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767-02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和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PA)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占CPA的10%-40%,其中儿童是及年老体弱者是MP的易感人群[1-2]支原体肺炎经呼吸道传播,引起支气管粘膜及周围间质充血水肿、多核粒细胞侵润。在成人中,男、女无明显差异,本文收集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经临床确诊支原体肺炎共110例进行临床及X线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10例支原体肺炎中,儿童76例,成人34例,全年均有发病,以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共82例(74.54%),以上研究中110例支原体肺炎短期恢复均较好,大多只需实验室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P-IgM或咽拭子MP-PCR及肺部X线检查,少数患者合并胸腔积液、血尿需其他影像学诊断。
1.2 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以上患者主要以咳嗽、咳痰、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有精神不振、胸闷、乏力、恶心、呕吐等表现。其中剧烈刺激性咳嗽患者占62例,咳白色粘痰35例,咳嗽黄痰10例,干咳无痰液排出者3例。110例均有不同程度发热,高热45例,中度发热42例,低热23例。听诊73例仅闻及呼吸音增粗,37例可闻及不同程度干湿性啰音。白细胞正常78例,WBC大于10*109/L32例,首次血支原体抗体IgM(+)102例,余8例首次支原体抗体IgM(-),但临床症状及X线胸片均支持支原体感染,给予咽拭子MP-DNA检测提示阳性,1周后复查血支原体抗体IgM(+)。
1.3 X线表现:以上全部病例均匀胸部正位片,表现如下:1.两肺纹理增强,沿肺纹理分布呈点状模糊影38例;2.双肺门影增浓、结构模糊、肺门淋巴结肿大25例;3.肺门呈大片状模糊影,边缘模糊42例,其中右肺上野27例,右肺下野9例,左肺中野3例,左上肺野3例;4.胸部正位片未见异常5例。
1.4 治疗:由于MP没有细胞壁,大环内脂类、四环素、喹诺酮类等均可用于治疗MP肺炎,对于儿童感染来说只有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可供选择。对于重症及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可加用糖皮质激素能改善疗效。以上110例患者,102例出院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仅有轻微咳嗽; 3例合并少许胸腔积液、4例有轻微心肌损害、1例出现血尿,门诊再对其进行强化治疗,在1-4月内全部恢复正常。
2 讨论
目前支原体肺炎已成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及多发病,MP肺炎感染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由于MP无细胞壁,其内含有RNA和DNA,因此必须采用足量、全程的抑制病原体的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X线提示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治疗少走弯路,早日康复。
肺炎支原体是生长在细胞中的最小微生物,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它含有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无细胞壁。由于支原体与人体内相关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所以感染后会形成该组织的自身抗体,以至于该组织及其系统受到损害。本组中血尿及心肌损害即是支原体感染的多系统损害。
肺炎支原体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过去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1662年Chanok证实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痰培养阳性率极低,肺部体征不明显为本病临床特点。少数病例可闻及干湿性啰音,本组患者73例早期肺部听诊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与邓爱平报道相似。
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X线无特异性表现,一般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伴大片状、云雾状密度较低阴影,呈节段性分布。以右肺影多见。少数病例可有节段性肺不张及胸腔积液。
肺炎支原体需与一般支气管肺炎、过敏性肺炎、浸润型肺结核等相鉴别。一般支气管肺炎双肺下沿肺纹理分布呈斑片状模糊影,多见于幼儿及年老体弱者,白细胞计数高,支原体抗体阴性,头孢类及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有效;过敏性肺炎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病程短;浸润型肺结核病程长,吸收缓慢,抗痨治疗2-3个月有效,胸片恢复较慢。
参考文献:
[1] Atkinson TD.Balish MF. Waites KB.Epidemiology,clinical manifestations, pathogenesis and laboratory detection of Mycoplasma pneumomiae infections[J] FEMS Microbiol Rev,2008,32(6):956-973.
[2] Lee Ky pediatric respiratory infections by mycoplasma pneumoniae[J],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2008,6(4):509-521)。
[3] 洪建國。董宇祈、崔振泽等肺炎支原体治疗[J].实用儿科杂志,2008,23(8):563-567),
[4] 邓爱平小儿支原体肺炎35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1996,6(2):6,1.)
