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债危机背后究竟有怎样的真相?

来源 :金融理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ymond20082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金融海啸引发的金融危机相比,随后发生的欧债危机开始时并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注意。一些经济学家和政府官员仍然将注意力放在美国经济何时触底反弹、迎来复苏之上,其分析其建议令人闻之,不免觉得这个世界上只有美国和中国两个(起作用)的经济体。
  当欧债危机一步步深化、蔓延,到了不容人忽略的程度,媒体上、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的专家分析文章。这些文章主要从欧元形成机制及隐患、欧洲国家高福利体制对经济发展形成的阻碍、欧洲人口(劳动力)危机等角度展开,由此来解读欧债危机。这些角度的解读都可以说是准确的,也很及时和必要,但却忽略了一点,也就是在当今国际环境下,任何一种主流货币、任何一个融入世界金融与经济体系的主要经济体,都存在与其他货币、经济体的密切互动。更重要的是,全球政治、军事、社会形势无时无刻不在影响市场,这种影响的发挥既包括公开事件的推动,也有不那么直观的相关经济体政府、金融机构、国际组织、跨国公司等利益方展开的博弈。简言之,欧债危机的形成与蔓延,绝不能单单从欧洲国家经济层面上找原因,而需要扩展视野。
  知名财经评论人、经济趋势研究专家时寒冰所著的《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就是一本打破了国内外许多同类图书研究分析视角,将地缘政治、国家政策、金融市场现状与历史进行了精心梳理,试图更深刻更全面解读欧债危机的著作。
  这本书首先提出一个设问,当今,“凡是触碰美国最核心利益的国家,不是遭到军事打击,就是遭到严厉制裁;不是发生动荡,就是发生经济或金融危机。这种规律一再被验证,难道这仅仅是巧合吗?”时寒冰指出,欧洲联合、欧元问世都对美国最核心利益构成威胁,造成美元结算货币-定价权被削弱、铸币税和通货膨胀税减收、开始出现许多国家和地区以欧元为储备货币,欧洲联合、欧元走强的每一个时间点上,都会出现干扰欧洲国家的地缘冲突及由此带来人道主义危机(如难民潮)等问题,发挥拖累欧洲的“作用”,这些显然也不能说是巧合。
  书中回顾了中外古今历史上货币霸权的多个成败案例,分析了欧洲特别是昔日的“日不落帝国”英国衰落的原因和过程,介绍了法德这两个欧洲大陆上的领导国家从对抗走向和解的情况,也说明了当代欧洲必然走向同化联合道路的原因;以及这种崛起、联合过程中,美国的利益立场及行为逻辑。了解这方面的历史背景十分重要,否则很难理解欧债危机前后,美国和欧洲诸国的政策立场,比如,为什么同为欧元区、欧盟核心,法国和德国在救助南欧诸国的政策立场上有如此之大的差别;为什么美国会采取拖后腿的方式,千方百计让欧债危机维持下去而非尽快解决等。
  时寒冰在这本书里,也谈到了其他学者、图书作者(编著者)就欧债危机提出过的原因,即前述的欧盟制度缺陷、欧洲国家高福利体制带来的拖累、人口(劳动力)危机(老龄化)等几方面,进行了历史、现实、制度演进等多视角的评述分析,并就欧元区国家、欧盟今年以来的政策应对作了评价及预测。
  这本书的书名是《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自然需要从欧债危机出发,提出对中国的警示及政策建议。时寒冰指出,欧债危机中的巨额负债,主要体现为欧元区国家为民众高福利而背上了包袱,民众手中仍有大量的财富积累;但在中国,各级政府的负债,是进行政绩经营的低效投资而积累的,惠及民众的实在可以忽略不计。因此,既然欧元区国家政府都会受困于债务危机,那么中国一旦出现债务危机,政治、经济、社会后果将无法想象。
其他文献
省直各单位:  根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江西省提高省直机关津贴补贴水平问题的复函》(国办函[2012]92号)精神,經省政府同意;现就提高省直机关津贴补贴水平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实施范围:已經规范津贴补贴的省直机关,包括省级党的机关、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民主党派机关、經批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管理的单位,以及机关后勤服务中心。  二、调整标准:省直机关公
党的“十六大”以来,农业补贴政策经历了资金增加、内容丰富、范围扩大、领域拓展、管理创新的快速增长与巩固完善过程,初步构建起符合中国特色的农业补贴政策基本框架。  以农业“四补贴”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生产促进补贴政策  这是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典型代表,资金规模从2002年的1亿元增加到2012年的1653亿元,10年累计安排补贴7631亿元。  良种补贴。这是设立最早的补贴政策,2002年中央财政安排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