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戈.凯斯曼:德国女总主教的“下课”事件

来源 :淑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133e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玛戈·凯斯曼,这位德国宗教界原最高领袖之一、福音新教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性总主教,原本有着大好前程,却因为酒后驾驶而被迫“下课”。尽管德国宗教界都为这位女总主教的离去感到遗憾,但作为一个在道德和人格上都应成为标杆的总主教,犯这种低级错误,实在是没什么可以解释的。
  
  2月20日深夜,德国汉诺威,警察拦下了一辆刚刚闯了红灯的公务车,驾驶员是一位短发女士,身上有浓烈的酒味。经过酒精检测,这位女士当时的血液酒精浓度为1.54%。在德国,只要血液酒精浓度超过1.1‰的上限,即属刑事犯罪。
  表面上看,这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酒后驾驶案件,但却成为了最近德国街头巷尾热议的事件,原因在于这位女士并非等闲之辈,而是德国宗教界的最高领袖之一、福音新教有史以来第一位女性总主教玛戈凯斯曼(Margot Kaessmann)。
  
  明星女主教
  
  年轻时的凯斯曼就像一阵清风,扫走了教会老气横秋的阴霾。
  凯斯曼是德国基督教会的明星式人物。1958年,她出生在德国中西部城市马尔堡。年幼时,她就对宗教极为感兴趣,当别的小孩临睡前吵着要父母讲童话故事时,她一个人抱着本《圣经》轻声朗读,并且时常用小大人的语气对小伙伴说,“你们太幼稚”。1977年,凯斯曼进入大学。她的求学过程有些曲折,先后辗转在图宾根大学、爱丁堡大学、哥廷根大学、马尔堡大学学习新教理论。上大学时,她一边将新教理论作为自己的精神纲领,一边又保持着叛逆不羁的个性。在她眼里,喝烈酒、踢足球、骑马、探险和宗教理论并不冲突,而“这才是年轻人该干的事情”。1978年,她还报名参加过一个探险考古小组,到以色列的艾可港考古。
  大学毕业后,凯斯曼在卡塞尔的小镇沃夫哈根担任一名地区主教代理人员,负责一些宗教培训工作。1983年,凯斯曼留学美国,并且以优异的成绩拿到了霍奇凯斯学校的奖学金。正是那一年,她以一名年轻代表的身份参加了在温哥华举办的世界基督教会联合会的全体会议,这也是她在世界基督教管理层的首次亮相。由于她在那次大会上的发言既简洁又逻辑清晰,既朴实可靠又具有雄辩力,被形容为“为腐朽的教会送来了一丝清风”,她也被选为该联合会的中央委员会委员,成为其中最年轻的一员。从1991年到1998年,她都是该会的执行委员。
  1985年,她学成归国,被正式授予神职,成为弗兰多夫的一名牧师。“很多人都说我的骨子里天生就有不稳定的因素,可我有什么办法?”凯斯曼曾经这样评价自己。果不其然,牧师的生活让凯斯曼觉得太波澜不惊了,她决定继续深造,并取得了波鸿大学的宗教博士学位。
  1990年,她被安排到德国福音新教教会做自愿者的工作。1992年到1994年,她是霍夫根斯马尔的福音学院的研究主任。1999年,她被正式选为汉诺威的德国福音新教主教成为第一个担任此职的女性。
  
