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嘘……别说话!
听——
你听见了什么?
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是寂静的,而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
风声雨声雷电声,这是大自然发出的声音。
笑声歌声乐器声,这是人工制造出的声音。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都有让人喜爱的“好声音”和令人厌恶的“坏声音”。
好声音
走进大自然,世界忽然变得很安静,我们的耳朵却变得很灵敏,令人愉悦的好声音俯拾皆是。
踩在草叶上的“沙沙”声,鸟儿扇动翅膀的“嗡嗡”声,溪水流动的“哗哗”声,风也在耳边“呜呜”低语。这些声音都是细腻温和的,像善解人意的小姑娘,生怕吓到人。
与自然的好声音相比,人工的好声音显得更加主观,有人情味。因为人的喜好、审美的不同,他们判断好声音的标准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觉得菜下锅时的“刺啦”声好听,因为有饱食的幸福感;等候亲人归来的人觉得楼道里的脚步声好听,因为即将团聚;休息时,身边人轻手轻脚的窸窣声也是好听的,因为代表了一种关爱。
因为审美不同,人们也会喜爱不同的音乐。好玩的是,在音乐领域,公认的好乐曲很多都与大自然存在有趣的联系。
著名的组曲《动物狂欢节》中,法国作曲家圣-桑运用不同的乐器生动描绘了各种动物的形象:他用长笛表现布谷鸟啁啾争鸣的场景;用大提琴表现天鹅怡然自得的悠闲神态;用低音弦乐器来表现乌龟缓慢迟钝的形象;而对于憨态可掬的大象,他则选用了音色粗拙的低音提琴来表现。不同的乐器集合到一起,奏出森林里一群动物狂欢的情景,人工制造出的声音也能让人的心灵亲近自然。
张潮在《幽梦影》里有一段经典描写: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
这些声音里,哪些是自然之声,哪些是人工之声,你来区分一下吧!
音乐的力量很神奇,给我们的耳朵带来听觉盛宴的同时,还能治病。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音乐疗法是一种神奇有效的治疗方式。感兴趣的同学不如自己去揭开音乐疗法的神秘面纱吧!
坏声音
说完好声音,不得不说,我们的身边还充斥着很多坏声音。
大自然邪恶的一面总是让人心惊胆寒。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的夜晚,轰鸣声是有人对着你的耳朵大喊的声音的两倍那么响;泥石流滚滚、地震大爆发带来的地动山摇的声音,足以让你吓得膝盖发软,连路都走不动。
而人工制造的坏声音就更多了,这些坏声音都被叫作“噪声”。
割草机的“突突”声,人群的吵嚷声,街头小贩的叫卖声,汽车的喇叭声,警车救护车的警报声……假如你的邻居正在装修,电钻工作时发出的巨大而尖锐的声响尤其让人无法忍受。
坏声音让人心生厌恶,还会带来健康隐患。如果一个人暴露在90dB(分贝)的声音中达到8小时,听力就会遭到损坏;暴露在120—140dB的声音中会立刻给耳朵带来刺痛和损害。除了听力损坏,噪声还会导致很多疾病,比如睡眠不足、胃灼热、消化不良、溃疡、高血压和心脏病等。
噪声不仅对人类有影响,也会伤害到动物。军队普遍使用声呐来探测海下的潜水艇,这些声呐产生的声波超过215dB,能够在海洋深处传播数百千米之远。鲸、海豚等一些海洋哺乳动物依赖听觉生存,被声呐伤害到耳部,它们会变得惊慌失措,无法辨别方向,若是无意识中游上了岸,搁浅后就会脱水而死。
噪声的破坏力如此巨大,让人避之唯恐不及,那么——
有绝对的寂静吗?
没有!
你想有绝对的寂静,大自然首先就不答应,其次,你自己也不会答应。
即使静止不动,不与其他物体发生接触,我们也停止不了发出声音,因为连呼吸都是有声音的。1948年,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自己锁在一间隔音室里,想感受到完全的寂静。但他没有如愿,因为他听到了血液在自己的身体里流动的声音,还有心脏怦怦跳动的声音。凯奇感叹:“除非我死去,否则永远都能听到声音。”
说了这么久的声音,你知道为什么会有声音吗?声音又是怎样传播的呢?
