援外志愿者:让爱心跨越国境

来源 :中华儿女·青联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370210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青年志愿者海外服务计划自2002年初正式启动以来,至今已向亚洲、非洲、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选派200多名青年志愿者。
  那些远赴海外的青年志愿者们,用他们的青春与梦想燃起了志愿精神的光辉。这里我们记述了有关他们的故事,文中的人物是中国第一个跨出国门开展援外志愿活动的李泓霖,荣获“2008年中国十大杰出青年”的徐本禹,我们试图通过他们的故事,探寻深藏在故事背后的志愿精神。
  
  2003年,徐本禹看到了一篇关于援外志愿者的报道,报道里志愿者们的故事让这个青涩的大学生向往不已。此时的徐本禹正在华中农业大学上二年级,课堂、图书馆、自习室,三点线的象牙塔生活依然是他的生活主题。然而,成为一名援外志愿者却犹如一粒梦想的种子播在了徐本禹的心中。
  同样拥有这个梦想的还有深圳的李泓霖。那时的李泓霖在一所小学教书,正处于思想上的苦闷期。在以快节奏和夜生活丰富多彩著称的深圳,他时常和一帮朋友趁着夜色在遍布城市各个角落的迪厅里出没。此时的他同样看到了一篇关于海外志愿者的报道,海外志愿者的精神与梦想让他感受到难以言说的吸引力。
  几乎在同一时间,他们向共青团中央的海外志愿者中心寄出了自己的申请。
  几天之后,李泓霖得到了通知,他将被派往老挝做一名汉语教师。徐本禹则在一个月后得到了另一份录取通知,他将要去的国家名叫津巴布韦,一个远在非洲神秘而遥远的国度,除了贫穷,他对这个国家一无所知。
  
  中国志愿者来了
  
  津巴布韦,哈拉雷。经过22小时的飞行,徐本禹和同伴终于抵达了这个陌生的城市。哈拉雷,在津巴布韦语的意思是“不眠之城”,是津巴布韦的首都和最大的城市。
  在从机场通往市区的汽车上,徐本禹和同伴们不禁为城市的美丽而惊呼,“这里的天好蓝,云好厚、好低,仿佛一伸手就可以摸得到。”然而,在这美丽的背后也隐藏着更多不可知的危险,这是一个以艾滋病闻名的国家,社会治安也异常混乱。
  回到宾馆之后,志愿者们参加了由中国大使馆举行的简单欢迎仪式。之后,徐本禹和另外一个志愿者被分到了距离首都哈拉雷市中心8公里的管理培训局进行汉语教学。
  一间30平方米的房间,房间里有一台彩色电视(电视只能收到津巴布韦国家电视台)、一台冰箱、一间可以洗澡的卫生间、两张床、一个衣柜、两个桌子外加两个沙发。徐本禹的异国生活在这间设置简单的小平房里开始了。
  老挝,湄公河,在李泓霖的记忆里仅仅停留在地理书本上。而现在,他就站在了湄公河边。看掩藏在树丛中的法国风格的建筑,听河水潺潺,再呼吸着万象城洁净的空气,李泓霖享受着这种空间与历史的错位。
  来此之前,共青团中央用了三天时间对李泓霖他们进行了老挝语的恶补,尽管他们此时依然说的有些别扭,不过真正的难题还是这里的气候。
  和徐本禹享受的宜人气候不同,老挝炎热的气候让李泓霖狼狈不堪。此时正是老挝的五月雨季,气候异常炎热,一天冲三次凉还让他觉得特别难受。惟一值得庆幸的是住所,那是一幢位于湄公河畔的三层小楼,推开窗户就是湄公河美丽的风景。
  无论地理多么遥远,无论环境怎么艰苦,中国志愿者已经来了!
  
  教老外学汉语
  
  徐本禹的第一个培训班很快就成立了。第一期中文班招的学生不多,只有16人。既有65岁的老人,也有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学生层次参差不一,教学难度很大。怎样教那些没有一点中文基础的外国人呢?
  徐本禹决定把课程以主题对话的形式展开,课程内容都采用日常生活用语,他希望以此来提高他们学习中文的兴趣。由于所上的课是短期班,又考虑到他们平时都要上班,没有时间温习学习内容,徐本禹把讲授的内容设计成对话的形式。上课期间,徐本禹还有意识地告诉他们一些关于中国的文化,让他们听一些中文歌曲。为了便于他们复习,还亲自把所教的内容做成音频资料,让学生课外自学用。
  有的学生由于生病耽误了课程,徐本禹担心他们落下的课会增加学习中文的难度,于是他几乎每个周末都放弃休息,坐着当地的公共小巴去学生家里补课。管理中心的一些工作人员好心劝徐本禹“不要自己坐小巴了!这里的小巴很不安全,看到你是外国人他们会抢走你的东西的。”可是徐本禹却为了不让他们落下学习进度,仍然坚持每周挤小巴去给拉下课程的学生补课。
  在万象,李泓霖和徐本禹有着同样的工作,负责教授中文。他的班总共50名学员,每天两个班,都是一个半小时。
  为了上好第一节课,李泓霖精心准备了6个小时。就在上课那一天,严格要求自己的李泓霖仍然觉得自己运用英语解释汉语的专业词汇还不够熟练。于是,天刚蒙蒙亮,他就起床夹起那本《对外汉语教程》往湄公河边走去。美丽的湄公河边,中国志愿者的朗朗读书声自此每天清晨都会响起。
  从湄公河边回到宿舍,李泓霖还要骑着自行车往五公里外的学校赶去。由于老挝的基础设施落后,在城区连一条像样的公路都没有,五公里的路程要骑一个小时才能够到达。
  在一次去学校路上由于交叉路口没有红绿灯,李泓霖骑车拐弯时不小心被一辆货车刮了一下,右脚根本无法着地,不能再骑自行车了。而住处与学校足有五公里之远,又没有公交车,上课的时间马上就到了,怎么办?
  好强的李泓霖不愿意因为受伤而耽误学生们学习汉语的时间。他站在路边,拦下了一辆当地农民的三轮车准时来到了学校。当他单脚跳进教室时,平时自由散漫惯了的学生们深受感动,于是他们每天主动用自己的摩托车送他到学校,搀扶他上讲台;每天下课之后,学生们又开摩托车带他回到宿舍;晚上,学员们还煎好老挝当地草药,给他热敷。
  
