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

来源 :丝绸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l1654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网络以其交互性、开放性、及时性、广泛性等特点和优势,深受高校广大师生特别是大学生的喜爱。网络在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方法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它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教育环境、教育对象等都产生了新的变化,网络所建构起的社会交往空间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境遇,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在网络文明的影响下出现新的发展变化。新的形势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坚持和贯彻一些重要原则,只有不断加强理论研究,改进方式方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才能得以不断增强。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2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3115(2010)08-0095-04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趋势。网络以其交互性、开放性、及时性、广泛性等特点和优势,深受高校广大师生特别是大学生的喜爱。据统计,我国目前有近3亿互联网用户,其中大学生网民约占30%,一半以上的在校大学生关注网络信息。信息化在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新的技术、手段、方法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互联网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媒工具,越来越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和各种信息的重要渠道。随着高校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和校园内互联网接入条件的改善,大学生的网络行为越来越普遍。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要求相比,与网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有的作用和潜力相比,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力度和效果还远远不够。为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时俱进,这项工作进网络是非常必要的。
  
  一、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
  
  网络的发展和普及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与渠道,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同时也对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不仅有利于引导和规范大学生科学、合理、正当、安全、有效地使用网络,对于推进网络文明、网络道德及网络文化建设也大有可为。
  (一)网络自身的可利用性是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基本前提
  首先,网络的开放性使各种信息能够自由地输入和读取,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提供了便利;同时,也为用户轻松浏览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提供了现实的可行性。
  其次,基于网络的隐蔽性,思想教育内容能得以多方面地传播,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再次,网络的平等与交互性既符合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又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有利于打破以往单纯说教的形式,营造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
  (二)网络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网络汇集了世界各国的科技、文化、艺术等信息及其成果。将网络应用于教育,不仅使教育资源共享变为现实,而且为学习者提供了个性化学习的条件,有助于实现交互式学习,最终促进教育社会化和学习社会化。青年大学生在网上交流层次的扩大和机会的增多,使他们能够弥补社会实践的不足,突破学习空间和思维空间。
  (三)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已具备了相当的智力、人力和物力优势
  近几年来,我国的网络有了飞速的发展,全国绝大部分高校都相继建立了自己的校园网,并且有了一批熟练网络技术人才,接入国际互联网的计算机数量也在迅速增加。我国大多数高校已具备了利用网络技术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条件,而且各高校都有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这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提供了必要的智力和人力保障。
  
  二、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效应
  
  在充分认识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作用的同时,绝不能忽视网络的消极影响。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信息并不都是有益的,未经过滤、选择的思想观点难免良莠不齐、泥沙俱下。网络中不健康思想的传播,极大地损害着广大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吞噬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果。
  (一)网络冲击着学生正常的成长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教育实践,环境对受教育者有着直接的影响。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中,学生得到的信息主要来源于教育者以及周围的环境,虽然学校、家庭、校园和社会环境都构成了学生成长的空间,但学校始终居于主导地位,学生也比较信任老师。网络的出现和交流的无障碍性,使学生可以接触到海量的信息,过去那种依靠一个声音、一种思想简单灌输的方式,已经不合时宜。
  (二)网络侵蚀着学生的身心健康
  网络作为一种无国界、开放性的传播工具,其信息纷繁芜杂,其中消极、错误的观点影响甚至毒害着大学生的思想。青年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容易被表面现象所迷惑。有些学生对西方的政治观点或政治制度深信不疑,有些学生容易相信网上编造的各种政治谣言,还有个别学生沉溺于黄色不健康的内容和电脑游戏,这些都严重危害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三)网络改变大学生的行为方式
  互联网好比浩瀚的信息、知识和娱乐的数字化迷宫,对求知欲强烈的大学生有着强烈的吸引力。有调查结果显示,在上网的学生中,有16%的同学每周上网时间在6小时以上,甚至出现经常通宵的现象,使人际间直接面对面交往的机会减少。这势必会改变大学生的行为方式,产生人际交往障碍,情况严重者甚至会产生临床心理学上称之为“互联网成瘾综合征”的心理疾病。网络环境可能会加剧青年学生的自我封闭,致使交往能力下降,人际情感逐渐萎缩淡化,对学生学业、生活乃至整个社会产生极其不良的影响。
  
