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我国品格教育更多是学校的教学行为,在家庭教育当中,品格养成教育成碎片式存在;为了弥补家庭品格教育的缺失,更好地联合家校力量来提升学生品格,作者以同伴阅读坊为载体,探索同伴阅读坊对学生品格提升的影响和作用。
关键词:课外阅读;同伴课外阅读;课外同伴阅读坊;品格教育
1背景
品格教育是学校通过榜样示范和教学,培养拥有尊重、真诚、正直、同情心、责任感、公民意识、勇气和善良等优秀品格的新一代;有效的品格教育有利于核心道德价值观的形成,教会学生理解、关心和实施这些核心道德价值观。
将品格教育融合到德育课程,整合家校资源,充分利用同伴力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广博的阅读内容,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指导学生读书的首要任务,逐步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文化志趣,形成基本的阅读判断力和鉴赏力,提高阅读品位,借助阅读材料与同伴共读形式渗透品格教育。
《心理发展学》中明确指出,10-12岁学生是培養学生学会合作、友善待人的关键期;同伴课外阅读坊中,开展每周一本书分享会,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理解别人等品质,并借助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思,读中积累,并学会学以致用。
2 同伴课外阅读坊对小学中高段学生品格影响
2.1同伴课外阅读坊阅读材料丰富有内涵,让品格教育有依托
课外阅读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出发,书目推荐体现三个原则:一、结合适龄;二、阅读经典;三、结合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进行补充阅读。确保阅读材料健康、积极,并且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五年级阅读书目中的《昆虫记》为例,“昆虫”世界是小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自然生物的存在。孩子天生对所有生物有着一种好奇心,可是因为每个人的认知不一致导致每个孩子对昆虫的世界了解得并不全面。这是孩子们阅读《昆虫记》的最好前提,即想知而知不全面,而这本书,正可以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满足好奇心,全面了解昆虫的世界。而本书的作者法布尔,用笔细腻,有着极强的观察力,而且他有着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让学生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既愉悦又温暖,从而不仅体会阅读之美,还能放眼自然界,培养观察力,更加的尊重生命和热爱生活。
2.2 同伴课外阅读坊结队而行,让品格教育无痕渗透
通过同伴课外阅读坊活动,同伴共读一本书,共谈一本书,增加了同伴间的话题感,同时也增加了同伴间交流的密度与深度;在阅读坊分享会上,通过汇报、提问、交换意见、共同演绎片段、补充课外材料等方式,学生学会了倾听、提问、追问以及反问等技能,培养了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合作、相互理解的良好品格。
同伴间平等、自由的交流环境,让学生交流有主题,围绕一个主题分享,让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成理;正确精彩之处有赞赏,错误不妥之处有纠正有补充,淡化教育痕迹,让品格教育润物细无声。
2.3学生自主阅读与分享,全程参与,强化自我教育
1、阅读坊活动阅读育人。通过每周一本书,学生不断与书本中的知识与传递的价值观互动,好的阅读素材对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影响是巨大的,好的作品能起到感染启迪的作用,读书则是传递正能量的一个抓手,用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2、阅读坊活动过程育人。通过共读一本书活动,学生全程参与,从阅读到分享,做到人人参与。同伴课外阅读坊活动每周定书、定主持人,对共同阅读的内容在每周五晚上7:30-9:00进行交流,由主持人定活动开展模式,可以是问题讨论式;可以是针对主题先进行亲子阅读式,再进行各自的分享;也可以是辩论式。通过多样性的分享形式,让阅读坊的学生全程动起来,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合作,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开展同伴课外阅读坊的建议
