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孔乙己》是鲁迅自己最喜欢的一篇小说,有许多值得探讨的美学现象:以小伙计作为全篇的观照视点,使整篇小说呈现出客观冷静的画面;小说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交融,即“含泪的笑”,内容极富张力;“含泪的笑”中体现了作者对国民性的批判和对旧中国人文精神的失望。
关键词:审美视点,悲剧,双重人格,虚无思想
一、巧妙的审美视点
《孔乙己》是一篇举世闻名的著作。为了在两千多字的篇幅里,浓缩极其深广的社会内容,鲁迅巧妙地选择了小伙计作为审美视点。
小伙计是站在咸亨酒店柜台旁边的,作者通过他的所见所闻审视了孔乙己及围绕于孔乙己的社会环境。小说开头一、二自然段通过小伙计的视点叙述了咸亨酒店的基本状况,使读者看到这是一个等级森严、冷酷势利,虚伪狡诈的地方。其实这是当时整个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这种环境为孔乙己的悲剧作了深刻的铺垫,也是造成孔乙己悲剧的舞台。
作者以小伙计的见闻选择了最能揭示孔乙己性格特征和社会本质的典型材料,把柜台前的孔乙己喝酒的几个场面连缀而成,展示了孔乙己悲惨的一生。作品紧凑,深刻。很难设想,如果不是以小伙计作为审美观点,这篇小说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就会逊色得多。这一视点的设置完成了鲁迅一贯的主张: “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二心集 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并Y及T来信)》)
小伙计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由他来叙述,作品显得真实可信。
小伙计对孔乙己的态度是冷漠,无所谓的,因此使作品呈现出客观的悲剧况味。
二、含泪的微笑
鲁迅说:“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正如无声的语言一样,非由诗人画出它的形象来,是很不容易察觉的。然而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且介亭杂文二集 几乎无事的悲剧》)从终极自由观来说,人类的前史时代总是充满着荒谬与悲剧的,但问题不在于存在着悲剧,而是人们是否认识到悲剧,特别是平常性的悲剧,或者把悲剧当作艺术品来鉴赏。孔乙己的悲剧正是围绕于他的社会环境把悲剧当作艺术品来鉴赏的。 在传统的等级制和官本位体制下,人们把反常视为正常,以至把悲剧看作习惯性的东西。作者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精雕细刻地描绘了孔乙己是怎样被社会环境一步步地吃掉的。如果我们像作者一样,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就会看到在那个非人的旧社会中,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是怎样的被践踏,被毁灭。
环绕在孔乙己周围的人,无论是上层的丁举人,还是下层的“短衣帮”,无论是媚富欺贫的掌柜,还是涉世不深的小伙计,对他们来说 ,孔乙己的价值就在于能充当“笑料”,能充当自己无聊生活的调味品。甚至连这一点也达不到,因为“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演出”,在笑声中离去,掌柜所以能提到孔乙己,是那孔乙己所欠十九文钱的缘故——这就是一个下层知识分子,一个人存在的全部价值。多么伟大的笑啊!