声音的秘密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当声波通过介质(比如空气和水)传播,进入我们的耳朵,我们就听到了声音。声音通过的介质不同,传播的速度也不一样。
山顶的石头,滚下山来,就会干扰到周围的空气分子,被惊扰的空气分子乱了套,一个挤压两个,两个挤压四个,被“打扰”的空气分子越来越多……事实上,声音就是一种移动中的压力波,就像一群人一个推一个涌入一场摇滚音乐会的入口。
所有的声音都能被人类听见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能听到什么,取决于声音的频率和强度。声音的频率是声波振动快慢的度量。比如,1个声波在1秒钟内完成1次全振动,频率就是1Hz(赫兹)。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人类能听到声音的最低频率约为16Hz,最高频率大约为20000Hz。
动物界的高音和低音
蝙蝠的发声频率大约在16000Hz到120000Hz之间。
大象能发出20Hz的低音,在理想的天气状况下,10000米之外都能听到大象的声音。
声音的强度通常用分贝表示。在分贝标度中,0dB被定为空气中可以被人耳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人正常谈话的声音为40—60dB;现场摇滚乐算是强度很大的一种声音了,大概有120dB。 科学家们解开了声音传播的秘密,声音传播原理被应用到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远程通信
声音传播原理在生活中最直观的应用,应该就是电话了。当发话者拿起电话机对着送话器讲话时,声带的振动导致空气振动,形成声波。声波作用于送话器,使之产生电流,称为话音电流。话音电流沿着线路传送到对方话机的受话器内,受话器把电流转化为声波,通过空气传至人的耳朵中。
这样,就完成了最简单的通话过程。
医疗检测
B超检查运用的是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有一定的穿透性,医生用某些信号器产生超声波,向病人体内发射,同时接收内脏器官的反射波,通过仪器把反射波的频率、强度检测出来,并在电视屏幕上形成图像,为判断病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超声波在医学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你还知道哪些?
灾情监测
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会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不易衰减,所以能传播得很远,通过监测传来的次声波,能获取某些自然灾害的信息。有些动物对次声波的敏感度比较高,所以从一些动物习性的改变(如迁移等),也可以判断一些灾情的来临。
有趣的声音
声音无处不在,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精彩。闲暇时间,读书观影之时,你留心过吗?
书中的拟声词
阅读也是有“声”的,这里说的可不是有声读物,而是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是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的成分。不过,拥有最丰富最形象的拟声词的,非汉语莫属啦!
有学者研究统计,《诗经》三百零五篇中,有拟声词的占五十三篇之多,相当于六分之一的篇目。仔细看来,其中有水声、虫声、鸟声、风声、玉声、金铁之音、劳作之音、车马之音、钟鼓之音等。无论是描摹环境,还是表情达意,声音的摹写使得场面或宏大或细致,音调或铿锵或婉转,节奏或急促或和缓,可悦人耳目,怡人心意。
不仅书中常用拟声词,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为了更直观形象,也会大量用到拟声词。考考你,下面的拟声词都是用来形容什么响声的呢?
(特别提示,答案也许不止一个哟!)
咚咚 啪嗒 梆梆
呼呼 咯噔 咕咕
轰隆 咿呀 铮铮
叽里咕噜 乒乒乓乓 噼里啪啦
众多拟声词中,“咕咚”算是鼎鼎大名的一个。在《咕咚来了》的故事中,木瓜落入水中造成的响动,竟吓坏了兔子、狐狸、猴子、小熊等众多小动物,它们还以为“咕咚”是三头六臂的妖怪,最后才知道是虚惊一场。可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声音有时候也是具有欺骗性的!
一个普通的拟声词,摇身一变成了故事里的主角,还吓破了一群小动物的胆儿。《咕咚来了》因为有趣又蕴含哲理,不仅被制作成动画短片,还被选入教材。不得不说,小小拟声词里,也有大趣味呢!
“有声”的电影
电影中的声音实在太重要了,不仅仅是演员的配音直接影响剧情,甚至为了烘托气氛的插曲配乐,都常常成为检验电影好坏的重要标准。
不过,你知道吗?电影刚出现时,全是默片,就是无声电影。因为没有任何配音配乐,默片非常依赖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也因此诞生了一大批表演艺术大师,卓别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默片真的完全无声吗?
