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企业面临越来越多的风险,税务风险是企业风险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在很多情况下它与企业的业务循环结合在一起,分布在业务循环之中。对于防范企业风险,内部控制是极为有效地方法,健全的内部控制能够有效防范企业税务风险。本文从业务循环的角度分析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探讨企业防范税务风险建立内部控制的必要性,并提出针对不同循环的税务风险加强内部控制的措施和对策。
关键词:内部控制 税务风险 业务循环 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大趋势,企业经营的业务日益多样化和集团化,并且企业的经营模式与行为也变得更加复杂。随着越来越繁杂的国家税收法规政策体系,以及不断地出台的税收法规政策,企业的涉税业务只有严格落实国家政策,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风险。由此可见,在我国经济日益发展,国家税收征管稽查日益严格的环境下,如何合理纳税、防范税务风险已经成为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企业税务风险浅析
由于企业涉税行为和税法规定不符,就会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导致企业利益的流出。一般而言,造成企业税务风险的涉水行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不遵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该缴纳的税不缴纳或者少缴纳;另一方面是企业运用税法不当,造成多缴纳税费,加重了企业的税务负担。当今经济环境下,我国很多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税务风险,甚至有些企业故意制造税务谎言,这不得不说是我国企业发展的障碍。
二、企业税务风险的一般表现形式
企业的税务风险表现在其各种不规范业务中,企业的业务繁多,不宜逐个研究,所以可以从企业的日常运作环节入手,其通常是按照购货与付款环节构成、材料领用环节、成本及费用计算记录环节、产成品收发环节、销售与收款环节、纳税申报环节组成。
1.购货与付款环节的税务风险
作为企业资金周转的首要环节,购货与付款环节所需处理的主要业务是寻求能够满足生产和销售需要的供应商和最优价格,向供应商发出购货订单,检验收到的货物,进行会计记录,核准付款等。倘若这些业务出现差错,或者受到人为破坏,都有可能造成税务风险。比如,企业虚构购货订单或者企业采购员工与供应商联合故意在购货订单上填写高于实际商品的价格以骗取公司的财产,就会造成企业增值税不符,也可能造成企业产品成本上升,引起企业所得税变动;购货业务订单未审批就执行,再或者审批人和执行人是同一个人,就可能出现很大的主观决策错误或者出现舞弊现象,从而引起税务风险。
2.材料领用环节的税务风险
材料领用是企业进行生产前的重要步骤,它所涉及到的主要活动是计划和安排生产;发出原材料,领料单的填制。此环节看似简易,但如果控制不力,却极容易导致企业税务风险。比如,企业员工在领取材料时,不填制领料单,或者即便填制领料单未审批,再或者领料单填列情况与实际领用情况不符,还有仓库发出原材料后未及时将领料单给会计部门,这些不规范行为都会造成后续的产品成本与实际不符,从而间接影响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引起企业税务风险。
3.成本及费用计算记录环节的税务风险
成本计算环节和记录环节涉及到的主要业务有产品生产时的费用归集和成本核算。生产过程涉及到的生产通知单、领料单、计工单、入库单等文件资料都要由会计人员进行仔细核算登记。由于企业生产单据过于繁多,日常经营业务中,由于原始单据填制错误或者丢失,或由于会计人员的疏忽丢失单据或者记账错误,都会造成企业财务状况不符合实际情形,引起企业的税务风险。另一方面,为了会同有关部门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设置相应的会计账户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企业会计人员误置会计科目或为了某种目的故意错置在另外的科目,就会引起企业税务风险,如企业为了少交所得税将本该计入制造费用科目的业务计入其他应收款,就会引起企业所得税减少。
4.产成品收发环节的税务风险
产成品的收发存环节是指产品完工之后,产成品入库和发出环节。此环节中,仓库部门责任重大,要对产品进行点验和检查,然后签收,最后通知会计部门。但是如果仓库部门职员没有尽职尽责,错报或者漏报实际入库数量,甚至盗取企业产品就会引起企业的经营待处理财产损益增加,进而引起企业所得税减少。装运产品时必须持有出库单,如果出库单未填制或者填制错误,都会引起企业下一环节收入的记录错误,从而引发企业所得税风险。
5.销货与收款环节的税务风险
