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山型金矿是全球重要的金矿类型。造山型金矿包含三种类型:产于绿岩带的含金石英碳酸盐脉、产于浊积岩中的含金石英脉和产于条带状铁矿(BIF)中的含金石英脉。造山型金矿的形成受板块构造控制,处于压缩或者转换挤压的造山构造环境。造山型金矿中的绿岩带金矿主要受剪切带、转换断层控制,浊积岩型金矿受褶皱和层间走滑断层控制,而赋存于BIF中的金矿则受剪切带和断层所控制。在这些金矿床中发现了4类流体包裹体:H2O-CO2型、富CO2型、气液包裹体和含Na Cl子矿物的包裹体。所有年代的造山型金矿成矿流体的成分均为低盐度的水溶液和富CO2的流体,温度在200400℃范围内。稳定同位素研究表明造山型金矿的成矿流体源自变质流体和岩浆流体。金在成矿流体中的络合物应为Au HS-或Au H2S。虽然成矿流体中有丰富的CO2,但Au在CO2流体中的溶解度很低,有丰富的CO2时Au在H2S中的溶解度增大。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Au的成矿流体是Na Cl-H2O-CO2体系的流体,并在成矿过程中发生了相分离,即Na Cl-H2O-CO2流体分成两个流体:H2O-Na Cl和CO2-H2O,Au的沉淀是在这种相分离过程中发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