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分析高校生物科学专业野外实习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构建地方本科高校生物科学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模式及质量保障闭环体系。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 生物科学 野外实习 闭环体系
[中图分类号] G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097-03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核心概念,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出发点与依据,而由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组成的培养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从事生物学及相关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开发、教学、管理等工作基本能力的人才。[2]野外实习是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相比,野外实践教学具有直观性、综合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3]
地方本科高校主要以应用型教育为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1]本文旨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思想,分析生物科学专业野外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实习模式的改革思路,以期在实践基础上构建符合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野外综合实习模式。
一、生物科学专业传统野外实习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野外实习模式
地方本科高校生物科学专业野外实习主要有分课程实习和分学年实习两种传统模式。分课程实习,即在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课程开设期间或结束后开展实习工作;分学年实习,即在学校根据学年开设课程情况组织学生在大一至大三开展2次左右实习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野外实习模式自身限制及外在因素影响,传统野外实习存在诸多问题:1.人员队伍:每次实习需组织实习指导教师团队,包括专业指导教师若干名、分管学生工作教师、随队医生等,人员队伍庞大,不利于管理。2.时间安排:在分课程实习和分学年实习模式下,每届学生实习次数达2-3次,总实习时间达20天以上。3.经费限制:由于交通、食宿费用上涨,且实习次数多、时间长,尽管学校划拨有学生实习补助,但学生仍然要承担一部分实习经费,加重学生负担,同时加大学校办学成本。4.实习效果:目前动植物资源保存较为完好地区均建设成为国家、省级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封山育林区等,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此类地区进行教学、科研等活动会受到一定限制。学生多次实习后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实习变为“游览式”。学生通过野外实习获取知识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讲解及学生的记忆能力。这种机械式灌输知识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与“应用型”人才目标不相符合。[4]5.考核机制:当前野外实习考核机制单一,对学生野外实习效果的考核多从学生识别动植物种类数量多少予以单方面评价[4],而忽略动植物分类学特征,物种结构、功能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难以提高。
二、野外综合实习模式构建
(一)构建原则
构建“一个目标,二个能力,三个结合,四个环节”的生物科学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模式,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培养相结合,共性提高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并落实野外实习教学目标与内容、实习教学过程、实习考核、评价与反馈四个环节。
(二)野外综合实习主要内容及研究层次
野外综合实习应包括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态学三个模块,其中每个模块实习主要内容各不相同。植物生物学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主要植物类群形态特征的认知与识别,植物结构、功能与生长环境的适应关系,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鉴定等。动物生物学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主要动物类群形态特征的认知与识别,常见动物类群的调查方法,动物的野外捕捉、鉴定及标本制作等。生态学实习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样地的选择,研究样地生态因子(温度、湿度、坡度、坡向、光照强度、土壤特征等)的测定,主要植被类型、植物种类、植被水平及垂直分布规律的调查等。[5]生态学实习还应注重研究生物体与环境在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四个不同层次之间的生态关系。
(三)实习时间及进度安排
结合课程开设情况,野外综合实习一般放在二年级或三年级6-7月开展,实习前应基本完成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态学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工作,6-7月正值植物花期,动物活动较为频繁,植被状况较好,学生观察动植物生物学特征方便、直观、准确。由于综合野外实习包括植物、动物、生态三方面内容,因此可以实行轮换实习制,如将实习分为三个时间段,每段5-7天,学生分为3小组,第一、二、三小组第一阶段分别开展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态学实习,第二阶段分别开展动物生物学、生态学、植物生物学实习,第三阶段分别开展生态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实习。实习指导教师固定指导内容不变,而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动植物种类辨认、群落调查和生态景观调查等不同实习内容,且能通过实习将不同课程知识串联起来,巩固和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实践能力。
(四)野外综合实习目标设计及实现
实习目标设计应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野外综合实习目标设计及实现过程如图1。野外综合实习应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制定之初做好“顶层设计”,拟定实习教学大纲、实习计划,建设较为稳定的实习基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目标,建立集专业指导、学生管理、后勤保障于一体的组织管理体系。实习前召开实习动员会,对学生开展纪律教育、安全教育及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准备实习工具及野外实习指导、植物志、动物志等工具书。 实习过程中,除进行基础知识讲解、技能训练外,还应引导开展综合性、研究性项目训练,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教学实践中,通过讲解问答法、小组讨论、实地调查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通过采集动植物标本,利用工具书认识不同类群分类学特征,检索、鉴定种类,了解生物种群、群落和植被分布知识,充分认识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将验证性讲解与创新性实习相结合,利用野外实习开展综合性、设计性专题调查研究,研究题目及内容可采用双向选择制,既可由教师结合实习基地具体情况拟定题目,也可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自主拟定题目开展研究。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5][6]
