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教学的点滴经验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y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可以提高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各学科学习和探究活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主动进行终身学习的能力,可以拓展学生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需的信息技术技能,可以巩固学生的信息素养和技术创新意识,对于培养国家建设和国际竞争所需的信息技术人才、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文化水平具有非常重要的奠基作用。
  在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要以“新课标”为标准,以教材为参考,结合教学中遇到的实际情况进行反思,并在课堂教學中进行改进,再反思,再改进,形成“反思型”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学水平才能够不断地提高,不断地发展,才能跟上课改的步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教师。
  经过多年的信息技术教育教学工作,我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与同行分享。
  
  一、加强机房管理,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
  
  多媒体机房是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场所。教师要对设备进行常规性的维护与保养,对软件进行更新与保护,保证教学的正常进行;同时还要制定机房制度,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上机习惯,爱护机房设备,保持卫生的清洁,不恶
  意删除、修改文件。
  
  二、研习教材,拓展知识,结合学生实际,有效组织教学
  
  教材作为主要的教育资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依据。信息技术教师应了解教材的特点,掌握教材的知识体系,根据课标的要求,确定教学目标、重难点,并依据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认知规律,因材施教,合理调整教学顺序。比如在讲“户联网的连接方式”时,重点放在家庭宽带上网,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信息技术教育的目的是培训学生的信息意识和素养,并不是单单学习教材上的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适时介绍国内外的信息动态,正确引导学生上网关注信息产业和发展。
  
  三、根据学生情况,正确选择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根据学生年龄、基础、兴趣、态度等方面的情况,结合教学内容的要求,合理组织理论和操作教学过程,根据需要使用“任务驱动法”、“演示讲解法”进行教学。
  1.任务驱动法
  “任务驱动法”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以探索问题来引动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教师可以创建真实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带着真实的学习任务自主学习,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信息技术的知识和技能。比如在讲“Word”时,把任务分成几个不同的内容“排论文,做贺卡,编版报”等,让学生知道学习了什么,学会了什么。
  2.演示讲解法
  信息技术的教学大部分都在多媒体教室进行,在教学时就可使用“教学演示软件”。信息技术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只通过讲解学生很难理解,教师可使用“教学演示软件”,使学生直观、形象地理解、掌握知识与技能。比如在讲“网络的类型、拓扑结构”时,就可使用制作好的课件,让学生理解概念。
  
  四、打破模块,分散学习
  
  传统课程受大学教学方式的影响,严格按照计算机的系统性、逻辑性、科学性进行教学,初级阶段学习一些概念、原理和基本技能,然后进行解决问题模式的高级学习,似乎学生不学操作系统就不能使用计算机。现在是信息化的社会,有关信息技术的名词、术语,已经成了人们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信息技术已经成了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基本能力。因而,让学生了解或使用信息技术就成了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然而,由于受中小学生的知识结构、认知水平、心理和生理特点的限制,教师不应一开始就向学生介绍系统的信息技术知识。
  在初始阶段应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让学生去感受计算机,体验计算机在学习、生活中的作用。可以让学生玩一些益智的游戏,用一些辅助学习的软件去改变常规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游戏中逐渐认识计算机,掌握鼠标的操作,并体会到计算机在学科学习方面的初步作用,对计算机的几大部分、操作系统的桌面等,有一些感性的认识,就会培养起对计算机的兴趣。
  第二阶段,让学生学习用计算机画画。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形象思维比较丰富,而抽象思维能力还较低,他们很善于用图画来表达他们的所见所闻,以及他们的思想。过去他们都是用笔和纸来表达他们的思想,现在将计算机交给他们,作为展示自己思想的大舞台,他们会发现计算机是那么神奇:计算机绘画色彩鲜艳,操作方便,表现丰富,便于修改,还有丰富的素材供他们选用。他们的学习兴趣就会大增,学习愿望就会更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适时、适量地引入相关的知识、名词、术语,如主机、硬盘、软盘、CPU、内存等,可使学生在很自然的状态下学到相关的知识。
  第三阶段,可以进行键盘操作、汉字输入、文字处理的教学。键盘操作和汉字输入是学生学习的一个难点,练习比较枯燥,但又是学生日后应用信息技术的关键。如果汉字录入速度太慢,这将成为以后应用信息技术的一大障碍。教师可采用寓练于乐的教学方式,将比较抽象的文件、文件夹等的概念介绍给学生,并让他们将自己的作品分类存放在自己选定的地方。以上这种教学方法这样虽然打破了信息技术学科体系本身的惯例,但为学生建立起了科学的学习顺序。
其他文献
随着教育信息化工程的全面实施,信息技术逐渐在教育、教学中得到普及,在条件好的学校中,教师已是人手一台电脑,同时,宽带校园网在中小学校也以极快的速度得到普及。通过对教师信息技术的全员培训,计算机和网络已成为教师教育、教学活动中十分重要的辅助手段,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学校管理的有效整合,给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带来了勃勃生机,也引发了一场全新的教育革命。教育信息化的水平,已成为衡量学校教育发展水平的一个重
期刊
期刊
会议
会议
一、更新教学目标理念,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为核心    现在的信息技术课已经不是单纯地以向学生传授计算机技能为主了,而应把教学目标定位在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上。首先要具有良好的信息伦理道德修养。信息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一个人具有很高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但没有良好的信息道德,危害更大。信息伦理道德在信息时代更应加强,这是因为传统社会条件下的人与人面对面的交往已变成了虚拟的、隐性的交往。教师要教育学生在
期刊
摘 要: 本文作者对高职《数据结构》课程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实践教学的探索和实施方法,得到了一定的实效。  关键词: 高职 《数据结构》课程 实践教学 探索    1.引言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的重要理论技术基础,它不仅是计算机类各专业的核心课程, 而且是其它专业的重要选修课。《数据结构》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本课程的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学习基本理论知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