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顺应电子信息产业的迅猛发展和新时代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追踪学科领域发展动态,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目标,构建“139”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案,全面调整和改革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强化创新素质教育。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成效显著。
[关键词] 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1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4-0058-04
0 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普遍采取单一狭窄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过程注重理论素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相对薄弱,造成当前信息类专业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应用创新实践能力[1,2],提高电子信息类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及就业竞争力[3,4],是兰州工业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所面临的突出而重要的课题[5]。长期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经验证明,应对上述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在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全面调整和改革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强化创新素质教育。
1 构建“139”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案跟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在学科交叉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以重点发展方向带动整个学科的建设。确定电子信息类高技能“139”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平台、三级建设、九字方案”。
1.1 一个平台
兰州工业学院为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跟踪甘肃省支柱产业、重点产业、新兴产业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立足装备制造产业、信息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主动服务现代服务产业、有色冶金产业、能源和新能源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办学规模,构建“大类专业、柔性方向”专业平台。
1.2 三级建设
“三级建设”即学校以“一个平台”指导电子信息学科建设,系主任为直接责任人;系部以“九字方案”实施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直接责任人为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以“精品课程”开展电子信息类课程建设,直接责任人为课程负责人,从而形成学校建学科、系部建专业和教研室建课程的校、系、教研室三级建设体系,如表1所示。
1.3 九字方案
“九字方案”即“大平台、主方向、小岗位”,“九字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大平台”是指“以电子为基础,通信为手段,信息处理为目标”构建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毕业生具备电子信息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有良好的素养、较强的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便迅速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市场的需求;“主方向”是指设计合理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在有限的时间内使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具备基本的电子、通信、信息处理技术及明晰的专业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结构,成为电子信息某领域(如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嵌入式应用、智能电子、通信网络工程、移动通信等)的高技能人才;“小岗位”是指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目标针对电子信息领域的岗位群设计课程体系和各个实践训练环节,实现校企“零距离”,为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就业扫清障碍。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要求,在日常教学、实训和管理中始终贯穿企业化的思维方式,注重专业知识、操作能力和职业观念的整体培养,实现教育管理企业化、专业实训项目化、知识拓展前沿化、素质培养职业化。
1)教育管理企业化:采用小组化的实训方式,模拟企业团队合作的过程完成实训项目,在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以适用今后的职业环境。
2)专业实训项目化:在实训过程中,安排多个相互关联的实训项目,并按照实际工程的要求和操作步骤完成,形成完整的项目化的实训体系。
3)知识拓展前沿化:要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有所建树,不仅需要教授实用的技术,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具备自我发展和自我创新的能力。定期安排相应行业的技术专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素质培养职业化:在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安排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
2 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2.1 重构课程体系
采取“工作过程”、“行动领域”、“学习领域”、“能力要求”四步走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见图2。
以具体岗位模型和工作过程要求为依据,提出“创新、综合、实践、特色”的教学理念,重构专业领域课程内容。
1)按教学方式“分清”教学大纲中“教”与“学”的内容。理出“最基本”、“必须”、“不得不讲”的内容(课堂学习内容);找到自学即可解决的“阅读内容”(课外学习内容);分清讨论研究解决的内容(探究式学习内容);发现可“探索的内容”(拓展性学习内容)。
2)以电子产品辅助设计、电子产品生产与设备维护、通信系统工程实施、嵌入式产品软件编程、物联网工程、电子设备营销与技术支持等岗位模型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要求为依据[6],以突出职业能力、注重职业素质为目的,实现对专业领域课程内容的重构[7]。
2.2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形成“典型项目引导、真实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内容的职业化与岗位化,促进“教、学、做”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积累一批与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岗位相关的“工学结合”型实训项目。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分“五阶段、三层次、一认证”设计实践环节,如表2所示。
除第一阶段外,每个阶段分三个层次进行,充分体现因材施教、量力而行的教学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第一层次是技能训练的最低要求,主要是面向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使其通过模仿练习,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兴趣;第二层次是中级训练,面向中间学生,通过模仿独立设计并实现各个实践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动手能力;第三层次是高级训练,它面向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3 教学与科研、工程应用及社会实践结合
以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为途径,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出“点面结合、层级递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培养方法,构建技能竞赛与培养方案衔接、竞赛项目与教学内容相融、竞赛活动与教学改革互动的赛教结合培养模式,开发创新训练特色课程。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种竞赛为切入点,将电子信息综合实践平台变为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孵化基地,促使大学生创新活动规范化、
系统化和普及化。
依托智能电子研究所、资源环境信息化工程中心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研究中心,以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基地,以教师科研课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和各种专业竞赛为教学形式,借以产学研的结合,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8]。突破目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体制性束缚,较好地解决“工学结合”的校内实现途径以及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促进了就业及高技能人才培养硬件平台的搭建。
4 结束语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一个工程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型创新实践能力是目前教育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提高电子信息类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及就业竞争力,高校在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应全面调整和改革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强化创新素质教育。项目实施以来,在探索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学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省内院校产生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宝魁,马清珍.高校教师创新的三个阶段[J].教学研究,2013,36(1):24-25.
