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眼中真实的马克·吐温

来源 :世界文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jcw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吐温

  在苏西看来,父亲幽默风趣,是“最可爱的人”,但他不只是个幽默大师,更是个善于推理的哲学家。他很会讲笑话,喜欢好玩的事,喜欢大笑,但他不只会搞笑,他其实是个哲学家,喜欢推理。他既幽默又严肃,脑子中思考的严肃事情远比幽默要多得多。他更喜欢严肃书籍,对严肃话题更感兴趣,在家人面前所谈论的题目,九成都是严肃话题,只是偶尔幽默一下。苏西对父亲的多面描写,有力地否定了当时外界疯传的马克·吐温单面幽默大师的形象,使其形象更饱满、更可信。在苏西眼中,父亲是个大作家,还是个不错的演员,而母亲与苏西三姐妹都是父亲的忠实读者、编辑、批评家与演员。每次母亲编辑父亲的手稿时,三姐妹都紧张地看着母亲手中的笔,生怕母亲把她们喜欢的段落删掉。一家人朗诵父亲作品的场景,温馨感人。在母亲的设计下,苏西与孩子们一起,排演父亲的作品《王子与乞丐》的情景更是频繁出现。第二次演出时,马克·吐温特意为自己加了个角色,父女俩一起排练、演出,给苏西留下深刻印象。后来他们又在家将这出戏演了几次,每次演出都有多达84个观众,那是马克·吐温家所能容纳的上限,大家都很开心。苏西与母亲一样,认为父亲最好的谋生手段是写作,因此当苏西听父亲说想放弃写作时,她与母亲非常担心,幸好马克·吐温只是说说而已。
  《王子与乞丐》之所以被频频提起,是因为在苏西看来,它是父亲最出色的一部作品。它不仅体现了父亲丰富的情感与博大的同情心,而且观点非常可爱、引人入胜,文字也简直完美。她认为书中充满动人的情节,而最动人的一幕是骑着高头大马的乞丐突遇母亲的场景,其精彩感人,描写非常到位。乞丐将王位还给王子的情节妙趣横生,幽默感十足,而幽默是父亲的一贯风格。这些评论虽然稚嫩,却也中肯到位,一个13岁的孩子能有这样的见地,的确不凡。
  在苏西看来,父亲是个美男子。他有着漂亮的灰色头发,好看的高鼻梁,善良的蓝眼睛,留着一小撮胡须。他的头型和侧脸都非常漂亮,身材也很好,肤色白皙。总之除牙齿不够突出以外,父亲长得完美无缺。马克·吐温借苏西对他外貌的真实描写,抨击那些人云亦云的评论家对他形象的歪曲,可谓有理有据。
  父亲也有很多弱点与缺点。他有作家复杂的大脑,却理解不了一些最简单的日常事务,活脱脱一个不谙世事的书呆子。为马克·吐温家带去许多困扰的防盗警报器终于修好,但实验后父亲却觉得正相反,因此万分沮丧,无论母亲怎么解释,父亲就是觉得不可思议,并且越来越不耐烦。缺乏耐心,脾气暴躁,缺乏实际生活经验的父亲形象跃然纸上。父亲不只脾气不好,而且说话难听,甚至讲粗话,有时非常心不在焉。他思考时喜欢在屋子里踱来踱去,这习惯甚至被客人误解,以为他不喜欢访客。他烟瘾很重,几乎抽个不停。他不喜欢去教堂,原因是不喜欢听人唠叨,而他自己自言自语几个小时都不嫌烦。父亲一点儿都不谦虚,从不掩饰对自己作品的欣赏与迷恋,有点自吹自擂的嫌疑,让孩子们有时候都替他难为情(其实他有时根本没意识到读的是自己的作品),等等,不一而足。对自己的这些弱点与缺点,马克·吐温毫不否认,甚至在女儿作品的提示下举了更多形象具体的例子,突出传主的个性特质。
  作家、哲学家、演讲家、好父亲,甚至还是个好演员,幽默风趣,才华出众,小毛病也不少,这就是苏西在传记中勾勒的父亲形象,比马克·吐温在公众心目中单一的幽默大师形象更全面、更真实、更不偏不倚。除了父亲,苏西也画龙点睛般地勾勒出很多与父亲密切相关的人物形象,包括母亲、两个妹妹和许多亲朋好友,诸多趣闻轶事。它们为马克·吐温的口述自传提供了无尽的线索与灵感。
  但《马克·吐温自传》将苏西定格在了17岁前,再就是她24岁去世前后马克·吐温夫妇的悲痛之情,对她中间的7年生活讳莫如深。不过有资料显示,长大后的苏西对父亲的看法悄悄发生了变化,少女情怀中的偶像父亲形象似乎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父亲的名声给她带来的诸多烦恼与难堪。她觉得父亲应该以一个严肃作家的身份示人,而不仅仅是个搞笑的幽默家,而她13岁就知道父亲不仅仅是个幽默大师。1890年,苏西开始在布尔茅尔学院学习,却不知何故,一学期后就离开了这所著名大学。其间她极力反对父亲去布尔茅尔学院讲《金色手臂》,因为在她看来,这个故事对她世故的同学们来说过于幼稚,马克·吐温答应了,但还是讲了这个著名的鬼故事,难堪之极的苏西哭着跑出报告大厅。她的辍学也许与父亲的演讲不无关联。后来苏西随家人到欧洲学习,类似的烦恼常常使她无所适从。枯燥的夜晚,喜怒无常的父亲,在父亲阴影下生活的“影响的焦虑”,对意大利有妇之夫的迷恋,都使她烦恼不已,甚至悲观厌世,以致对同学说她找不到生活下去的理由。身心健康每况愈下的苏西不得不寻求治疗,尝试精神疗法、水疗等多种治疗法。1895—1896年,深陷债务危机的马克·吐温到欧洲巡回演讲,苏西决定不与家人同行,没想到这竟成了永别,让马克·吐温夫妇痛心不已。
