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作为一种体验性学习科目,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学习效果如何,取决于学生的课堂活动参与体验。因此,对于小学生的品德培育,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从“注重规则教育,培养法治精神”教育目标出发,让小学生在活动参与中首先实现“遵守规则”的意识建立,从而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让学生实现高效率的活动参与,实现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策略实践
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让学生立足于生活实践进行学习,能够为学生的活动参与、游戏参与、事物观察奠定基本的思想框架和活动体系,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活动体验。学生在小学低年级时期,健康、安全、自主地参与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是学生适应当下学习及生活环境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从小养成“珍爱生命”“养成良好习惯”“获得健康生活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健康成长需求,为学生提供科学指导,促进自身的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并完善有效教学策略。
一、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科学选取教学目标,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的重要开始,更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调节自身教学行为的“风向标”。教师无论选用什么教学内容,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通过结合教学目标,从教学材料中挖掘有价值的德育资源。因此,教师需要有独到的眼光,才能对事物的独到见解,并做到在教学期间科学选取道德培育视角,给予学生指引,灵活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更好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教学“吃饭有讲究”内容期间,就结合一年级学生适应自身生活基础环境,满足自身生活能力发展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了精细化的目标设计。包括“学生需要养成个人卫生习惯,并懂得餐桌上的尊老爱幼”“饮食期间要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文明用餐,礼让他人”“学会通过勤洗手来保持饭前卫生”这样,教师在为学生讲述故事及创设情境期间,都有基本的参考资料,指引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同时让学生思维活动有集中点,顺利实现了本课知识的有效教学。
二、完善课程活动资源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具有广泛的生活性,学生在学习期间也可以体现学生知识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期间,不能只根据教材内容展开教学,更应该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兴趣、爱好,不断实现教材内容基础上的教学材料完善。教师可以从生活材料及参考书的信息读取中得到灵感,这利于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合理组织。最后,教师使用多样的教学用具也非常必要,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充实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资源。
例如,教师在教学“让我自己来整理”课程知识期间,就通过学生自行整理卧室的经验,为学生创设虚拟及现实情境,让课堂上实现了参与活动所需资源的充分保障。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建了一位小朋友收拾自己衣服、玩具的视频资料,视频资料虽然为动画形式,但依然吸引了学生兴趣。然后,教师结合学生对于“让我自己来整理”的理念的深入理解,鼓励学生现场整理自己课桌上书本资料。这样,学生能够从充足的情境资料参考及应用中,实现积极主动的实践学习,并能够在实践学习期间感受定期整理自己物品的益处和重要性。教师通过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益,实现了教师有效教学的目标。
三、强化课堂纪律管理
课堂良好秩序是教师为学生建立良好教學环境的基础。学生在活泼有序的学习氛围中,才能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实践思考。因此教师需要保证课堂纪律,解决课堂秩序问题。同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实践,让学生参与到对学生自身学习行为学习态度的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对自身学习行为和态度产生自我审视,自我改正的意识。因此教师可从学生学习外在表现与内在心态方面,全面管理课堂,为学生构建良好秩序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提升教师教学效率。
例如,在围绕主题“我爱家乡山和水”内容进行教学期间,教师为了让学生对自身课堂学习行为进行适当约束,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得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特别注重了对课堂管理方法应用的改革。教师一方面为学生设立“小组长”,将课堂管理权力下放到学生身上,让学生约束学生。另一方面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实现自评、互评,对小组成员及自己的课堂学习行为及学习成果进行“打分”。这样,学生为了得到自己及同学的肯定,积极配合教师,帮助教师实现了课堂有效教学。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实践的探讨,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小学低段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并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合理活动内容,多样应用教学活动开展形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来,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参与,实现学生自身认知形成、活动体系形成,让学生认识到事物的正确一面,从而帮助学生在认知提升中构建道德体系,规范自身行为,从而巩固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秀云,吴怡桦.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析[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8,18(05):43-47.
[2]刘莹. 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17):226-227.
