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心理健康的教师应表现为:在人格上是完整和谐的;在情绪上是乐观稳定的;在意志上是坚韧不拔的。在人际关系上是协调和谐的;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只有心理健康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正是教师劳动的这种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必须具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让教师们有一个健康的心理,快乐工作,快乐学习,做好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
2011年9月,我接了一个新的班级——小学一年级。教学开始的连续两个月的强制常规训练,让我身心疲惫。面对那一个个犹如满身荆棘的棘团,常常气得我血液上冲,头发昏,两眼发黑,瞬间天旋地转。在整个一年级的上学期,我从未感觉过教书育人的快乐,我深深地意识到:我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影响,特别是我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这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当前,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已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长时间被人们忽视,也被教师自己忽视。无数事实证明,教师自身心理不健康,人格有偏移,个性有缺陷都会毫无保留地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一个情绪不稳定、易暴易怒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也往往喜怒无常;一个尖酸、说话刻薄的教师,他的学生也往往是“伶牙俐齿”。这说明: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据调查,目前教师的心理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的心理问题或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强迫症、人际敏感、忧郁、焦虑、敌对、偏执等。不同区域、不同性别、不同阶段的教师,心理健康不一样。比如:农村教师的心理问题比城区教师严重,男教师比女教师严重,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严重。
那么应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呢?
1. 保持健康的情绪良好积极的情绪状态,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凡是心理健康的人,他们的情绪总是愉快的、乐观的,对生活、工作充满热情。人们的情绪越是乐观,心理健康的水平越高。一般认为健康的情绪应当是轻松、愉快、精神振奋、适度,一切发生很自然,从原因、强度、时间的变化上都是常态的。如果喜怒无常,强弱颠倒,时间上延续的长短也有变异等,都属于不正常的情绪。影响人的情绪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
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彼此间的交际关系
每一个人都有合群的需要,通过相互交往,诉说各自的喜怒哀乐,增进彼此情感的共鸣,求得心理的满足。培根曾说过:“当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的时候,向知心挚友的一席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否则这种积郁会使人致病……”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2.1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应克服居高临下、把个人凌驾于集体之上的错误思想;教师要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对学生既要尊重和信任,又要热爱和严格要求,热切地期待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教师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民主公正地对待学生,客观地评价学生,尽最大努力使每个学生都产生良好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被全体学生所爱戴,增强师生之间的聚合力,形成健康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2.2 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
教师要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要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1967年提出了学校领域内师生之间交往的四种形式。其一,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效果较差。其二,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效果较好。其三,教师和学生保持双向交往,但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效果较好。其四,教师成为相互交往的中心,并且促使所有的成员双向交往,效果最佳。学校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因此,研究师生间的交往形式对密切师生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2.3 丰富学生的集体活动。
教师对于学生的集体活动应当支持并积极参加,并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达到师生情感交流和相互了解的目的,并在集体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正确处理心理冲突
教师心理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期望角色与教师实际角色的矛盾。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角色是全面的和高要求的,而教师的实际角色水平总难跟上不断发展的形势要求,因而,教师实际角色与社会期望角色之间总会有差距,于是教师在这方面始终存在内心冲突。二是角色劳动艰辛与待遇偏低的矛盾。八十年代中前期有关教师的调查表明,我国教师待遇引起的心理冲突不是很主要的。近年来这种冲突上升到明显的地位。自八十年代后期教师的实际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横向比较教师的收入却显得更少了,于是冲突加剧。在日益现代化的社会条件下,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条件,较其他很多行业的职工更慢、更难,自然心理很不平衡。三是主观高期望与工作实效的矛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好成绩、好能力、好品德,而很多学生却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也较差。教师的理想要求与体现在学生身上的现实成绩要求反差大,教师成就需要实现的程度低,教师焦虑,产生心理冲突。
