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办学条件;经费;教学改革;认识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9—0021—01
我国有着占全国人口绝对比例的农村人口,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与提高直接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对农村学校生存发展现状进行更深层次的把握和思考。
一、农村学校面临的困境
1. 教育经费短缺。由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加之各种政策倾斜,人际关系等因素,使得教育经费供给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区域内校际之间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城市学校锦上添花,农村学校因陋就简。
2. 师资力量薄弱。一个学校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该校教育质量的高低。随着城乡差别的加大,造成了教师分布的严重不均衡,城市学校教师学科配套齐全,教师学历水平高、教学能力强,且参加学习进修机会多,见多识广,而边远农村的学校则正好相反。更为严重的是,很多乡村学校严重缺编,安排课都非常困难。
3. 办学条件滞后。长期以来,为了树立本地区的形象,为了自己的政绩,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基础教育发展方式上往往采用资金支持、政策倾斜等办法,把有限的财力集中到本地区的“窗口学校”、“示范学校”,使学校之间的教学设施存在着严重不均衡现象。
4. 生源层次低下。由于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师资分布的不均衡以及办学条件的不均衡,造成教育资源的天壤之别,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渴求、学生对优质教育的向往等导致了生源状况的不均衡。
二、农村学校的出路
1. 学校要深化教学改革,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这是真理,每个校长和教师都要明确这一点。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用新课程理念武装头脑,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的思想,不为条件而论,一心一意抓质量、谋发展,靠良好的办学声誉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留住学生;要大力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培养他们的敬业和奉献精神。
2. 改善师生关系,减轻学生的负担。新型师生关系主要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民主与平等;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合作。按照这个关系特征,教师在工作中应当做到:一要按照好教师标准要求自己,追求进取、创新求变、触觉敏锐,有效与学生沟通;处事公正,重情重理;坦诚真挚,接纳学生过错,互谅互助。二要注重身教。严格要求自己,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种种优良品行。三要学会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四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做学生的贴心人。如何搞好师生关系是教师工作的关键,教师应该时刻树立教书育人、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不能过分强调“师道尊严”而忽视了学生的尊严,应该本着对学生对社会的高度负责的精神去工作。要多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下功夫,注重个性培养,从不同角度发挥特长,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如同朋友一般,无压力,无困惑,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3. 相关政府部门也要加大力度,出台相应法规政策来协调约束,减轻城区校的压力,合理利用乡村校的资源。近年来,国家不断投资改善办学条件,从硬件建设到软件设施,农村学校也有了可喜变化:拆除所有危房;建立健全“四室”;有的教室安装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这些举措不同程度缩短了与先进校的距离。国家对农村学校学生每天提供营养早餐,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和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最终学校规模加大了,办学效益增强了,生源也就稳定了。
4. 提高公众对教育的认识水平,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质量观,对择校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人们对学校的评价标准唯升学率论,对教育和学生的长远发展都是不利的。要通过舆论宣传和正确引导,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科学引导家长的择校需求。要让广大家长认识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才是好学校,理性对待择校行为,避免盲目择校和从众心理。应当加大对教育发展现状和政策措施的宣传,促使全社会全面、客观地了解教育发展情况,正确看待学校教育质量,增进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学生家长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争取社会各界对解决择校问题的理解和支持。只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肯定可以从根本上遏制非理性择校之风。这样农村学校也才能摆脱目前之困境,也才能更好地生存并得到健康的发展。
编辑:蔡扬宗
【中图分类号】 G6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9—0021—01
我国有着占全国人口绝对比例的农村人口,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与提高直接关系到全民素质的提高。但是由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发展也存在着很多问题。这就需要对农村学校生存发展现状进行更深层次的把握和思考。
一、农村学校面临的困境
1. 教育经费短缺。由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经济发展不均衡,加之各种政策倾斜,人际关系等因素,使得教育经费供给在区域之间、城乡之间以及区域内校际之间都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城市学校锦上添花,农村学校因陋就简。
2. 师资力量薄弱。一个学校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该校教育质量的高低。随着城乡差别的加大,造成了教师分布的严重不均衡,城市学校教师学科配套齐全,教师学历水平高、教学能力强,且参加学习进修机会多,见多识广,而边远农村的学校则正好相反。更为严重的是,很多乡村学校严重缺编,安排课都非常困难。
3. 办学条件滞后。长期以来,为了树立本地区的形象,为了自己的政绩,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在基础教育发展方式上往往采用资金支持、政策倾斜等办法,把有限的财力集中到本地区的“窗口学校”、“示范学校”,使学校之间的教学设施存在着严重不均衡现象。
4. 生源层次低下。由于教育经费投入的不均衡、师资分布的不均衡以及办学条件的不均衡,造成教育资源的天壤之别,家长对优质教育的渴求、学生对优质教育的向往等导致了生源状况的不均衡。
二、农村学校的出路
1. 学校要深化教学改革,增强课堂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以质量求生存、以质量求发展,这是真理,每个校长和教师都要明确这一点。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用新课程理念武装头脑,在新课程理念引领下进行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要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牢固树立质量是生命的思想,不为条件而论,一心一意抓质量、谋发展,靠良好的办学声誉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留住学生;要大力加强教师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业务能力,培养他们的敬业和奉献精神。
2. 改善师生关系,减轻学生的负担。新型师生关系主要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民主与平等;尊重与信任;理解与合作。按照这个关系特征,教师在工作中应当做到:一要按照好教师标准要求自己,追求进取、创新求变、触觉敏锐,有效与学生沟通;处事公正,重情重理;坦诚真挚,接纳学生过错,互谅互助。二要注重身教。严格要求自己,让学生从教师身上看到种种优良品行。三要学会因材施教,根据学生个性特点进行教育。四要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做学生的贴心人。如何搞好师生关系是教师工作的关键,教师应该时刻树立教书育人、服务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不能过分强调“师道尊严”而忽视了学生的尊严,应该本着对学生对社会的高度负责的精神去工作。要多在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上下功夫,注重个性培养,从不同角度发挥特长,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要让学生感到老师如同朋友一般,无压力,无困惑,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3. 相关政府部门也要加大力度,出台相应法规政策来协调约束,减轻城区校的压力,合理利用乡村校的资源。近年来,国家不断投资改善办学条件,从硬件建设到软件设施,农村学校也有了可喜变化:拆除所有危房;建立健全“四室”;有的教室安装电子白板多媒体设备。这些举措不同程度缩短了与先进校的距离。国家对农村学校学生每天提供营养早餐,改善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和广大学生家长的认可。最终学校规模加大了,办学效益增强了,生源也就稳定了。
4. 提高公众对教育的认识水平,引导公众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教育质量观,对择校问题的解决有着重要意义。目前,人们对学校的评价标准唯升学率论,对教育和学生的长远发展都是不利的。要通过舆论宣传和正确引导,优化教育发展环境,科学引导家长的择校需求。要让广大家长认识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学校才是好学校,理性对待择校行为,避免盲目择校和从众心理。应当加大对教育发展现状和政策措施的宣传,促使全社会全面、客观地了解教育发展情况,正确看待学校教育质量,增进社会各方面特别是学生家长对教育工作的理解和配合,争取社会各界对解决择校问题的理解和支持。只要政府、社会、家庭、学校各个方面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肯定可以从根本上遏制非理性择校之风。这样农村学校也才能摆脱目前之困境,也才能更好地生存并得到健康的发展。
编辑:蔡扬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