《孔乙己》这种含笑的悲剧,实在是当时整个民族的悲剧。悲剧的深刻揭示,我以为是中国人的双重人格——主子与奴才。对待上层,自己是奴才,甘做牛马,卑躬屈膝;对待下层,自己则是主子,趾高气扬,盛气凌人。这种双重人格,正如前面提到的原因,在旧中国是被视为极其正常的。在这种“正常”中,人性的本质被扼杀得干干紧紧。现代化的人格对中国人是神话。同属下层地位的短衣帮对孔乙己的伤痕是玩赏调笑的,对失去生存能力的孔乙己,他们自认高出一等。当孔乙己不无真诚的带着童心同小伙计答话时,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竞也有“讨饭一样的,也配考我么”的想法!当孔乙己没有到店,老板结账想到十九文钱,得知孔乙己因偷被打时,一个酒客说:“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了丁举人家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么?”腐臭的奴性可见一斑。孔乙己不仅死在科举制度下,也死在自己的同胞之手。
三、笑中的虚无思想
我们在笑中,看到了富有爆炸性的批判内容,看到了作者伟大的人道主义思想,看到了作者那颗忧愤深广的心,正所谓: "心事浩渺连广宇"。但我们又似乎督见了作者流露的虚无思想。
文中的笑,是否定性的笑,作者置于小说意象之外,把自己与小说批判的对象对立起来。在含泪的笑中,有一种作者绝望的表现:孔乙己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矛盾性格的悲剧,而且是全社会、全民族的悲剧。鲁迅曾发现中国文化的三种吃人方式。一是吃人,我们传统的的礼教吃人,祥林嫂就是这样被吃的。二是自己也参与吃人,我们父辈的吃人文化遗传在我们身上,所以狂人自省:我也吃过人。三是自食,阿Q就是自吃的典型。孔乙己就是被前两种吃人方式所吞噬的。当孔乙己用双手走着离开生活的舞台,从人变成动物时,社会对他的最后一点回音是——“大概孔乙己的确死了。”病态的人格,病态的社会让作者开不出药方。所以作品中的笑是含泪的笑,作者陷入虚无而绝望的境地。因此我们看到鲁迅的散文诗中有那么多“死”“冰”“坟地”等意象,从这些“意象”不难读出在封建文化的阴霾下,作者内心的死寂和虚无。“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题〈彷徨〉》)是先生心境的真实写照。”于无声处中听惊雷“是先生绝望中的抗争和慰藉,一如夏瑜坟上的那一圈带有亮色但又无助的鲜花。
小说《孔乙己》就是以独特的审美视点,悲喜交融的美学内涵,深广的批判意识显示出深厚的美学魅力。如果在语文教育中,作适当的美学观照,更能启发学生作深度思考,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刘再复《性格组合论》
2. 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
3. 林兴宅《论阿Q的性格系统》
4. 钱理群《活着的理由》
关键词:审美视点,悲剧,双重人格,虚无思想
一、巧妙的审美视点
《孔乙己》是一篇举世闻名的著作。为了在两千多字的篇幅里,浓缩极其深广的社会内容,鲁迅巧妙地选择了小伙计作为审美视点。
小伙计是站在咸亨酒店柜台旁边的,作者通过他的所见所闻审视了孔乙己及围绕于孔乙己的社会环境。小说开头一、二自然段通过小伙计的视点叙述了咸亨酒店的基本状况,使读者看到这是一个等级森严、冷酷势利,虚伪狡诈的地方。其实这是当时整个封建社会的一个缩影。这种环境为孔乙己的悲剧作了深刻的铺垫,也是造成孔乙己悲剧的舞台。
作者以小伙计的见闻选择了最能揭示孔乙己性格特征和社会本质的典型材料,把柜台前的孔乙己喝酒的几个场面连缀而成,展示了孔乙己悲惨的一生。作品紧凑,深刻。很难设想,如果不是以小伙计作为审美观点,这篇小说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就会逊色得多。这一视点的设置完成了鲁迅一贯的主张: “选材要严,开掘要深,不可将一点琐屑的没有意思的事故,便填成一篇以创作丰富自乐”。(《二心集 关于小说题材的通信(并Y及T来信)》)
小伙计是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由他来叙述,作品显得真实可信。
小伙计对孔乙己的态度是冷漠,无所谓的,因此使作品呈现出客观的悲剧况味。
二、含泪的微笑
鲁迅说:“极平常的,或者简直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正如无声的语言一样,非由诗人画出它的形象来,是很不容易察觉的。然而人们灭亡于英雄的特别的悲剧者少,消磨于极平常的,或者近于没有事情的悲剧者却多。”(《且介亭杂文二集 几乎无事的悲剧》)从终极自由观来说,人类的前史时代总是充满着荒谬与悲剧的,但问题不在于存在着悲剧,而是人们是否认识到悲剧,特别是平常性的悲剧,或者把悲剧当作艺术品来鉴赏。孔乙己的悲剧正是围绕于他的社会环境把悲剧当作艺术品来鉴赏的。 在传统的等级制和官本位体制下,人们把反常视为正常,以至把悲剧看作习惯性的东西。作者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精雕细刻地描绘了孔乙己是怎样被社会环境一步步地吃掉的。如果我们像作者一样,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就会看到在那个非人的旧社会中,人的尊严,人的价值是怎样的被践踏,被毁灭。
环绕在孔乙己周围的人,无论是上层的丁举人,还是下层的“短衣帮”,无论是媚富欺贫的掌柜,还是涉世不深的小伙计,对他们来说 ,孔乙己的价值就在于能充当“笑料”,能充当自己无聊生活的调味品。甚至连这一点也达不到,因为“孔乙己是这样的使人快活,没有他,别人也便这么过。”
孔乙己在笑声中出场,在笑声中“演出”,在笑声中离去,掌柜所以能提到孔乙己,是那孔乙己所欠十九文钱的缘故——这就是一个下层知识分子,一个人存在的全部价值。多么伟大的笑啊!
