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大学招生之“怪”现象

来源 :求学·理科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yey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各高校的招生录取工作现已接近尾声,五花八门的招生现象也随之浮出水面。笔者为各位看官盘点了2012年招生录取过程中出现的热门现象,知己知彼,才能在明年的高考中大获全胜哦!
  性别歧视,你“中招”了吗?
  高考,目前是国内最公平的全民大考之一。由此推论,大学招生制度也应该是公平的,而近日,部分高校偏偏因为招生中的性别歧视问题,被推上了风口浪尖。中国人民大学的小语种专业在北京文科的女生分数线为614分,男生分数线为601分,高出男生13分;国际关系学院在广东文科女生投档线624分,男生投档线601分,高出23分,理科女生投档线628分,男生投档线609分,高出19分。
  按性别划定录取线,实在让广大女同胞无法理解,据有关高校回应,此举实际上是为了调和男女在校生人数比例的平衡。可是,大学承担着培养社会栋梁、培育先进文化人的责任,这种限招女生的行为,是不是与性别平等、公平公正的先进文化理念背道而驰了?
  五名女性律师甚至联合发出声明,宣布愿意为在高考录取中因性别原因受到不公平待遇的女性考生提供义务法律援助,协助考生进行反性别歧视诉讼。此举虽然有点夸张,但也算给大学的招生计划敲了敲警钟。
  曲线救国,真成!
  在大多数家长和考生的传统观念里,考上本科才算是考上了大学。但广东考生却对此事看得很开,“与其要一张兑水的文凭,还不如扎扎实实地学一门技术”。
  众所周知,广东的本科录取率较其他省份偏低,每年60万人中近七成考生都被高职院校录取。广东考生并不以上不了本科为羞,今年,不少已被二本B类高价大学录取的考生,甚至放弃了本科的金漆文凭,宁愿在大专“订单班”里学一技之长。
  所谓“订单班”说来也颇具地方特色,最初是广东本地的企业向职校下订培养定向对口人才,毕业后直接到该企业就业,近年来因为许多国企和跨国名企的加入而从“草根”一跃成为“精英”。毕业后直接晋身知名企业,不愧为一条曲线救国的光明坦途,也难怪众多二本压线生会义无反顾地选择它了。
  名校掐尖,各据一方
  在连年扩招的大环境下,虽然高考很难再被称为“独木桥”,但这一比喻放在金字塔尖中国一流大学的竞争上,仍然是贴切的。高考分数排名靠前的学生流向了哪些大学?这些大学的生源又有哪些特征?
  今年,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别敦荣及其博士生叶本刚作了一项研究,即《2005~2010年“985工程”大学本科生源质量统计分析》,对三十多所“985”大学近六年来的招生质量进行了统计排名。以2011年高校在河南录取的理科平均分数为例,清华大学高达683分,而同为“985”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仅603分;在统筹过后的生源质量上,清华大学又以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85.62分的明显优势领先。
  针对这种现象,专家认为,造成“985”大学优质生源地域差异的原因,表面上看,是由于“985”大学招生录取人数的差异,即源于我国高等教育分省招生计划制度。但从根本上说,是由各省市经济、文化、人口、教育等发展不均衡的特殊国情所造成。经济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对“985”大学支持力度更大,其城市文化也更富吸引力,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考生更愿意报考分布在这些地方的“985工程”大学。
  看来,还是要学会钻大众心理的空子,才能轻松上名校啊!
  考生是上帝,高校狂“喊饿”
  今年各大高校的征集志愿比往年更加火热,以往不在一本批次实行征集志愿的省份,今年也破例施行。笔者近日看到一则来自山东省的报道:我省本科一批首次实行征集志愿,在文史类向社会征集志愿的60多所学校中,超过一半学校的英语专业“喊饿”;另外,汉语言文学专业类别、法学等也成为缺额较多的专业之一。
  本科一批一志愿录取情况代表了一本线上高分考生“热衷”报考的大学和专业,而首次向社会公布的一本高校征集志愿专业及其缺额,从某种程度上则意味着考生在报考选择上的“不热衷”。
  有专家指出,对待专业理念上的偏颇,在高校和考生中都存在。考生和家长一味追逐热门专业,缺少对人生职业规划的宏观把握和对专业未来发展前景的认识,造成了一些专业高温不降;同时,部分高校为迎合考生报考,盲目新增热门专业,造成了专业扎堆现象,却忽视了适合高校自身发展的特色专业建设。
  还是那句老话,所谓的好大学、好专业,全部要基于个人兴趣与个人职业规划之上。与其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不如静下心来细细规划人生。
  港校既出,驷马难追
  从2004年被批准在内地招生开始,香港高校便以迅猛的态势发展起来。据统计,从2004年至2011年,北京高考文理科第一名共有19人。其中,文科状元10人,理科状元9人,其中有11人进入港校就读。9年来,香港高校与北大、清华争夺高考状元的激烈程度已进入白热化。
  今年,香港共12所大学在内地招生。除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参加北京统招提前批次外,香港大学、香港科技大学等10所港校均采取自主招生的方式。年轻的香港科技大学凭借自己的实力揽走内地各省市151名考生,占6220份申请中的2.4%。“港科大录取的考生均属全国顶尖,高考成绩介乎各省考生的首0.01%至2%(即各省中成绩排名前6000名的考生)。”该校协理副校长兼学务长谭嘉因教授如是说。而国际知名的香港大学,虽然无缘录取北京的文理高考状元,却揽走各省市头名达21人之多。
  截至7月10日,港校2012年内地招生落下帷幕,看着被港校录取的学子们在微博上晒出喜悦心情,读者们,你心动了吗?
