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褚时健说,如果自己这辈子还有一些值得肯定的东西的话,那就是真诚,他用诚心感染周围的人,从而一度缔造了自己的烟草帝国。同样,他再次用诚心为实现自己二次创业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并声称要带领园中打工的农户一起走向富裕。
曾因贪污被判无期的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保外就医后再次创业,投身水果业。如今,他的果园占地2400亩,共有果树34万棵,每一位初来乍到的客人都会沉静其中。
2009年2月21日,褚时健和老伴马静芬首次相对正式地邀请部分亲朋好友参观了自己的果园,这或许就是褚时健骨子里自信的展示。这位82岁的老人,这次终于为自己为什么要不辞劳苦开辟荒山搞果园给出了最真实的答案。
果园有两百多名工人
褚时健的果园位于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附近的两片山头上。在哀牢山连绵起伏的山峦中,连片的果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透露出无限希望。2月21日中午,褚时健和他的老伴马静芬邀请亲朋好友,参观打理多年的园子。春天的果园里,处处洋溢着清香,每一棵橙树上,白色的小花次第相连。艳阳下蜂蝶翩翩起舞,工人们正忙碌地穿梭于果园中。
春天明媚的阳光下,褚时健用厚实的双手亲抚一棵橙树,并摘掉了那些新长出的多余的枝丫,“今年的花苞比去年的大。花苞不能小,但也不能密,否则要消耗更多的营养,过不了几天就会掉下来,到最后什么都没有。”褚时健说,看到这些花苞,他心里有了底,今年的收成肯定比去年更可观。
褚时健的园子里有200多名工人,都来自附近的山区。去年年底,戛洒镇43岁的农民李永成在这里拿到了万余元的结算工资,这是他承包看护的3000株橙苗的年底分红,而他每月还能在这里拿到500元的生活补助。
农户称,每个在这里劳作的果农,都能拿到在家务农10倍左右的收入。因为实行承包制,果农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只有那些实在学不进技术又懒散的农民才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但这样的农户今年只有一家。
销售商打“褚时健牌”
当昆明卷烟厂曾经的两任党委书记瞿怡静与何忠禄站在山头的果园里时,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惊叹:“我知道他在搞果园,但想不到面积这么大。”
褚时健幽默地回答说:“你眼睛看到的还只是很少的那部分!”这样的对话耐人寻味,别有一番深意。
褚时健的果园总共2400亩,果树34万棵。他说,这样的规模在全国来讲,并不是特别大,“我不追求数量,我只追求质量。”他说,“质量好了,口碑就好,所以我从不主动宣传。”
这样的话语很容易让人回想到数十年以前。上世纪60年代,褚时健在戛洒镇的一个小糖厂担任了10年左右的厂长,后来才跨入烟草行业。当时,褚时健卧薪尝胆,披荆斩棘,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狠抓烟叶质量,终于把握了改革的先机,为云南的烟草行业一跃成为国内的领头羊出了一把力。可以说,褚时健是以自己非凡的胆识和能力,用18年光阴的拼搏,使一个小厂成长为每年利税数百亿元的大型集团。1994年,他当选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如今戛洒小镇颇似一座小县城,而20年前,这里连公路都没有。糖厂甘蔗的清香在戛洒的大街小巷里飘扬,褚时健的二次创业再次选择在这里并不是偶然的,他说:“我熟悉这里的气候,这里也有很多我熟悉的人。”在外人看来,这其中或许还有一些乡土情结。
如今,褚时健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品牌。不久前,昆明一些销售商打出了“褚时健种的冰糖橙”的广告语,销售异常火爆,这是褚时健本人都始料未及的。
