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学第一天早上,我和其他班主任站在教学楼下等着学生来报到。渐渐地学生都来了,清点人数,发现少了一位学生。但时间不早了,不宜再等,我便把学生带回了班级。新生们走进教室,有秩序地坐到座位上后,我便开始介绍自己和学校了。
不一会,一声稚嫩的报告声打断了我。我和全班的同学都扭过头看着教室门口:一个穿着黄色小学校服的小男孩正歪着头愣愣地站在门口。我点了点头,轻声地说道:请进来。这位穿着小学校服的学生便走了进来。我指了指空位,示意他坐下。待他坐下后,我询问了他的名字。他叫小戴。说完自己的名字,小戴一脸茫然,一会望着我,一会望着四周的同学。我继续向学生介绍着学校,描述着初中的生活。不过,并不顺利。因为好几次我被小戴不相关的问题打断了。一天下来,这个穿小学校服的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似乎与众不同。
接下来的时间,我对小戴进行了观察。第一周,虽然我已告知他,初中生须穿中学校服入校,他仍旧穿着小学校服。开学后的第一任务是教会学生初中学习生活做事的各项基本要求。很快,班里的孩子适应了。唯有小戴,格格不入,像个局外人。上课时,他不会主动地拿出课本,不会翻开课本,更不会做笔记。课堂上,他爱趴在桌上。无聊时,他玩弄着手里的笔。有时,他呆呆地坐着,无声地笑起来。课下,小戴不会主动完成作业,也不会上交作业。对于老师的询问,有时,小戴保持沉默不语。有时,他便答“我不知道有作业,我不会写作业。”脸上仍然是茫然的表情。小戴很少主动和同学们说话。同学们主动攀谈时,他有时并不回答,有时不知如何回答。与同学们交流不畅,他便更加不与人交流了,常常一个人待着。
我试着与他谈话,但不怎么顺畅。“小戴,上课前要把相关的课本拿出来。”我说道。“什么?我不知道上什么课呀!”小戴很茫然。“你看黑板上的课程表,上哪一节课,你就拿哪本书。”“哦!”小戴愣愣地答道。“你若不懂,可以请教同学。”“我不认识他们。”小戴仍然一脸茫然。
发现小戴较其他学生不同后,我尝试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先对他进行清晰地指导和示范。同时,我还请小戴的同桌帮助他。我发现,小戴做每一件事情都必须有示范、提醒或指引,否则他不知所措。
总而言之,小戴的心理年龄较同龄的同学小,自理能力弱,与同学们的交往不顺利。针对这些问题,我与小戴的父母进行了沟通,了解其家庭教育,以便更好地帮助他。
原来小戴从小由爷爷奶奶抚养带大,在家是“小皇帝”。爷爷奶奶很宠溺,对小戴百依百顺。小戴从小便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从小到大,生活学习都是由爷爷奶奶一手包办。爷爷奶奶经常干预父母对他的教育。小戴犯错,受到父亲训斥时,爷爷奶奶极力维护。极端时,爷爷奶奶用生命威胁其父母,禁止他们对小戴有“过分的”教育。小戴是爷爷奶奶手心里的宝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没了。他们不允许小戴受一点委屈。因而,小戴 10岁前,吃饭由爷爷奶奶喂。对于学习,爷爷奶奶从小便担心小戴受苦,只要小戴不愿意,便可以不学不写。因害怕小戴吃亏受人欺负,爷爷奶奶也很少允許小戴与同龄的伙伴玩耍。因而在小学阶段,小戴与同学们相处便出现了障碍,他不了解同学姓甚名甚,从不与同学交流。
小戴的父亲对于孩子的教育很着急,却因拗不过小戴的爷爷奶奶,显得无能为力。小戴的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却不以为然,对他的生活与学习不怎么关心,对其成长采取放养的政策。生活或学习上,母亲缺乏耐心细心地教导,缺乏培养其良好习惯、主动性自觉性的意识。小戴如若犯错,母亲要么置之不理,要么不问缘由的责骂。这导致小戴一方面很受保护,一方面心理委屈压抑。另外,小戴父母教育理念差异较大,立场不统一,双方经常发生冲突。冲突发生后,父母双方采取不作为的态度,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最终又将教育权踢给了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宠溺,父母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小戴现在的境况。
与小戴的父母沟通后,我对小戴的表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小戴的父母也开始重视小戴的教育,并愿意配合学校采取以下措施:
1.培养小戴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小戴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小戴良好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
3.培养小戴生活和学习自主性、自觉性。
4.重视小戴的与同学的交往。
在学校,我努力营造互帮互助、互敬互爱、互相学习、团结奋进的班级氛围。我将班级分为6个小组,小戴也成为其中一组的组员。组长督促小戴学习。小戴的同桌指导他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堂笔记,在他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也积极地给予小戴帮助。通过小组合作,小戴与同学的交流多了,也有了学习意识。学校广播操比赛中,小戴在组内同学的热心帮助下,也积极地参与进来了。而我也经常找小戴聊天谈话,帮助其更好的认识自己。通过家校合作,小戴在生活和学习上有了喜人的变化,全班同学都为之高兴。
我们期待小戴未来有更大的进步。小戴,加油!