  三、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策略
  
  (一)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坚持的原则
  1.主体性原则
  首先,要不断加强调查研究,充分了解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在成长方面的各种需要,根据不同类型大学生使用网络的目的以及接受网络影响状况的差异,做到在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中抓住他们思想和行为发展阶段上的主要矛盾,满足其成长成才的需求,提高他们接受网络教育的能动性,从而实现对青年思想发展的有效引导。教育者在工作中要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热情,注重对高年级学生的民主参与观念的引导,规范其民主参与行为方式的健康发展。在教育方法上,要积极发挥正面宣传教育阵地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建立规范化的沟通渠道,并与现实中的沟通渠道密切结合,实现网上网下相结合的沟通与反馈机制,引导大学生树立良好的法制、民主观念,实现合理、有序的民主参与行为。
  其次,在充分发挥网络思想政治工作者主体作用的同时,更要注意充分调动大学生作为自我教育者主体的能动作用,从而提高网络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鉴于网络文明条件下青年一代在自我意识、民主意识以及成长意识等方面的快速发展,表现出了理性、自信、自主、自觉的崭新精神状态,要充分发挥青年学生的自我教育作用,引导他们在网络条件下积极参与对理想信念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大学生思想道德和心理人格成长等问题的讨论、探索、争辩;引导他们在网络上交流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时事政治问题的学习心得和体会等等,帮助大学生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交流与辩驳以及总结提高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教育。
  2、实践性原则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真正进入网络生活,努力适应网络这一全新的教育环境。教育者必须努力学习网络知识,掌握网络的使用技术和操作技巧,并且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多接触网络,使用网络,真正成为一个网民。最重要的是要培养起自己参与大学网络文化生活的意识,加强与大学生进行网上交往活动的主动性,真正地融入网络生活,真切地去感受网络文化,体验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交往、学习、娱乐方式以及他们思想、心理以及行为的发展变化,真正做到与大学生在同一个环境下进行交流。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断熟悉和掌握网络文化,做到在网络环境下能够与大学生实现有效沟通。在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者如果不了解大学生的网络话语,就难以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对教育对象的主导作用将大为减弱。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话语差异现象说明了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重构和教育文化的转变。因此,只有了解大学生的网络话语,适应大学生在网上的交流方式,才能更敏锐地捕捉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把握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发展变化;另一方面,只有很好地掌握网络话语这一新的沟通媒介,才能真正与大学生展开思想交流和沟通对话,用他们所喜闻乐见的语言表达方式及时有效地传递教育内容,取得教育的实际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具体举措
  1.加强对校园网络的管理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类的需要,以计算机通讯和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网络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的一个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带来了便利。但是,由于网民中有的道德、法制观念不强,不负责任地在互联网上随意发表、转载有害信息,甚至窃取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或军事等领域的机密情报。因此,必须建立和加强网络防护系统,健全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运作。要建立起网络信息管理的常设机构,制定网络行为准则,加强对局域网、校园网的管理,通过审查、监控来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对网上反动、黄色、不健康的内容要及时进行清理,从而在高校校园形成一种健康、文明、去邪扶正的网络环境。
  2.转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和模式,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可以发挥互联网开放、交互、共享、兼容等优势,便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与大学生互相尊重、平等交流和教学相长。同时,进网络是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重要支点和途径。作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集大成者,互联网也是新观念和先进文化的传媒与载体,应该借助网络手段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促使观念创新;互联网信息的海量性和可扩容性,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可以促使内容创新;互联网的数字化、多媒体化、交互性、实时性、大众传播与人际传播兼容等技术特点,提高了技术含量,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形式和方法手段的创新。
  3、普及网络知识,提高大学生的网络应用水平和信息素质
  普及使用网络知识,是学生的普遍要求。学校应将网络培训作为一个经常性的建设计划,通过开设上网引导课和组织网络知识讲座,或将网络应用渗透到有关课程中,教育学生识别垃圾信息,提高处理信息、分辨信息、选择信息、综合利用信息的能力。为了提高学生的网络素质和网络技能,可开展一些网络知识、网络创意、页面设计、个人网站的活动和比赛,锻炼学生实践应用网络的综合能力。
  
