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喻与转喻的对比研究

来源 :作家·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uli_o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隐喻和转喻不仅是两种修辞格,而且是人类重要的两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认知方式。两者在修辞、认知、语义及社会功能上都有着区别。本文将从隐喻和转喻的中西对比、概念区别等方面进行研究。
  关键词:隐喻 转喻 言语行为 认知机制
  中图分类号:H03 文献标识码:A
  
  在以语言反映新事物时,人们往往通过隐喻或转喻,用心里更为熟知的事物或者现象名称来表达新的事物和新现象。因为借此方式,人们就不需要再造新的词汇,记忆也无需增添新的负担。可是此称谓又能够成为联结相似或相关事物的纽带,从而解释新事物,再以符号的形式进入人们的认识世界中。因为人类对于一些新的事物总能产生联想,并从新旧两个事物中找出一定的关联性。以此看来,隐喻和转喻的重要性就变得更为明显了。当语言中没有隐喻和转喻时,它的表达也就只局限于直观和具体事物和现象。
  隐喻是以事物间的相似联想为心理基础,从一个领域投射到另一个领域的认知方式,其主要功能是对事物的描述;转喻是以事物间的邻近联想为基础,在同一认知域内用突显、易感知、易记忆、易辨认的部分代替整体或整体的其他部分,或用具有完形感知的整体代替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事物的指称。
  一 隐喻和转喻的中西方研究情况对比
  西方隐喻和转喻研究经历了很长的历史。早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就说过“隐喻是把属于别的事物的字,借来作隐喻,或借‘种’作属,或借‘属’作种,或借‘种’作‘种’,或借用类比字”(《诗学》第二十一章,罗念生译,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年版)。Lakoff和Johnson(1980)在主客观互动的基础上,从经验主义(Empiricism)角度提出概念隐喻。Croft认为转喻是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中,一个概念实体为另一概念实体提供心理通道的认知操作过程。自上世纪90年代起,转喻作为与隐喻同等重要的认知方式,成为西欧认知语言学家的研究焦点,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而在国内关于隐喻的理论研究较多,主要从修辞隐喻,认知隐喻,语法隐喻等方面来入手,研究的角度有简评国内隐喻的发展(孙启耀,伊英莉,2002;马菩,2003),隐喻的解释(陈治安,蒋光友,1999;李海辉,2000;朱文清,2001)等。转喻研究有:词义、概念的转隐喻研究(林正军,杨忠,2005;廖光蓉,2005;张建理,2005;杨海明,2005)。
  二 隐喻及其分类
  1 隐喻的定义
  隐喻定义为从一个认知域投射到另一个认知域,而投射的过程则依赖于心理基础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联想,而这种相似关系并非纯粹为客观事物存在的共同点,而是两事物的合成相似。是外界、他人对事物的主观感知加上事物本身的客观特点的融合,是为一种合成相似。“他笨得像牛”即非纯粹他人的主观感受,而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合成相似基础上形成的隐喻性表达,由此隐喻被称为隐喻概念,同时它也被认为是人们行为和表达思想的一种系统的方式。
  2 隐喻的基本类型
  传统修辞学把隐喻看成比喻的一种类型,将隐喻认定为一种修辞现象,这种辞格是把本体(tenor)直接说成喻体(vehide),而不用比喻词的一种含蓄比较。而认知语言学把隐喻看成一种认知方式,所指范围包括修辞学中比喻的所有型,并超出其所指范围。另外,认知语言学还包括语法隐喻。与其它所有类型的比喻一样,隐喻也是以相似性(similarity)为基础的。基于语言形式和其要素出现的情况,隐喻又分为:名词型隐喻、动词型隐喻、形容词型隐喻、副词型隐喻、谚语型隐喻5种类型。
  三 转喻及其分类
  1 转喻的定义
  转喻是指用一个实体指称与之相关的实体,它是在同一个认知域中的映现。同样转喻也不再是一种修辞手段,而是人类认知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之一,是我们说话人思维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特殊的语言形式,是一种比喻。“转喻”在传统修辞学中也被称为“借代”。但转喻所指范围比修辞学的借代更广。如“张三比李四高”,从修辞角度看,没有运用借代修辞格,从转喻角度看,这里运用了转喻。