  让梦想超越困难
  
  刚来津巴布韦的第二个周末,徐本禹去一个学生家里补课,那位学生前几天因为生病没能来上课。等到下午从学生家里回来,他发现身上开始出现不少红点,而且还有一些痒。当时徐本禹并没有在意,以为可能是粉刺或者是被蚊子咬的,用不了几天红点就会下去的。过了两天,身上的红点不但没有退去,反而变得更大了,而且开始出现局部面积的红肿,有大枣那么大,而且时不时地会有痛感。
  这时候徐本禹开始怀疑是不是感染了芒果蝇幼虫。和他们同来的志愿者武冰冰的腿曾被感染过,芒果蝇的幼虫在他的腿上寄生了起来,靠喝人血吃人肉长大,而且在长大的过程中会越钻越深。由于武冰冰刚开始没有怀疑是芒果蝇的幼虫在腿上,导致腿部被咬处越肿越大。过了半个月后医生把芒果蝇的幼虫取出来,他的大腿肿块有碗口那么大,而且伤口附近的组织已经坏死了。
   于是,徐本禹开始试着挤腿上的一个红包,结果挤出来一个像粉刺一样、米粒大小的“白点”。他把“白点”放在白炽灯下面仔细观察了一下,发现这个“白点”在动,当时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心里还想:也许就是一个粉刺,从体内挤出来后暴露在空气中缩水造成的吧。可是,过了几分钟后,发现这个“白点”还在动。“东智,是芒果蝇的幼虫!”徐本禹告诉一块来的志愿者郝东智。
   由于把芒果蝇的幼虫挤出来还没有完,必须把它遗留在体内的液体挤出来,不然的话即使把芒果蝇挤了出来,伤口也会感染。这样的话就要把血从伤口挤出来一些,用来把芒果蝇幼虫遗留在体内的液体给洗出来。
   “一个、两个、三个……14个、15个……这儿还有一个,一共16个!”由于没有麻药,只有生生地把肉皮给挤破。过于疼痛,就挤出一个后休息一会儿,缓解一些疼痛。
   然而,病情刚刚有所好转,徐本禹又开始坚持每个周末坐小巴去给学生们补课了。管理中心的官员们知道后亲自做了一面锦旗送到了中国大使馆,翘起大拇指说“中国志愿者,很OK!”
   现在虽然伤口都已经愈合了,但每处都留下了一个很黑的伤疤,而且还有几次留下了像火山口一样的洞。每当看到自己身上这么多的伤疤,徐本禹就会乐观的说:“咱也不枉津巴布韦之行啊,毕竟咱也和这里的‘寄生虫’大战过啊!”
  
  收获难得的友谊
  
  很快,徐本禹的第一期中文班结束了。这学期的最后一节课也正好是徐本禹的生日,在课堂上,学生们集体在教室里用不太标准的中文一字一眼的唱起了《祝你生日快乐》,晚上还收到了学生给他发来的短信“Xiexie,I am still trying to build new sentences.I miss the class”,其中最让徐本禹感动的还是一个学生用中文发来的邮件:“谢谢你,中国志愿者徐本禹。”
  李泓霖半年的志愿者活动也很快结束了。2008年11月28日离开老挝,27日下午李泓霖还坚持上完最后一课,并给学生们颁发结业证书。颁发完结业证书后,学生们哭了。在沉默了片刻后,突然起立一首接一首地唱起了李泓霖教给他们的中国歌曲。12月28日早上,就在他们离开老挝的前一个小时,李泓霖亲自带头将自己的住房和厨房打扫得干干净净,他对队员们说:“我们是代表中国而来的,我们临走了更要给老挝人民留下美好的形象”。
  12月5日,载誉归来的李泓霖受到共青团中央表彰,成为三名首批“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金奖”获得者之一。而徐本禹还将在津巴布韦继续自己的志愿者生活,继续在津巴布韦撒播着中国志愿者们的爱心与友谊。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