《中国梦想秀》,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95岁的曹越华操一口纯正的美式英语当场朗读了69年前所写下的那封战地情诗:“My darling, please give me……”,接着,96岁的王德懿准确地用中文翻译了出来。这样的情景让全场观众起立热烈鼓掌。
随后,在全场的见证下,曹越华和老伴的梦想成真,他们那封半个多世纪前的战地情书真的被谱上了曲变成了歌,并被周立波现场演唱。
如今,曹越华和老伴又许下一个心愿:“希望我们都能活到100岁,那时我们要携手到首都北京去看一看,让古老长城见证我们的经典爱情。”
(责编:辛娅)
1943年春,云南昆明市金鸡巷一套宽敞的平房里,十多位热血青年在这里聚会,其中大多是在西南联合大学读书的学生。激情侃谈交织的目光中,一对青年男女脉脉对望。男孩高大挺拔,潇洒帅气,女孩娇小玲珑,俊俏活泼。不一会儿,优美的舞曲响起,男青年走到女孩面前,面红耳赤地说:“小小……姐,请你跳支舞好吗?”女孩脸红红地答应了。
那个帅气的小伙子叫曹越华,重庆人,复旦大学外文系应届毕业生,在昆明设于东郊干海子地区的炮校担任美国盟军翻译。女孩叫王德懿,也是重庆人,入读西南联合大学。一对热血青年就在这样的环境中相识了。
战争是残酷的,但爱情的滋味甜美悠长。昆明翠湖公园柳荫依依,清波澈澈,是这对青年男女经常约会的地方。他们从战争谈到生活,从现实谈到理想,从东方文学谈到西方艺术。他们把爱情的主题命名为“枪炮与玫瑰”。
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1944年7月28日,曹越华突然被调往密支那战场前线。到达战场的第一夜,是曹越华人生最漫长也是最难忘的一夜。他身困水牢,内心充满着对死亡的恐惧,以及对远方恋人刻骨铭心的思念。在战壕里,他满怀深情地写了一封信,通过军邮投递了出去。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当在昆明的王德懿接到这封信时,彻夜失眠了,她一遍遍地读着男友的情书,眼泪不停地滴落在信纸上,男友用英文所写的一首情诗更让她终生难忘。那首诗的中文内容是:“亲爱的,给我一个答复吧,您深情的目光辉映着我曾经苍白的青春,我将回报给你最倾心的微笑和任何风浪都无法剥夺的温柔。战争结束后,我将在黄土地上筑起一座小小的城堡,让我俩守着炉火听那杜鹃绽放的声音。”
此后,王德懿的生活多了一份担心、一份牵念。她无数次地祈盼着:战争啊,早点结束吧!将我所爱的那个人完好无损地送回我身边。
1945年8月,随着中国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中缅战场浴血奋战的英雄们也胜利凯旋。8月28日,当曹越华和战友们乘坐的火车缓缓驶入站台,怀抱一束娇艳玫瑰的王德懿早已急不可待了。
“德懿,我在这儿!”一个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王德懿惊回头,只见身穿军服、肩佩中校军衔的英俊男友已站到了她的面前,她惊喜地叫了一声,扑进曹越华的怀里,曹越华在女友耳边轻轻地说了句:My Drling(亲爱的),我回来了!一对分离已久的恋人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让我们聆听杜鹃绽放的声音”
经过那段魂断蓝桥式的爱情考验,曹越华与王德懿感情更加深厚。1945年10月20日,两人在昆明喜订鸳盟,并在当日《云南日报》上刊登了订婚启事。
曹越华没有忘记“战争结束后,我将在黄土地上筑起一座小小的城堡,让我俩守着炉火听那杜鹃绽放的声音”的承诺,他把婚房设在了重庆南岸狮子山上黄家巷2号的一栋欧式小洋房里,夫妻在这里度过了一段温馨、甜蜜的岁月。
新中国成立后,曹越华与妻子双双被西南贸易部派往上海工作,曹越华在西南蚕丝公司驻上海办事处从事外贸工作,王德懿在西南贸易部驻上海土产销售处从事推销工作。
1952年底,一向忠于职守的曹越华却被招回重庆接受审查,此后,厄运开始与他如影随形。丈夫回了重庆,王德懿在上海带着3岁和1岁的两个女儿,靠一份不高的收入维持生活。
在那个非常岁月里,曹越华霉运连连。1957年,他被下放到重庆南川县渔泉农村劳动改造,一去就是几年。“文革”中,因为在抗日战争中做过盟军的翻译工作,他理所当然又被隔离监督改造。
十年动乱结束后,曹越华和妻子已经步入花甲之年。二十多年间曹越华一直在蒙冤和运动中度过,身心受到很大摧残,但无论命运多么不堪,妻子始终和他相亲相爱,不离不弃。
“让古老长城见证我们的经典爱情”
退休后老两口除了读书外,足球是相伴曹越华终生的另一个爱好。他11岁喜欢上了足球,大学里是校足球队的队长,工作以后更是经常参加足球赛。即便退了休,他也组织起了老年足球队,88岁的时候还出任足球队的中锋。
对老伴的这一喜好,王德懿不但支持,还是丈夫的铁杆“粉丝”。老伴场上踢球,她静静地坐在台阶上,凝视丈夫带球突破的英姿,眼神里流淌的是浓浓的关切和甜蜜。曹越华说,有老伴在场边,他踢球更有劲儿。央视《足球之夜》还专版对曹越华进行了报道,称他为“世纪足球老人”。
2013年,重庆晚报联合一家网站开展“全球最浪漫情书征集活动”,在儿女的撺掇下,曹越华和老伴把那封意义非凡的战地情书找出参赛,希望把战火纷飞的老一代人的爱情展示给下一代。
不出意料,曹越华夫妇这封情书以其独特的历史背景,以及主人公恩爱和谐的婚姻经历,在全部近3000封情书的评选中脱颖而出,最终获得一等奖。评委李永明说,这封情书不仅包含老人当年对恋人的思念,也蕴藏着他对祖国的热爱,特别是英文表白,让爱情与生死之情融合到一起,给人以极大的冲击力和感染力。
有一天,曹越华和老伴聊天时,突然萌生出一个念头,希望能把情书中的那首诗谱上曲变成歌,一直传唱下去。为了帮助父母实现这个梦想,儿子曹庞沛联系了《中国梦想秀》节目组。
2013年11月2日,曹越华和老伴王德懿登上《中国梦想秀》,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95岁的曹越华操一口纯正的美式英语当场朗读了69年前所写下的那封战地情诗:“My darling, please give me……”,接着,96岁的王德懿准确地用中文翻译了出来。这样的情景让全场观众起立热烈鼓掌。
随后,在全场的见证下,曹越华和老伴的梦想成真,他们那封半个多世纪前的战地情书真的被谱上了曲变成了歌,并被周立波现场演唱。
如今,曹越华和老伴又许下一个心愿:“希望我们都能活到100岁,那时我们要携手到首都北京去看一看,让古老长城见证我们的经典爱情。”
(责编:辛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