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年来,在初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出现学习困难的情况明显增多,且呈现出早期化的倾向,特别是七年级数学最容易产生学困生,学生成绩的下降会影响到数学课程的教学质量。本文对于目前七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现状进行简要阐述,并且分析了七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在此基础下,对于数学学困生的转化措施进行了探讨和研究,以期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七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259
一、引言
七年级即初一,是学生从小学阶段迈入初中学习的第一年,这个阶段的学生其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还停留于小学阶段,表达方式,分析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还留有小学生的特点,各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培养。大部分的七年级学生在课堂中难以做到整节课都注意力集中,所以课程的效率还有待提高。其次小学数学的内容比较简单,教学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掌握简单的数学知识,而到了初中阶段,数学学习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需要学生具备更高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而这些转变需要学生在短短几周之内就要完成,这对于刚刚进入到初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转化学困生的具体策略
(1)改变学生的观念
相对于小学阶段而言,初中数学无论其内容还是深度都会比小学数学更上一个台阶,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逻辑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刚刚进入到初中阶段,所以其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在学习时也容易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会说,在小学的时候老师不是这样教的。学生还习惯于小学的学习环境,受到小学老师教学方式的影响,导致其在进行初中课程学习时,会受到一定的阻力。因此老师想要改变这样的现象,就必须要让学生转变其学习的观念和方式,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作为一名初中生,应该用更为合适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另外,老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明白初中数学的学习要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环境的适应,了解初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沟通,让老师能够更加了解学生能够接受的课堂教育方法,帮助初中课堂的有效推进,让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的顺畅。在交流沟通中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通过喜欢老师,继而喜欢数学。
(2)降低教学目标,防止学困生的增多
有一些老师在进行数学课程教学时,为了达到教学效果会制定过高的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难度比较大。特别是对于七年级的数学而言,正处于学生从小学往初中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如果课程学习的难度比较大,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了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到教学的要求之外,还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兼顾学困生的学习需求,降低每节课的教学要求。
(3)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因为年龄较小,心智还不够成熟,所以影响其学习效果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老师想要转变学困生,首先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表扬和鼓励学困生。大部分的学困生由于其知识掌握情况不够好,所以很少能够得到来自老师的肯定,在课堂中也羞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即便有自己会做的题目,也很少会举手发言,因此老师应该要鼓励学生,特别是对于理解能力或学习能力比较一般的学困生,老师更应该鼓励他们多展示多发言,让学生有勇气敢于在课堂中展示自己。
老师可以将一些简单易懂的题型和基础性的问题交由学困生来回答,让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同时老师还可以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小目标,并且指导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按照学习计划,一步一步的完成学习任务,继而完成小目标,从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4)转变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
七年级是小学生升入初中的第一年,在思维方式上还停留在小学阶段中,特别是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小学数学主要是用算术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因此七年级的学生在解决数学题目时,也很容易沿用小学的算术法来解题目。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的转变学生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数学课程的学习。如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方面,其实质是找出等量的关系,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两种解题方式入手,一种是算术法,另一种则是代数法,算术法作为小学数学典型的解题方法,比较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先用算术法来解题,学生发现在做完之后,才能够找出已知数和未知数的关系,也发现通过这样的方式,并沒有充分的运用到题目中的条件。然后老师再带领学生使用全新的代数法,利用字母来代替未知数,为解题增加一个新的条件,通过代数法来解决题目,可以建立更加便利的等量关系。将两者之间进行对照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利用代数法来解决初中数学问题更加的便利,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思维的转变。
(5)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想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有效的转化数学学困生,不仅要注重教学方式上的转变,老师还应该要注重加强与学困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能够真切的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顺利的说出心中的困惑,并且帮助学生一起面对困难,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老师可以在每节课开始或者结束前预留5分钟的时间,专门和学生聊天,聊天的范围不设限,可以是闲话家常,也可以是关于本节课教学内容或者教学方法的讨论,在平等和谐的交流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帮助老师更好的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而言,得到老师的关注,更能够提高其对老师的信任感,让学生能够喜欢上老师,从而喜欢上数学。
三、结语
七年级作为小学升入初中的初始阶段,很容易会出现各种学习问题,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学生过早的出现成绩分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师生的沟通,倡导师生互教,让学困生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怀和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成功的转化学困生。
参考文献
[1]殷桂娟.浅谈九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1):191-192.
[2]谭淋洁.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9.
