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企业文化影响下的员工个体独立性

来源 :中国经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rry3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我国,强化企业文化能够拉近员工与企业的关系,保证二者的同一性,从而更为有效地提高员工对企业的认同度。但是,企业文化在发展的过程中却存在着刚性的特征,如果一味地强制推行企业文化,势必会对员工的个体独立性产生侵犯。在企业的发展中,要对员工的个体独立性进行保护,这样既顺应了企业管理的人文诉求,又能保证员工自我个性的实现,保证二者的协调发展。文章将会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下,对员工个体独立性进行分析,希望能够让企业文化同员工的个体独立性做到有机结合。
  【关键词】企业文化;员工个体独立性;影响研究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方向,更是每一位企业员工共有的文化,对外来讲是企业的标志、象征;对内来讲是企业的灵魂所在,更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企业文化具有非常显著的完整性特征。而员工自身的个体独立性对企业来讲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如何能够让员工的个体独立性在企业文化的影响下绽放出光芒,是每一个企业发展的重中之重。
  一、企业文化的发展对员工自身的个体独立性产生的负面影响
  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是员工形成企业认同、企业忠诚的关键所在,对企业的生存有着决定性的意义。企业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对员工进行价值观念的培养,也可以用企业文化区规范员工的行为,从而更为有效地增强企业自身的凝聚力与竞争力。众所周知,在企业员工只有真正地接纳企业文化,才能够让企业文化发挥出真正的效用。因此,企业必须将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念切实地传播到员工群体中,保证员工能够接受其中的经营理念以及管理模式,进而提高员工们对企业的认同感以及忠诚度。但是每个员工都有着个体独立性,如果想让每一位个体的独立性都符合企业文化的发展,那基本上不存在,由此就会造成二者之间的矛盾。
  在现实中,企业文化一直都会凌驾于员工的个体独立性之上,很多时候员工自身的独立性不得不屈服在企业文化之下,基本山上员工都是被动接受企业的文化,由此就会使员工个体独立性受到侵犯。而且,企业文化如果越是强势,形成的文化刚性就会越强,企业员工就越会被同化。久而久之,员工们即使带着自己不愿接受的异质文化进行工作,也会随着时间的延续逐渐丧失自己的个性,因为大多数员工不愿遭受其他人的非议,也不愿由于个性问题导致不能满足自身的实际需求。
  二、员工个体独立性固有的意义
  首先,员工希望自己的个体独立性不受伤害,希望免于企业文化的同化,这是人本管理中的基本内涵与应用之一,主要体现的是道义论上对员工个体的一种人文关怀。企业的人本管理主要重视的是人的作用与真实的价值,保护员工自身的自由权利不受任何侵犯,尊重员工自身独立性发展体现的正是此点。具有独立性的员工可以在正当的范围内追求自己真正所需所求,本身具有正当性、合理性。
  其次,尊重员工本身的独立性对于企业来讲也有着重要的意义。企业本身就是共性与个性矛盾的综合体,员工个体独立性与企业文化之间行成博弈关系,正是企业发展、创新的源泉所在。但是这也并不代表员工可以无限制去追求自我,因为这样只会让自己得到一个极度抽象、极度虚无的个体,最终对个体的真实独立性造成破坏。
  三、员工的个体独立性如何才能与企业文化和谐发展
  1.员工与企业之间要形成价值观的契合
  员工的个体独立性要想同企业文化一同发展,最关键的就是找到价值观契合点。因为无论是企业文化,还是员工个体,价值观永远都是最跟本、最关键的层面,体现的永远都是二者最根本的特性,价值观将直接决定二者的真实理念与真实行为。所以,员工个体与企业文化的契合主要指的就是价值观念的契合。
  主要的做法在于:第一,员工个体要同企业之间形成一种亲密关系,在员工中形成一种统一、和谐的行为,同时企业要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以及对企业组织的忠诚程度,让个人目标能够同企业目标共同实现。第二,二者应共同努力形成一种互补性契合的关系。互补性契合主要指的就是个人与组织二者之间,一方拥有另一方缺乏的特征,彼此之间能够相互补充,从而实现目标。在企业中,员工需求需要企业提供,而企业发展需要员工支持,这就需要企业应当关注员工的真实所需,为其提供便利条件,员工也要不断充实自己,树立创新精神,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多具有建设性的建议。
  2.招聘阶段以及后续培养阶段要形成高度统一
  招聘时企业应当遵循双向选择的原则,尊重招聘者的思想与意向,让应聘者能够真生了解到企业文化中的深层价值观,看是否同应聘者内心的想法一致,只有保证二者相匹配才能更好的实现企业发展的目标,也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员工的个体独立性的发展。
  在入聘之后,员工与企业文化之间相信也会存在着差异,这就需要企业的相关管理者要及时通员工进行沟通,了解其内心的变化,懂得员工的真正需求,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交流机制。管理者要在沟通阶段向其系统的灌输企业发展文化,同时也要聆听员工的异质性文化,尽量做到二者的有机融合。