(五)实习考核、评价与反馈
实习考核是督促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联系实际的有效措施,也是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手段。[7]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具有可操作性、标准化的实习成绩综合考核体系,体系不能简单地以学生认识生物种类多少来衡量学生实习成绩,而应更多地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
图1 野外综合实习目标设计及实现
■
图2 生物科学专业野外综合实习评价与反馈体系
实习评价与反馈是对野外综合实习效果进行客观公正评估的重要环节,评价与反馈应为三位一体的闭环体系(图2),体系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实习成绩的评价与学生对教师实习指导的评价,还包括专家对实习组织、过程实施、实习效果的评价。实习考核、评价与反馈一起构成野外综合实习质量保障体系,体系由内向外,由局部到整体形成循环,以落实实习质量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过程管理、手段改进为推动力,建立全系统集成、全过程管理、层次分明且相互衔接的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目标制定、过程控制与实施、测评反馈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
三、小结
生物科学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是涉及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要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只有改变传统的实习模式,搭建高校资源共享平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开展创新性项目训练,进行考核模式的多元化改革,做好标本制作、展示等后期管理工作,巩固实习成果[4]-[6],将学生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训练贯穿于整个野外实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基本科研能力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的意识,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钱国英等.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张海军等.生物科学专业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模式体系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2).
[4] 王玉玲.改革生物专业野外实习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
[5] 苗芳,姜在民等.植物学野外实习改革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2,29(1).
[6] 周宜君等.民族高校生物科学类综合性、研究型野外实习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央民族大学实验基地为个案[J].民族教育研究,2009,20(5).
[责任编辑:碧 瑶]
[关键词]地方本科高校 生物科学 野外实习 闭环体系
[中图分类号] GG642.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3)22-0097-03
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实践活动过程中的核心概念,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出发点与依据,而由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等组成的培养体系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1]《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明确指出普通高等学校生物科学专业培养具备生物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从事生物学及相关领域基础科学研究、应用技术开发、教学、管理等工作基本能力的人才。[2]野外实习是生物科学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实践教学环节,与理论教学相比,野外实践教学具有直观性、综合性的特点,是培养学生独立工作能力的重要环节。[3]
地方本科高校主要以应用型教育为主,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1]本文旨在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指导思想,分析生物科学专业野外实习中存在的问题,探索实习模式的改革思路,以期在实践基础上构建符合地方本科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要求的野外综合实习模式。
一、生物科学专业传统野外实习模式及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野外实习模式
地方本科高校生物科学专业野外实习主要有分课程实习和分学年实习两种传统模式。分课程实习,即在植物学、动物学、生态学课程开设期间或结束后开展实习工作;分学年实习,即在学校根据学年开设课程情况组织学生在大一至大三开展2次左右实习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
受传统野外实习模式自身限制及外在因素影响,传统野外实习存在诸多问题:1.人员队伍:每次实习需组织实习指导教师团队,包括专业指导教师若干名、分管学生工作教师、随队医生等,人员队伍庞大,不利于管理。2.时间安排:在分课程实习和分学年实习模式下,每届学生实习次数达2-3次,总实习时间达20天以上。3.经费限制:由于交通、食宿费用上涨,且实习次数多、时间长,尽管学校划拨有学生实习补助,但学生仍然要承担一部分实习经费,加重学生负担,同时加大学校办学成本。4.实习效果:目前动植物资源保存较为完好地区均建设成为国家、省级自然保护区或森林公园、封山育林区等,而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在此类地区进行教学、科研等活动会受到一定限制。学生多次实习后逐渐失去学习兴趣,实习变为“游览式”。学生通过野外实习获取知识的多少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讲解及学生的记忆能力。这种机械式灌输知识模式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和创新意识,与“应用型”人才目标不相符合。[4]5.考核机制:当前野外实习考核机制单一,对学生野外实习效果的考核多从学生识别动植物种类数量多少予以单方面评价[4],而忽略动植物分类学特征,物种结构、功能对环境的适应以及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难以提高。
二、野外综合实习模式构建