  走高的事业VS不如人意的生活
  
  凯斯曼的经历颇为坎坷,先是患上乳腺癌,后来又和丈夫离婚,她将痛苦转化为事业的动力,因此获得了极高的尊敬。
  1981年,凯斯曼大学刚毕业就和男友埃克哈德结了婚。刚结婚的那段日子,两人的感情相当好,凯斯曼去美国留学时,丈夫一直等着她,两人用书信传情。丈夫埃克哈德也是一名职业牧师,两人不论在精神上还是生活上,都有一致的目标。凯斯曼回国后,他们陆续有了4个女儿。
  但随着凯斯曼在教会地位的不断攀升,知名度日益增强,此时的丈夫却还只是一个普通的牧师,两人差距越来越大。但这仅仅是外部因素,凯斯曼的脾气随着名气的提高而大增才是内因。以自我为中心,对着丈夫吼叫,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照顾家庭,都成为婚姻破裂的导火线。2007年,她和丈夫离婚。这对于凯斯曼来说,实在不是件好事,因为就在2006年,她刚刚做完乳腺癌手术。离婚这件事还引起了争议,根据基督教会传统,离婚是不被允许的事情。虽然近几年这个规定已经没有那么严格,但作为主教。离婚仍然被看作是一种亵渎。经过长时间的讨论,福音新教的领导层最后还是放了凯斯曼一马,判定离婚有效,而且保留了她的主教职位。
  离婚后,凯斯曼将全部的心思都扑到了教会的工作上,个人风格也越来越突出。她反对战争,认为阿富汗战争没有任何合法性,却又支持德国国家民主党(一些人认为该党有纳粹的遗风),认为既然它的存在是合法的,就不应该抵制它。
  2009年1月,她的言论更是让人震惊。针对很多旧教堂无人管理,已经变成了餐馆、酒吧,或者是清真寺,她说:“一些废旧的教堂不如直接拆掉好了,免得作为它用而影响了教会的形象。”她的这番言论遭来不少伊斯兰教信徒的抗议。为此,她解释:“当然,如果任何一个基督教群体对教堂被改为清真寺没什么异议的话,我可以闭嘴。但显然我没有看到。”
  2009年10月28日,德国福音新教教会开始选举新任总主教,任期6年。凯斯曼以压倒性的优势赢得选举,成为该教会首位女性总主教。路德教世界联盟秘书长利夫伊斯梅尔表示:“此次选举向世界各地的教会界传达了上帝对我们的教导:不论性别、肤色、家世如何,任人唯贤是教会的宗旨。”
  