  2 转喻的基本类型
  传统修辞学对转喻的分类较为具体,如发明者转指发明物,地点指机构等,但缺乏概括性。在认知语言学框架内,较系统的分类是Radden&Kovecses(1999)和Kovecses(2002)提出的:根据同一认知域或理想化认知模型中转体与目标的关系,将转喻分为两大类:整体与部分及整体的部分之间互换而产生的转喻。现分述如下:
  (1)整体与部分之间的转喻。
  事物与部分之间的转喻,标量转喻,构成转喻,事件转喻,范畴与范畴成员之间的转喻,范畴与其特征之间的转喻。
  (2)整体的部分与部分之间的转喻。
  工具转喻,因果转喻,生产转喻,控制转喻,领属转喻,容纳转喻,地点转喻。
  从上面分类可看出,大部分转喻具有可逆性,即某一类转喻的转体与目标可以互相替换。这主要由认知突显决定。
  四 隐喻和转喻的区别
  隐喻和转喻是人类的认知方式,是在不同事物之间进行联系、比较的思维过程。转喻与隐喻,同为人类重要的思维和认知方式,其实质都是概念性的。两者的认知操作过程也都可以用概念之间的映射来描述,但这两种映射过程存在着是否跨域的区别。
  1 传统语言学中隐喻和转喻的区别
  传统语言学主要是通过下定义的方式对隐喻和转喻进行区别。阅读国内外有关语言修辞方面的书籍,可以发现对两者进行的如下定义对比:
  A metaphor…calls one thing by the name of another,ordescribes one thing with some descriptive term which generallygoeswith something else.This transference is possible and desir-able onlywhen the two things in question have a striking likenessin a particularaspect.(用同一件事物的名称来称呼某一事物或者是拿通常用来修饰另一事物的语言来描写某事物就叫做比喻。两事物在某一方面具有惊人的相似性时,这种迁移才是可能的和可取的。)
  A metaphor makes a comparison between two unlike ele-ments and the comparison is implied…It requires greater abili-ty on the part of the reader to perceive the hidden association,the insight into persons,things or ideas that is implied.(隐喻是在不相似的成分之间进行比较,并且这种比较不是直接的。它需要读者花较大的能力、感悟力来感知这种潜在的联系,或是隐含的事情或概念。)
  Metonymy is a figure of speech thathas to dowith the sub-stitution of the name ofone thing for thatof another.The substi-tuted namemay be an attribute of that other thing or be close associated with it.Namely,it involves a“change ofname”,thesubstituted name suggesting the thingmeant.(转喻是一种以一物名字代替另一物名字的修辞手法。被代替的名字可能是另一物的一个特点,或者与其有密切联系。也就是说,转喻涉及到一个换名,被替代的名字暗示了所指的事物。)
  传统语言学还从功能角度对隐喻和转喻进行区别,认为和其他语言修饰手段一样,隐喻和转喻的使用不仅可以使语言表达能力大大加强,还能够使抽象变具体,使被讨论的问题更易于讨论、更熟悉、更易于接受;使枯燥、生僻的事物变得有趣、通俗,或者使司空见惯的东西变得精彩和非同寻常。但这些都没有从根本上解释隐喻和转喻产生的动因及区别。
  2 认知语言学中隐喻和转喻的区别