3.1切实选好适合的阅读书目
小学阶段阅读书目推荐体现三个原则:第一是适龄;第二是阅读经典;第三是结合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进行补充阅读。
让学生读适龄的“儿童文学名著”,既培兴趣又养品味。让学生接触一些经受得起时间检验的语言大师、名家的典范作品,这对培养学生纯正的语言趣味、感觉、习惯有帮助,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3.2 整本书阅读的疑难解析
学生阅读疑难包括:阅读的兴趣;坚持读完一本书:坚持长期的阅读;从推荐书目到自发的阅读其它书目;从书目阅读到日常阅读;从无序阅读到有效阅读。
整本书的阅读方法:一是选择一本感兴趣的书,了解作者及本文主题。二是坚持读完,可以对精典段落进行标记,写下当时的观感。或者进行名言名段的摘抄。三是与同伴、与老师、与家长交流阅读感受。最好是能形成成文的读后感。
3.3关于拓展延申阅读
推荐一本好书,学生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就会有兴趣拓展阅读比如,读完《大草原上的小木屋》,学生会自主去找《大森林的小木屋》《草原小镇》;读完《斑羚飞渡》就会去找沈石溪系列动物小说《猎狐》、《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狼王梦》、《白象家族》、《斑羚飞渡》、《最后一头战象》、《一只猎雕的遭遇》、《和乌鸦做邻居》、《野犬女皇》、《鸟奴》、《混血豺王》《雪豹悲歌》《退役军犬黄狐》;比如推荐了《少年读<史记>》学生自主去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如果历史是只喵》;推荐学生去阅读经典《论语》,学生会去读《诗经》《声律启蒙》《唐诗宋词》;推荐学生读了《西游记》,那《水浒》和《三国演义》也会跟着阅读。
3.4 关于长期坚持阅读
一是要有符合学生兴趣的适龄的书目,二是要有老师与家长的支持和鼓励,教师能紧跟学生的阅读节奏,自身要大量的阅读少儿书籍,并在学校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提供阅读分享的机会,组织阅读分享的评价机制,而家长要及时的更新孩子的阅读书目,让孩子有书可读,家长也要阅读陪伴,读下手机,与孩子一起阅读,与孩子读同一本书,交流同一本书。
3.5关于阅读坊读书会分享方式
读书会的分享从场地上来说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校内,教师根据推荐书目给一定的时间完成书籍的阅读,在课内组织分享,通过语言或者课件进行读后感的展示;对于低龄段的小学生可以进行精典片段的朗诵。校外的展示就是分组阅读,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阅读及拓展阅读分享活动。这一部分,更能体现家校合作,跨学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因为小组组织的水平不致而呈现出阅读效果的多样性。
4 开展同伴课外阅读坊的反思
通过持续一年的实践,在同伴课外阅读坊活动实施过程当中,感触最深的有两点。
第一、阅读小组的同学,不仅同读了一本书,还同背了一本书,涉猎古今中文,还加入了《新概念英语》的阅读,中国优秀古典文化的阅读理解与背诵,比如《论语》《声律启蒙》《诗经》,不仅提高了学生阅读的速度、拓展了不同兴趣点阅读领域,提高了学生表达和写作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背诵的能力,理解能力,也凝聚了小组,促进其团结合作、良性竞争、争做优秀。
第二、在课外小组阅读分享的组织过程中,家长的配合尤其重要。在阅读小组分组的过程当中,实行自愿与老师推荐分组的原则,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兴趣、个性、性别、家长的职业等综合因素,将全班分成六到七个小组,家长在寻找分享场地,组织小组分享活动以及对活动纪律的把控、督促学生在家分段阅读、帮助孩子梳理分享评价、资料的收集整理、阅读书目的准备、拓展阅读书目的自荐等方面,家长的配合非常的重要,以致于各个小组的阅读效果有较大差异。但是,阅读小组一旦经过时间的检验和定型,这个阅读小组不仅只是单单一个阅读小组,而会成为一个促进小组合作、共同进步、让学生亲身经历完整的运用多学科知识、概念、策略等学以致用解决真实问题的学习活动小组。
参考文献:
[1]卜玉华.西方道德教育、品格教育与公民教育关系初探[J]教育学报,2009,(6).
[2]朱琳琳. 分享阅读 分享成功——“分享阅读”在我国近十年的推广和发展[J]幼儿教育,2012,(Z4).