  再见,女总主教
  
  面对这位曾经备受爱戴的总主教的辞职,德国政界和宗教界都感到十分遗憾。
  就在人们都期待着这位女总主教能为教会带来改革的新风时,凯斯曼却未能完成此愿,栽在了自己鲁莽的行为上。目前,她已经宣布辞去德国福音新教总主教和汉诺威主教的职务。
  凯斯曼对自己酒后驾车的行为表示道歉,并解释了自己退出两个职位的原因:“未来我将不再拥有对道德伦理和政治进行自由评判的权力。只有在我本人的说服力能够完全得到认可的前提下,我才能像过去那样对北约驻阿富汗使命提出严厉的批评。”
  凯斯曼表示,做出辞职的决定并非易事:“但是对我来说,除了职位本身之外,自我尊重和做人的原则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我宣布,立刻辞去所有教会职务。”凯斯曼在4个女儿的陪同下出席了这场新闻发布会,并向所有曾经希望她留任的人表示道歉:“我要对所有在过去几天里,通过发送电子邮件、手机短信和赠送鲜花的方式对我表示支持的人,致以衷心的感谢。我尤其要感谢德国福音新教教会对我的明确支持,还有汉诺威教区所有一起共事过的工作人员。”德国福音新教教会将在近期宣布凯斯曼的继任者人选。
  凯斯曼引咎辞职的消息一公布,所有党派都一致表示遗憾。联盟党宗教事务专员玛丽娅·弗拉赫斯巴特表示,德国的新教教会失去了一位值得尊重和认可的女总主教。德国联邦议院副主席沃尔夫冈蒂尔泽说:“我希望舆论界不要对这一事件和凯斯曼女士所做的决定进行过于刻薄的攻击,因为即使是杰出的人物也有犯错误的时候。”
  德国左翼党宗教事务发言人伯多·拉莫罗夫表示,凯斯曼女士代表了德国新教教会一个勇敢的声音,她一向对种种社会问题直言不讳。他希望凯斯曼的继任者要将凯斯曼在任时提出来的议题,在公众讨论中继续进行下去。
其他文献
斗篷自然、随性又不失戏剧化的特点,让它轻松摆脱掉冬装的笨拙和平庸,立即成为当下最热的外套款式。无论复古的、针织的或者格纹款式的斗篷,都持续施展着魔法,不断地被人们追捧。
期刊
近日,一本由美国资深外交官陶涵(Jay TayIor)教授撰写的《蒋经国传》在中国大陆出版发行。这本传记是大陆的出版集团第一次与国民党党史馆合作,首次在大陆刊发出版了蒋经国先生生前40张珍贵照片。而从19岁起就嫁给蒋经国、一直到88岁去世的蒋方良,也随之再次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之中。这位仿佛蒋家王朝隐形人一般度过了一生的俄罗斯女人,用自己最大的努力、坚韧和包容,来融入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和她所深爱的蒋氏
期刊
当《福布斯》公布2010全球富豪排行榜后,人们惊讶地发现,比尔·盖茨已经不在榜首了,而更让人惊讶的是,打败他的竟然不是他的美国同胞,而是来自于墨西哥的电信巨头卡洛斯·斯利姆(Carlos Slim)。这是1994年以后美国人第一次让“世界首富”名号旁落他国。卡洛斯到底具有怎样的经营天赋,能在并不富裕的墨西哥成就高达535亿美元的财富?    卡洛斯·斯利姆是《福布斯》富豪榜单上的常客,在2009年
期刊
黄金剩女的闪婚梦    黄泰熙(金南珠饰)是黄金剩女,年薪7000万韩币,周身名牌,保养得当,任职知名化妆品公司的品牌策划组长,上得同为单身女性的韩常务赏识,下执营销部门的关键权力,前途可谓无量。然而这个看似精明铁腕、不苟言笑的女强人,却总是被游手好闲,专事生育的妹妹挤兑得无话可说——因为,她的完美生活梦想中,始终有一个嫁人的夙愿!  辉煌的职业生涯与嫁人生子的梦想冲突吗?任何一个号称给予公民合理
期刊
2010年3月27日,已经81岁的菲律宾前第一夫人、“铁蝴蝶”伊梅尔达马科斯宣布参选该国国会议员。  这一天,伊梅尔达在家乡召开了记者会,表明了自己的参选原因,然后在1.8万名支持者簇拥下,乘坐竞选卡车通过家乡主要街道为自己造势。选举将会在5月10日举行。伊梅尔达说,她此次参选菲律宾国会议员,目的是想在有生之年为菲律宾的人民做一些事情。以81岁的高龄参加竞选,这在世界政坛都是件稀罕事,因此很多记者
期刊
近日,德国著名历史学家海克·格特马克扔下了一枚重磅炸弹,他的新作对准了希特勒的妻子埃娃·布劳恩(EVa Braun)。在这本名为《埃娃·布劳恩:与希特勒在一起的生活》的书中,海克直言大家长期以来对埃娃“恶魔身边的花瓶”的评价是不正确的,“我不能说她影响过希特勒的政治抉择,但她绝对不是一味服从的花瓶”。  对德国乃至整个世界来说,“希特勒”无异于一个恐怖的符号,但是对他的妻子埃娃来说,希特勒仿佛“一
期刊
我们所有人都会喜欢上最不该喜欢的人……所有人都会恋爱。但所有人最终都会在没把生活弄糟的情况下,从那种状态里走出来。  ——《纯真博物馆》    2006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土耳其著名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长篇小说《纯真博物馆》今年年初在国内出版,他说:这是我最柔情的小说,是对众生显示出最大爱心与敬意的一部。  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伊斯坦布尔,就像小说男主角凯末尔感受到的那样,正处在“西方的边上”。凯末
期刊
在拥有600名员工并且其中90%都是男性的公司里,刘丽莉是难得的一抹亮色,跃动耀眼;在建筑工程管理这样一个充满冷硬的钢筋水泥和男性色彩的行业里,刘丽莉又似一股暗香,机智灵动。她用智慧的眼光和坚毅的性格,带领团队在竞争中杀出一条生路,又用女性独有的美好,将生活装点得多姿多彩。而对于成功,她这样定义:“只要比过去的自己有进步,就是成功。人生是一个过程,要活得精彩才是生命的意义所在。”  与刘丽莉的采访
期刊
又是一个年末,艺术家们纷纷在此时推出凝结了璀璨灵感而诞生的最美作品,让我们在新年到来之前陷入这美丽的漩涡。
期刊
我们离得最近,  我们也离得最远,  我们原本就是一体,  因为神秘的法则  却永远无法见面。  我们不知彼此的存在,  以为世界上,  只有孤独的自己。  突然一天,  在电闪雷鸣的刹那,  因为命运的安排。  我们来到了交会点,  在极亮的光中,  我看到了你,  我内心的精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