(一)构建原则
构建“一个目标,二个能力,三个结合,四个环节”的生物科学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模式,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确立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注重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相结合,专业教育与素质培养相结合,共性提高与个性发展相结合,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并落实野外实习教学目标与内容、实习教学过程、实习考核、评价与反馈四个环节。
(二)野外综合实习主要内容及研究层次
野外综合实习应包括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态学三个模块,其中每个模块实习主要内容各不相同。植物生物学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主要植物类群形态特征的认知与识别,植物结构、功能与生长环境的适应关系,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鉴定等。动物生物学实习内容主要包括:主要动物类群形态特征的认知与识别,常见动物类群的调查方法,动物的野外捕捉、鉴定及标本制作等。生态学实习内容主要包括:研究样地的选择,研究样地生态因子(温度、湿度、坡度、坡向、光照强度、土壤特征等)的测定,主要植被类型、植物种类、植被水平及垂直分布规律的调查等。[5]生态学实习还应注重研究生物体与环境在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四个不同层次之间的生态关系。
(三)实习时间及进度安排
结合课程开设情况,野外综合实习一般放在二年级或三年级6-7月开展,实习前应基本完成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态学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工作,6-7月正值植物花期,动物活动较为频繁,植被状况较好,学生观察动植物生物学特征方便、直观、准确。由于综合野外实习包括植物、动物、生态三方面内容,因此可以实行轮换实习制,如将实习分为三个时间段,每段5-7天,学生分为3小组,第一、二、三小组第一阶段分别开展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生态学实习,第二阶段分别开展动物生物学、生态学、植物生物学实习,第三阶段分别开展生态学、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实习。实习指导教师固定指导内容不变,而学生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动植物种类辨认、群落调查和生态景观调查等不同实习内容,且能通过实习将不同课程知识串联起来,巩固和拓展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培养学生认识自然的兴趣和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的实践能力。
(四)野外综合实习目标设计及实现
实习目标设计应注重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提高,野外综合实习目标设计及实现过程如图1。野外综合实习应从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制定之初做好“顶层设计”,拟定实习教学大纲、实习计划,建设较为稳定的实习基地,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目标,建立集专业指导、学生管理、后勤保障于一体的组织管理体系。实习前召开实习动员会,对学生开展纪律教育、安全教育及相关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准备实习工具及野外实习指导、植物志、动物志等工具书。 实习过程中,除进行基础知识讲解、技能训练外,还应引导开展综合性、研究性项目训练,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教学实践中,通过讲解问答法、小组讨论、实地调查等教学方法,指导学生通过采集动植物标本,利用工具书认识不同类群分类学特征,检索、鉴定种类,了解生物种群、群落和植被分布知识,充分认识动植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提高学生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同时将验证性讲解与创新性实习相结合,利用野外实习开展综合性、设计性专题调查研究,研究题目及内容可采用双向选择制,既可由教师结合实习基地具体情况拟定题目,也可由学生根据自己兴趣自主拟定题目开展研究。通过积极引导学生参与科研活动,了解科学研究方法和过程,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5][6]
(五)实习考核、评价与反馈
实习考核是督促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联系实际的有效措施,也是调动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的有效手段。[7]因此,必须建立一个具有可操作性、标准化的实习成绩综合考核体系,体系不能简单地以学生认识生物种类多少来衡量学生实习成绩,而应更多地考核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
图1 野外综合实习目标设计及实现
■
图2 生物科学专业野外综合实习评价与反馈体系
实习评价与反馈是对野外综合实习效果进行客观公正评估的重要环节,评价与反馈应为三位一体的闭环体系(图2),体系不仅包括教师对学生实习成绩的评价与学生对教师实习指导的评价,还包括专家对实习组织、过程实施、实习效果的评价。实习考核、评价与反馈一起构成野外综合实习质量保障体系,体系由内向外,由局部到整体形成循环,以落实实习质量为核心,以全面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素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过程管理、手段改进为推动力,建立全系统集成、全过程管理、层次分明且相互衔接的质量保障体系,形成目标制定、过程控制与实施、测评反馈良性循环的运行机制。
三、小结
生物科学专业野外综合实习是涉及教学、管理等多方面系统而复杂的工作。要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只有改变传统的实习模式,搭建高校资源共享平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开展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力,开展创新性项目训练,进行考核模式的多元化改革,做好标本制作、展示等后期管理工作,巩固实习成果[4]-[6],将学生基础知识与综合能力训练贯穿于整个野外实习过程中,激发学生专业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基本科研能力和保护生物多样性与环境的意识,从而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 参 考 文 献 ]
[1] 钱国英等.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编.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 张海军等.生物科学专业植物学野外实习教学模式体系构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2).
[4] 王玉玲.改革生物专业野外实习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08,(3).
[5] 苗芳,姜在民等.植物学野外实习改革与实践[J].生物学杂志,2012,29(1).
[6] 周宜君等.民族高校生物科学类综合性、研究型野外实习的探索与实践—以中央民族大学实验基地为个案[J].民族教育研究,2009,20(5).
[责任编辑:碧 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