“真诚是我成功的基础”
一封举报信将褚时健拉人人生的低谷。1995年,中纪委收到一封举报信,反映河南洛阳个体烟贩林政志勾结三门峡烟草分公司,通过向褚时健家人行贿取得卷烟指标。紧接着云南省委便着手调整玉溪卷烟厂的领导班子,褚时健显然没有意识到近在咫尺的“危险”,后来还走得更远。
1995年,褚时健的女儿褚映红和妻子马静芬先后被收审。1995年12月,褚映红在牢房里留下一封遗书后自杀身亡;马静芬也于1996年4月正式被捕。一年后,褚时健被监视居住,并于1997年7月正式被捕。1998年9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审褚时健贪污案,这是云南省第一次在高级法院审理一审案件。由于褚时健和红塔集团的知名度,案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1999年1月9日,褚时健被判无期徒刑。此时,他已经是71岁的老人了。
这是他一生摔得最痛、跌得最惨的一跤。许多人既为他惋惜,也认为他这辈子完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位老人并没有垮掉,他先是获得减刑,改为有期徒刑17年,2002年,他因为严重的糖尿病获批保外就医。按照我们的设想,能颐养天年,就是他最好的结局了。但他却带着妻子进驻荒山,脱下了西装,穿上农民的衣服,他要用努力和汗水把荒山变成绿油油的果园。
从意气风发跌入人生谷底,再到如今的二次创业,对于经历的风雨,褚时健已淡然面对。
没打算写个人自传
如今,82岁的褚时健精神矍铄,说话的声音沉稳清晰,走路稳健有力。当有人要搀扶他时,他多少还有点拒绝。但他的耳朵已经不再灵敏,和他说话,必须附耳大声。尽管每个月都能从玉溪市和戛洒之间来回跑两三次,但褚时健承认说,这几年,觉得自己老得快了些。
他的满头银发里,夹杂的淡黑的那部分头发,已经越来越难以让人察觉。
褚时健的白衬衫有点发黄,卷开的袖子口有黑色的污渍。他说,自己身上的衣裳都是廉价货,而且也没有修边幅的习惯,以前去美国,他也坚持不打领带。
褚时健说,如果自己这辈子还有一些值得肯定的东西的话,那就是真诚。他用诚心感染周围的人,从而一度缔造了自己的烟草帝国,同样,他再次用诚心为实现自己二次创业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并声称要带领园中打工的农户一起走向富裕。
不少人对褚时健提议,应该出本个人自传,但他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打算,他认为,如果要留下精神上的遗产,倒是很希望有本家书留给后代看。如果有一天,褚时健的后代有了比他更杰出的人物,大家如果认为是因为受了他的影响,就心满意足了。
(编辑 若 邻)
曾因贪污被判无期的红塔集团原董事长褚时健,保外就医后再次创业,投身水果业。如今,他的果园占地2400亩,共有果树34万棵,每一位初来乍到的客人都会沉静其中。
2009年2月21日,褚时健和老伴马静芬首次相对正式地邀请部分亲朋好友参观了自己的果园,这或许就是褚时健骨子里自信的展示。这位82岁的老人,这次终于为自己为什么要不辞劳苦开辟荒山搞果园给出了最真实的答案。
果园有两百多名工人
褚时健的果园位于玉溪市新平县戛洒镇附近的两片山头上。在哀牢山连绵起伏的山峦中,连片的果园绿意盎然,生机勃勃,透露出无限希望。2月21日中午,褚时健和他的老伴马静芬邀请亲朋好友,参观打理多年的园子。春天的果园里,处处洋溢着清香,每一棵橙树上,白色的小花次第相连。艳阳下蜂蝶翩翩起舞,工人们正忙碌地穿梭于果园中。
春天明媚的阳光下,褚时健用厚实的双手亲抚一棵橙树,并摘掉了那些新长出的多余的枝丫,“今年的花苞比去年的大。花苞不能小,但也不能密,否则要消耗更多的营养,过不了几天就会掉下来,到最后什么都没有。”褚时健说,看到这些花苞,他心里有了底,今年的收成肯定比去年更可观。
褚时健的园子里有200多名工人,都来自附近的山区。去年年底,戛洒镇43岁的农民李永成在这里拿到了万余元的结算工资,这是他承包看护的3000株橙苗的年底分红,而他每月还能在这里拿到500元的生活补助。