关键词:七年级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17-259
一、引言
七年级即初一,是学生从小学阶段迈入初中学习的第一年,这个阶段的学生其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还停留于小学阶段,表达方式,分析方式和解决问题的方式还留有小学生的特点,各方面的能力还有待培养。大部分的七年级学生在课堂中难以做到整节课都注意力集中,所以课程的效率还有待提高。其次小学数学的内容比较简单,教学重点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方式,掌握简单的数学知识,而到了初中阶段,数学学习进入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需要学生具备更高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而这些转变需要学生在短短几周之内就要完成,这对于刚刚进入到初中的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二、转化学困生的具体策略
(1)改变学生的观念
相对于小学阶段而言,初中数学无论其内容还是深度都会比小学数学更上一个台阶,需要学生具备更强的逻辑能力和系统分析能力。但是由于学生刚刚进入到初中阶段,所以其思维方式还停留在小学阶段,在学习时也容易沿用小学的学习方法,经常出现的情况就是学生在上课的时候会说,在小学的时候老师不是这样教的。学生还习惯于小学的学习环境,受到小学老师教学方式的影响,导致其在进行初中课程学习时,会受到一定的阻力。因此老师想要改变这样的现象,就必须要让学生转变其学习的观念和方式,让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到作为一名初中生,应该用更为合适的方式来进行学习。另外,老师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明白初中数学的学习要求,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环境的适应,了解初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同时通过沟通,让老师能够更加了解学生能够接受的课堂教育方法,帮助初中课堂的有效推进,让师生之间的沟通更加的顺畅。在交流沟通中加深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通过喜欢老师,继而喜欢数学。
(2)降低教学目标,防止学困生的增多
有一些老师在进行数学课程教学时,为了达到教学效果会制定过高的教学目标,导致学生在课堂学习时难度比较大。特别是对于七年级的数学而言,正处于学生从小学往初中过渡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内,如果课程学习的难度比较大,则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于数学学习产生畏难情绪,影响了数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除了要考虑到教学的要求之外,还要考虑到大部分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能力,兼顾学困生的学习需求,降低每节课的教学要求。
(3)提高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初中生因为年龄较小,心智还不够成熟,所以影响其学习效果的因素主要来源于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老师想要转变学困生,首先要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热情,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的表扬和鼓励学困生。大部分的学困生由于其知识掌握情况不够好,所以很少能够得到来自老师的肯定,在课堂中也羞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即便有自己会做的题目,也很少会举手发言,因此老师应该要鼓励学生,特别是对于理解能力或学习能力比较一般的学困生,老师更应该鼓励他们多展示多发言,让学生有勇气敢于在课堂中展示自己。
老师可以将一些简单易懂的题型和基础性的问题交由学困生来回答,让学生在回答这些问题时,树立起学习的信心,同时老师还可以帮助学困生树立学习的小目标,并且指导其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让学生按照学习计划,一步一步的完成学习任务,继而完成小目标,从中获得学习的成就感,用这种方法来培养学困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4)转变学生的数学思维模式
七年级是小学生升入初中的第一年,在思维方式上还停留在小学阶段中,特别是对于数学学科而言,小学数学主要是用算术法来解决数学问题,因此七年级的学生在解决数学题目时,也很容易沿用小学的算术法来解题目。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循序渐进的转变学生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更好的适应数学课程的学习。如在列方程解应用题方面,其实质是找出等量的关系,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从两种解题方式入手,一种是算术法,另一种则是代数法,算术法作为小学数学典型的解题方法,比较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老师可以带领学生先用算术法来解题,学生发现在做完之后,才能够找出已知数和未知数的关系,也发现通过这样的方式,并沒有充分的运用到题目中的条件。然后老师再带领学生使用全新的代数法,利用字母来代替未知数,为解题增加一个新的条件,通过代数法来解决题目,可以建立更加便利的等量关系。将两者之间进行对照比较,让学生感受到利用代数法来解决初中数学问题更加的便利,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数学思维的转变。
(5)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
想要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有效的转化数学学困生,不仅要注重教学方式上的转变,老师还应该要注重加强与学困生之间的交流,让学生能够真切的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顺利的说出心中的困惑,并且帮助学生一起面对困难,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比如老师可以在每节课开始或者结束前预留5分钟的时间,专门和学生聊天,聊天的范围不设限,可以是闲话家常,也可以是关于本节课教学内容或者教学方法的讨论,在平等和谐的交流中,老师和学生之间形成亦师亦友的关系,帮助老师更好的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特别是对于学困生而言,得到老师的关注,更能够提高其对老师的信任感,让学生能够喜欢上老师,从而喜欢上数学。
三、结语
七年级作为小学升入初中的初始阶段,很容易会出现各种学习问题,数学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学生过早的出现成绩分化,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增加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加师生的沟通,倡导师生互教,让学困生感受到来自他人的关怀和帮助,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以提高学困生的学习成绩,成功的转化学困生。
参考文献
[1]殷桂娟.浅谈九年级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1(01):191-192.
[2]谭淋洁.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与转化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