1895年,在巴黎的一场电影首映中,有了第一位现场钢琴师,在电影播放过程中为电影配乐。从1910年开始,很多大城市开始有管乐师,或整队的管弦乐团,为默片配乐。
由此可见,声音实在太重要了。在技术不发达的默片时代,人们也绞尽脑汁地想办法解决电影声音上的缺失。
在此,向大家推荐几部经典的因“声音”而闻名的好电影。
《大山里的声音》
一天,一个内地来的志愿者教师“小不点”,来到了芒康县的一座只有150多人的小学,开始了对这群大山里的孩子们的音乐启蒙……
《大山里的声音》是一部公益微电影,藏区孩子们用自由驰骋的想象,从藏民日常生活的各类工具中发现身边的音乐灵魂,并在“小不点”的辛勤指导和排练后,成功演绎了一次特别的音乐会。影片不仅展现了西藏芒康地区的自然风光,更真实记录和还原了当地原生态音乐。
本片被誉为中国版《放牛班的春天》,藏区儿童宛如天籁的歌声,震撼了无数人。只要有声音就能做音乐,在纯净的音乐背后,我们感受到生命和创造的力量。
《音乐之声》
玛利亚是一个年轻活泼的修女,喜欢在大自然中高声歌唱,所以她常常忘记了修道院里的规矩。院长与众嬷嬷商量后,决定安排玛利亚到一位名叫特拉普的上校家当家庭教师。
上校的妻子去世多年,留下7个孩子,他要求玛利亚对孩子严格管教。上校告诉玛利亚在他家的家庭教师都做不长久,都是因为孩子们的恶作剧。玛利亚果然也遭到了恶作剧,可是这位善良的老师并没有告诉他们的父亲,而是像个母亲一样,在歌声和游戏中,很快跟孩子们打成一片。
《听风者》
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应对国民党特务的破坏活动,中共成立情报部门701局,侦听敌人电台。有一天,701局发现所有的敌台突然消失了,原因只可能是敌方启用了新的发射频道。为了寻觅优秀的侦听人员,701局找到了一位盲人调音师何兵。何兵耳力超群,听声辨音,与敌方展开了连番较量……
暮鼓晨钟,松籁清风,蛙落池塘,秋雨山空。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每一个微小动作,都能留下悦耳的声音。人们对自然界的声音进行复制、加工、创造,用乐器和人声演绎,又有了音乐。美妙的自然之声和音乐,就这样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分子。
假如有一天,我们生活的有声世界失去了声音,将会变成什么样呢?
听——
你听见了什么?
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是寂静的,而是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声音。
风声雨声雷电声,这是大自然发出的声音。
笑声歌声乐器声,这是人工制造出的声音。
有意思的是,无论是自然的,还是人工的,都有让人喜爱的“好声音”和令人厌恶的“坏声音”。
好声音
走进大自然,世界忽然变得很安静,我们的耳朵却变得很灵敏,令人愉悦的好声音俯拾皆是。
踩在草叶上的“沙沙”声,鸟儿扇动翅膀的“嗡嗡”声,溪水流动的“哗哗”声,风也在耳边“呜呜”低语。这些声音都是细腻温和的,像善解人意的小姑娘,生怕吓到人。
与自然的好声音相比,人工的好声音显得更加主观,有人情味。因为人的喜好、审美的不同,他们判断好声音的标准也会有很大的不同。
有人觉得菜下锅时的“刺啦”声好听,因为有饱食的幸福感;等候亲人归来的人觉得楼道里的脚步声好听,因为即将团聚;休息时,身边人轻手轻脚的窸窣声也是好听的,因为代表了一种关爱。
因为审美不同,人们也会喜爱不同的音乐。好玩的是,在音乐领域,公认的好乐曲很多都与大自然存在有趣的联系。
著名的组曲《动物狂欢节》中,法国作曲家圣-桑运用不同的乐器生动描绘了各种动物的形象:他用长笛表现布谷鸟啁啾争鸣的场景;用大提琴表现天鹅怡然自得的悠闲神态;用低音弦乐器来表现乌龟缓慢迟钝的形象;而对于憨态可掬的大象,他则选用了音色粗拙的低音提琴来表现。不同的乐器集合到一起,奏出森林里一群动物狂欢的情景,人工制造出的声音也能让人的心灵亲近自然。
张潮在《幽梦影》里有一段经典描写: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欸乃声,方不虚生此耳。
这些声音里,哪些是自然之声,哪些是人工之声,你来区分一下吧!
音乐的力量很神奇,给我们的耳朵带来听觉盛宴的同时,还能治病。在医学和心理学领域,音乐疗法是一种神奇有效的治疗方式。感兴趣的同学不如自己去揭开音乐疗法的神秘面纱吧!
