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自然资源是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根据要素禀赋理论,资源丰裕将带来更快的经济增长.然而,在20世纪全球只有少量资源型国家实现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增长优势的过程.大部分资源地区出现了制度弱化、腐败冲突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从资源"诅咒"以及资源"福音"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造成资源"诅咒"最重要的原因是开采不合理、自然租金存在配置扭曲效应以及挤出效应,根本原因在于资源租金的监管不透明.而实现资源"福音"的关键是对采矿业采取审慎和透明化的管理方法,通过配套的措施
【机 构】
:
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北京工商大学经济学院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资源价格波动、财政收支与经济增长"(7190313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式政府竞争对空气污染时空分布的影响研究"(71903008)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资源是地区产业发展的重要生产要素.根据要素禀赋理论,资源丰裕将带来更快的经济增长.然而,在20世纪全球只有少量资源型国家实现了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增长优势的过程.大部分资源地区出现了制度弱化、腐败冲突加剧、环境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本文主要从资源"诅咒"以及资源"福音"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机制.造成资源"诅咒"最重要的原因是开采不合理、自然租金存在配置扭曲效应以及挤出效应,根本原因在于资源租金的监管不透明.而实现资源"福音"的关键是对采矿业采取审慎和透明化的管理方法,通过配套的措施促进采掘业关联产业的发展,努力培育新的优势产业.
其他文献
本文以国有资本持股民营企业为视角,实证检验了商业信用存在的理论基础.研究发现,国有资本参股民营企业整体上减少了公司对商业信用的使用,支持了"替代性融资"假说;对身处竞争性行业和市场地位较高的民营企业而言,国有资本参股分别提升和降低了公司对商业信用的提供,支持了"竞争力"假说和"买方市场"假说.国资持股影响商业信用的作用机制主要表现为扩大了公司的短期贷款规模以及提升了公司的经营利润率继而提高了公司的市场地位.本文辨析了商业信用的主流理论,丰富了"双向混改"的经济后果研究,为国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借鉴.
行为发生在制度环境中,制度环境会改变个人偏好及行为,但当前关于村民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的研究对制度环境的重视不够.基于多中心治理等相关理论,文章利用京津冀三省市1485个村民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逐步法、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KHB模型深入探讨了制度环境对村民生活垃圾分类意愿的影响及其传导路径.研究发现,良好的环境整治制度环境、村民自治制度环境可以激励村民自愿参与生活垃圾分类,其中,环境收益感知、社区认同是制度环境与村民参与意愿的中介变量.因此,营造政府、企业、村"两委"全体重视垃圾分类工作,村民能
随着全球学和全球国际关系学的兴起,国际关系学对地区主义的研究出现了两个重大转向,即"治理转向"和"比较转向",为跨地区比较研究开辟了方便之门,并开始努力打造一门"比较地区主义"的新学问或新的研究领域.文章评析了比较地区主义研究中的扩散机制论,并运用亚洲地区主义发展演变过程中的案例对其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认为,扩散机制不仅可以更全面地反映亚洲地区合作的发展趋势,而且能够为亚洲地区治理提供可靠的实现途径.
文章以典型市民作为基准衡量流动人口与城市市民的同质化程度,进而测度流动人口的市民化水平.在测度中,文章分别从经济、社会保障、社会文化、心理和自我实现五个维度展开.研究发现,以高、低标准的典型市民为基准衡量,2014年全国流动人口市民化总体水平分别为44.50%和56.83%,且社会保障和自我实现维度的市民化水平在两种基准下都相对较低.文章比较乡—城和城—城流动人口市民化水平发现:在两种基准下,乡—城流动人口的市民化程度无论是在总体水平上还是各维度上均普遍低于城—城流动人口,尤其是在社会保障层面,这种差距主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之一.厘清贫困治理的基本逻辑、创新运作模式和优化贫困治理体系,是推动贫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方法,能有效改善减贫效应的"边际递减",解决多维相对贫困的新问题和破解可持续扶贫的新挑战.本文从顶层逻辑、元逻辑、方向逻辑、目标逻辑和政治逻辑五个方面分析了贫困治理质态转轨的内在逻辑,并基于治理的系统化思维建立存在态、知识态和行为态的三维框架,提出"质态多元性的考量是贫困研究范式革命"的命题,把握贫困治理的规定性内涵.由此,基于贫困治理现代化的制度背景
"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确立的"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重要任务,充分契合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发展阶段的内在要求.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涉及到我国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诸多领域和方面,需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等维度加以理解和把握.从经济维度看,决不能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所有制形式、分配制度相割裂,必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三个方面的内在关系.从政治维度看,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坚持辩证法、两点论,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从文化维度
本文选取2010—2019年中国150家商业银行数据,实证分析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经济周期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影响.结果显示,首先,货币政策不确定性会对商业银行流动性创造产生抑制作用,货币政策不确定性通过增加银行风险降低流动性创造水平;其次,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创造具有顺周期性,并且周期效应可以抑制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负向影响;进一步分析发现,货币政策工具的实施也可以改变货币政策不确定性对银行流动性创造的负向作用,这一结论在数量型和价格型的货币政策工具中均有体现;最后,在资产规模小、盈利水平低以及风
2021年5月22日,由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共同主办,《经济社会体制比较》《学术月刊》杂志社协办的第二届"地方治理现代化研究"学术论坛暨"建党百年与地方治理现代化进程"学术研讨会在河南大学召开.来自全国20余家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3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研讨会.与会代表围绕国家治理现代化与地方治理变革开展了广泛且深入的研讨,就地方治理现代化的党建逻辑、城市治理实践和地方治理的多元图景、地方政府改革等具体议题提出了富有建树的学术观点,有力助推了"地方治理现代化"研究走向深入.
将制度视作"经济长期增长的根本原因"已经得到西方学界广泛认可.从诺斯到阿西莫格鲁等一大批学者坚信,以保护私有产权为核心的"好制度"可以通过激励投资和创新进而推动经济增长.但现实世界表明,许多采取了"好制度"的第三世界国家并没有因此走向繁荣,反而加剧了经济低迷与不平等.中美洲五国所经历的自由主义改革以及由此形成的发展差异为重思发展经济学构建的"制度崇拜"提供了经验材料.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中美洲五国先后开启了以土地私有化为核心的自由主义改革.在这场"有效制度"替代"无效制度"的变迁中,民众赖以生存的
央行数字货币是主权货币的数字化,具有完整主权货币法律地位、功能和权利,与比特币等私人数字货币有本质区别.私人数字货币的竞争推动、数字经济发展的需求拉动和互联网巨头的创新驱动等是发行央行数字货币的共同推动力.考虑到央行数字货币创新的全方位影响与风险挑战,央行数字货币发行方案应把金融稳定放在第一位,确保风险在可控范围,而不是追求先发优势或技术优势;应谨慎看待"去中心化",选择适当的技术方案,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兼顾现代货币大规模、高频率和及时性交易的效率需求;应有序推动先进技术应用和央行数字货币创新应用,为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