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培训,在阅读过程中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体会文字表达的情感,只有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为学好语文打好基础,也是为以后的发展打好基础,本文中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展开讨论。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能力是学习语文课程的基础,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将知识有所提升。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过度依赖教师,形成学生被动阅读,所以这种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阅读能力的形成。教师应该积极改进,以科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 小学语文教育学生阅读能力现状
语文是中国的母语,而语文课又被称为“百科之母”,学习语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是基础,语文教学不仅是局限于给学生灌输传统文化,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目前我国教育现状来看,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还有欠缺,这一问题不仅是教育制度的问题还应该从学校、教师、课程等方面寻找原因。
(一) 学校方面的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地方,并且学校还决定了教学的进程和教学方向,包括学生阅读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目前许多学校,尤其是一些乡镇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的升学率和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训,某些学校还没有建立图书馆,或者图书的种类较少,学生获取的知识量也就相对较少。
(二) 教师方面的因素
中国最传统的教育模式就是“填鸭式教育”,教师墨守成规,将书本上的知识统统灌输给学生,并且教师教学就只是围绕着课本进行,在教学中如果遇到与考试无关的题目都会直接跳过,也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讲课,教师怎样教,学生自然会怎样学,由于教师的教育方式问题导致学生的视野变得狭隘。还有许多教师由于自身阅读书籍数量较少,导致无法解决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问题。最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有些教师往往以成绩的高低将学生划分成三六九等,区别对待学生,使学生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把主要精力全都放在考试成绩上,没有时间和精力阅读课外读物。
(三) 课程方面的因素
中国应试教育问题十分严重,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将学生的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主要都是课堂测验之类的课程,用测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或者通过不断的测验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总之就是想方设法来提高学习能力,学生被考试成绩压得喘不过气,根本没有精力去课外阅读,更不会从阅读中提升自身修养。
(四) 知识获取方面的因素
语文课程中有一种叫做“词性”,这也是学生阅读中的重难点,尤其是一些连词、助词没有实际意义的语气虚词,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大了难度。同时段落连接和句子的转化也是一个很难掌控的点,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主要就是对词性段落的划分,如果对词性了解不全面,就很难参透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学生又不主动请教老师,久而久之所以就会使学生失去阅读兴趣。
二、 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一)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阅读兴
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不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外,应该通过渗透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同时班主任应该组织学生建立知识广角,放置一些学生喜闻乐道的适合学生阅读的刊物,激发学生在课外的阅读能力,同时各个班级应该经常举办阅读竞赛,通过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创设阅读情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自身应该多读一些课外书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所读刊物展示阅读魅力,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阅读的魅力,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语言的魅力,积极主动去参与阅读。
(三) 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教会学生正确阅读方法
小学生由于年龄限制对于读什么书,什么书重要,怎么读都不是很明白,所以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指导,家长应该大力支持学生阅读,给学生买一些课外读物,不光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教师应该时常举办课外读物小组讨论会,课堂上学生将自己读过的课外读物与学生交流讨论,然后教师可以参与到讨论中来,指导学生各种书籍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阅读,最后利用课后十分钟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同时教师应该多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比如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有哪些地方读不懂或者不理解的可以带着问题问老师,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也使学生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心,使学生主动阅读,主动创造。
(四) 科学指导阅读方式,提升阅读能力培养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的实效性,教师应该根据阅读教学,科学的指导学生阅读方式,让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式以便学生自主阅读,有效的提升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阅读的方式多样化,教师应该在阅读之前对学生进行指导。一般学生的阅读方式就是只知道字面的含義,却没有真正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阅读方法有默读、略读和精读等,课外书刊有许多不同的文章类型,对于不同的文章要用不同的方式阅读,比如一些较简单的文章就采用略读的方法主要了解其中心思想,如果是一篇篇幅较长内容含义较深的文章就采用精读的方式,慢慢品味文章,直至完全渗透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了科学的阅读方式能提升学生阅读速度。
三、 结束语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是教学重要任务之一,阅读能力掌握与否,是检验教学成功与否的试金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校教师教学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郝玉平.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05):65.
[2]张学艳.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6(11):233.
[3]岳秋景.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14):148-149.
