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月精神”的科学内涵及时代意义

来源 :军工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cmk07js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刘继忠
  中国探月工程副总指挥
  国防科工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2019年1月11日,在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对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圆满成功的贺电中,首次阐述了探月精神的深刻内涵。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来贺电,贺电指出,“人类探索太空的步伐永无止境。希望你们大力弘扬‘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为建设航天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立新功,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大的开拓性贡献”。
  从嫦娥一号到嫦娥五号,随着探月工程的深入实施,探月精神“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堅、合作共赢”的精神内涵逐渐丰富,不断完善,发挥着强大的精神引领作用,成为我国航天事业在新时代不断取得辉煌成就的巨大动力,书写了世界航天发展的惊鸿之笔。深刻把握“探月精神”的科学内涵及时代意义,将为实现中国梦、航天梦汇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
  “探月精神”的科学内涵
  每一项国家重大工程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造就了特色鲜明的伟大精神。“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成功实施,不仅培育了载人航天精神,也形成了“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
  “追逐梦想”集中彰显了中华儿女建设科技强国、航天强国的使命担当,是战胜艰难险阻、不断走向成功的动力源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自古就对广袤无垠的天空充满向往,中华民族世代传递着飞天的梦想。”“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以“月亮”为主题的诗词歌赋,都表现了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对于月球的向往。进入21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华民族的千年奔月梦想已经随着探月工程的伟大实践而一步步实现,并在过程中不断追逐新的梦想。参与探月工程的广大科技工作者正是实现奔月梦想的“逐梦人”,面对困难不退缩,面对挫折不放弃,面对成功不娇气,是新时代的劳动者、创造者、奋斗者,成为“追逐梦想”的集中代表。
  “勇于探索”突出呈现了参与探月工程的广大航天工作者的精神品格。
  探月工程作为我国迄今为止复杂度最高、技术跨度最大的系统工程。在探月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面对浩瀚宇宙的漫漫征途,面对复杂未知的地月空间环境,面对深远空间的测控通信等技术难题,工程全线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进取心,坚持自力更生、自主创新,努力铸造一流、追求卓越,勇下先手棋、敢做“第一人”,奋力攀登世界航天科技的制高点。一项项关键技术的突破,一道道科学难题的破解,一个个辉煌成就的取得,无不是中国航天人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生动体现。正是“勇于探索”的精神,激励着探月工程稳步向前迈进,为人类探索浩瀚宇宙的伟大事业作出卓越的中国贡献。
  “协同攻坚”有力展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强大的组织能力和科技工作者的杰出品质。
  探月工程作为国家重大科技工程,规模宏大、系统复杂、高度集成,开展大范围团队协作,协同攻克关键技术难题是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探月工程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 “一条龙”协同攻坚, “一体化”协同推进,步步衔接,一步一个台阶,顺利实现了“六战六捷”,实现了“绕、落、回”三步走规划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承担任务的各科研单位协同创新、攻坚克难,广大航天工作者在各自岗位上恪尽职守、密切配合,共同促成了探月工程目标任务的圆满完成,展现了社会主义中国强大的组织能力和科技工作者的杰出品质。
  “合作共赢”是新时代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充分体现。
  探月工程是中国航天自主创新、探索未知、造福人类的重大科学实践活动,成为全球航天国际交流与合作中的重要力量。探月精神“合作共赢”的精神内涵正是新时代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充分体现。中国文化历来倡导“兼容并包、求同存异”,愿意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与世界各国开展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取长补短,合作共赢。作为航天传统精神中“大力协同”观念的进一步延拓,探月工程从国内各系统、各单位、各部门的合作提升为国际多国研究机构的合作,使探月精神具备了鲜明的新时代特征,承担起了为人类文明发展添砖加瓦的使命。未来,包括深空探测在内的中国航天事业,也将继续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方针,携手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贡献。
  “探月精神”的时代意义
  “探月精神”是新时代航天重大工程项目中总结凝练出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伟大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与探月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成果,是推动我国月球探测和深空探测事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源泉。新时代坚持和发展“探月精神”,对于坚持道路自信,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培育高素质人才队伍,助力实现“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探月精神”具有坚定道路自信的重大政治意义。
