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距2013年高校毕业生离校只有一个月时间,毕业生求职周期已逐渐步入尾声。面临所谓“史上最难就业季”,没找到工作的毕业生们大都在“背水一战”,冀望于搭上就业的末班车。
2012年底,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第一次出现下降,就在很多人认为我国人口红利出现拐点,担心可能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时候,2013年的毕业季却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实在让人始料未及。
出现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是由于面临经济放缓、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三重压力,另外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市场需求之间也存在差距。
在总的劳动力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当前国内外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导致部分行业就业需求下降,势必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困境。事实上,当外资企业因为内地竞争优势下降开始回流,当内地企业迫于成本压力开始外迁,当一些用工大户企业开始采取机器人代工计划,当大量中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接连倒闭,当诸多制造企业转投房地产追逐暴利……当这些个别现象越来越普遍之时,“史上最难就业季”的出现已成必然,而且这个阴影或许不会很快散去。
这边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日益艰难,那边是企业招工却并没有轻松多少。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例,每年都出现的“招工难”现象一直困扰着企业,甚至已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普通工人难招,管理、技术类的大学毕业生也不愿到企业一线就业,探究个中原因,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需要解决,另外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和择业观也亟待调整。
与以往不同,当前“90后”已经成为就业舞台主角,他们的就业观与“70后”“80后”相比有明显变化,更看重性价比高的工作,倾向选择有较舒适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的工作,不愿选择没节假日、经常加班、四处奔波的工作。相比而言,他们更不愿意到企业去工作,即使不得已去了,也大多是权宜之计,流动性也更高。
笔者一朋友的孩子是学服装设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他找工作的目标是要到著名设计师的工作室工作,还一定得在北京或者上海。几个月下来,应者寥寥,偶尔有意向的,月薪仅1000出头,在北京这种城市,生存都是问题。即便这样,他也不愿意到企业就职,如果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他说宁愿先回家呆一阵再说。
如此看来,破解“史上最难就业季”,或者说解决高校毕业生择业和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矛盾,需要政府、用人单位、高校都有所作为,通过一些针对性措施,促进就业。与此同时,毕业生们也应树立积极正确的就业观,根据自身能力和特点理性择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互动,从容度过就业季。
2012年底,中国劳动年龄人口绝对数量第一次出现下降,就在很多人认为我国人口红利出现拐点,担心可能出现劳动力短缺的时候,2013年的毕业季却成为“史上最难就业季”,实在让人始料未及。
出现当前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复杂严峻的就业形势,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是由于面临经济放缓、毕业生总量持续增加、结构性矛盾突出的三重压力,另外毕业生就业期望与市场需求之间也存在差距。
在总的劳动力供过于求的背景下,当前国内外经济的不确定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双重影响导致部分行业就业需求下降,势必使得大学生就业面临困境。事实上,当外资企业因为内地竞争优势下降开始回流,当内地企业迫于成本压力开始外迁,当一些用工大户企业开始采取机器人代工计划,当大量中小企业因资金链断裂接连倒闭,当诸多制造企业转投房地产追逐暴利……当这些个别现象越来越普遍之时,“史上最难就业季”的出现已成必然,而且这个阴影或许不会很快散去。
这边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日益艰难,那边是企业招工却并没有轻松多少。以纺织服装行业为例,每年都出现的“招工难”现象一直困扰着企业,甚至已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普通工人难招,管理、技术类的大学毕业生也不愿到企业一线就业,探究个中原因,一方面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结构性矛盾需要解决,另外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和择业观也亟待调整。
与以往不同,当前“90后”已经成为就业舞台主角,他们的就业观与“70后”“80后”相比有明显变化,更看重性价比高的工作,倾向选择有较舒适工作环境和企业文化的工作,不愿选择没节假日、经常加班、四处奔波的工作。相比而言,他们更不愿意到企业去工作,即使不得已去了,也大多是权宜之计,流动性也更高。
笔者一朋友的孩子是学服装设计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他找工作的目标是要到著名设计师的工作室工作,还一定得在北京或者上海。几个月下来,应者寥寥,偶尔有意向的,月薪仅1000出头,在北京这种城市,生存都是问题。即便这样,他也不愿意到企业就职,如果找不到自己满意的工作,他说宁愿先回家呆一阵再说。
如此看来,破解“史上最难就业季”,或者说解决高校毕业生择业和用人单位需求之间的矛盾,需要政府、用人单位、高校都有所作为,通过一些针对性措施,促进就业。与此同时,毕业生们也应树立积极正确的就业观,根据自身能力和特点理性择业。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性互动,从容度过就业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