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戊型肝炎疫苗不同免疫程序诱导小鼠产生IgG抗体的变化趋势研究

来源 :中华微生物学和免疫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terlee1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不同免疫程序中BALB/c小鼠体内针对重组戊型肝炎疫苗的特异性IgG抗体含量的动态变化趋势。

方法

将戊型肝炎疫苗系列稀释后腹腔免疫BALB/c、C57BL/6、NIH和KM品系小鼠,筛选适宜的动物模型。将适宜的模型动物随机分为一针免疫组(0周免疫)、二针免疫组(0-4周免疫)、三针免疫组(0-4-12周免疫)和佐剂对照组(与各实验组免疫程序相同),眼内眦采血收集血清,对不同时间节点的血清抗体进行定量检测并分析其含量变化趋势。

结果

C57BL/6和KM这两个品系小鼠在免疫戊型肝炎疫苗后各剂量组抗体阳转率较高,显示应答过于敏感。BALB/c和NIH品系小鼠对各剂量组疫苗免疫应答程度比较适宜,抗体阳转率也呈现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本研究选用BALB/c小鼠作为动物模型。一针免疫组的BALB/c小鼠体内特异性IgG抗体含量在第10周左右达到峰值,为44.35 U/ml,下降后维持在(5.52~13.28) U/ml;二针免疫组在加强免疫后抗体迅速上升于第8周达到峰值,从第10周开始血清抗体浓度开始缓慢下降至平稳期,最终维持在(16.50~32.54) U/ml;三针免疫组在1~12周的血清抗体变化趋势与二针免疫组相似,第三针加强免疫使小鼠体内抗体含量明显增加,并且延长了抗体的衰减周期,其特异性IgG含量维持在(62.65~72.61) U/ml,分别是一针免疫组和二针免疫组的9倍和3倍。

结论

本研究确定了BALB/c小鼠适宜作为动物模型探究不同免疫程序中戊型肝炎疫苗特异性IgG抗体含量动态变化趋势,为进一步研究该疫苗的体内效力提供数据参考。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分析视网膜内层结构紊乱(DRIL)与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玻璃体切割手术(PPV)后视力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系统病例观察性研究。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安徽理工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接受PPV治疗的PDR患者52例58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24例29只眼,女性28例29只眼;年龄45~ 80岁,平均年龄(62.95±9.38)岁。所有患者均采用国际标准视力表行BC
目的探讨新型光遗传学工具Channelrhodopsin-XXM2.0 (XXM2.0)、Channelrhodopsin-PsCatCh2.0 (PsCatCh2.0)的光敏感性及动力学特征,分析其是否可用于光遗传学视觉功能的恢复。方法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将XXM2.0和PsCatCh2.0的基因片段连接到包含抗氨苄青霉素筛选基因和报告基因的载体pCIG (c)-msFoxn3上,形成新质粒pCI
脉络膜血管指数(CVI)是血管腔面积与脉络膜总面积的比值,既可以反应出脉络膜内血管成分的改变,又可作为后续治疗效果的观察指标。CVI是一种新的生物测量工具,正在逐渐被应用于各种眼部疾病的脉络膜结构观测中。在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息肉样脉络膜血管病变、老年性黄斑变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等病理生理机制研究、疾病进程监测和疗效评估中具有巨大应用前景。了解CVI在各种眼部疾病中的研究进展,可为CVI
目的构建肝脏及淋巴结窦内皮细胞C型凝集素糖基识别结构域(LSECtin-CRD)双半胱氨酸(Cys)突变体原核表达载体,获得LSECtin-CRD突变体蛋白,并鉴定其生物学活性。方法基于LSECtin-CRD的三维结构模型选择突变位点;通过重叠延伸PCR(SOE-PCR)对LSECtin-CRD基因引入Cys点突变,构建pET28b-Tat-LSECtin-CRD突变体载体;IPTG诱导可溶性表达
目的探讨IL-1β在人胎盘间充质干细胞(human placenta-derive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PMSCs)调节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活化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向CD8+IL-10+T细胞亚群分化中的作用。方法应用CBA试剂盒检测RA患者血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 BMSCs)中钠离子-牛磺胆酸共转运多肽(sodium taurocholate cotransporting polypeptide, NTCP)的表达情况,探索体外培养的BMSCs能否自然感染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及NTCP是否是HBV感染BMSC
目的通过检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浆外泌体中miRNA-146a-5p和miRNA-155-5p的表达,探讨其在RA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Qiagen外泌体提取试剂盒提取56例RA患者和24例健康者血浆中的外泌体,以miRNA-451a作为内源性参考对照,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外泌体中miRNA-146a-5p和miRNA-155-5p的相对表达量,使用2-△△Ct法计算相对
目的探讨miRNA-499a-5p靶向CD38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9c2心肌细胞,采用H2O2诱导心肌细胞损伤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H2O2组、H2O2+阴性对照(NC)组和H2O2+miRNA-499a-5p组。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和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心肌细胞中miRNA-499a-5p和CD3
目的研究重组创伤弧菌溶细胞素膜成孔多肽(rMpf)对小鼠J774A.1巨噬细胞株的细胞毒性作用及对活性氧簇(ROS)和溶酶体的影响,并了解其作用巨噬细胞后的胞内定位情况。方法利用大肠埃希菌表达系统表达rMpf,体外作用于小鼠J774A.1巨噬细胞株。流式细胞术分析rMpf对小鼠J774A.1巨噬细胞株的细胞毒性作用及对ROS和溶酶体的影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其胞内定位情况。结果低浓度(4 μg/
目的研究布鲁杆菌S2株诱导BV-2小胶质细胞凋亡的机制,以发现神经型布鲁杆菌病药物治疗的新靶点。方法用布鲁杆菌S2株分别侵染BV-2小胶质细胞0、3、6、12、24 h,Western blot和RT-qPCR技术检测p-JNK、p53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免疫荧光技术检测p-JNK蛋白核转运。结果布鲁杆菌S2株能促进BV-2小胶质细胞p-JNK、p53蛋白及mR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