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碾压过的地方,是繁星点点的成长

来源 :传奇故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wj9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的高三,是在离家很远的一个以艺考著称的县城高中度过的。
  18岁,正是青春躁动的年纪。本应该有数不清的愿望读不完的诗,还有深藏于眸底的对即将到来的高考又爱又怕的期许与不安。但因为母亲的早逝一并家庭经济的拮据,相比同龄的孩子,我的青春早早便褪去了花季少女的诗意和明媚,多了份来自家庭的责任以及不得不过早独立的艰辛。再加上艺考生的身份,又多了一份准备专业考试的繁琐和参与各个院校招生考试的压力与忙碌。
  我的家乡是在一个相对闭塞的华北农村。村民们大多每日尽心尽力地在田地里劳作,用以换取一年四季的温饱。地方闭塞到在我读高中之前,几乎没有人知道美术还可以作为一个专门的学科用来学习,甚至还能依仗它来考取大学。
  所以至今每想及此,我都要在心底深深感激我的父亲。感激他在我的老师把我课堂上的涂鸦当作我不好好学习的证据拿给他看的时候没有大发雷霆,感激他在我自作主张选了艺考这条路的时候,尽管不甚了解却仍旧选择了默许和支持。
  从学校到家大概有30多公里的路程。要转两趟公车,路费大概是我一个月生活费的十分之一,所以我没事很少回家。尤其进入高三之后,随着课业的加重,学习压力日趋增大,教室的后墙早早就被写上了用来倒计日期的醒目的大字,黑板的上方已然拉上了各种写有励志句子的横幅。
  我每天忙碌地在宿舍、画室与教室之间默然穿梭,竭力思考怎样才能在保持体力和精力的前提下,用最少的资金撑过北方萧瑟而又漫长的严冬。
  我至今仍然清晰地记得那些在省城备考的日子。为了省钱去坐深夜一点多钟出发的火车,和小伙伴蜷缩在冷清的候车室里,一边对着熟睡的旅人练习速写一边等待火车的到来;考试间隙就提着行李和画画的工具穿梭在考场附近的大街小巷,只为寻觅一个相对便宜和位置适中的住处;暗黑的夜里蜷居在各自的一方天地聊着彼此心仪的学校和考试心得,仿佛是在聊彼此暗恋已久的那个很会打球的少年。我不动声色地静静聆听。
  慢热和略显孤僻的我并不擅长于人前表达,但是这并不妨碍我感知她们的热情,以及闪烁在她们眼眸里的那份对未知期待的光芒。
  最拮据的时候,为了省掉一天的房费和饭钱,我就住在一个在城郊租房学画画的同学那里,两个人挤一床被子,白天窝在房间里面画,饿的时候就用电热杯煮白水挂面。因为地处偏僻,互通的班车相对都比较破旧,再加上路况不好,遇到要考试的日子,早上5点便要起床,好赶最早一趟班车去往位于市中心的考点。
  冬天的5点多钟,天还没有放亮,因为头天晚上下雪的缘故,平日因为缺乏管理而显得肮脏破败的地面在那样的一个早晨却像铺了一层松软的奶油蛋糕一样干净。听着自己的脚步踩在上面嘎吱作响的声音,心里立时升腾起一股仿佛经过精心准备的灰姑娘要赶去参加一场盛大舞会的悲壮。
  我想起小时候家乡雪夜里的乡间小路,也是我一个人踩着刚下过一场大雪的地面从附近的人家玩耍回来,皎白的月亮挂在空中,四周是北方特有的高大白杨。一抬眼就能看到尽头一座整洁的院落,以及院子窗户里面透出来的一点橘黄色的灯光。那是我家的方向,那灯光,就是母亲等我归家的希冀。
  时隔多年,有关儿时的记忆早已被岁月的车轮碾压成繁星点点,我却总也忘不了已被镌刻进生命深处的那一抹豆大的光亮,以及隐匿在那灯光里的母亲眼睛弯成月牙的模样。
  我仍旧感激生活所赐予我的一切,感激父亲的支持和包容,感激隱藏在每一次磨砺之后所赋予我的更加坚韧的力量。
  我知道,如果青春注定是一场义无反顾的漂泊,那我走得心甘情愿。那些暗夜里带着无畏默然赴考的日子,那些紧攥梦想在寒冬里一直画画的时光,早就暗自融入我的骨骼里,随着年岁一起成长,它们足以支撑我走过漫长而坚定的岁月。
其他文献
我从小学到初中上的都是家门口的学校,所以在班里成绩一直不错,中考成绩平平的我意外因指标生被南京市最好的高中录取。本着宁做鸡头,不做凤尾的原则,我放弃了这所学校,选择了一所普通的高中就读,高一被分进了实验班。我们学校的班级一共分为4个等级,所谓实验班其实和普通班差不多。于是我的高一就在和大家的玩耍中度过,上课吃吃喝喝玩玩睡睡,因为大家都是这样,所以我的成绩在班里还不错。就这样,我无忧无虑地过完了高一
期刊
艰难之中选择前进  离高考刚好还有一个月,习惯了在天空朦胧时起床,带着惺忪的睡眼走进教室,然后在看到教室后边的高考倒计时牌立刻精神振奋;会在每节课下课之后用冷水洗把脸,然后重新埋头在书山题海。我以为只要熬过这朴实枯燥的生活,就能实现最遥远的梦想,即使天寒地冻,路遥马亡也从未改变。  高考成绩出来了,496分,上了二本线。成功的喜悦让我眼前一片光明,然而,这种胜利的光亮仅仅照射到高考放榜的这天便失去