4. 正确对待挫折
4.1 积极地适应挫折。
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使用合理的方法正确地对待挫折,通过正常途径和渠道,将消极、不良情绪发泄出来;将自己难言的苦衷坦白说出来,求得别人的帮助,学会用建设性的方法适应环境。人在碰到挫折的情况时,对引起挫折的种种因素,采取有效策略,改变主观状态或客观条件,以达到心理平衡,这叫适应。人对挫折的适应有两类,一类是个人顺从所处情境的消极适应,一类是改变环境创造新的情境的积极适应。消极适应只能取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但问题并未解决。例如,在挫折情境面前退却,避免与其接触,做白日梦,在幻想世界中得到适应,压抑自己,把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埋藏心底等。积极的适应是指人们创设条件,能动地作用于外部世界,使它符合自己的需要、愿望、要求,获得心理上的平衡。教师要正确地对待挫折,积极地适应挫折,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也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所必须的。
4.2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这是教师正确对待挫折的根本方法。在人生道路上,任何人都不会一帆风顺,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才具较高的挫折容忍力,才会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才能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与客观现实保持积极的平衡。从而也才能有效地解决个人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减少或消除由于消极的心理冲突和挫折而导致的焦虑、紧张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5. 减轻教师压力
(1) 教师首先学会自我减压。热爱教育教学工作,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现实却常常喜欢与人开玩笑,由于每个孩子的遗传基因不同,所处的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不同,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学会注重过程教学,只需你认真地对待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到问心无愧,即使结果不是很好,也不必紧张,不必自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工作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减轻自己过重的负担,尽量避免超负荷劳动。
(2) 学校领导应设法减轻教师的压力。
学校领导在制定一些制度时,也应考虑教师的心理健康,尽量多一些人性化的东西,能做到以德治校,以情感人,不要过重看教育教学成绩,应注重过程管理。特别是让教师少干些什么“马后炮”的事情,少做些表面性的工作,特别是那些不用动脑机械简单的抄写工作尽量避免。
(3) 学校应开展系列的心理辅导讲座,教给教师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以及一些心理健康维护的策略。
(4) 定期开展教师的心理咨询,为教师解决特殊的心理问题。
(5) 学校工会应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组织教师多参加一些有意义有益的活动,让教师有机会丰富生活,缓冲压力,常常与人沟通,从呆板的、枯燥的教学工作中走出来。
总之,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关键在于自己。老师们,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诱惑,我们应该懂得知足常乐,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工作、对待生活,随时力求心态平衡。这里,我有两句话送给老师们自勉:选择了教师,你就选择了清贫;选择了教师,你就选择了辛苦。不要叹息,不必埋怨,更不要放弃你当初执着的追求。以平常的心态对待生活,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注重自己心理健康,铸造教师完美人格。
收稿日期:2012-02-23
【关键词】教师;心理;健康
2011年9月,我接了一个新的班级——小学一年级。教学开始的连续两个月的强制常规训练,让我身心疲惫。面对那一个个犹如满身荆棘的棘团,常常气得我血液上冲,头发昏,两眼发黑,瞬间天旋地转。在整个一年级的上学期,我从未感觉过教书育人的快乐,我深深地意识到:我的身体健康受到了影响,特别是我的心理处于亚健康状态。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这是目前的首要任务。
当前,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已受到了教育主管部门的关注,而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却长时间被人们忽视,也被教师自己忽视。无数事实证明,教师自身心理不健康,人格有偏移,个性有缺陷都会毫无保留地投射到学生的心灵上。一个情绪不稳定、易暴易怒的教师,教出来的学生也往往喜怒无常;一个尖酸、说话刻薄的教师,他的学生也往往是“伶牙俐齿”。这说明:教师的心理健康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
据调查,目前教师的心理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他们的心理问题或心理健康主要表现为强迫症、人际敏感、忧郁、焦虑、敌对、偏执等。不同区域、不同性别、不同阶段的教师,心理健康不一样。比如:农村教师的心理问题比城区教师严重,男教师比女教师严重,小学教师比中学教师严重。
那么应如何维护教师的心理健康呢?
1. 保持健康的情绪良好积极的情绪状态,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凡是心理健康的人,他们的情绪总是愉快的、乐观的,对生活、工作充满热情。人们的情绪越是乐观,心理健康的水平越高。一般认为健康的情绪应当是轻松、愉快、精神振奋、适度,一切发生很自然,从原因、强度、时间的变化上都是常态的。如果喜怒无常,强弱颠倒,时间上延续的长短也有变异等,都属于不正常的情绪。影响人的情绪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教师要善于调节、控制自己的情绪。
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与人彼此间的交际关系
每一个人都有合群的需要,通过相互交往,诉说各自的喜怒哀乐,增进彼此情感的共鸣,求得心理的满足。培根曾说过:“当你遭遇挫折而感到愤闷抑郁的时候,向知心挚友的一席倾诉可以使你得到疏导。否则这种积郁会使人致病……”人类的心理适应,最主要的是对人际关系的适应。那么教师如何才能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呢?