因为销售与收款环节涉及的业务多、账目多,所以其被视为企业经营业务中最关键的环节。它需要按销售单供货,向顾客开具账单、记录销售、办理和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收入、办理和记录销货退回、折扣和折让、提取坏账准备和注销坏账。这些活动直接涉及到企业的收入,如果出现差错,就会直接影响利润,从而影响所得税。如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获得投资者的信任,虚构或者夸大销售业务,就会导致企业销售收入增加企业所得税增加。除此之外,企业入账不及时,人为调节纳税时间;或者视同销售行为未做调整,在计算增值税或所得税时出现错误;人为篡改记账科目,这些都会造成企业税务风险。
6.纳税申报环节的税务风险
纳税申报环节是企业完成一个会计核算期间业务后的环节,也是可以反映出企业纳税与税务部门征收之间差异的重要环节。由于企业会计核算与税务部门税务核算之间存在差异,如销售收入确认条件的差异、免税销售收入的差异、减免税项目所得的差异、债务重组收入占应纳税所得额50%以上的差异等等,这些差异不可避免会引起企业的税务风险,所以该环节涉及到的纳税差异也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企业税务风险的几大根源主要有:企业虚构或舞弊订单及业务、不相容职务未分离、企业职员素质不高、审批制度不完善、会计记录出现差错或舞弊现象、企业做账与税务部门存在较大差异等。 三、改进企业内部控制,防范税务风险的措施
作为税务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内部控制系统是必要的、高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对其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充分认识并且有效管理,所以,为有效防范税务风险,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必经之道。
1.设立相关部门控制:建立专门机构,确立税务防范基础
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企业税务风险需要企业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建立起税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为税务风险管理的规划奠定基础,决策的组织、实施及税务风险的处理也才能得到保障。企业的税务管理部门和岗位的设立应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内部税务风险管理的要求,如指引中提及“组织结构复杂的企业,可根据需要设立税务管理部门和岗位;总分机构,在分支机构设立税务部门或者税务管理岗位;集团型企业,在地区总部、产品事业部或下属企业内部分别设立税务部门或者税务管理岗位。”同时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要明确,税务管理部门的不相容岗位要分离。
2.岗位和人员控制:加强人员岗位管理,健全税务风险防范体制
人员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岗位是贯彻企业政策落实的重要保障,所以企业应该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设置企业职员岗位,确定相应的职责权限,形成岗位制衡。人员控制是要求企业在聘任工作人员时一方面注重其专业素养、胜任能力,防范因为会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引起的税务风险。另一方面还要考察其道德修养和职业精神,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企业职员素质不高而发生的财产盗窃现象、舞弊现象,从而规避由其导致的税务风险。
3.授权审批控制:严格控制审批,保障税务风险防范效益
上述企业各种业务环节的开展都具有较强的层次性,上级管理者必须进行分权管理,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都应该按照一定的审批程序进行。主要针对的就是上述企业中经常发生、涉及范围比较广的日常经济业务,其主要内容包括不同数额业务审批权的归属、授权审批责任的确定以及交易活动的具体审批程序。为确保授权审批的程序、责任的界定与权力的分配相配合,内部会计控制必须既要设计出合理的授权审批控制措施,又要保证授权活动的贯彻实施。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因为审批制度不完善而引起的税务风险。
4.会计记录控制:健全会计记录,提高税务风险防范效果
