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积墨谈黄宾虹的“黑”“白”

来源 :艺术时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5845866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代中国画家中,黄宾虹作为开宗立派的山水画大师,是有口皆碑的。本论文通过积墨介绍了黄宾虹的“黑”“白”,其突出成就是极擅积墨,层层积点但不沾不腻,个个能拆得开,绝无板结之弊。通过积墨研究黄宾虹的“黑”“白”,深刻认识到自己在创作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理论认识和艺术修养。
  关键词:积墨;黑;白;浑厚华滋
  中图分类号:J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6-24-1
  一、简介黄宾虹及绘画
  黄宾虹是近现代绘画史上的一座高峰,有人说“齐白石、黄宾虹之后中国画艺术再难以突破”,也有人说“黄氏山水是当今难以企及和逾越的艺术范本”。然而初读黄宾虹的作品觉得糊涂,认为他的东西又黑且杂乱无章。后读黄老山水画就如同品尝陈年老酿一样,品后方知味中味,其作品追求一种“骨子里求精神和个性的美”,“涵而不露”,黑中透着光明,乱中藏着规律,凝重但不沉闷,丰富而有条理。他的画总体上是以繁著称,粗服乱头,繁重黑密,千笔万笔不见其多,里面加减乘除不尽其烦,披离勾点不尽其数,皴擦积染各尽其妙,但千笔万笔复归为一,因此他的画又是“一笔画”。
  黄宾虹的突出成就是极擅积墨,层层积点但不沾不腻,个个能拆得开,绝无板结之弊。他的山水画是一种偏黑守白的作风,所以黑的面积在画面上占绝大部分。广义的积墨不只是技术层面的,还应包括艺术层面的表现方法和手段。其二是对积墨最初或最基本的绘画功能的描绘。事实上,中国绘画没有走上像西方似的绘画发展途径,反而是以黑白为主要面貌的水墨绘画发展成了主流的绘画艺术形式,使得墨的表现功能得以扩大。自然式的积墨不只是积出阴阳远近的层次效果,更是作为一种有着丰富内涵的黑白形式美实现途径和重要表现手段而存在。
  二、黄宾虹的积墨
  黄宾虹从沈周学宋人之画,从而以“浓墨法”一变明代初期能淡不能黑的画风得到启示,提出要以浓墨法纠正时尚流行的能白不能黑,奄奄无生气的画风,以黑逼出白来。他说沈周粗笔画“浓墨可喜”,这种倾向正是从“粗沈”画取法的结果。他的“七墨”(浓、淡、破、积、泼、焦、宿)是他的七种墨法,而贯穿于七种墨法及总体追求的是一个“变”字。墨法实际上也是水法,但黄宾虹的水法不同与前人,如元代的倪云林,明代的董其昌及清代的“四王”等等,几乎都是用“清”,而黄宾虹却反道用“浑”,其所有手段的施用都是要达到他所追求的“浑厚华滋”。他的“五笔”“七墨”相互交用,随机应变,完全打破了传统中国画中的固定套路与程式,如佣兵一样的神机妙算,能左右逢源,能起死回生,即使画成“拓片”,乃至“乌金纸”,最终必能达到雄浑而鲜活的玄奥境界。
  三、中国画“黑”“白”及黄宾虹的“黑”“白”论
  从玄素黑白在中国文化中的相争地位看,积墨运用的广阔舞台玄素即黑白。中国人尽管很早就懂得了五色,但偏偏只看重黑白两色的水墨绘画,并占据主导地位。这是因为其独特的艺术必定产生在特有的文化中,也必定反应或表现产生这种文化的世界观或哲学精神。中国传统的世界观是宇宙起源于一个整体———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太极图用黑白关系象征和阐释蕴含的哲学义理,周到而完备,基本上形成了中国文化的渊源和基础。
  黄宾虹曰:“墨为黑色,故呼之为墨黑,用之得当,变墨为亮,可称之为‘亮墨’。每于画中之浓黑处再积染一层墨;或点以极浓宿墨,干后,此处极黑。与白处对照,尤见其黑,是为‘亮墨’。亮墨妙用,一局画之精神,或可赖之焕发。”[1]看起来,黄宾虹在画中看中“黑”,其实他又非常看重“白”。他把白看作画面上的光彩,也利用一丝丝“白”在画面上筑一条“诗路”,同时又筑一个教人不能逾越一步的“禁区”。如《山居图》,山是层层积染的,黑密密的一片,山腰有两座房屋,被作者划为“禁区”,白得发光亮。这个“禁区”不得让一点墨水浸进去,是黄宾虹筑起来的“阵地”,他的“守白”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守这块“阵地”。守住了这块“阵地”,使其与周围的黑密产生强烈的对比,便起到了疏通整体气血的作用。他坚守的这块“阵地”是他晚年变法获得成功的特色工程。他在画上往往皴了又皴,擦了又擦,染了又染,常常皴到“阵地”的旁边,笔根一缩,“不越雷池一步”。
  四、创作感受
  从创作开始到结束,画面始终呈现“闷”的情况,其原因大多就是因为画面“黑”“白”及积墨没把握好,所以韦宾在《黄宾虹画学之国学根源论》一“道德学问”中说道:“学人之画浑厚华滋,要在用墨,非墨则不知五色之令人目盲,而能息其狂竟之心也。此实以象征义言之也。墨非积不得浑厚,心非灵不得华滋。墨法合于道德学问也。”[2]所以,在积墨过程中需注意:其一在干墨的基础上复加,否则墨污,瘫。其二笔与笔之间要透气,留出墨色层次变化。其三具有书写性,黄宾虹曰:“力挽万牛要健笔,所以浑厚能华滋。”切不可以描摹、涂、抹等非书法方法作画。黄宾虹独具风格的山水画,体现了“中华大地,无山不美,无水不秀”的风貌,他那至黑至密的艺术表现,体现了中华民族屹立于东方的民族性。
  参考文献:
  [1]叶子.黄宾虹山水画论稿[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1:141.
