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月19日下午,一场声情并茂的诗歌朗诵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举行,德国著名作家汉斯·克里斯托夫·布赫(Hans Christoph Buch)朗诵了他的诗歌,并介绍了他正在撰写的小说《我的名字叫苏东坡》。朗诵会结束后,布赫先生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
作为德语系主任顾彬教授的老朋友,布赫先生此次是第二次来青岛,这座拥有欧洲气息的城市将出现在他的新作中。而中国情结则贯穿他的整个写作生涯。
70年代,初识鲁迅——阿Q精神全世界都有
1944年布赫出生于法兰克福的一座小城,在那座小城德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歌德遇到了生命中极其重要的一位女子,那位女子后来成为了《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女主人的原型。这样一种巧合,为布赫走上文学之路构建了一种不确定的关联。
布赫与中国的关联,缘于他的语言优势。布赫的父亲是名外交官,曾担任过驻法大使,布赫的小学生涯是在法国度过的,他精通法语、西班牙语,他读到的第一篇鲁迅的文章是意大利语的,因为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都是由拉丁语演变而来,具有一定互通性。
从此,布赫便迷上了鲁迅,开始探索中国文学。1970年,他撰写了与鲁迅相关的论文,《关于鲁迅作品里的女性、儿童形象》。1973年,他翻译了鲁迅的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
1985年,布赫首次访问中国,至今已经来中国八次,成为香港大学驻校作家、杭州城市诗人。但是他说:“我不是汉学家,也不是中国研究学者,我是一名作家。”布赫后期对鲁迅的研究,得力于新加坡女诗人温梅的协助,他们一起合作翻译了鲁迅的文集。鲁迅至今仍是布赫最喜爱的中国作家。
“阿Q精神全世界都有,阿Q不剪辫子,更喜欢用一根筷子把辫子挽在头上。” 布赫说,“在德国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有些人反对恐怖主义,但是只喊喊口号,喊着要和平,实际上不作为。我认为喊口号没用,必须用武力才能战胜恐怖主义。”
布赫透露,在中国他有四位好朋友,顾彬、北岛、王蒙、余华。其中,他评价道:“顾彬是一位文化传递者,在中国和德国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他是很有名的翻译家,翻译了很多诗歌,他本身也是一位诗人。”关于北岛,布赫说他已经不橡以前那样年轻健康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北岛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欧洲、北美洲都非常有名,他还曾3次被诺贝尔奖提名,这说明他的才华是被全世界认可的。他的诗非常好,很有深度。”
《我的名字叫苏东坡》——关乎德国、中国、青岛
住在海大崂山校区的布赫,空闲时正在撰写自己的新作《我的名字叫苏东坡》,这是一本关于中国的小说。小说由三个故事组成,开篇是1914年德国飞行员君特尔·普吕肖夫(Gunther Plüschow)在青岛汇泉广场上空起飞的故事,他留下了 《青岛飞行家之冒险》这一珍贵的日记,这将是第一个故事的蓝本。
第二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来自维也纳的女性,她是一位共产主义者,也是一位女权主义者,文革期间,她在中国被谋杀。最后一个故事他将写苏东坡与女人之间的故事。其中,还会穿插布赫在中国旅程中的经历和感受。布赫的作品将把不同的历史片段连接在一起。
苏东坡是布赫推崇的中国古代的诗人,“苏东坡的诗可以称作是世界文学,他虽生于千年前,但是他的作品现在读来,依然非常有现实感。”布赫说,苏东坡写了很多爱情、死亡的诗,还写了很多政治的、日常生活的诗。他修过大坝,是水利家,还是医生,是画家,是美食家是无所不能的人物。“德国也有这样一位全能的人物,那就是歌德。中国和德国在一个世界上,中国的文化对德国非常重要。”布赫说。
而关于君特尔·普吕肖夫的《青岛飞行家之冒险》,布赫一直强调,应该出版中译本,并将它放在迎宾馆“那座宫殿一样的房子里。”当硝烟散尽,布赫希望通过这个连接德国与青岛的人,激起德国人的记忆,找到德国同中国的连接,“我是反对战争的。”布赫说。
“我更像鲁迅”——现实主义的斗士
“我当然不是苏东坡,歌德才是,我更像鲁迅!”当记者问到,他是否是德国的苏东坡时,布赫连忙摆手。据介绍,布赫除了写作,还和鲁迅一样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针砭时弊。他的写作风格与他所推崇的一致,都是现实主义。“我最喜欢的作家是鲁迅和卡夫卡,鲁迅是悲悯的,怀疑的,他找到了人性以及生活中,悲哀、黑暗的一面,我也是这样的人,美好的事情很少出现在我的笔下,我是旁观者中的参与者。”
另外,布赫非常关注德国早期殖民地的历史与现实。“我写过非洲卢旺达,1994年卢旺达胡图族对图西族及胡图族温和派,实施了有组织的种族灭绝大屠杀,共造成80-100万人死亡,死亡人数占当时全国总人口1/9以上。”布赫还去过柬埔寨,那也是德国早期殖民地,当下对青岛的关注也是这样。
法国恐怖袭击、欧洲难民危机布赫认为,在灾难面前,文学比政治更重要。“比如,你如果想了解拿破仑时代的战争,不会去看历史书,而是会看《战争与和平》,看歌德的作品。因为小说里写的是活生生的人。”“罗马帝国国王奥古斯都曾经说过,不应该将诗人或作家杀掉,这样世界才不会被遗忘。”
关于文学的作用,布赫总结道:“文学帮助我理解世界,理解德国,理解我自己!”