上述各个业务环节中都会涉及到因为会计记录的不完善导致的税务风险,因此加强企业的会计记录控制必不可少。为了有效防范上述纳税申报环节的税务风险,会计记录应该和税务部门尽量保持一致。企业的会计记录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首先,企业应该按照经济交易的真实情况编制原始凭证,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业务性质设计科学的凭证格式。对各类凭证要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编号,保留审计轨迹。其次,会计账簿是对会计凭证信息的综合,也是会计形成报告的基础。首先应设计适合企业自身要求的账户,其次确定登记账簿的方法和程序,最后要定期进行账证、账实、账账之间的核对。这样可以有效防范因为会计人员记录错误引起的税务风险。最后,会计报告必须真实可靠,企业应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要求编制会计报告,并披露有关信息。
5.内部检查审计控制:增强内部审计,完善税务风险防范系统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鉴证及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及改善组织营运,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估及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协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为防范企业税务风险,企业应建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税务审计制度,考虑到企业税务风险的特殊性以及涉税事项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企业的内部税务审计应独立于企业其他的内部审计活动,即将其作为一项单独的工作开展。企业的内部税务审计可以采取定期可不定期两种方式进行,在进行时可以借鉴纳税检查的方式对企业的涉税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找出税务问题,防范税务风险,并且企业应建立内部税务审计的报告制度,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税务审计后,形成审计报告和税务管理建议书,及时呈递给相关部门。
六、结语
企业的涉税活动越多,其面临的税务风险越大。面对严峻的税务风险压力,企业并不是束手无策毫无办法的,防患于未然,如果企业能够认识自身存在的税务风险,以积极地态度去应对,不断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就能税务风险大大降低。从上文可得知,企业在其运作环节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的税务风险问题,但若企业有足够的税务风险意识,重视设立和运行强有力的内部控制制度,如企业内部重要职位的权责分离制度,完善的审批制度,健全的监管制度等等,是可以将税务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的。企业可以通过完善内部控制,缓解遇到的税务风险压力,使企业的日常运营更加合理化,效益化,从而使纳税成本降低,税务风险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陈云婵.浅议企业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J].管理视野,2008(8).
[2]王芳.浅谈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J].财税金融,2010.
[3]向自立.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管理创新,2010.
[4]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国税发[2009]90号.2.4
关键词:内部控制 税务风险 业务循环 防范措施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融入经济全球化潮流的大趋势,企业经营的业务日益多样化和集团化,并且企业的经营模式与行为也变得更加复杂。随着越来越繁杂的国家税收法规政策体系,以及不断地出台的税收法规政策,企业的涉税业务只有严格落实国家政策,才能避免不必要的风险。由此可见,在我国经济日益发展,国家税收征管稽查日益严格的环境下,如何合理纳税、防范税务风险已经成为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
一、企业税务风险浅析
由于企业涉税行为和税法规定不符,就会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导致企业利益的流出。一般而言,造成企业税务风险的涉水行为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不遵守税收法律法规的规定,应该缴纳的税不缴纳或者少缴纳;另一方面是企业运用税法不当,造成多缴纳税费,加重了企业的税务负担。当今经济环境下,我国很多企业面临各种各样的税务风险,甚至有些企业故意制造税务谎言,这不得不说是我国企业发展的障碍。
二、企业税务风险的一般表现形式