关键词:课外阅读;同伴课外阅读;课外同伴阅读坊;品格教育
1背景
品格教育是学校通过榜样示范和教学,培养拥有尊重、真诚、正直、同情心、责任感、公民意识、勇气和善良等优秀品格的新一代;有效的品格教育有利于核心道德价值观的形成,教会学生理解、关心和实施这些核心道德价值观。
将品格教育融合到德育课程,整合家校资源,充分利用同伴力量,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广博的阅读内容,把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作为指导学生读书的首要任务,逐步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文化志趣,形成基本的阅读判断力和鉴赏力,提高阅读品位,借助阅读材料与同伴共读形式渗透品格教育。
《心理发展学》中明确指出,10-12岁学生是培養学生学会合作、友善待人的关键期;同伴课外阅读坊中,开展每周一本书分享会,培养学生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理解别人等品质,并借助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读中悟,读中思,读中积累,并学会学以致用。
2 同伴课外阅读坊对小学中高段学生品格影响
2.1同伴课外阅读坊阅读材料丰富有内涵,让品格教育有依托
课外阅读从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出发,书目推荐体现三个原则:一、结合适龄;二、阅读经典;三、结合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进行补充阅读。确保阅读材料健康、积极,并且符合学生的阅读兴趣。
以五年级阅读书目中的《昆虫记》为例,“昆虫”世界是小学生既熟悉又陌生的自然生物的存在。孩子天生对所有生物有着一种好奇心,可是因为每个人的认知不一致导致每个孩子对昆虫的世界了解得并不全面。这是孩子们阅读《昆虫记》的最好前提,即想知而知不全面,而这本书,正可以满足孩子们的需求,满足好奇心,全面了解昆虫的世界。而本书的作者法布尔,用笔细腻,有着极强的观察力,而且他有着对大自然与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让学生在整个阅读的过程中既愉悦又温暖,从而不仅体会阅读之美,还能放眼自然界,培养观察力,更加的尊重生命和热爱生活。
2.2 同伴课外阅读坊结队而行,让品格教育无痕渗透
通过同伴课外阅读坊活动,同伴共读一本书,共谈一本书,增加了同伴间的话题感,同时也增加了同伴间交流的密度与深度;在阅读坊分享会上,通过汇报、提问、交换意见、共同演绎片段、补充课外材料等方式,学生学会了倾听、提问、追问以及反问等技能,培养了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合作、相互理解的良好品格。
同伴间平等、自由的交流环境,让学生交流有主题,围绕一个主题分享,让学生言之有物,言之成理;正确精彩之处有赞赏,错误不妥之处有纠正有补充,淡化教育痕迹,让品格教育润物细无声。
2.3学生自主阅读与分享,全程参与,强化自我教育
1、阅读坊活动阅读育人。通过每周一本书,学生不断与书本中的知识与传递的价值观互动,好的阅读素材对于学生情感价值观的影响是巨大的,好的作品能起到感染启迪的作用,读书则是传递正能量的一个抓手,用榜样的力量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增强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2、阅读坊活动过程育人。通过共读一本书活动,学生全程参与,从阅读到分享,做到人人参与。同伴课外阅读坊活动每周定书、定主持人,对共同阅读的内容在每周五晚上7:30-9:00进行交流,由主持人定活动开展模式,可以是问题讨论式;可以是针对主题先进行亲子阅读式,再进行各自的分享;也可以是辩论式。通过多样性的分享形式,让阅读坊的学生全程动起来,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合作,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3开展同伴课外阅读坊的建议