作为德语系主任顾彬教授的老朋友,布赫先生此次是第二次来青岛,这座拥有欧洲气息的城市将出现在他的新作中。而中国情结则贯穿他的整个写作生涯。
70年代,初识鲁迅——阿Q精神全世界都有
1944年布赫出生于法兰克福的一座小城,在那座小城德国最伟大的文学家歌德遇到了生命中极其重要的一位女子,那位女子后来成为了《少年维特之烦恼》中女主人的原型。这样一种巧合,为布赫走上文学之路构建了一种不确定的关联。
布赫与中国的关联,缘于他的语言优势。布赫的父亲是名外交官,曾担任过驻法大使,布赫的小学生涯是在法国度过的,他精通法语、西班牙语,他读到的第一篇鲁迅的文章是意大利语的,因为意大利语和西班牙语都是由拉丁语演变而来,具有一定互通性。
从此,布赫便迷上了鲁迅,开始探索中国文学。1970年,他撰写了与鲁迅相关的论文,《关于鲁迅作品里的女性、儿童形象》。1973年,他翻译了鲁迅的杂文《论雷峰塔的倒掉》。
1985年,布赫首次访问中国,至今已经来中国八次,成为香港大学驻校作家、杭州城市诗人。但是他说:“我不是汉学家,也不是中国研究学者,我是一名作家。”布赫后期对鲁迅的研究,得力于新加坡女诗人温梅的协助,他们一起合作翻译了鲁迅的文集。鲁迅至今仍是布赫最喜爱的中国作家。
“阿Q精神全世界都有,阿Q不剪辫子,更喜欢用一根筷子把辫子挽在头上。” 布赫说,“在德国也有很多这样的人,有些人反对恐怖主义,但是只喊喊口号,喊着要和平,实际上不作为。我认为喊口号没用,必须用武力才能战胜恐怖主义。”
布赫透露,在中国他有四位好朋友,顾彬、北岛、王蒙、余华。其中,他评价道:“顾彬是一位文化传递者,在中国和德国之间架起了一座沟通的桥梁。他是很有名的翻译家,翻译了很多诗歌,他本身也是一位诗人。”关于北岛,布赫说他已经不橡以前那样年轻健康了,但不可否认的是“北岛是一位伟大的诗人,在欧洲、北美洲都非常有名,他还曾3次被诺贝尔奖提名,这说明他的才华是被全世界认可的。他的诗非常好,很有深度。”
《我的名字叫苏东坡》——关乎德国、中国、青岛
住在海大崂山校区的布赫,空闲时正在撰写自己的新作《我的名字叫苏东坡》,这是一本关于中国的小说。小说由三个故事组成,开篇是1914年德国飞行员君特尔·普吕肖夫(Gunther Plüschow)在青岛汇泉广场上空起飞的故事,他留下了 《青岛飞行家之冒险》这一珍贵的日记,这将是第一个故事的蓝本。
第二个故事的主角是一位来自维也纳的女性,她是一位共产主义者,也是一位女权主义者,文革期间,她在中国被谋杀。最后一个故事他将写苏东坡与女人之间的故事。其中,还会穿插布赫在中国旅程中的经历和感受。布赫的作品将把不同的历史片段连接在一起。
苏东坡是布赫推崇的中国古代的诗人,“苏东坡的诗可以称作是世界文学,他虽生于千年前,但是他的作品现在读来,依然非常有现实感。”布赫说,苏东坡写了很多爱情、死亡的诗,还写了很多政治的、日常生活的诗。他修过大坝,是水利家,还是医生,是画家,是美食家是无所不能的人物。“德国也有这样一位全能的人物,那就是歌德。中国和德国在一个世界上,中国的文化对德国非常重要。”布赫说。
而关于君特尔·普吕肖夫的《青岛飞行家之冒险》,布赫一直强调,应该出版中译本,并将它放在迎宾馆“那座宫殿一样的房子里。”当硝烟散尽,布赫希望通过这个连接德国与青岛的人,激起德国人的记忆,找到德国同中国的连接,“我是反对战争的。”布赫说。
“我更像鲁迅”——现实主义的斗士
“我当然不是苏东坡,歌德才是,我更像鲁迅!”当记者问到,他是否是德国的苏东坡时,布赫连忙摆手。据介绍,布赫除了写作,还和鲁迅一样经常在报纸上发表文章,针砭时弊。他的写作风格与他所推崇的一致,都是现实主义。“我最喜欢的作家是鲁迅和卡夫卡,鲁迅是悲悯的,怀疑的,他找到了人性以及生活中,悲哀、黑暗的一面,我也是这样的人,美好的事情很少出现在我的笔下,我是旁观者中的参与者。”
另外,布赫非常关注德国早期殖民地的历史与现实。“我写过非洲卢旺达,1994年卢旺达胡图族对图西族及胡图族温和派,实施了有组织的种族灭绝大屠杀,共造成80-100万人死亡,死亡人数占当时全国总人口1/9以上。”布赫还去过柬埔寨,那也是德国早期殖民地,当下对青岛的关注也是这样。
法国恐怖袭击、欧洲难民危机布赫认为,在灾难面前,文学比政治更重要。“比如,你如果想了解拿破仑时代的战争,不会去看历史书,而是会看《战争与和平》,看歌德的作品。因为小说里写的是活生生的人。”“罗马帝国国王奥古斯都曾经说过,不应该将诗人或作家杀掉,这样世界才不会被遗忘。”
关于文学的作用,布赫总结道:“文学帮助我理解世界,理解德国,理解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