企业的税务风险表现在其各种不规范业务中,企业的业务繁多,不宜逐个研究,所以可以从企业的日常运作环节入手,其通常是按照购货与付款环节构成、材料领用环节、成本及费用计算记录环节、产成品收发环节、销售与收款环节、纳税申报环节组成。
1.购货与付款环节的税务风险
作为企业资金周转的首要环节,购货与付款环节所需处理的主要业务是寻求能够满足生产和销售需要的供应商和最优价格,向供应商发出购货订单,检验收到的货物,进行会计记录,核准付款等。倘若这些业务出现差错,或者受到人为破坏,都有可能造成税务风险。比如,企业虚构购货订单或者企业采购员工与供应商联合故意在购货订单上填写高于实际商品的价格以骗取公司的财产,就会造成企业增值税不符,也可能造成企业产品成本上升,引起企业所得税变动;购货业务订单未审批就执行,再或者审批人和执行人是同一个人,就可能出现很大的主观决策错误或者出现舞弊现象,从而引起税务风险。
2.材料领用环节的税务风险
材料领用是企业进行生产前的重要步骤,它所涉及到的主要活动是计划和安排生产;发出原材料,领料单的填制。此环节看似简易,但如果控制不力,却极容易导致企业税务风险。比如,企业员工在领取材料时,不填制领料单,或者即便填制领料单未审批,再或者领料单填列情况与实际领用情况不符,还有仓库发出原材料后未及时将领料单给会计部门,这些不规范行为都会造成后续的产品成本与实际不符,从而间接影响企业所得税的缴纳,引起企业税务风险。
3.成本及费用计算记录环节的税务风险
成本计算环节和记录环节涉及到的主要业务有产品生产时的费用归集和成本核算。生产过程涉及到的生产通知单、领料单、计工单、入库单等文件资料都要由会计人员进行仔细核算登记。由于企业生产单据过于繁多,日常经营业务中,由于原始单据填制错误或者丢失,或由于会计人员的疏忽丢失单据或者记账错误,都会造成企业财务状况不符合实际情形,引起企业的税务风险。另一方面,为了会同有关部门对生产过程中的成本进行核算和控制,设置相应的会计账户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企业会计人员误置会计科目或为了某种目的故意错置在另外的科目,就会引起企业税务风险,如企业为了少交所得税将本该计入制造费用科目的业务计入其他应收款,就会引起企业所得税减少。
4.产成品收发环节的税务风险
产成品的收发存环节是指产品完工之后,产成品入库和发出环节。此环节中,仓库部门责任重大,要对产品进行点验和检查,然后签收,最后通知会计部门。但是如果仓库部门职员没有尽职尽责,错报或者漏报实际入库数量,甚至盗取企业产品就会引起企业的经营待处理财产损益增加,进而引起企业所得税减少。装运产品时必须持有出库单,如果出库单未填制或者填制错误,都会引起企业下一环节收入的记录错误,从而引发企业所得税风险。
5.销货与收款环节的税务风险
因为销售与收款环节涉及的业务多、账目多,所以其被视为企业经营业务中最关键的环节。它需要按销售单供货,向顾客开具账单、记录销售、办理和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收入、办理和记录销货退回、折扣和折让、提取坏账准备和注销坏账。这些活动直接涉及到企业的收入,如果出现差错,就会直接影响利润,从而影响所得税。如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获得投资者的信任,虚构或者夸大销售业务,就会导致企业销售收入增加企业所得税增加。除此之外,企业入账不及时,人为调节纳税时间;或者视同销售行为未做调整,在计算增值税或所得税时出现错误;人为篡改记账科目,这些都会造成企业税务风险。
6.纳税申报环节的税务风险
纳税申报环节是企业完成一个会计核算期间业务后的环节,也是可以反映出企业纳税与税务部门征收之间差异的重要环节。由于企业会计核算与税务部门税务核算之间存在差异,如销售收入确认条件的差异、免税销售收入的差异、减免税项目所得的差异、债务重组收入占应纳税所得额50%以上的差异等等,这些差异不可避免会引起企业的税务风险,所以该环节涉及到的纳税差异也不容忽视。
综上所述,企业税务风险的几大根源主要有:企业虚构或舞弊订单及业务、不相容职务未分离、企业职员素质不高、审批制度不完善、会计记录出现差错或舞弊现象、企业做账与税务部门存在较大差异等。 三、改进企业内部控制,防范税务风险的措施
作为税务风险管理的必要环节,内部控制系统是必要的、高效的风险管理方法。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帮助企业对其所面临的税务风险充分认识并且有效管理,所以,为有效防范税务风险,企业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是必经之道。
1.设立相关部门控制:建立专门机构,确立税务防范基础
具有专业性和技术性的企业税务风险需要企业设立专门的税务管理部门,建立起税务风险防范与控制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为税务风险管理的规划奠定基础,决策的组织、实施及税务风险的处理也才能得到保障。企业的税务管理部门和岗位的设立应结合生产经营特点和内部税务风险管理的要求,如指引中提及“组织结构复杂的企业,可根据需要设立税务管理部门和岗位;总分机构,在分支机构设立税务部门或者税务管理岗位;集团型企业,在地区总部、产品事业部或下属企业内部分别设立税务部门或者税务管理岗位。”同时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要明确,税务管理部门的不相容岗位要分离。