坏声音
说完好声音,不得不说,我们的身边还充斥着很多坏声音。
大自然邪恶的一面总是让人心惊胆寒。雷电交加、大雨倾盆的夜晚,轰鸣声是有人对着你的耳朵大喊的声音的两倍那么响;泥石流滚滚、地震大爆发带来的地动山摇的声音,足以让你吓得膝盖发软,连路都走不动。
而人工制造的坏声音就更多了,这些坏声音都被叫作“噪声”。
割草机的“突突”声,人群的吵嚷声,街头小贩的叫卖声,汽车的喇叭声,警车救护车的警报声……假如你的邻居正在装修,电钻工作时发出的巨大而尖锐的声响尤其让人无法忍受。
坏声音让人心生厌恶,还会带来健康隐患。如果一个人暴露在90dB(分贝)的声音中达到8小时,听力就会遭到损坏;暴露在120—140dB的声音中会立刻给耳朵带来刺痛和损害。除了听力损坏,噪声还会导致很多疾病,比如睡眠不足、胃灼热、消化不良、溃疡、高血压和心脏病等。
噪声不仅对人类有影响,也会伤害到动物。军队普遍使用声呐来探测海下的潜水艇,这些声呐产生的声波超过215dB,能够在海洋深处传播数百千米之远。鲸、海豚等一些海洋哺乳动物依赖听觉生存,被声呐伤害到耳部,它们会变得惊慌失措,无法辨别方向,若是无意识中游上了岸,搁浅后就会脱水而死。
噪声的破坏力如此巨大,让人避之唯恐不及,那么——
有绝对的寂静吗?
没有!
你想有绝对的寂静,大自然首先就不答应,其次,你自己也不会答应。
即使静止不动,不与其他物体发生接触,我们也停止不了发出声音,因为连呼吸都是有声音的。1948年,美国作曲家约翰·凯奇做过一个实验,他把自己锁在一间隔音室里,想感受到完全的寂静。但他没有如愿,因为他听到了血液在自己的身体里流动的声音,还有心脏怦怦跳动的声音。凯奇感叹:“除非我死去,否则永远都能听到声音。”
说了这么久的声音,你知道为什么会有声音吗?声音又是怎样传播的呢?
声音的秘密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波,当声波通过介质(比如空气和水)传播,进入我们的耳朵,我们就听到了声音。声音通过的介质不同,传播的速度也不一样。
山顶的石头,滚下山来,就会干扰到周围的空气分子,被惊扰的空气分子乱了套,一个挤压两个,两个挤压四个,被“打扰”的空气分子越来越多……事实上,声音就是一种移动中的压力波,就像一群人一个推一个涌入一场摇滚音乐会的入口。
所有的声音都能被人类听见吗?
答案是否定的,我们能听到什么,取决于声音的频率和强度。声音的频率是声波振动快慢的度量。比如,1个声波在1秒钟内完成1次全振动,频率就是1Hz(赫兹)。频率越高,音调就越高。人类能听到声音的最低频率约为16Hz,最高频率大约为20000Hz。
动物界的高音和低音
蝙蝠的发声频率大约在16000Hz到120000Hz之间。
大象能发出20Hz的低音,在理想的天气状况下,10000米之外都能听到大象的声音。
声音的强度通常用分贝表示。在分贝标度中,0dB被定为空气中可以被人耳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人正常谈话的声音为40—60dB;现场摇滚乐算是强度很大的一种声音了,大概有120dB。 科学家们解开了声音传播的秘密,声音传播原理被应用到生活中,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
远程通信
声音传播原理在生活中最直观的应用,应该就是电话了。当发话者拿起电话机对着送话器讲话时,声带的振动导致空气振动,形成声波。声波作用于送话器,使之产生电流,称为话音电流。话音电流沿着线路传送到对方话机的受话器内,受话器把电流转化为声波,通过空气传至人的耳朵中。
这样,就完成了最简单的通话过程。
医疗检测
B超检查运用的是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称为超声波,超声波有一定的穿透性,医生用某些信号器产生超声波,向病人体内发射,同时接收内脏器官的反射波,通过仪器把反射波的频率、强度检测出来,并在电视屏幕上形成图像,为判断病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超声波在医学上的应用非常广泛,你还知道哪些?
灾情监测
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一些自然灾害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会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次声波在传播过程中不易衰减,所以能传播得很远,通过监测传来的次声波,能获取某些自然灾害的信息。有些动物对次声波的敏感度比较高,所以从一些动物习性的改变(如迁移等),也可以判断一些灾情的来临。
有趣的声音
声音无处不在,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精彩。闲暇时间,读书观影之时,你留心过吗?
书中的拟声词
阅读也是有“声”的,这里说的可不是有声读物,而是拟声词。拟声词是模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是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的成分。不过,拥有最丰富最形象的拟声词的,非汉语莫属啦!