[2]包永强,王青云,刘化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7,4(7):65-68.
[3]崔丽珍,金华明.普通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47-48.
[4]马世勇.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改探索与实践[J].潍坊学院学报,2004,4(6):123-125.
[5]谢斌,沈慧芳,李民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科技广场,2011,(7):254-256.
[6]李双喜,闰改珍,张玉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7):162-164.
[7]关雪梅,陈纯锴,杨庆江,王秀琴,康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J]. 高师理科学刊,2011,31(4):103-105.
[8]宋跃,杨雷,等.产学研结合中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思考与建设[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14(2):93-96.
[关键词] 电子信息类专业;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19.2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3)04-0058-04
0 引言
我国高等教育长期以来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普遍采取单一狭窄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过程注重理论素质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相对薄弱,造成当前信息类专业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对高素质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应用创新实践能力[1,2],提高电子信息类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及就业竞争力[3,4],是兰州工业学院电子信息类专业教育教学所面临的突出而重要的课题[5]。长期的教学研究和改革实践经验证明,应对上述问题的有效办法是在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全面调整和改革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强化创新素质教育。
1 构建“139”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案跟踪“国家电子信息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在学科交叉基础上进一步凝练学科方向,以重点发展方向带动整个学科的建设。确定电子信息类高技能“139”人才培养模式,即“一个平台、三级建设、九字方案”。
1.1 一个平台
兰州工业学院为主动适应区域、行业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及时跟踪甘肃省支柱产业、重点产业、新兴产业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和设置专业。立足装备制造产业、信息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行业,主动服务现代服务产业、有色冶金产业、能源和新能源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根据办学规模,构建“大类专业、柔性方向”专业平台。
1.2 三级建设
“三级建设”即学校以“一个平台”指导电子信息学科建设,系主任为直接责任人;系部以“九字方案”实施电子信息类专业建设,直接责任人为教研室主任;教研室以“精品课程”开展电子信息类课程建设,直接责任人为课程负责人,从而形成学校建学科、系部建专业和教研室建课程的校、系、教研室三级建设体系,如表1所示。
1.3 九字方案
“九字方案”即“大平台、主方向、小岗位”,“九字方案”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大平台”是指“以电子为基础,通信为手段,信息处理为目标”构建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方案,确保毕业生具备电子信息领域的基本理论与技术,具有良好的素养、较强的岗位迁移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以便迅速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就业市场的需求;“主方向”是指设计合理的理论、实践教学体系,在有限的时间内使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具备基本的电子、通信、信息处理技术及明晰的专业知识体系与专业技能结构,成为电子信息某领域(如电子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嵌入式应用、智能电子、通信网络工程、移动通信等)的高技能人才;“小岗位”是指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目标针对电子信息领域的岗位群设计课程体系和各个实践训练环节,实现校企“零距离”,为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就业扫清障碍。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要求,在日常教学、实训和管理中始终贯穿企业化的思维方式,注重专业知识、操作能力和职业观念的整体培养,实现教育管理企业化、专业实训项目化、知识拓展前沿化、素质培养职业化。
1)教育管理企业化:采用小组化的实训方式,模拟企业团队合作的过程完成实训项目,在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以适用今后的职业环境。
2)专业实训项目化:在实训过程中,安排多个相互关联的实训项目,并按照实际工程的要求和操作步骤完成,形成完整的项目化的实训体系。
3)知识拓展前沿化:要使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有所建树,不仅需要教授实用的技术,更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掌握知识的能力,让学生具备自我发展和自我创新的能力。定期安排相应行业的技术专家到校进行专题讲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素质培养职业化:在专业技术教育的同时,安排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综合职业素质。