  将航天器送到月球,不仅能够充分展示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个国家展示自身发展道路优越性的重要舞台,能够极大地提振民族自信心,提升国际影响力。探月精神的高度凝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始终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强政治领导力量。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探月事业的发展,是基于提升我国综合国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需要和实现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的客观要求。探月精神的高度凝练,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定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充分彰显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强大生命力和广阔发展前景。
  “探月精神”具有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大经济意义。
  探月工程的稳步推进,将促进和带动整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繁荣。探月工程的一系列技术突破和科学成果,将成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也将服务国民经济主战场,推动我国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探月精神的高度凝练,对我国乃至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有赖于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探月工程的发展,使得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成为可能,这些资源是对地球资源的重要补充和储备,将对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探月精神”具有提升创新能力的重大科学意义。
  在探月工程中,我国科研人员创造了多个国际、国内“首次”,这些无一例外都是探月精神“勇于探索”的体现,也将继续指导探月工程的深入开展,在攀登航天科技高峰的征程中不断积累科学研究经验与成果,不断提升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探月精神的高度凝练,有力推动了我国月球探测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基于这些研究成果,融合其他学科,最终形成的交叉学科也将进一步产生新的科学认识,从而促进形成较为完整的月球科学理论网络。同时,探月精神的高度凝练,也充分显示了我国自主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展示了新时代我国科技工作者所具有的强大创新能力,证明了我国在许多重要技术领域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为在更广领域、更高层次上参与经济全球化提供核心竞争力。
  “探月精神”具有弘扬中华文明的重大文化意义。
  弘扬探月精神,既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精华的提炼与浓缩,也结合了新时代背景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需要,高度概括了探月工程全线的不懈奋斗历程,让优秀传统文化借助航天事业焕发出了新的生机。“嫦娥”奔月,“玉兔”巡月,千年神话在新时代航天事业发展中成为现实,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求索未知、以人为本、世界大同、和合共生的理念。充分发挥探月精神的作用,有助于展现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对于树立文化自信意义非凡。探月精神的高度凝练,能够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进程,助力形成一套富有中国航天元素的文化话语体系,丰富并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新时代月球文化。
  “探月精神”具有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大育才意义。
  探月工程始终坚持用事业凝聚人才、用实践造就人才,用机制激励人才、用精神凝聚人才,让“有本事、肯干事、能成事”的优秀人才担任工程两总,使具有真才实学的“管理能人”和“科技能手”走上工程技术关键岗位,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活力,培养了一大批能够站在世界科技前沿、勇于创新的高素质人才,既有德高望重的科技大家,技艺精湛的技能大师,也有一大批朝气蓬勃的青年骨干,这是我们的力量所在、希望所在。许多青少年在探月历次任务的实施过程中通过各类媒体渠道耳濡目染,在心中种下了航天报国、科技报国的种子,对于培养下一代崇尚科学、勇于探索的可贵品质成效显著,在推动我国教育事业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节点,亟需一批科学大家、领军人才、青年才俊和创新团队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强烈信念,勇立潮头、锐意进取,把对新时代的憧憬与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以实干创造新业绩,在推进伟大事业中实现人生价值。
  “探月精神”具有振奋民族精神的重大社会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航天科技取得的创新成果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的创新信念和信心,为全社会创新创造提供了强大激励。一次次重大航天任务作为一个个重要历史事件,成为弘扬爱国主义、科学理念、民族精神的重要平台。探月精神的高度凝练,能够加强全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丰富中国精神的内涵。探月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成果,随着工程的深入实施而不断发展,逐步成为中国精神的一部分,丰富了中国精神的内涵,在鼓舞士气、激励人心方面能够发挥出强大力量。宣传探月精神,弘扬航天人敢于挑战、精于业务、甘于奉献的可贵品质,对于引领社会思潮、提高人民素质、营造爱岗敬业风气等,都具有十分显著的促进作用。