2.1 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教师应克服居高临下、把个人凌驾于集体之上的错误思想;教师要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对学生既要尊重和信任,又要热爱和严格要求,热切地期待每个学生获得成功;教师要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民主公正地对待学生,客观地评价学生,尽最大努力使每个学生都产生良好的皮格马利翁效应。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被全体学生所爱戴,增强师生之间的聚合力,形成健康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2.2 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
教师要缩短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就要增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1967年提出了学校领域内师生之间交往的四种形式。其一,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保持单向交往,效果较差。其二,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保持双向交往,效果较好。其三,教师和学生保持双向交往,但也允许学生之间的交往,效果较好。其四,教师成为相互交往的中心,并且促使所有的成员双向交往,效果最佳。学校中最主要的人际关系是师生关系,因此,研究师生间的交往形式对密切师生关系有重要的意义。
2.3 丰富学生的集体活动。
教师对于学生的集体活动应当支持并积极参加,并使活动的内容和形式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以达到师生情感交流和相互了解的目的,并在集体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正确处理心理冲突
教师心理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社会期望角色与教师实际角色的矛盾。社会对教师的期望角色是全面的和高要求的,而教师的实际角色水平总难跟上不断发展的形势要求,因而,教师实际角色与社会期望角色之间总会有差距,于是教师在这方面始终存在内心冲突。二是角色劳动艰辛与待遇偏低的矛盾。八十年代中前期有关教师的调查表明,我国教师待遇引起的心理冲突不是很主要的。近年来这种冲突上升到明显的地位。自八十年代后期教师的实际收入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横向比较教师的收入却显得更少了,于是冲突加剧。在日益现代化的社会条件下,教师要改善自己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条件,较其他很多行业的职工更慢、更难,自然心理很不平衡。三是主观高期望与工作实效的矛盾。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有好成绩、好能力、好品德,而很多学生却学习积极性不高,成绩也较差。教师的理想要求与体现在学生身上的现实成绩要求反差大,教师成就需要实现的程度低,教师焦虑,产生心理冲突。
4. 正确对待挫折
4.1 积极地适应挫折。
教师要采取正确的态度和使用合理的方法正确地对待挫折,通过正常途径和渠道,将消极、不良情绪发泄出来;将自己难言的苦衷坦白说出来,求得别人的帮助,学会用建设性的方法适应环境。人在碰到挫折的情况时,对引起挫折的种种因素,采取有效策略,改变主观状态或客观条件,以达到心理平衡,这叫适应。人对挫折的适应有两类,一类是个人顺从所处情境的消极适应,一类是改变环境创造新的情境的积极适应。消极适应只能取得心理上的暂时平衡,但问题并未解决。例如,在挫折情境面前退却,避免与其接触,做白日梦,在幻想世界中得到适应,压抑自己,把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埋藏心底等。积极的适应是指人们创设条件,能动地作用于外部世界,使它符合自己的需要、愿望、要求,获得心理上的平衡。教师要正确地对待挫折,积极地适应挫折,这是心理健康的表现,也是维护教师心理健康所必须的。
4.2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这是教师正确对待挫折的根本方法。在人生道路上,任何人都不会一帆风顺,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远大的理想,才具较高的挫折容忍力,才会有百折不挠的精神和顽强的毅力,才能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现实之间的关系,与客观现实保持积极的平衡。从而也才能有效地解决个人与客观现实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减少或消除由于消极的心理冲突和挫折而导致的焦虑、紧张等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
5. 减轻教师压力
(1) 教师首先学会自我减压。热爱教育教学工作,让每个孩子都健康成长,这本身是一件好事。但现实却常常喜欢与人开玩笑,由于每个孩子的遗传基因不同,所处的家庭环境及社会环境不同,他们对知识的接受程度不同。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学会注重过程教学,只需你认真地对待教育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做到问心无愧,即使结果不是很好,也不必紧张,不必自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育人工作并非一朝一夕,而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学会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减轻自己过重的负担,尽量避免超负荷劳动。
(2) 学校领导应设法减轻教师的压力。
学校领导在制定一些制度时,也应考虑教师的心理健康,尽量多一些人性化的东西,能做到以德治校,以情感人,不要过重看教育教学成绩,应注重过程管理。特别是让教师少干些什么“马后炮”的事情,少做些表面性的工作,特别是那些不用动脑机械简单的抄写工作尽量避免。
(3) 学校应开展系列的心理辅导讲座,教给教师一些心理健康知识以及一些心理健康维护的策略。
(4) 定期开展教师的心理咨询,为教师解决特殊的心理问题。
(5) 学校工会应充分发挥工会的作用,组织教师多参加一些有意义有益的活动,让教师有机会丰富生活,缓冲压力,常常与人沟通,从呆板的、枯燥的教学工作中走出来。
总之,教师的心理健康维护关键在于自己。老师们,这个世界上,有太多的诱惑,我们应该懂得知足常乐,以一颗平常心对待工作、对待生活,随时力求心态平衡。这里,我有两句话送给老师们自勉:选择了教师,你就选择了清贫;选择了教师,你就选择了辛苦。不要叹息,不必埋怨,更不要放弃你当初执着的追求。以平常的心态对待生活,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注重自己心理健康,铸造教师完美人格。
收稿日期:2012-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