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心肌梗死疗效观察及其对变学的影响

来源 :中国保健营养·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cec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目的:观察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治疗老年心肌梗死疗效、心电图变化及其对血流变学的影响。方法:74例心电图证实为心肌梗死的老年人病人,随机分为分为治疗组(B组)34例和对照组(A组)40例,治疗组通过静脉滴注奥扎格雷钠与A组静滴硝酸甘油和丹参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显示了注射用奥扎格雷钠疗程短、见效快、安全性高,改善了以往老人特别是高年人群患梗塞性疾病不能溶栓的看法。
  【关键词】心肌梗死;心电图;血流变学
  【中图分类号】R5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408-02
  心肌梗死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也是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自2008年1月到2012年12月我们采用丹东制药厂出品的注射用奥扎格雷钠【(97)卫药准字X-105号】治疗老年心肌梗死74例,并进行临床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74例患者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全国心血管病会议第三次修订的各类心血管病的诊断标准(1)。均做心电图证实。随机分为治疗组(注射用奥扎格雷钠),对照A组(硝酸甘油加丹参)。(1)治疗组(B组)34例,男24例,女10例,年龄40~80岁,平均(68±1.5)岁;病程1~6天,平均(3.5±1.2)天。属广泛前壁心梗19例,下壁心梗15例,无出血倾向,无血液病,无严重心、脑、肾、肺功能不全者,无严重高血压。(2)对照A组:40例,男27例,女13例,年龄38~86岁,平均(57.5±6.5)岁;病程4~14天,平均(10.2±4.5)。属高侧壁心梗9例,下壁心梗31例;以上2组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心肌缺血程度、伴发疾病评分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1)治疗组:注射用奥扎格雷钠80mg稀释与5%葡萄液250ml或生理盐水250ml静点,静脉持续滴注,2次/d。(2)对照A组:5%葡萄液250ml加硝酸甘油5mg,加丹参20ml静脉滴注,2次/d。各组均以7天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均停用其它抗血小板凝集药物和血管扩张药物。
  2 结果
  2.1 疗效评定标准 按心肌梗死患者心电图表现评分标准评分(2)。治愈: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2小时内回降>50%,胸痛2小时内基本缓解,2小时内出现在灌注性心律失常,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出现(14小时),评分达75%以上;显效:心电图抬高的ST段于4小时内回降>50%,胸痛3小时内基本缓解,血清CK-MB酶峰值提前出现20小时,评分达11%~50%;无效或恶化:胸痛无明显缓解,或治疗后症状和心电图无变化加重或死亡,评分0~10%。
  3 讨论
  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增强,血小板微栓子是心肌梗死的发病机理之一(3)。血小板聚集增强是心肌梗死发作的始动因素还是继发改变等认识没有一致。因此溶栓、降低血小板粘附、抑制血小板聚集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手段。奥扎格雷钠为特异性强力血栓合成酶(TXA2) 抑制剂,不仅能抑制TXA2的产生,使血栓形成过程受到抑制,还能使前列腺素(PGI2)的产生增加,而扩张血管和抑制血小板聚集,同时直接作用于纤维蛋白原a链,降低纤维蛋白原浓度,降低血栓形成基质,抑制血栓形成(4)。奥扎格雷钠有调节机体代谢,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减轻神经细胞的损伤过程,有利于恢复其功能(5)。另外,奧扎格雷钠还具有扩张脑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增加血流作用,有利于阻塞血管的再灌注,加速缺血半暗带的恢复,从而改善临床症状。临床观察结果表明,具有溶栓、降低血小板聚集粘附、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的注射用奥扎格雷钠对老年心肌梗死的治疗效果显著,治疗组愈显率、总有效率与对照A组比较均的显著性差异(P<0.01),其心电图变化治疗组与对照A组总有效率比较也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显示了注射用奥扎格雷钠疗程短、见效快、安全性高,改善了以往老人特别是高龄人群患梗塞性疾病不能溶栓的看法。以往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注射用奥扎格雷钠具有抗血小板凝集、溶解血栓、改善血液流变学的作用,能抑制和延缓血栓形成,对阻塞大鼠心脏动脉引起的心肌梗死有预防作用。从而有效地促进机体微循环,增加心肌的供氧量,调节心肌细胞的免疫功能,达到回复循环系统的功能,为降低病残率提供了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 戴瑞鸿,翁心华,范纸琥,等.内科疾病诊断标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教育出版.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4-297.
  [3] 李家增,贺石林.血栓形成与临床医学[M].第一版,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201-205.
  [4] 戴德根.实用新药特药手册[M].第3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3-872.
  [5] 赵建新,任连荣,刘静. 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疗效观察[J]. 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5,8(1):63-64.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观察替吉奥胶囊(S-1)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初治和复治的晚期胃癌 46 例,奥沙利铂130mg/m2,静脉滴注3h,第 1 天;替吉奥胶囊 80mg/m2,d1~14,分2 次餐后口服,連服14d,停药7d,21d 为1个周期,完成2 个周期评价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 54.3%(25/46),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胃肠道反应和神经系统毒性。结论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4-0407-01  脐带是为宝宝输送营养的管道,宝宝诞生,脐带切断结扎,宝宝宣告独立。随后,被结扎的残留脐带干燥、脱落,露出完整的小肚脐。脐带脱落的时间,会以宝宝情况而有所不同,一般在出生后1-2周脱落。但是在脐带脱落之前,伤口仍需护理,如何护理成为新妈妈们关心的问题。我总结了几点脐带护理体会,现报告如下:  第
期刊
目的 观察哌拉西林一他唑巴坦发生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探讨相关的处理原则及护理方法。方法对31例哌拉西林一他唑巴坦进行分析、总结,分析其护理方法。结果哌拉西林一他唑巴坦过敏反应多发生在静脉输入30min以内,占55%。临床表现为皮疹17例,占55%,全身症状7例(23%),呼吸道症状4例(13%),消化道症状3例(10%)。停用药物后及时应用抗过敏药物等对症支持治疗可好转。结论严格掌握抗生素的使用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