  “探月精神”具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世界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财富,探索、开发、和平利用外层空间是人类共同的追求。与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等精神相比,探月精神的一大特点在于其强调了世界范围内的合作属性。探月精神的高度凝练,树立了我国的大国担当和大国形象。探月工程是一项和平利用太空的事业,为全世界致力于和平利用外空的国家和地区提供参与机会,从而对于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造福人类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探月精神的高度凝练,展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航标,在人类探索外层空间的伟大事业中有所创造、有所作为,为推动构建太空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探月精神”具有助力实现“中国梦”的重大时代意义。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当代中国爱国主义的鲜明主题。“探月梦”以其悠久的历史与当代的奋斗相结合,与“中国梦”这一时代主题紧密结合。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探月梦”作为“中国梦”在航天工程领域的集中体现,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探月精神的高度凝练,能够凝聚中华民族精神力量,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月精神在新时代激励着广大航天人继往开来,实现中华民族干百年来的“奔月”梦想,更以此为起点,展望深空探测的光明未来。探月精神将以其强大的引领作用,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万众一心、扎实奋斗,汇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弘扬“探月精神”助力航天强国伟业
  “追逐梦想、勇于探索、协同攻坚、合作共赢”的探月精神已成为中国精神谱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彰显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在新时代社会主义优秀文化中书写了光辉的一页。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大力宣传和拓展弘扬,有助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深入开展,对提升国民素质、推动社会发展、提升国家软实力都将起到重要作用。
  2021年2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会见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并参观月球样品和探月工程成果展览。他强调,要弘扬探月精神,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勇攀科技高峰,服务国家发展大局,一步一个脚印开启星际探测新征程,不断推进中国航天事业创新发展,为人类和平利用太空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这一重要论述进一步阐明了探月精神的科学内涵和伟大意义,指明了弘扬探月精神的根本方向。
  要不断提升“探月精神”宣传高度。作为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工程,“载人航天与探月工程”的探索实践中孕育出了伟大的载人航天精神与探月精神。目前,对探月精神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对探月精神的意义阐述还不够系统,对探月精神的宣传还不够广泛,探月精神的政治影响力、文化凝聚力、社会感染力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因此,应加强顶层设计,从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培育弘扬国家精神的高度,精心组织一系列政治地位高、文化仪式感强的活动,对探月精神进行大力宣传、弘扬。把探月精神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党领导航天事业创造的国家级精神加以固化,并通过官方智库、主流媒体等進行系列解读和宣传推广,使之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持续挖掘“探月精神”科学内涵。作为中国精神谱系的重要一员,对探月精神的宣传和解读,应从历史传承和时代创新的角度出发,深入挖掘其精神内涵,在体现传承军工精神谱系的同时,重点展现探月精神在新时代所具备的凝聚、引领、团结、开拓、开放等重大作用,实现更高层次和更广维度的联结。要以纪念人民军工创建日和4月24日“中国航天日”为契机,组织系列活动,持续深化对探月精神的宣传推广,加强对其科学内涵的解读。结合探月工程任务总结,在社会不同层面开展宣讲活动,在大中小学、企业、科研院所等加以宣讲,让探月精神深入行业、走近公众,并面向外国友人开放,向世界讲述中国探月故事,加强国际交流和文化往来。
  要拓展创新“探月精神”传播机制。当今时代的信息传播方式日趋复杂多样,对探月精神的宣传要综合各类媒体手段,守正创新,与时俱进。应充分用好各级各类媒体的多种宣传载体,形成覆盖全平台、全终端的全媒体矩阵式传播声势,持续加强对探月精神的宣传,充分利用好多种新媒体平台形成传播合力。同时,用好用活垂直领域自媒体平台,生产一批有影响力的精品力作,拍摄主题影视作品、话剧、音乐剧,创作主题文学作品等,并做好海外推广。
  要着力扩大“探月精神”的社会影响。探月精神的宣传和弘扬需注重打造优良载体,提升面向社会公众的广泛影响力。建立面向社会宣传的“探月精神”展览,在介绍探月工程基本历程、伟大成就的同时,突出介绍“探月精神”的时代意义,这对全社会学习宣传“探月精神”意义非凡。同时,健全完善探月精神专案资料,对我国探月事业从起步到发展、壮大期间形成的工业遗产、旧址和文献等承载着发展历史、人物事迹和文化精神的载体进行系统梳理,针对性地实施档案记忆工程。对我国探月工程已实施的飞行任务中的大量珍贵实物加以整理,加强相关实物和历史形象保护,以文物展、成就展、科普展等多种形式巡展,向公众展示探月成果资料,开设互动体验,宣扬探月工程的重大意义。建立健全探月精神系列文化产业,进一步盘活资源使用效能,与高校、科研院所、科普机构等合作,组织开展科学实验搭载方案征集、探月知识竞赛、科技体验营等活动,进一步激发社会公众学习探月知识、传承探月精神的热情。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伟大事业都始于梦想……在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上,每一个行业、每一个人都要心怀梦想、奋勇拼搏,一步一个脚印,一棒接着一棒,在奋力奔跑和接续奋斗中成就梦想。”我们大力宣传弘扬探月精神,就要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工程的不断推进中发扬光大,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新动能。我们要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同心同德,开拓进取,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國民族的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其他文献