  马克·吐温对苏西成年后的精神困境到底了解多少,我们不得而知。但伟大如马克·吐温,大概也不能免俗,尤其是饱经风霜的晚年的马克·吐温,也许只愿回忆那些令人高兴的事,不愿触及对爱女不利的伤心事。
  引用是最重要的互文性手法,而在《马克·吐温自传》的前两卷中,马克·吐温共在27天的口述自传中57次引用《苏西的传记》(比较集中地出现在1906年2月7—26日和10—12月间),最短的只有一句话,最长的达一千多词,总共长达14704词,几乎是苏西作品的全部内容。自传与传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交织,难分难解。父女俩还互为对方作品的传主,文本与文本、主体与主体之间对话、交流与互补的意味强烈。《苏西的传记》就像引子,源源不断地引出马克·吐温对早逝女儿的痛苦回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对家庭趣闻轶事的回顾,对自身经历的补充与说明,等等。《马克·吐温自传》的意义在与《苏西的传记》的“对话与交流中不断地删减、增加、变形、改写自身,从而生成新的意义、新的文本”,新文本对老文本“起着复读、强调、浓缩、转移和深化的作用”。
其他文献
所谓茶人,指的并不只是种植茶叶或销售茶叶的专家,而是真正用心对待茶,必须得有一定的修为与道德涵养,以及温厚谦和等特质,进而融入“以茶入道”的精神,这才能真正称得上“茶
埃德纳·费伯的女性历史小说在大众文化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其对时代精神的把握符合美国中产阶级的情感需要,反映出中产阶级的价值观和道德理念。费伯的历史小说突出女性在美
古希腊文学中有相当多的作品都表现出了主人公的自尊自立和无上荣誉感,从人类自我意识的觉醒以及和命运顽强对抗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浓厚的竞技精神。在多元化文学的前提下,本文
<正>2014年已经结束,在2015年新年伊始,让我们从破除谣言、开启更理性的生活开始。谣言是整个社会的毒瘤。为了让真相晓之于众,破除谣言的侵害,2015年1月13日,北京地区网站联
今天,当我们享受二十世纪革命的成果,或者沉浸在自由、民主和平等的理念中重新审视革命,反思革命在追求公平正义过程中的严酷与不公正性,甚至以为在商业化大潮中总算松一口气
一般说来,皮兰德娄小说的基调较为悲怆沉郁,而《理想的婚姻》(Un matrimonio ideale)把一个男侏儒同一个女巨人的结合写得妙趣横生,说明作家特有的幽默感不止于深沉,有时也很
摘 要:“痛苦组诗”是赫伯特代表作诗集《圣殿》中以相同标题命名数量最多的诗歌,在这五首诗歌中贯穿着诗人对基督教“痛苦意识”的思考;“树木意象”与“狂风意象”的出现将诗人的痛苦情感与获得精神救赎的可能性联系在一起。同时,诗人的人生经历为读者理解其痛苦情感提供了现实角度。然而,无论宗教体验中的痛苦,还是世俗生活中的痛苦,在诗人看来,只有在上帝面前的谦卑,才能坚定他抵制世俗抱负的诱惑,在灵魂上追求宗教意
本文从资本流动角度考察了利率、汇率的联动,并着重分析了汇率变动对市场利率的影响。从均衡的角度讲,人民币汇率弹性的短期快速增长大大降低了利率波动的幅度,而利率对汇率
这些年每当有人和我谈起西安的回坊,大都所言皆为美食。民以食为天,自古而然。而当你了解了回民发展之历史,当你欣赏了回民美食制作之工艺,当你与回民结下了手足之情,那时你
香港中环,素来乃各路兵家必争之地。放眼饮食界,近期最大的事件莫过于《地狱厨房》名厨Gorden Ramsay把店开进中环,此外,还有来自纽约的意大利料理新星、街头小食和趣味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