  隐喻的使用是为了增加语言表达的效果。隐喻的精练、新奇、间接和婉转等特征为增加语言的修辞效果提供了可能。当诗人称老年为“枯萎的花茎”时,他通过“失去了花季”这一概念向我们传达了一种新的思想,一个新的事实。股市的一些概念和术语被借用到婚姻领域,扩大了其运用范围,产生了许多新的含义,取得了语言新奇、生动的修辞效果。如,“套牢”指“夫妻感情不和”、“解套”指“离婚”、“平仓”指“离婚后分割财产”。转喻修辞方式要选用最突出的事物特征来代替事物名称。转喻使用得好,能使语言表达简洁明快、具体、形象,以避免重复、累赘,并给人以新鲜感。英语中一些鸟兽鱼虫的名字,常可转借喻人,形象生动,意味隽永。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和转喻及其他语言修饰手段,皆源于人们表达过程中的需要,人的大脑不是容量无限大的数据库,为了识别、存储新的信息和事物,大脑会借用已认知的事物和已有的语言形式来感知和认知新的事物,这正是大脑创造力的表现,也是人类语言创造性的认知理据。隐喻和转喻的区别根源于它们产生的动因,例如,两者建立在不同的完形感知原则上,涉及到的认知域不同,需要人们付出的认知加工努力也有所不同。
  隐喻或转喻概念投射与隐喻或转喻语言表达之间存在一个很重要的区别,那就是:语素、词、短语、句子、篇章、姿势或其他行为类型、推理过程等各种因素,都可以激活概念隐喻或转喻;某个语言表达也许最终停止了隐喻或转喻用法,但其相对应的概念投射也许还存在并在其他语言表达中得到反映。
  3 转喻与隐喻的相互作用
  Lakoff & Turne,Goosens等人揭示了隐喻与转喻之间的联系不是静态而是相互作用的。Baelona将它们之间的互动关系归纳为,两种类只在概念层次进行的互动和同一语言表达于语篇的作用而生成隐喻和转喻。Barclona认为这一点很重要,而将它在细分出隐喻的转喻概念理据和转喻的隐喻概念理据两个小类别,认为隐喻在概念上是以某个转喻为理据的,这个转喻很接近隐喻的经验基础,反之亦然。
  根据以上转喻与隐喻的区别,两者之间似乎界限分明。但也有学者指出,认知涉及人们的百科知识,其广度因人而异,这势必会造成认知域之间界限的不确定,从而使隐喻的跨域映射和转喻的同域映射不足以成为区分二者的科学标准。这种质疑表明,转喻与隐喻的静态区分并不能真实全面地反映二者之间的关系。Radden(2000)也认为,经典定义下的转喻和隐喻可以视为“转喻——隐喻”连续体两端的类典型范畴,两者之间模糊的中间地带,属于转喻与隐喻的互动现象。
  五 结语
  暗喻和转喻是语言的一种特殊产物,已进入了认知的领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它们虽然认知方式上极为相似,都是用一种事物去理解和说明另一种事物,但在隐喻中,作为理解工具和目标的事物要分别处于两个语义域内,而转喻中的两种事物则是从属于一个语义域或概念域内的不同部分,这是二者之间最大的区别,也是造成它们在语义变化上起不同作用的主要原因。
  在隐喻和转喻的认知理论中,隐喻映射是单向的,即只能从源域向目的域投射。尽管投射是从输入域投向整合空间,但其主要的推理不是从整合空间向源域投射,而是向目的域投射。可以说,概念整合理论对隐喻理论的映射单向说进行了合理的修正和补充。因此,现在有些语言学家倾向于将转喻看作隐喻的一个分支,并非没有道理。
  
   注:项目来源: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项目名称:不同语境下语言的心理空间建构。项目编号:09YJA740068。
  
   参考文献:
   [1] Radden,Ginter.Towards a Theoryof Metonymy.Metonymy in Language and Thought[M]The Netherlands: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1999.
   [2] Levin.s.1997.The Semantics of Metaphor.H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3] Lakoff&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4] 江加宏:《英语动词“GO”语义延伸的认知研究》,《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11期。
   [5] 张联荣:《词义引申中的遗传义素》,《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4期。
   [6] 王彩丽:《修辞隐喻、认知隐喻和语法隐喻的关系探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
   [7] 聂亚宁:《从体验论看汉语“吃”的转喻和隐喻认知模式及其特点》,《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作者简介:王朝阳,男,1979—,黑龙江哈尔滨人,本科,讲师,研究方向:大学外国文学、英语语言文学,工作单位:齐齐哈尔大学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