不一会,一声稚嫩的报告声打断了我。我和全班的同学都扭过头看着教室门口:一个穿着黄色小学校服的小男孩正歪着头愣愣地站在门口。我点了点头,轻声地说道:请进来。这位穿着小学校服的学生便走了进来。我指了指空位,示意他坐下。待他坐下后,我询问了他的名字。他叫小戴。说完自己的名字,小戴一脸茫然,一会望着我,一会望着四周的同学。我继续向学生介绍着学校,描述着初中的生活。不过,并不顺利。因为好几次我被小戴不相关的问题打断了。一天下来,这个穿小学校服的孩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似乎与众不同。
接下来的时间,我对小戴进行了观察。第一周,虽然我已告知他,初中生须穿中学校服入校,他仍旧穿着小学校服。开学后的第一任务是教会学生初中学习生活做事的各项基本要求。很快,班里的孩子适应了。唯有小戴,格格不入,像个局外人。上课时,他不会主动地拿出课本,不会翻开课本,更不会做笔记。课堂上,他爱趴在桌上。无聊时,他玩弄着手里的笔。有时,他呆呆地坐着,无声地笑起来。课下,小戴不会主动完成作业,也不会上交作业。对于老师的询问,有时,小戴保持沉默不语。有时,他便答“我不知道有作业,我不会写作业。”脸上仍然是茫然的表情。小戴很少主动和同学们说话。同学们主动攀谈时,他有时并不回答,有时不知如何回答。与同学们交流不畅,他便更加不与人交流了,常常一个人待着。
我试着与他谈话,但不怎么顺畅。“小戴,上课前要把相关的课本拿出来。”我说道。“什么?我不知道上什么课呀!”小戴很茫然。“你看黑板上的课程表,上哪一节课,你就拿哪本书。”“哦!”小戴愣愣地答道。“你若不懂,可以请教同学。”“我不认识他们。”小戴仍然一脸茫然。
发现小戴较其他学生不同后,我尝试在做每一件事情之前先对他进行清晰地指导和示范。同时,我还请小戴的同桌帮助他。我发现,小戴做每一件事情都必须有示范、提醒或指引,否则他不知所措。
总而言之,小戴的心理年龄较同龄的同学小,自理能力弱,与同学们的交往不顺利。针对这些问题,我与小戴的父母进行了沟通,了解其家庭教育,以便更好地帮助他。
原来小戴从小由爷爷奶奶抚养带大,在家是“小皇帝”。爷爷奶奶很宠溺,对小戴百依百顺。小戴从小便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从小到大,生活学习都是由爷爷奶奶一手包办。爷爷奶奶经常干预父母对他的教育。小戴犯错,受到父亲训斥时,爷爷奶奶极力维护。极端时,爷爷奶奶用生命威胁其父母,禁止他们对小戴有“过分的”教育。小戴是爷爷奶奶手心里的宝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没了。他们不允许小戴受一点委屈。因而,小戴 10岁前,吃饭由爷爷奶奶喂。对于学习,爷爷奶奶从小便担心小戴受苦,只要小戴不愿意,便可以不学不写。因害怕小戴吃亏受人欺负,爷爷奶奶也很少允許小戴与同龄的伙伴玩耍。因而在小学阶段,小戴与同学们相处便出现了障碍,他不了解同学姓甚名甚,从不与同学交流。
小戴的父亲对于孩子的教育很着急,却因拗不过小戴的爷爷奶奶,显得无能为力。小戴的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却不以为然,对他的生活与学习不怎么关心,对其成长采取放养的政策。生活或学习上,母亲缺乏耐心细心地教导,缺乏培养其良好习惯、主动性自觉性的意识。小戴如若犯错,母亲要么置之不理,要么不问缘由的责骂。这导致小戴一方面很受保护,一方面心理委屈压抑。另外,小戴父母教育理念差异较大,立场不统一,双方经常发生冲突。冲突发生后,父母双方采取不作为的态度,对孩子的教育不闻不问,最终又将教育权踢给了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宠溺,父母教育的缺失导致了小戴现在的境况。
与小戴的父母沟通后,我对小戴的表现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小戴的父母也开始重视小戴的教育,并愿意配合学校采取以下措施:
1.培养小戴的生活自理能力,让小戴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2.培养小戴良好生活习惯与学习习惯。
3.培养小戴生活和学习自主性、自觉性。
4.重视小戴的与同学的交往。
在学校,我努力营造互帮互助、互敬互爱、互相学习、团结奋进的班级氛围。我将班级分为6个小组,小戴也成为其中一组的组员。组长督促小戴学习。小戴的同桌指导他做好课前准备和课堂笔记,在他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组内的其他成员也积极地给予小戴帮助。通过小组合作,小戴与同学的交流多了,也有了学习意识。学校广播操比赛中,小戴在组内同学的热心帮助下,也积极地参与进来了。而我也经常找小戴聊天谈话,帮助其更好的认识自己。通过家校合作,小戴在生活和学习上有了喜人的变化,全班同学都为之高兴。
我们期待小戴未来有更大的进步。小戴,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