作者简介:
卓春霞,福建省晋江市,晋江市池店镇三省小学。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培养
阅读能力是学习语文课程的基础,只有不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将知识有所提升。传统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过度依赖教师,形成学生被动阅读,所以这种教学方式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对于阅读能力的形成。教师应该积极改进,以科学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 小学语文教育学生阅读能力现状
语文是中国的母语,而语文课又被称为“百科之母”,学习语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是基础,语文教学不仅是局限于给学生灌输传统文化,还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目前我国教育现状来看,对于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还有欠缺,这一问题不仅是教育制度的问题还应该从学校、教师、课程等方面寻找原因。
(一) 学校方面的因素
学校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地方,并且学校还决定了教学的进程和教学方向,包括学生阅读能力的培训和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目前许多学校,尤其是一些乡镇学校,过于重视学生的升学率和学生的成绩,忽略了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训,某些学校还没有建立图书馆,或者图书的种类较少,学生获取的知识量也就相对较少。
(二) 教师方面的因素
中国最传统的教育模式就是“填鸭式教育”,教师墨守成规,将书本上的知识统统灌输给学生,并且教师教学就只是围绕着课本进行,在教学中如果遇到与考试无关的题目都会直接跳过,也就是为了应付考试而讲课,教师怎样教,学生自然会怎样学,由于教师的教育方式问题导致学生的视野变得狭隘。还有许多教师由于自身阅读书籍数量较少,导致无法解决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问题。最普遍的一个问题就是有些教师往往以成绩的高低将学生划分成三六九等,区别对待学生,使学生有一种无形的压力,把主要精力全都放在考试成绩上,没有时间和精力阅读课外读物。
(三) 课程方面的因素
中国应试教育问题十分严重,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将学生的课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主要都是课堂测验之类的课程,用测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或者通过不断的测验练习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总之就是想方设法来提高学习能力,学生被考试成绩压得喘不过气,根本没有精力去课外阅读,更不会从阅读中提升自身修养。
(四) 知识获取方面的因素
语文课程中有一种叫做“词性”,这也是学生阅读中的重难点,尤其是一些连词、助词没有实际意义的语气虚词,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加大了难度。同时段落连接和句子的转化也是一个很难掌控的点,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主要就是对词性段落的划分,如果对词性了解不全面,就很难参透文章的中心思想,而学生又不主动请教老师,久而久之所以就会使学生失去阅读兴趣。
二、 如何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一) 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阅读兴
教师应该将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放在教育工作的重要位置,不论是课堂上还是课外,应该通过渗透式的教学方式让学生知道阅读的重要性,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好读书、读好书”的习惯,同时班主任应该组织学生建立知识广角,放置一些学生喜闻乐道的适合学生阅读的刊物,激发学生在课外的阅读能力,同时各个班级应该经常举办阅读竞赛,通过学生对课外读物的阅读理解,提高学生的自身素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 创设阅读情境,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自身应该多读一些课外书籍,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通过自己所读刊物展示阅读魅力,从而引导学生发现阅读的魅力,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语言的魅力,积极主动去参与阅读。
(三) 重视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教会学生正确阅读方法
小学生由于年龄限制对于读什么书,什么书重要,怎么读都不是很明白,所以需要教师与家长共同指导,家长应该大力支持学生阅读,给学生买一些课外读物,不光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扩展了学生的视野。教师应该时常举办课外读物小组讨论会,课堂上学生将自己读过的课外读物与学生交流讨论,然后教师可以参与到讨论中来,指导学生各种书籍应该采用什么方法进行阅读,最后利用课后十分钟将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同时教师应该多培养学生提问的习惯,比如在阅读过程中学生有哪些地方读不懂或者不理解的可以带着问题问老师,这样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也使学生对未知的世界充满好奇心,使学生主动阅读,主动创造。
(四) 科学指导阅读方式,提升阅读能力培养
为了有效地提高学生阅读的实效性,教师应该根据阅读教学,科学的指导学生阅读方式,让学生掌握多种阅读方式以便学生自主阅读,有效的提升学生独立阅读能力。阅读的方式多样化,教师应该在阅读之前对学生进行指导。一般学生的阅读方式就是只知道字面的含義,却没有真正了解文章的深刻含义。阅读方法有默读、略读和精读等,课外书刊有许多不同的文章类型,对于不同的文章要用不同的方式阅读,比如一些较简单的文章就采用略读的方法主要了解其中心思想,如果是一篇篇幅较长内容含义较深的文章就采用精读的方式,慢慢品味文章,直至完全渗透文章的中心思想,有了科学的阅读方式能提升学生阅读速度。
三、 结束语
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是教学重要任务之一,阅读能力掌握与否,是检验教学成功与否的试金石。“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校教师教学不只是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方法,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郝玉平.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7(05):65.
[2]张学艳.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小学),2016(11):233.
[3]岳秋景.小学语文教学应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J].学周刊,2016(14):148-149.
作者简介:
卓春霞,福建省晋江市,晋江市池店镇三省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