农户称,每个在这里劳作的果农,都能拿到在家务农10倍左右的收入。因为实行承包制,果农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只有那些实在学不进技术又懒散的农民才最终不得不选择离开,但这样的农户今年只有一家。
销售商打“褚时健牌”
当昆明卷烟厂曾经的两任党委书记瞿怡静与何忠禄站在山头的果园里时,忍不住发出这样的惊叹:“我知道他在搞果园,但想不到面积这么大。”
褚时健幽默地回答说:“你眼睛看到的还只是很少的那部分!”这样的对话耐人寻味,别有一番深意。
褚时健的果园总共2400亩,果树34万棵。他说,这样的规模在全国来讲,并不是特别大,“我不追求数量,我只追求质量。”他说,“质量好了,口碑就好,所以我从不主动宣传。”
这样的话语很容易让人回想到数十年以前。上世纪60年代,褚时健在戛洒镇的一个小糖厂担任了10年左右的厂长,后来才跨入烟草行业。当时,褚时健卧薪尝胆,披荆斩棘,积极引进国外的先进设备、狠抓烟叶质量,终于把握了改革的先机,为云南的烟草行业一跃成为国内的领头羊出了一把力。可以说,褚时健是以自己非凡的胆识和能力,用18年光阴的拼搏,使一个小厂成长为每年利税数百亿元的大型集团。1994年,他当选为“全国十大改革风云人物”。
如今戛洒小镇颇似一座小县城,而20年前,这里连公路都没有。糖厂甘蔗的清香在戛洒的大街小巷里飘扬,褚时健的二次创业再次选择在这里并不是偶然的,他说:“我熟悉这里的气候,这里也有很多我熟悉的人。”在外人看来,这其中或许还有一些乡土情结。
如今,褚时健这个名字本身就是一个品牌。不久前,昆明一些销售商打出了“褚时健种的冰糖橙”的广告语,销售异常火爆,这是褚时健本人都始料未及的。
“真诚是我成功的基础”
一封举报信将褚时健拉人人生的低谷。1995年,中纪委收到一封举报信,反映河南洛阳个体烟贩林政志勾结三门峡烟草分公司,通过向褚时健家人行贿取得卷烟指标。紧接着云南省委便着手调整玉溪卷烟厂的领导班子,褚时健显然没有意识到近在咫尺的“危险”,后来还走得更远。
1995年,褚时健的女儿褚映红和妻子马静芬先后被收审。1995年12月,褚映红在牢房里留下一封遗书后自杀身亡;马静芬也于1996年4月正式被捕。一年后,褚时健被监视居住,并于1997年7月正式被捕。1998年9月,云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公审褚时健贪污案,这是云南省第一次在高级法院审理一审案件。由于褚时健和红塔集团的知名度,案件在社会上引起轰动。1999年1月9日,褚时健被判无期徒刑。此时,他已经是71岁的老人了。
这是他一生摔得最痛、跌得最惨的一跤。许多人既为他惋惜,也认为他这辈子完了。但是,出人意料的是,这位老人并没有垮掉,他先是获得减刑,改为有期徒刑17年,2002年,他因为严重的糖尿病获批保外就医。按照我们的设想,能颐养天年,就是他最好的结局了。但他却带着妻子进驻荒山,脱下了西装,穿上农民的衣服,他要用努力和汗水把荒山变成绿油油的果园。
从意气风发跌入人生谷底,再到如今的二次创业,对于经历的风雨,褚时健已淡然面对。
没打算写个人自传
如今,82岁的褚时健精神矍铄,说话的声音沉稳清晰,走路稳健有力。当有人要搀扶他时,他多少还有点拒绝。但他的耳朵已经不再灵敏,和他说话,必须附耳大声。尽管每个月都能从玉溪市和戛洒之间来回跑两三次,但褚时健承认说,这几年,觉得自己老得快了些。
他的满头银发里,夹杂的淡黑的那部分头发,已经越来越难以让人察觉。
褚时健的白衬衫有点发黄,卷开的袖子口有黑色的污渍。他说,自己身上的衣裳都是廉价货,而且也没有修边幅的习惯,以前去美国,他也坚持不打领带。
褚时健说,如果自己这辈子还有一些值得肯定的东西的话,那就是真诚。他用诚心感染周围的人,从而一度缔造了自己的烟草帝国,同样,他再次用诚心为实现自己二次创业的辉煌奠定了基础,并声称要带领园中打工的农户一起走向富裕。
不少人对褚时健提议,应该出本个人自传,但他自己并没有这样的打算,他认为,如果要留下精神上的遗产,倒是很希望有本家书留给后代看。如果有一天,褚时健的后代有了比他更杰出的人物,大家如果认为是因为受了他的影响,就心满意足了。
(编辑 若 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