2.岗位和人员控制:加强人员岗位管理,健全税务风险防范体制
人员是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岗位是贯彻企业政策落实的重要保障,所以企业应该按照不相容职务分离的原则设置企业职员岗位,确定相应的职责权限,形成岗位制衡。人员控制是要求企业在聘任工作人员时一方面注重其专业素养、胜任能力,防范因为会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引起的税务风险。另一方面还要考察其道德修养和职业精神,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因为企业职员素质不高而发生的财产盗窃现象、舞弊现象,从而规避由其导致的税务风险。
3.授权审批控制:严格控制审批,保障税务风险防范效益
上述企业各种业务环节的开展都具有较强的层次性,上级管理者必须进行分权管理,企业的各项业务活动都应该按照一定的审批程序进行。主要针对的就是上述企业中经常发生、涉及范围比较广的日常经济业务,其主要内容包括不同数额业务审批权的归属、授权审批责任的确定以及交易活动的具体审批程序。为确保授权审批的程序、责任的界定与权力的分配相配合,内部会计控制必须既要设计出合理的授权审批控制措施,又要保证授权活动的贯彻实施。这样就能有效避免因为审批制度不完善而引起的税务风险。
4.会计记录控制:健全会计记录,提高税务风险防范效果
上述各个业务环节中都会涉及到因为会计记录的不完善导致的税务风险,因此加强企业的会计记录控制必不可少。为了有效防范上述纳税申报环节的税务风险,会计记录应该和税务部门尽量保持一致。企业的会计记录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和财务报告。首先,企业应该按照经济交易的真实情况编制原始凭证,并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和业务性质设计科学的凭证格式。对各类凭证要按照经济业务发生的时间顺序进行编号,保留审计轨迹。其次,会计账簿是对会计凭证信息的综合,也是会计形成报告的基础。首先应设计适合企业自身要求的账户,其次确定登记账簿的方法和程序,最后要定期进行账证、账实、账账之间的核对。这样可以有效防范因为会计人员记录错误引起的税务风险。最后,会计报告必须真实可靠,企业应遵循有关的法律、法规和规范的要求编制会计报告,并披露有关信息。
5.内部检查审计控制:增强内部审计,完善税务风险防范系统
内部审计是一种独立、客观的鉴证及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及改善组织营运,它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评估及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及治理过程的有效性,协助组织实现其目标。为防范企业税务风险,企业应建立符合企业实际情况的内部税务审计制度,考虑到企业税务风险的特殊性以及涉税事项对于企业的重要性,企业的内部税务审计应独立于企业其他的内部审计活动,即将其作为一项单独的工作开展。企业的内部税务审计可以采取定期可不定期两种方式进行,在进行时可以借鉴纳税检查的方式对企业的涉税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找出税务问题,防范税务风险,并且企业应建立内部税务审计的报告制度,在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税务审计后,形成审计报告和税务管理建议书,及时呈递给相关部门。
六、结语
企业的涉税活动越多,其面临的税务风险越大。面对严峻的税务风险压力,企业并不是束手无策毫无办法的,防患于未然,如果企业能够认识自身存在的税务风险,以积极地态度去应对,不断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就能税务风险大大降低。从上文可得知,企业在其运作环节中会遇到各种类型的税务风险问题,但若企业有足够的税务风险意识,重视设立和运行强有力的内部控制制度,如企业内部重要职位的权责分离制度,完善的审批制度,健全的监管制度等等,是可以将税务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的。企业可以通过完善内部控制,缓解遇到的税务风险压力,使企业的日常运营更加合理化,效益化,从而使纳税成本降低,税务风险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参考文献:
[1]陈云婵.浅议企业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J].管理视野,2008(8).
[2]王芳.浅谈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J].财税金融,2010.
[3]向自立.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浅析[J].中国集体经济·管理创新,2010.
[4]大企业税务风险管理指引(试行),国税发[2009]90号.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