  四、结语
  在企业文化的发展中彰显员工的个性,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真正实现企业特有文化同员工的个体理念之间的有机契合,让企业文化在发展的同时也能做到员工的个性化发展。但是,二者的有效契合并不是让员工被迫的放弃个人的特质,而是指让双方在平等的基础上,做出协调,让员工的个性化发展融合到企业文化中,从而实现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利润。
  参考文献:
  [1]刘平安.企业文化对员工组织认同的影响研究——以涟钢集团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2012
  [2]王玉琳,王诤诤.论企业文化的整体性与个体的自适应性[J].系统科学学报,2007
  [3]王润稼.企业文化影响下的员工个体独立性探析[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14
其他文献
【摘 要】资金对每个企业都是稀缺资源,而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本经营和长远发展时时刻刻又离不开资金。因此,如何有效地进行融资就成为企业财务管理部门一项极其重要的基本活动。本文着重介绍了中小型企业的融资方法和技巧。  【关键词】融资;财务管理;手段  一、关于融资的定义  对于融资的概念许多经济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例如《新帕尔格雷夫经济学大辞典》中解释的融资:即为超过现金的购货款进行支付而运用的货币交
【摘 要】当前,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深入发展,小额农贷在推广中逐渐出现了一些风险。银行如何针对这些风险做好防范措施,既是对银行自身利益的负责,也是引导小额农贷业务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主要根据银行的小额农贷风险类型探讨如何应对这些风险。  【关键词】银行;小额农贷;风险管理  一直以来,农民贷款难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小额农贷的出现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对农村经济和农民创收有很好的帮助。不
从新疆乡镇企业发展历程与现状来看,其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认识上不到位、政策体制性障碍、企业产业化层次低、行业布局不合理及自身发展上的欠缺等问题。本文指出新形势下发展乡
袁山松的《宜都记》等山水作品,对山川风物作出生动的记述和描写;袁山松的山水"知己观"第一次把人们的视野从借山水以比德证道的藩篱中解放出来,是一种自觉的、全新的山水审
大学生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主要继承者,要充分利用儒家"仁爱"精神特有的精神价值和生命力来影响、教育当代大学生,以塑造其高昂的人生格调,培养其有为的人格精神.公民道德是
【摘 要】自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电力已经广泛的应用到了各行各业的生产之中,尤其是在城市的经济发展中,电力已经成为了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力量,各种跟电力有关的价值体系也在不断的重估之中。相比较而言,农村这几年的经济虽然也在不断的发展,但是相较于城市的发展而言,仍然显得有些滞后,其中电力的运用也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因为我国农村的改革发展起步比较晚,在大部分的农村仍然以传统的经营运作模式为主,电力的运用
目前中国新能源产业面临着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由于新能源行业前期投入高,投资周期长,风险高,对其金融支持存在政策扶持有限、融资渠道狭窄等很多问题。太阳能小镇模式拓宽盈利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企业流程相关概念,讨论了对企业进行流程优化下组织结构设计的重要性,结合当代企业发展特点,分析了基于流程优化的企业组织设计,旨在提高企业管理经营模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增强竞争实力。  【关键词】企业;流程优化;组织结构;变革  传统企业组织设计是根据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而建立起来的组织体系,在上个世纪该理论得到社会的高度认可。但如今已经步入到了知识经济和科技经济时代
【摘 要】一直以来,商业银行的业务都是以国内的业务为主,然而近年来,海外代付业务逐渐热起来,越来越多的银行通过海外代付业务拓展渠道,且获得了不错的收益。然而,海外代付业务是一个风险与利益并存的新兴业务,因此,各银行方需要仔细做好审查工作,尽可能的降低业务风险。  【关键词】商业银行;海外代付;风险规避  海外代付业务需要多个合作方共同参与——进口商、开证银行、代付银行,这其中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