肺炎支原体是引起儿童和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PA)的重要致病菌之一,占CPA的10%-40%,其中儿童是及年老体弱者是MP的易感人群[1-2]支原体肺炎经呼吸道传播,引起支气管粘膜及周围间质充血水肿、多核粒细胞侵润。在成人中,男、女无明显差异,本文收集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经临床确诊支原体肺炎共110例进行临床及X线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110例支原体肺炎中,儿童76例,成人34例,全年均有发病,以冬春两季发病率较高共82例(74.54%),以上研究中110例支原体肺炎短期恢复均较好,大多只需实验室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MP-IgM或咽拭子MP-PCR及肺部X线检查,少数患者合并胸腔积液、血尿需其他影像学诊断。
1.2 临床表现及相关检查结果:以上患者主要以咳嗽、咳痰、发热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有精神不振、胸闷、乏力、恶心、呕吐等表现。其中剧烈刺激性咳嗽患者占62例,咳白色粘痰35例,咳嗽黄痰10例,干咳无痰液排出者3例。110例均有不同程度发热,高热45例,中度发热42例,低热23例。听诊73例仅闻及呼吸音增粗,37例可闻及不同程度干湿性啰音。白细胞正常78例,WBC大于10*109/L32例,首次血支原体抗体IgM(+)102例,余8例首次支原体抗体IgM(-),但临床症状及X线胸片均支持支原体感染,给予咽拭子MP-DNA检测提示阳性,1周后复查血支原体抗体IgM(+)。
1.3 X线表现:以上全部病例均匀胸部正位片,表现如下:1.两肺纹理增强,沿肺纹理分布呈点状模糊影38例;2.双肺门影增浓、结构模糊、肺门淋巴结肿大25例;3.肺门呈大片状模糊影,边缘模糊42例,其中右肺上野27例,右肺下野9例,左肺中野3例,左上肺野3例;4.胸部正位片未见异常5例。
1.4 治疗:由于MP没有细胞壁,大环内脂类、四环素、喹诺酮类等均可用于治疗MP肺炎,对于儿童感染来说只有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克拉霉素、罗红霉素、阿奇霉素等)可供选择。对于重症及抗生素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可加用糖皮质激素能改善疗效。以上110例患者,102例出院时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仅有轻微咳嗽; 3例合并少许胸腔积液、4例有轻微心肌损害、1例出现血尿,门诊再对其进行强化治疗,在1-4月内全部恢复正常。
2 讨论
目前支原体肺炎已成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常见病及多发病,MP肺炎感染者临床表现轻重不一,由于MP无细胞壁,其内含有RNA和DNA,因此必须采用足量、全程的抑制病原体的大环内酯类及喹诺酮类药物治疗,结合临床表现及相关X线提示尽量做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尽量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促使患者治疗少走弯路,早日康复。
肺炎支原体是生长在细胞中的最小微生物,主要传播途径是呼吸道传播,它含有脱氧核糖核酸和核糖核酸,无细胞壁。由于支原体与人体内相关组织存在部分共同抗原,所以感染后会形成该组织的自身抗体,以至于该组织及其系统受到损害。本组中血尿及心肌损害即是支原体感染的多系统损害。
肺炎支原体是支原体感染引起的肺部急性炎症,过去称原发性非典型肺炎,1662年Chanok证实肺炎支原体感染所致。痰培养阳性率极低,肺部体征不明显为本病临床特点。少数病例可闻及干湿性啰音,本组患者73例早期肺部听诊未闻及干湿性啰音。与邓爱平报道相似。
肺炎支原体肺炎胸部X线无特异性表现,一般表现为肺纹理增粗、模糊,伴大片状、云雾状密度较低阴影,呈节段性分布。以右肺影多见。少数病例可有节段性肺不张及胸腔积液。
肺炎支原体需与一般支气管肺炎、过敏性肺炎、浸润型肺结核等相鉴别。一般支气管肺炎双肺下沿肺纹理分布呈斑片状模糊影,多见于幼儿及年老体弱者,白细胞计数高,支原体抗体阴性,头孢类及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有效;过敏性肺炎嗜酸性粒细胞升高,病程短;浸润型肺结核病程长,吸收缓慢,抗痨治疗2-3个月有效,胸片恢复较慢。
参考文献:
[1] Atkinson TD.Balish MF. Waites KB.Epidemiology,clinical manifestations, pathogenesis and laboratory detection of Mycoplasma pneumomiae infections[J] FEMS Microbiol Rev,2008,32(6):956-973.
[2] Lee Ky pediatric respiratory infections by mycoplasma pneumoniae[J],Expert Rev Anti Infect Ther.2008,6(4):509-521)。
[3] 洪建國。董宇祈、崔振泽等肺炎支原体治疗[J].实用儿科杂志,2008,23(8):563-567),
[4] 邓爱平小儿支原体肺炎35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学杂志,1996,6(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