3.1切实选好适合的阅读书目
小学阶段阅读书目推荐体现三个原则:第一是适龄;第二是阅读经典;第三是结合义务教育阶段的教材进行补充阅读。
让学生读适龄的“儿童文学名著”,既培兴趣又养品味。让学生接触一些经受得起时间检验的语言大师、名家的典范作品,这对培养学生纯正的语言趣味、感觉、习惯有帮助,能让孩子受益终生。
3.2 整本书阅读的疑难解析
学生阅读疑难包括:阅读的兴趣;坚持读完一本书:坚持长期的阅读;从推荐书目到自发的阅读其它书目;从书目阅读到日常阅读;从无序阅读到有效阅读。
整本书的阅读方法:一是选择一本感兴趣的书,了解作者及本文主题。二是坚持读完,可以对精典段落进行标记,写下当时的观感。或者进行名言名段的摘抄。三是与同伴、与老师、与家长交流阅读感受。最好是能形成成文的读后感。
3.3关于拓展延申阅读
推荐一本好书,学生在阅读了这本书之后,就会有兴趣拓展阅读比如,读完《大草原上的小木屋》,学生会自主去找《大森林的小木屋》《草原小镇》;读完《斑羚飞渡》就会去找沈石溪系列动物小说《猎狐》、《第七条猎狗》、《再被狐狸骗一次》、《狼王梦》、《白象家族》、《斑羚飞渡》、《最后一头战象》、《一只猎雕的遭遇》、《和乌鸦做邻居》、《野犬女皇》、《鸟奴》、《混血豺王》《雪豹悲歌》《退役军犬黄狐》;比如推荐了《少年读<史记>》学生自主去阅读《中华上下五千年》,《如果历史是只喵》;推荐学生去阅读经典《论语》,学生会去读《诗经》《声律启蒙》《唐诗宋词》;推荐学生读了《西游记》,那《水浒》和《三国演义》也会跟着阅读。
3.4 关于长期坚持阅读
一是要有符合学生兴趣的适龄的书目,二是要有老师与家长的支持和鼓励,教师能紧跟学生的阅读节奏,自身要大量的阅读少儿书籍,并在学校安排一定的阅读时间,提供阅读分享的机会,组织阅读分享的评价机制,而家长要及时的更新孩子的阅读书目,让孩子有书可读,家长也要阅读陪伴,读下手机,与孩子一起阅读,与孩子读同一本书,交流同一本书。
3.5关于阅读坊读书会分享方式
读书会的分享从场地上来说可以分为校内和校外。校内,教师根据推荐书目给一定的时间完成书籍的阅读,在课内组织分享,通过语言或者课件进行读后感的展示;对于低龄段的小学生可以进行精典片段的朗诵。校外的展示就是分组阅读,在家长的协助下,进行阅读及拓展阅读分享活动。这一部分,更能体现家校合作,跨学科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因为小组组织的水平不致而呈现出阅读效果的多样性。
4 开展同伴课外阅读坊的反思
通过持续一年的实践,在同伴课外阅读坊活动实施过程当中,感触最深的有两点。
第一、阅读小组的同学,不仅同读了一本书,还同背了一本书,涉猎古今中文,还加入了《新概念英语》的阅读,中国优秀古典文化的阅读理解与背诵,比如《论语》《声律启蒙》《诗经》,不仅提高了学生阅读的速度、拓展了不同兴趣点阅读领域,提高了学生表达和写作的能力,提高了学生背诵的能力,理解能力,也凝聚了小组,促进其团结合作、良性竞争、争做优秀。
第二、在课外小组阅读分享的组织过程中,家长的配合尤其重要。在阅读小组分组的过程当中,实行自愿与老师推荐分组的原则,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兴趣、个性、性别、家长的职业等综合因素,将全班分成六到七个小组,家长在寻找分享场地,组织小组分享活动以及对活动纪律的把控、督促学生在家分段阅读、帮助孩子梳理分享评价、资料的收集整理、阅读书目的准备、拓展阅读书目的自荐等方面,家长的配合非常的重要,以致于各个小组的阅读效果有较大差异。但是,阅读小组一旦经过时间的检验和定型,这个阅读小组不仅只是单单一个阅读小组,而会成为一个促进小组合作、共同进步、让学生亲身经历完整的运用多学科知识、概念、策略等学以致用解决真实问题的学习活动小组。
参考文献:
[1]卜玉华.西方道德教育、品格教育与公民教育关系初探[J]教育学报,2009,(6).
[2]朱琳琳. 分享阅读 分享成功——“分享阅读”在我国近十年的推广和发展[J]幼儿教育,2012,(Z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