《孔乙己》这种含笑的悲剧,实在是当时整个民族的悲剧。悲剧的深刻揭示,我以为是中国人的双重人格——主子与奴才。对待上层,自己是奴才,甘做牛马,卑躬屈膝;对待下层,自己则是主子,趾高气扬,盛气凌人。这种双重人格,正如前面提到的原因,在旧中国是被视为极其正常的。在这种“正常”中,人性的本质被扼杀得干干紧紧。现代化的人格对中国人是神话。同属下层地位的短衣帮对孔乙己的伤痕是玩赏调笑的,对失去生存能力的孔乙己,他们自认高出一等。当孔乙己不无真诚的带着童心同小伙计答话时,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竞也有“讨饭一样的,也配考我么”的想法!当孔乙己没有到店,老板结账想到十九文钱,得知孔乙己因偷被打时,一个酒客说:“他总仍旧是偷,这一回,是自己发昏,竟偷到了丁举人家去了。他家的东西。偷得么?”腐臭的奴性可见一斑。孔乙己不仅死在科举制度下,也死在自己的同胞之手。
三、笑中的虚无思想
我们在笑中,看到了富有爆炸性的批判内容,看到了作者伟大的人道主义思想,看到了作者那颗忧愤深广的心,正所谓: "心事浩渺连广宇"。但我们又似乎督见了作者流露的虚无思想。
文中的笑,是否定性的笑,作者置于小说意象之外,把自己与小说批判的对象对立起来。在含泪的笑中,有一种作者绝望的表现:孔乙己的悲剧不仅是他个人矛盾性格的悲剧,而且是全社会、全民族的悲剧。鲁迅曾发现中国文化的三种吃人方式。一是吃人,我们传统的的礼教吃人,祥林嫂就是这样被吃的。二是自己也参与吃人,我们父辈的吃人文化遗传在我们身上,所以狂人自省:我也吃过人。三是自食,阿Q就是自吃的典型。孔乙己就是被前两种吃人方式所吞噬的。当孔乙己用双手走着离开生活的舞台,从人变成动物时,社会对他的最后一点回音是——“大概孔乙己的确死了。”病态的人格,病态的社会让作者开不出药方。所以作品中的笑是含泪的笑,作者陷入虚无而绝望的境地。因此我们看到鲁迅的散文诗中有那么多“死”“冰”“坟地”等意象,从这些“意象”不难读出在封建文化的阴霾下,作者内心的死寂和虚无。“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题〈彷徨〉》)是先生心境的真实写照。”于无声处中听惊雷“是先生绝望中的抗争和慰藉,一如夏瑜坟上的那一圈带有亮色但又无助的鲜花。
小说《孔乙己》就是以独特的审美视点,悲喜交融的美学内涵,深广的批判意识显示出深厚的美学魅力。如果在语文教育中,作适当的美学观照,更能启发学生作深度思考,教育效果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 刘再复《性格组合论》
2. 刘再复《鲁迅美学思想论稿》
3. 林兴宅《论阿Q的性格系统》
4. 钱理群《活着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