2 构建特色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突出实践创新能力培养
2.1 重构课程体系
采取“工作过程”、“行动领域”、“学习领域”、“能力要求”四步走的课程体系构建模式,见图2。
以具体岗位模型和工作过程要求为依据,提出“创新、综合、实践、特色”的教学理念,重构专业领域课程内容。
1)按教学方式“分清”教学大纲中“教”与“学”的内容。理出“最基本”、“必须”、“不得不讲”的内容(课堂学习内容);找到自学即可解决的“阅读内容”(课外学习内容);分清讨论研究解决的内容(探究式学习内容);发现可“探索的内容”(拓展性学习内容)。
2)以电子产品辅助设计、电子产品生产与设备维护、通信系统工程实施、嵌入式产品软件编程、物联网工程、电子设备营销与技术支持等岗位模型和具体工作过程的要求为依据[6],以突出职业能力、注重职业素质为目的,实现对专业领域课程内容的重构[7]。
2.2 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形成“典型项目引导、真实任务驱动、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学内容的职业化与岗位化,促进“教、学、做”相结合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积累一批与专业核心能力和职业岗位相关的“工学结合”型实训项目。根据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的培养规格与市场需求,分“五阶段、三层次、一认证”设计实践环节,如表2所示。
除第一阶段外,每个阶段分三个层次进行,充分体现因材施教、量力而行的教学原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成才。第一层次是技能训练的最低要求,主要是面向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使其通过模仿练习,理解基本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激发其学习热情和兴趣;第二层次是中级训练,面向中间学生,通过模仿独立设计并实现各个实践过程,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增强动手能力;第三层次是高级训练,它面向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动手能力。 3 教学与科研、工程应用及社会实践结合
以学科竞赛和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为途径,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提出“点面结合、层级递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培养方法,构建技能竞赛与培养方案衔接、竞赛项目与教学内容相融、竞赛活动与教学改革互动的赛教结合培养模式,开发创新训练特色课程。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种竞赛为切入点,将电子信息综合实践平台变为大学生创新团队的孵化基地,促使大学生创新活动规范化、
系统化和普及化。
依托智能电子研究所、资源环境信息化工程中心和移动互联网应用研究中心,以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科技创新平台基地,以教师科研课题、“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和各种专业竞赛为教学形式,借以产学研的结合,实现对学生创新精神及创新能力的培养[8]。突破目前“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体制性束缚,较好地解决“工学结合”的校内实现途径以及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促进了就业及高技能人才培养硬件平台的搭建。
4 结束语
电子信息类专业是一个工程实践性和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如何培养学生的应用型创新实践能力是目前教育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为提高电子信息类学生的市场适应能力及就业竞争力,高校在构建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优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案的基础上,应全面调整和改革教学形式与教学手段,强化创新素质教育。项目实施以来,在探索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应用型人才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学校人才培养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发挥了重要、积极的推动作用,在省内院校产生了良好的示范、辐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宝魁,马清珍.高校教师创新的三个阶段[J].教学研究,2013,36(1):24-25.
[2]包永强,王青云,刘化君.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模式改革[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7,4(7):65-68.
[3]崔丽珍,金华明.普通高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改革的研究[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2):47-48.
[4]马世勇.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的教改探索与实践[J].潍坊学院学报,2004,4(6):123-125.
[5]谢斌,沈慧芳,李民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几点思考[J].科技广场,2011,(7):254-256.
[6]李双喜,闰改珍,张玉山.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模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7):162-164.
[7]关雪梅,陈纯锴,杨庆江,王秀琴,康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J]. 高师理科学刊,2011,31(4):103-105.
[8]宋跃,杨雷,等.产学研结合中大学生科技创新平台的思考与建设[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07,14(2):9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