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将立德树人的要求落到实处,为适应当前全球教育改革的发展要求,提高我国教育竞争力,全面推进我国的素质教育改革,丰富素质教育内涵,在我国众多学者的精心研究下,初步提出了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总框架,将“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素养的核心,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健康生活、科学精神、责任担当、学会学习和实践创新等6大素养,为核心素养的培养指明了方向。无疑,核心素养的提出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然而在他们纷纷“点赞”的背后,如何在教学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成了关键。作为高中政治教育者,要真正在课堂上渗透核心素养理念,充分挖掘高中生思维品质的闪光点,笔者认为可以从思维能力提升、激发政治情感和提高实践能力等几方面在高中政治课堂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一、整合资源,提高思维能力
高中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综合性特征非常显著。从必修和选修模块中可以看出,高中政治涉及文化、经济、法律、哲学和政治等多个领域,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多元化智能的观点不谋而合。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政治内容同样也是多元的,因此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从多方入手提高高中生思维能力,是培养政治核心素养的根本。例如,在讲到传统文化的传承时,就可以让学生们从不同视角去认识传统文化。从哲学角度对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与继承性进行分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所决定的,但它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独立性是社会意识的特性,所以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形式是伴随社会进步而发生变化的,然而它最基本的内涵却是即便数年仍旧是稳定的。而从辩证思维来解读,对传统文化应一分为二来看,精华之中亦不能否认糟粕,传统文化的精髓值得传承,但糟粕却应理性地丢弃。再从经济角度来看,文化与经济两者互相交融,但又互相影响,优秀文化中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可以以文化产业的形式实现与经济的共同发展,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传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在国际中的竞争力。最后,从政治角度分析,政治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无论是科学发展观还是党的先进性理论,无论是公民政治素养的提升,还是中国在世界中的形象与地位,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将多领域资源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习惯于站在某个高度去认识政治,分析政治,是对他们进行的最好的思维锻炼。
二、有效对话,激发情感共鸣
高中政治课堂的“温度”与“深度”,决定着学生思想品质是否能够得到升华,核心素养是否能够得到提高,而这里的“温度”就是学生在認知过程中产生的积极情感。教育者如何有意识地将政治情感素材挖掘出来,并以对话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与教师、知识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在对知识有所掌握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做人,这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根本所在。例如,在学习到关于“量变与质变”的问题时,可以将生活中的情境引入课堂对话:日常生活中人们存在哪些不好的行为?学生们很容易地就会举出很多身边的例子,如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上下车无序拥挤等,那么针对这些普遍的不良行为有什么办法可以约束?开始学生们会认为虽然这是不良行为,但也无关紧要不用小题大做。教师此时要进行适当的拓展教育,拿一些人在景点乱写乱画的事件进行分析,这时学生们的政治情感被激发出来,而这种情感达到一定“浓度”之后,学生们就会自发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会重新来看待问题,并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思考。
三、实践练习,引领思想提升
如何让高中生内在的思维品质外在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践。这种实践不是狭义的巩固练习或者是专业训练,而是实实在在地让学生们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让他们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开阔眼界,提高品质,健全人格。例如,在“经济生活”模块中,在学生对正确消费有了认识之后,就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理财,要求他们每月进行一次结算与总结,分析具体的家庭消费项目,养成正确理财、理性消费的意识。在这样一个实践过程中,学生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理财与消费,他们感受更多的是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应珍惜每个人的劳动成果,勤俭节约。在这个基础上自己还应该更加拼搏奋斗,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学会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社会。
新世纪开启了全人类的新纪元,青少年们应该具有怎样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够与新世纪的工作与生活更合拍?这是所有教育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而未来的高中政治教育只有在核心素养引领下构建新的蓝图,才能够让高中生的思维品质从暗处走向前台,实现质的跨越与提升。
一、整合资源,提高思维能力
高中政治课与其他学科最大的不同在于它的综合性特征非常显著。从必修和选修模块中可以看出,高中政治涉及文化、经济、法律、哲学和政治等多个领域,这在某种程度上与多元化智能的观点不谋而合。人的智能是多元的,政治内容同样也是多元的,因此通过各种资源的整合,从多方入手提高高中生思维能力,是培养政治核心素养的根本。例如,在讲到传统文化的传承时,就可以让学生们从不同视角去认识传统文化。从哲学角度对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与继承性进行分析: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所决定的,但它对社会存在有反作用,独立性是社会意识的特性,所以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形式是伴随社会进步而发生变化的,然而它最基本的内涵却是即便数年仍旧是稳定的。而从辩证思维来解读,对传统文化应一分为二来看,精华之中亦不能否认糟粕,传统文化的精髓值得传承,但糟粕却应理性地丢弃。再从经济角度来看,文化与经济两者互相交融,但又互相影响,优秀文化中蕴含着巨大的经济价值,可以以文化产业的形式实现与经济的共同发展,通过优化产业结构,升级传统文化,提高传统文化在国际中的竞争力。最后,从政治角度分析,政治与文化是不可分割的,无论是科学发展观还是党的先进性理论,无论是公民政治素养的提升,还是中国在世界中的形象与地位,优秀的传统文化都在其中起着重要的推动与促进作用……将多领域资源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们习惯于站在某个高度去认识政治,分析政治,是对他们进行的最好的思维锻炼。
二、有效对话,激发情感共鸣
高中政治课堂的“温度”与“深度”,决定着学生思想品质是否能够得到升华,核心素养是否能够得到提高,而这里的“温度”就是学生在認知过程中产生的积极情感。教育者如何有意识地将政治情感素材挖掘出来,并以对话的形式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与教师、知识之间产生情感共鸣,在对知识有所掌握的基础上,学会如何做人,这是培养核心素养的根本所在。例如,在学习到关于“量变与质变”的问题时,可以将生活中的情境引入课堂对话:日常生活中人们存在哪些不好的行为?学生们很容易地就会举出很多身边的例子,如公共场合大声喧哗、上下车无序拥挤等,那么针对这些普遍的不良行为有什么办法可以约束?开始学生们会认为虽然这是不良行为,但也无关紧要不用小题大做。教师此时要进行适当的拓展教育,拿一些人在景点乱写乱画的事件进行分析,这时学生们的政治情感被激发出来,而这种情感达到一定“浓度”之后,学生们就会自发地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他们会重新来看待问题,并站在一个新的高度去思考。
三、实践练习,引领思想提升
如何让高中生内在的思维品质外在化?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实践。这种实践不是狭义的巩固练习或者是专业训练,而是实实在在地让学生们参与到社会活动中去,让他们在运用知识的过程中开阔眼界,提高品质,健全人格。例如,在“经济生活”模块中,在学生对正确消费有了认识之后,就可以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家长一起进行家庭理财,要求他们每月进行一次结算与总结,分析具体的家庭消费项目,养成正确理财、理性消费的意识。在这样一个实践过程中,学生们学到的不仅仅是理财与消费,他们感受更多的是美好生活来之不易,应珍惜每个人的劳动成果,勤俭节约。在这个基础上自己还应该更加拼搏奋斗,承担起家庭的重任,学会感恩父母、感恩教师、感恩社会。
新世纪开启了全人类的新纪元,青少年们应该具有怎样的知识、能力与情感态度,才能够与新世纪的工作与生活更合拍?这是所有教育者都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而未来的高中政治教育只有在核心素养引领下构建新的蓝图,才能够让高中生的思维品质从暗处走向前台,实现质的跨越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