  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的关系处理
  
  创建“唱响网上主旋律,占领网下主阵地”、“课堂内外互补,网上网下对接”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需要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一)处理好网络形式与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关系
  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对内容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在形式上要丰富多彩,为学生喜闻乐见,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冲击,增强吸引力;另一方面,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更要注重内容的选择,使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把学校工作、精神文明、理论学习、心理咨询、党团生活、素质教育、平等交流等内容融进网络。在保证网络信息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的同时,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崇高的理想和道德信念影响和教育学生。做到以生动的形式吸引人,以健康的内容陶冶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必须以网络为依托,以把握网络时代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切入点,不断加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力度,培养符合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合格人才。
  (二)处理好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与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开展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不是要削弱或淡化网下思想政治教育,通过网上网下结合、现代传统结合,互为补充,使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由过去单纯向学生灌输正面信息为主,转变为向学生灌输正面信息与引导学生正确选择信息并重的新格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通过主动走进网络世界,积极参与网上活动,及时准确地了解大学生的真实思想,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网上功夫在网下,网下各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可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打下坚实基础。一方面,虚拟空间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现实世界的折射,网下工作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夯实基础;另一方面,网上动态是学生思想的“晴雨表”,及时疏导和化解学生中的偏激情绪,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与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协调配合。无论是网下思想政治教育,还是网上思想政治教育,都承担着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的任务。片面地强调网上思想政治教育而忽视网下思想政治教育是错误的。必须抓紧网上思想政治教育,完善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创建网上思想政治教育与网下思想政治教育并驾齐驱,网上网下联动、全时关注、全程覆盖的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和正常的人际关系,戒除对虚拟生活的迷恋,培养健康的人格。
  (三)处理好传统思想政治教育与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该说没有本质的区别,是一脉相承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体现了思想政治教育开拓创新、与时俱进的品质。传统方式的思想政治教育经过几十年的探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拥有一大批专兼职人员,有着坚实的基础,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则发展和延伸了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是利用现代科技补充主渠道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其他媒体和途径的有效整合和互补,对巩固思想政治教育成果,开辟新的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坚定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当然,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在一定程度上还只是对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的简单模仿和借鉴。网上,教师无法直接面对学生,使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入性、直接性和亲和性受到时空的制约,而这些正是“面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优势所在。因此,在强调“进网络”的同时也要充分肯定“面对面”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替代的长处,片面地强调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而忽视“面对面”思想政治教育,或者固守旧有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而无视网络对思想政治教育冲击的做法都是错误的。
  总之,网络的出现和发展给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和充分利用信息网络技术来开展思想政治工作,使广大师生在享受因特网传播便利、快捷信息的同时,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提高抵御错误思潮和腐朽生活方式影响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的意识,提高对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主动出击,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和渠道,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
  
  [参考文献]
  [1]李立.互联网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冲击与对策[J].宁夏社会科学,2002,(3).
  [2]韩淑芳.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机遇、挑战和对策[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3).
  [3]蒋洪元,李淑云.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路[J].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4).
其他文献
2010年4月18日,在巴东4A级旅游景区神农溪,庄重肃穆的纤夫祭拜仪式拉开了第二届巴东·中国三峡纤夫国际文化旅游节序幕。声声充满阳刚之气的纤夫号子、条条踏歌赶浪的“豌
期刊
在凤城市凤凰城区石桥北委,有这样一户人家,户主姓王,叫王建敏,一个72岁的老党员。3岁时,他的左腿脱臼,由于家穷,没钱医治,落下了终身残疾。
<正> 作为一名副省级的领导干部,竟然笃信佛教,皈依佛门,并以信佛为名掩盖其贪心色胆,的确令常人难以想像。应该说,这是一起罕见的党的高级领导干部背弃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共产
<正> 政务公开把维护最大多数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抓住重点内容和重点部门、重点项目和重点部位,把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政务公开的突出内
晓星渐沉,鸡啼声满村,一线黎明的曙光透过窗缝挤进来。“老广播”又开始。
1997年11月7日,这是个令我终生难忘的日子.这不仅因为这天是前苏联社会主义革命胜利80周年纪念日,更因为在这一天,我作为新华社常驻保加利亚记者.在我国驻保使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为尽快消除玉树地震给青海省旅游业带来的不利影响,重振全省旅游市场,青海省旅游局近期组合推出了环西宁圈、青藏线、祁连山、黄南热贡等系列特色旅游产品。
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由于其规模性、彼此关系的复杂性以及交互性而容易对与之相关的更广范围内的金融系统以及经济活动带来干扰,而产生触一发而动全身的多米诺骨牌反映。为了保
[摘要]“三个先进性”标准与“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实践标准的具体化,两者都立足于实践,围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题,把促进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进步的根本物质力量,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落脚点。“三个先进性”标准坚持和发展了“三个有利于”标准,两者本质上是一致的,理论上是一脉相承、与时俱进的。  [关键词]“三个有利于”标准;“三个先进性”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D24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