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已在全国逐步推进,它要求“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1],要求“课程改革要适应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1]。在此情境下,我国的课程开发研究掀起了热潮,一些研究已经关注到民族、农村地区的课程开发,如李定仁《西部民族地区校本课程开发研究》,王鉴的《我国民族教育课程改革及其政策研究》,覃章成的《农村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背景、价值与策略初探》等,从这些研究来看,它们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首先,这些研究存在一个前提假设,即课程开发是基于农村或民族地区课程开发条件、水平方面而提出的,但是对于农村贫困地区需要什么样的课程探讨不足;其次,从对象上来看,这些研究关注民族、农村,而对于农村贫困地区关注力度明显不足。因此,本文的研究主要基于两个方面提出,首先,课程开发基于需求与供给的角度来进行分析;其次,课程供给研究主要是基于农村贫困地区本身的特点提出。
全文查看链接
③普通文化课程方面。一般来说,义务教育既是基础教育又是素质教育,它对学生的发展有两种功能,一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为高一级学校输送人才;二是让学生学习到良好的品德和基本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人才。可是,由于中国社会长期所形成的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差别,在农村社会存在着一种挥之不去的观念,那就是:在农村地区,家长、孩子和教师会集体以学生上高中、考大学为共同目标,他们会形成一种合力驱使孩子考高中、考大学,把上大学作为孩子跳出“农门”,走出农村的唯一选择。学生受自身观念、家长及教师的共同影响,也必然重视普通文化课的学习、必然以高中教育、高考为导向。通过对该地学生的调查发现,学生确实很重视以升高中为导向的学习见表2),在99个样本中有52人认为初中要学一些 “为上高中读大学打基础的知识”,初中仍属于打基础、提高自己基本素质的阶段,学生的这种认识有其合理性。学生的这种认识当然是与自己的人生理想相联系的,既然多数学生认为初中要为上高中、考大学打基础,那么多数学生上学的目的就是考大学,这点在表2得到了验证,他们毕业后准备上高中、考大学的人数占到总人数的78.8%。
全文查看链接
二、课程开发模式研究
全文查看链接
②课程的开发。大家商讨制定课程开发的程序与规则;在专家的指导下对课程开发人员进行培训;向编写人员分配具体任务;提供人财物资源支持;建立奖惩机制等。
全文查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