  [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6:43.
  作者简介:
  黄朋贤,女,河北新乐人,河北美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国画山水。
其他文献
耿佃友,1941年生,艺名石山,山东淄博人。自幼酷爱美术、雕塑,余时好悟自学,到20世纪60年代始作画参展,国画《鱼水情》在青岛市及部队画展中首次荣获二等奖、三等奖。后因工作及条件限制,辍笔多年,20世纪80年代末又始筆作画,在本市区深受启发。退休后,暮年辛勤耕耘,艺术日趋完臻,建树个人风格。其主要作品如:《沧桑人生》《齐癫人间》《山魂水韵》《拥抱太阳》等均在全国大展中获奖。《恋苍山》于2000年
期刊
王兆信,1980年1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83年9月至1985年9月考入石家庄陆军干部学院学习,任干部学员,1985年9月分配入北京市三十八集团军坦克六师炮兵团先后任排长、团作训参谋等职,1988年9月转业至青州市审计局工作至今。先后在行政事业审计科,基本建设审计科,财政、金融审计科,商业、粮食、外贸审计科任科员,现任青州市审计局纪检室纪检员,联合国书画艺术院士。本人利用业余时间研究中国书画
期刊
靳尚谊,1934年生,河南焦作人,1953年毕业于中央美院绘画系。1957年结业于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并留校在版画系教授素描课;1962年调入油画系第一画室任教,原中央美院院长。现为中央美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中国美协名誉主席、全国政协常委、中國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十届荣誉委员、澳门科技大学荣誉博士。作品多次获得国内外大奖,并被中国美术馆等机构收藏。
期刊
李春山,国宝艺术家,中国书画名家,被称为艺坛时代骄子,以淋漓的笔墨挥洒着辛勤的汗水,在国家级书画大赛中30多次获奖,被称为“中华脊梁行业杰出人物”,被邀参加北京文艺座谈会。  其作品,个性十足,纵笔豪放,不拘一格,独有的观点和精功内涵,备受关注。  被称为当代著名书画家,是中国當代书画界的领军人物,对中国书画艺术做出应有的贡献。
期刊
安周平,生于1965年8月陕西周至县人,自小爱書法,我对书法感悟,功夫在字外。作品也上杂志,挂历,好好写别人认可就行,希望在石雀故事能结交更多的爱好书法的同好,一起交流学习。作品曾在省、市、区组织的书画活动发表展览。
期刊
欧阳良矩,生于1945年,广东广宁县人,在艺术的道路上奋斗了60个春秋。现任中国国学会副主席,政协画院名誉院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文学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联合国文化总署专家、教授,联合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是中国当代杰出国画大师,全球最具影响力二十位名家之一,入编影响世界的华人盛典和国际杰出华人艺术家。曾被评为国家六大国宝,国家六大最具贡献艺术家。联合国及潘基文秘书长亲自签发的《世界第一位最伟大的人
期刊
黄辉宗,高级工程师,男,汉族,1939年4月出生,北京人,中共党员,1965毕业于清华大学,工民建专业。曾任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工程公司总工程师,现任工程顾问。1965年大学毕业分配到二机部西北地区,主要从事核工业工程基建工作。1970年随三线建设大军南下湖北宜昌地区,主要从事总体规划:工程设计及管理工作。  1983年应聘调入招商局蛇口工业区工程公司,投入特区建设工作。2004年退休以后,接到一些出
期刊
肖耀彩,湖南沅江人,中国著名女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现为中华艺术学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湖南分会会员、湖南省纪检监察系统书画家协会副主席。读大学时因有美术特长被特招入伍,先后任放映组组长、军事院校教员、学员队副政委等职,教书育人。在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报刊上发表了大量作品,《积极预防肠道传染病》获全军卫生宣传画一等奖、出版发行至全军各连队,为解放军出版社出版的全军军事工具书《轻武器射击手册》,及解放军
期刊
苏作光,1950年出生,广东省潮州市人,中共党员,大专学历。1969年1月至1981年12月在部队服役,转业后任中共汕头市委组织部副科长,后调任汕头市监察局科长,2001年调任广东行政学院政治辅导员兼书法老师,2010年退休。  現任国家民族画院书法师,国家一级书法师,中国企业报道艺术资本理事会副主席,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企业艺术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民族建筑研究会书画艺术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
期刊
郝炳义,中国文联终身名誉主席,笔名子华,1939年生于陕西省子洲县。自幼读书,爱好书画,善画油漆画、壁画,亦宜水墨山水花鸟以及水彩等。1957—1959年在陕西省宝鸡市学习油漆画,59年底来广西南宁市,60年参加工作,6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现退休,在广西老年大学习山水、花鸟、水彩等十多年。其间多次参加全国性、省市画展并荣获各奖项数次,以及各种荣誉称号数次。其中参加全国性山水画展4、5、6次展出,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