期刊
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感触:  上学时最喜欢的事之一就是突然停电,  因为那样就可以直接放学了!  然而有的时候运气太差,  刚停电两分钟就又来电了!  这是一种什么体验?  真的是  相当尴尬了  黑暗中总会出现难以描述的尴尬瞬间……  @泥嚎,泥嚎:一次上自习停电了,有同学太兴奋拿出手机照明,谁也没想到班主任在室外,默默拿小本本记住了拿手机的某某们,第二天挨个找他们严肃地谈了话……  @键盘侠:
期刊
小时候,大人们就告诉我,上大学就一定要上清华大学,也就是从那时,稚嫩的心中就暗暗立下了目标。从此,这个梦想就扎根于我的心中,我很快地成长着,它亦随着我生根发芽,越发壮丽……  自从升入高中,我就暗暗和心中的梦想较上劲了,当看着黑板上倒计时的数字越写越小,我会默默地为自己祈祷,向佛祖,向上帝,向元始天尊,几乎所有的信仰收集者我都在心中拜过。最滑稽的是,直到现在,我始终认为自己是个地地道道的无神论者。
期刊
我是以一个计划外的身份进入阜阳一中的,当年中考成绩整整低了一中录取分数线10分。而如今,当我即将以一个计划外的身份进入南京大学的时候,我不禁问自己,是什么,让我如此幸运?  分科后,在第一次考试中我取得了全年级第一的成绩。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取得第一名,这让我相信只要认真去学,你完全可以改头换面。  此后我一直追求宁静,就是那种心如止水的宁静,放下一切分数的计较与追求,专注投入到学习当中的宁静,使我
期刊
高考成绩出来的那一天,父亲抽了整整一包烟。  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着电脑屏幕上的分数看了一遍又一遍。三本线都没有达到的分数,赤裸裸地向我招摇,像一道锐利的光,刺疼了我的双眼。  六月初的小城已经完全浸没在夏季的酷热里,窗外的知了在树上欢快地唱着歌。我百无聊赖地点开网页,关闭网页,如此循环往复。小城的酷热是突然而至的,火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咄咄逼人地散发着热气。一如这始料未及的分数,让人束手无策。
期刊
初中一開始我的学习并不算好,最多能考全校前200名,那意味着我只能上排名第7或第8的高中。我只有努力去学,在别人抄作业的时候自己写,在别人玩的时候自己学。成绩从来都是公平的,只要努力就会有提升,中考时我考到了全市排名第二的学校。那是一个高手如林的地方。  和很多安于现状的人一样,高一时候的我总是催眠自己说二十几名的成绩就够了,我不可能超过前面那么多人,他们本来就比我强,我只是一不小心考好了,才侥幸
期刊
7月,陈奕迅的红馆演唱会,我坐在最前排的位置,看着台上的陈奕迅,当他唱到“除非你是我,才可与我常在”这句歌词时,恍惚间时光好像回到兵荒马乱的高三。  我是个很懒的人,这种状况在我上高中后尤为明显。  高中刚开学的时候我还沉浸在和初中同学分别的伤痛中无法自拔,学习马马虎虎。高中第一次月考,我排年级第200名左右,按照我们学校历年的高考成绩,应该能搭上“211”学校的末班车。可那时候我真有点不能接受这
期刊
一  刚刚踏入高三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还不知道什么叫作学习。因为在高一高二种下了祸根,到了高三时顽劣的性子依然改不了。  我的改变开始于初中时的老同学C。  C在初中时就是一个学霸级的人物,每一次模拟考试都能取得很好的名次。虽然我在初中时学习也不错,在年级也能取得名列前茅的成绩。但相较于他,总有点差距。升入高中后我们分在了一个班。  他的课桌前常常放着一个向日葵盆栽,在盆栽的左侧是一个青绿色的太空
期刊
菊次郎的夏天  自幼丧父的小学生正男和奶奶生活在一起,因为暑假特别无聊,他拿出母亲从外地寄回的信,准备自己一个人去看望母亲。邻居阿姨发现后,决定帮正男完成心愿。她拿出一笔钱作为旅费,还安排游手好闲的老公菊次郎陪伴正男一起踏上寻母之途。  一路搭顺风车,惹了不少麻烦后,菊次郎终于带着正男到了他母亲的家,但小男孩却十分沮丧。归途中,菊次郎努力安慰他,二人过得十分愉快,夏天就这么过去了……无赖的大叔,内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