关键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有效教学策略;策略实践
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让学生立足于生活实践进行学习,能够为学生的活动参与、游戏参与、事物观察奠定基本的思想框架和活动体系,强化学生的学习体验、活动体验。学生在小学低年级时期,健康、安全、自主地参与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是学生适应当下学习及生活环境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生从小养成“珍爱生命”“养成良好习惯”“获得健康生活能力”的主要途径。因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充分结合学生的实际健康成长需求,为学生提供科学指导,促进自身的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能力不断提升,并完善有效教学策略。
一、科学定位教学目标
科学选取教学目标,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的重要开始,更是教师对自身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调节自身教学行为的“风向标”。教师无论选用什么教学内容,采用何种教学方法,都应通过结合教学目标,从教学材料中挖掘有价值的德育资源。因此,教师需要有独到的眼光,才能对事物的独到见解,并做到在教学期间科学选取道德培育视角,给予学生指引,灵活设计教学活动内容,更好达成教学目标。
例如,教师在教学“吃饭有讲究”内容期间,就结合一年级学生适应自身生活基础环境,满足自身生活能力发展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了精细化的目标设计。包括“学生需要养成个人卫生习惯,并懂得餐桌上的尊老爱幼”“饮食期间要做到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文明用餐,礼让他人”“学会通过勤洗手来保持饭前卫生”这样,教师在为学生讲述故事及创设情境期间,都有基本的参考资料,指引教师自身的教学行为,同时让学生思维活动有集中点,顺利实现了本课知识的有效教学。
二、完善课程活动资源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具有广泛的生活性,学生在学习期间也可以体现学生知识的实践性。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期间,不能只根据教材内容展开教学,更应该通过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兴趣、爱好,不断实现教材内容基础上的教学材料完善。教师可以从生活材料及参考书的信息读取中得到灵感,这利于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合理组织。最后,教师使用多样的教学用具也非常必要,可以帮助教师进一步充实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资源。
例如,教师在教学“让我自己来整理”课程知识期间,就通过学生自行整理卧室的经验,为学生创设虚拟及现实情境,让课堂上实现了参与活动所需资源的充分保障。教师首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建了一位小朋友收拾自己衣服、玩具的视频资料,视频资料虽然为动画形式,但依然吸引了学生兴趣。然后,教师结合学生对于“让我自己来整理”的理念的深入理解,鼓励学生现场整理自己课桌上书本资料。这样,学生能够从充足的情境资料参考及应用中,实现积极主动的实践学习,并能够在实践学习期间感受定期整理自己物品的益处和重要性。教师通过提升学生学习自主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效益,实现了教师有效教学的目标。
三、强化课堂纪律管理
课堂良好秩序是教师为学生建立良好教學环境的基础。学生在活泼有序的学习氛围中,才能围绕学习目标进行实践思考。因此教师需要保证课堂纪律,解决课堂秩序问题。同时教师需要结合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实践,让学生参与到对学生自身学习行为学习态度的评价过程中。让学生对自身学习行为和态度产生自我审视,自我改正的意识。因此教师可从学生学习外在表现与内在心态方面,全面管理课堂,为学生构建良好秩序的课堂学习环境从而提升教师教学效率。
例如,在围绕主题“我爱家乡山和水”内容进行教学期间,教师为了让学生对自身课堂学习行为进行适当约束,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使得学生能够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进行学习,特别注重了对课堂管理方法应用的改革。教师一方面为学生设立“小组长”,将课堂管理权力下放到学生身上,让学生约束学生。另一方面教师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实现自评、互评,对小组成员及自己的课堂学习行为及学习成果进行“打分”。这样,学生为了得到自己及同学的肯定,积极配合教师,帮助教师实现了课堂有效教学。
综上所述,对于小学低年级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实践的探讨,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充分结合小学低段学生的实际成长需求,并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合理活动内容,多样应用教学活动开展形式,让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到知识的学习中来,通过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参与,实现学生自身认知形成、活动体系形成,让学生认识到事物的正确一面,从而帮助学生在认知提升中构建道德体系,规范自身行为,从而巩固和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杨秀云,吴怡桦. 新课改背景下小学“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探析[J]. 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学报,2018,18(05):43-47.
[2]刘莹. 小学道德与法治有效教学策略研究[J]. 西部素质教育,2018,4(17):226-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