有学者研究统计,《诗经》三百零五篇中,有拟声词的占五十三篇之多,相当于六分之一的篇目。仔细看来,其中有水声、虫声、鸟声、风声、玉声、金铁之音、劳作之音、车马之音、钟鼓之音等。无论是描摹环境,还是表情达意,声音的摹写使得场面或宏大或细致,音调或铿锵或婉转,节奏或急促或和缓,可悦人耳目,怡人心意。
不仅书中常用拟声词,我们在写作文的时候,为了更直观形象,也会大量用到拟声词。考考你,下面的拟声词都是用来形容什么响声的呢?
(特别提示,答案也许不止一个哟!)
咚咚 啪嗒 梆梆
呼呼 咯噔 咕咕
轰隆 咿呀 铮铮
叽里咕噜 乒乒乓乓 噼里啪啦
众多拟声词中,“咕咚”算是鼎鼎大名的一个。在《咕咚来了》的故事中,木瓜落入水中造成的响动,竟吓坏了兔子、狐狸、猴子、小熊等众多小动物,它们还以为“咕咚”是三头六臂的妖怪,最后才知道是虚惊一场。可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声音有时候也是具有欺骗性的!
一个普通的拟声词,摇身一变成了故事里的主角,还吓破了一群小动物的胆儿。《咕咚来了》因为有趣又蕴含哲理,不仅被制作成动画短片,还被选入教材。不得不说,小小拟声词里,也有大趣味呢!
“有声”的电影
电影中的声音实在太重要了,不仅仅是演员的配音直接影响剧情,甚至为了烘托气氛的插曲配乐,都常常成为检验电影好坏的重要标准。
不过,你知道吗?电影刚出现时,全是默片,就是无声电影。因为没有任何配音配乐,默片非常依赖身体动作和面部表情,也因此诞生了一大批表演艺术大师,卓别林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默片真的完全无声吗?
1895年,在巴黎的一场电影首映中,有了第一位现场钢琴师,在电影播放过程中为电影配乐。从1910年开始,很多大城市开始有管乐师,或整队的管弦乐团,为默片配乐。
由此可见,声音实在太重要了。在技术不发达的默片时代,人们也绞尽脑汁地想办法解决电影声音上的缺失。
在此,向大家推荐几部经典的因“声音”而闻名的好电影。
《大山里的声音》
一天,一个内地来的志愿者教师“小不点”,来到了芒康县的一座只有150多人的小学,开始了对这群大山里的孩子们的音乐启蒙……
《大山里的声音》是一部公益微电影,藏区孩子们用自由驰骋的想象,从藏民日常生活的各类工具中发现身边的音乐灵魂,并在“小不点”的辛勤指导和排练后,成功演绎了一次特别的音乐会。影片不仅展现了西藏芒康地区的自然风光,更真实记录和还原了当地原生态音乐。
本片被誉为中国版《放牛班的春天》,藏区儿童宛如天籁的歌声,震撼了无数人。只要有声音就能做音乐,在纯净的音乐背后,我们感受到生命和创造的力量。
《音乐之声》
玛利亚是一个年轻活泼的修女,喜欢在大自然中高声歌唱,所以她常常忘记了修道院里的规矩。院长与众嬷嬷商量后,决定安排玛利亚到一位名叫特拉普的上校家当家庭教师。
上校的妻子去世多年,留下7个孩子,他要求玛利亚对孩子严格管教。上校告诉玛利亚在他家的家庭教师都做不长久,都是因为孩子们的恶作剧。玛利亚果然也遭到了恶作剧,可是这位善良的老师并没有告诉他们的父亲,而是像个母亲一样,在歌声和游戏中,很快跟孩子们打成一片。
《听风者》
新中国建立之初,为了应对国民党特务的破坏活动,中共成立情报部门701局,侦听敌人电台。有一天,701局发现所有的敌台突然消失了,原因只可能是敌方启用了新的发射频道。为了寻觅优秀的侦听人员,701局找到了一位盲人调音师何兵。何兵耳力超群,听声辨音,与敌方展开了连番较量……
暮鼓晨钟,松籁清风,蛙落池塘,秋雨山空。我们生活的世界的每一个微小动作,都能留下悦耳的声音。人们对自然界的声音进行复制、加工、创造,用乐器和人声演绎,又有了音乐。美妙的自然之声和音乐,就这样成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缺的一分子。
假如有一天,我们生活的有声世界失去了声音,将会变成什么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