其他文献
高三百味,高三百态,你不需要对号入座,只需要从中吸取经验,吸收能量,继续前行。  高三百味·随波逐流  英语课,我偷偷地在课本上写到:春眠不觉晓,辉兄爱迟到。 晚上睡不着,白天醒不了。勿笑勿笑,没有状态怎好!  我叫辉,高三(二)班。九月我随着大流踏进高三的时间轴里,高三似乎有着很大的磁场,进入了这个轨道就不自觉跟着旋转——大家都异常忙碌起来,时常也有女生因为压力过大而在角落里偷偷抹眼泪。而我这个
期刊
分享了以上四位同学的高三情绪,你对自己的心理位置有一个正确全面的把握了吗?或者仍然焦虑迷茫,无法对号入座?以下测试将帮助你把握自己的情绪属性,希望即将高考的你,不做情绪的奴隶!  请用“是”与“否”回答以下各题,并计算“是”的个数(每个“是”得1分),根据得分查看答案。  1. 除了老师指定的作业外,我不想多学习。  2. 当我看书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打起精神来。  3. 如果别人不督促我,我很少
期刊
张爱玲曾经说过“出名要趁早”,虽然这话说了有几十年,但即便是放到当下,似乎也再合适不过。翻开报纸,打开电视,走在路上,每个人都一副急吼吼的样子,生怕自己落后半步:5岁小孩可以背诵1000位圆周率;名校争相录取14岁高考女孩;韩寒17岁就享誉文坛!周围所有人都在告诉你:30岁之前要有一百万,有自己的房子,开自己的车,结婚生子,这样就算成功人士。你们还没坐进高三的教室,老师和家长就已不停地敲响警钟:“
期刊
很多人经历的高三未必走运,但都不至于灰暗。我的高三,真正经历了人生中最灰暗的时期。  一场伤病将我拦在校门之外  挥手告别顺利的高一高二,我感到离我憧憬的象牙塔更近了一步,那高三之后的美好未来在向我招手,可出乎我意料,我的高三,迎来的竟是一场噩梦。  高三上学期开学的第二天,中午午睡时我不慎从上铺滑落下来,着地后两条小腿都摔成重伤。当时血流了一地,完全失去意识的我被室友送去了医院,缝了几十针。行动
期刊
“怎样的大学是好大学?”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答案。  站在社会角度,当前的“985”高校、“211”院校,无疑就是好大学,这些大学获得的科研投入多,学校的层次和级别也高,且放在各地的第一批招生。  站在一些排行榜机构角度,排在排行榜前列的高校,就是好大学。近年来,大学排行榜的生意很红火,迎合的就是社会对“好大学”评价的需要。有一些学生,就是根据排行榜来选大学和专业的。  可是,在国内,社会角度
期刊
一食堂广场的大钟还在滴滴答答地走着,每天,太阳从它的左边升起,又从它的右边落下。我坐在对面的木椅上,看着广场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又到了新学年,又有一批来自五湖四海的学生来到了重庆大学(以下简称“重大”),开始了他们青春的释放,开始了从青葱到成熟的转变。  我现在已经记不清,那天晚上,到底是从北门还是从东门第一次进入这个我生活学习三年的地方,那时候,重大于我,就像是一个巨大的迷宫,我为寻一个宝藏,披荆
期刊
【作者简介】植物学在读硕士,研究方向:植物逆境生理生化及分子生物学机制,本科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国家理科生物学基地班,毕业保送至本校继续攻读研究生学位。师从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工程院农业学部主任、原北京林业大学尹伟伦院士。
期刊
未到大学之前,我们“爬题山、游题海”,苦于山千重、海无边。大学里也有山有海,不过它们不会让你苦于做题,它们是货真价实的钟灵毓秀。我不是蒙你,不少大学中都藏有青山碧水,经典古迹,今天就请你跟随求学小编,一起参观一下吧!  北大未名湖  未名湖之于北大的意义,除了它本身所固有的美丽之外,更多的已经凝结为一种文化意义上的象征。据知情者说,它的名称是出自钱穆教授的灵感。它能以“未名”而扬名天下,是因为那些
期刊
在电影《莫斯科保卫战》中,一个连阻击了德军20辆豹式坦克和三号坦克,连长最后抱着手榴弹冲向坦克,说出了那句举世闻名的话——“伟大的苏联已无处可退,因为后面就是莫斯科。”  当你的档案来到这里的时候,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要上本科你已经无处可退,因为后面就是高职高专。”  三本院校从出生到现在一直争议颇多,但就目前而言,不失为一种镀上本科烙印的选择。  以前报考三本院校的考生很大程度上是看中其所
期刊
或许你曾经无数次搜索过理想学府的历年分数线,默默地在心里画一条杠,估摸着排在前多少名才能考上,一时间,分数线成了你奋战的压力与动力。分数固然重要,可如果今天你还只从分数线的高低来定位一所大学,那你就太out了!  正如一样米养百样人,每一所大学也都有着自己的精神气质,或是文艺,或是前卫,或是顽皮,或是随性。  又是一年开学季。大雪熊特意为你捡拾几样热事,一晒国内大学N宗“最”。无论你的“菜”是否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