面对新时代幼儿教育,我们国《幼儿园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明确规定“: 幼儿园教学中,教师要热爱幼儿,尊重幼儿,面向全体幼儿。坚持正面教育, 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使幼儿愉快、活泼、健康地成长。”可见, 在幼儿园教学中,尊重幼儿是我们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中的重中之重, 是幼儿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那么, 作为一名幼儿教师, 在教学中我们如何做到尊重幼儿呢?下面我就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简单谈谈自己的点滴看法。
初中道德与法治是初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法治意识,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切实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构建初中道德与法治的高效课堂。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重视教育的民族,也是最注重道德教育的民族之一。“教”表达的是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育”强调的是品行和德性的养成。《左传》有言“太上有立德”,说的是把培育高尚品德作为为人在世最高价值追求。《孟子》有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说的是人和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人有道德追求。在传统的价值观念里,不重视道德培养的教育不是成功的教育。立德与树人呈现了一个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立德是方法,树人是目的,立德是过程,树人是成效。在新的时代环境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学要达成“立德树人”这一目标
小学生应当理解道德素养:在小学阶段奠定好道德思想基础之后,才能优化以后的道德教育事业,发展学生的高尚人格和品格,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做出贡献。汉语作为小学的主要学科,拥有丰富的德育素材,应主动负责小学生德育工作,并在教学中加入德育思想。所以,本文将分析小学语文学科中渗透德育的策略。
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育高速发展,语文素质教育正围绕着课堂教学展开。但另一方面,许多学生缺乏学习作文的兴趣和主观动机,同时,一些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心态消沉,教学过程敷衍,在批阅学生作文时,也由于方法陈旧和缺乏科学的作文指导理论,无法从本质上指导小学的作文学习。但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养成经常写作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写作思维,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数学是初中阶段的重要科目,教师为了提升初中数学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采取了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策略,但想要真正构建快乐高效的初中数学课堂,还需要教师做出更多的调整和转变。文章分析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现状,旨在探究初中数学快乐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切实落实军校“为战育人”的重要使命,为部队培养高素质、专业化、具有广阔国际军事视野、具备合格英语国防语言能力的新型军事人才是部队高校英语教学改革的思想引领,更是探索教学新思路、配套评价新方法从而积极构建军校课堂教—学—评一体化的初心、原点。随着对分课堂在我校大学英语课程的深入实践,已初步完成和校验其教学架构、模块、成效的普适性和部队高校特殊性的贯通糅合,需要进一步构建部队高校专属的对分课堂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使其更好地服务军校“精准对接部队,紧密衔接战场”的光荣使命。
临江市铅锌矿因开采造成多处地质灾害,治理区内塌陷坑临近道路,地质灾害对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构成了严重威胁,为全国矿山恢复治理工程提供有效的借鉴与参考。
本刊讯 2020年11月25—26日,“苏浙闽粤桂沪”五省(区)一市航海学会在广西南宁联合主办2020年学术研讨会,还组织考察防城港。  设在广西交通运输学校的主会场座无虚席,200多位代表来自五省一市(区)航运企业、航海院校、科研机构、政府组织等。各路专家致力于航海技术“十四五”规划展望,共话中国航海事业高质量发展。   该学术交流平台建设了30多年,为华东华南沿海航海科技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智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次重要讲话中论述了科技创新对国家长远发展、民族前途命运的重要性,指出了提高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总体思路、实施路径和着力重点,并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要求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对当代中国而言,创新是国际竞争大势所趋、民族复兴国运所系、国家发展形势所迫。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