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罗马俱乐部成员,自从1972年推出预测报告《增长的极限》一书后,乔根·兰德斯一举成为世界顶尖环境战略研究学者。
作为一个外部观察者,乔根·兰德斯的新著《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下简称《2052》)又将为我们揭示什么?
“《2052》不仅是对当前局势的一个分析,更多地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测。我写这本书的动机出于一种绝望之下的希望,我希望用这种精神来激励大家,就是说朝着可持续发展这一标让每个人改变自己的一些行为。”国庆前夕,乔根·兰德斯在接受《中关村》杂志采访时明确表示。
关于世界
《增长的极限》像《寂静的春天》等很著名的书籍一起唤起了人们对世界经济增长、人口爆炸、资源环境、气候变化等严肃问题的关注,并产生了基础而深远的影响。
“世界大部分地区追求的只是一种经济上的增长。过去40年来,造成的结果使全球的发展成为一种非常不可持续的发展,最明显的体现是全球变暖、森林植被破坏,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一直都在增加,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兰德斯说,这个世界所做的正好是《增长的极限》的一书告诉他们不要做的那些事情。
他开宗明义地说,写作《2052》是因为从《增长的极限》开始,40多年以来一直都致力于可持续发展这样一项工作,但是人类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所以他选择了出版新书,来更新并传播他的观点和想法。
面对《中关村》杂志,兰德斯重申,环境污染是从传统的农业国到工业化国家转型期间都会遇到的问题。而且经历过这种情况的国家,最后都成功地度过了这个阶段,并且解决了环境上的问题。他说为什么欧洲现在看起来这么清洁,没有那么多污染,不是说一直都是干净的,或者说没有污染的,而是在过去40年终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解决这些问题,整个过程是持续了40年。
在北大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所长王浦劬教授看来,乔根·兰德斯1972年所出版的《增长的极限》和《2052》一书,有一脉相承的关系,立足过去四十年,启迪未来四十年。有三点:一是基本研究方向相似性。在针对增长本身和自然关系研究上面,采用了比较科学的方法,而不是哲学的方法,预测具有科学方法论的特点。二是观点的相似性。无论是回顾过去40年和展望未来40年,人与自然关系本身会进一步恶化,人类发展会达到自己的极限是罗马俱乐部始终所秉承的观点。三是悲观主义思维。在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判断方面,基本上带有悲观主义的特点,它代表了一種悲观主义思维,那就是人类与自然关系是处理不好的。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判断已经被验证。
特别要看到,兰德斯提出一个看似诡吊的命题:西方代议制民主和资本主义使人类发展短视化,使得可持续发展不可逆。但是这两者恰恰又是过去几百年人类文明发展的成功推进器。在可持续发展面前,这种短视化恰恰是发展的源泉。
放眼世界,兰德斯给大家提出一个思考题:保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不同地区比较、约束因素分析,尤其是通过人文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关系分析,我们面临的国别制度选择是否正在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在此过程中,我们需反思做了什么,又疏忽了什么?
关于中国
话题回到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中国未来发展显然无法独善其身。乔根·兰德斯提醒说,在未来10-15年中,中国将会遭遇到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个就像所有其他国家在发展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样。比如说伦敦、洛杉矶曾经有过的烟尘污染,可喜的是后来他们都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中国人口众多而且是发展中国家,那么中国的可持续道路会向全世界展现一种未来的可持续前途。”兰德斯表示,随着发展的加深,他坚信中国环境问题最终是能解决的,中国最终会成为一个发达、富裕的国家。他说,对此非常有信心。
但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看来,关键是中国人自己应该怎么来走,如果中国的这条可持续的道路走不通的话,他觉得乔根·兰德斯先生描绘的一种比较暗淡的世界情景很有可能会出现。
兰德斯他说看好中国发展前景的主要因素就是中国人是否有足够的耐心,给政府10-20年的时间来解决这些问题。无疑,这意味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乔根·兰德斯预测,到2052年的时候,中国人的收入会是现在的5倍,经济总量也会是现在的5倍,消费量也会极大地增加。中国在未来40年中的发展,会很像日本在1955年到1990年,是赶超西方黄金期的上升阶段。这给中国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物质保障。
根据杨富强的理解,兰德斯基本上向我们提出了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四个不同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牺牲环境,牺牲生态来促使增长。发达国家经历了,中国也经历了,大家正在反思这个问题;第二个阶段就是怎么保持经济增长和环境平衡发展,也就是采取一种折中妥协的态度,现在发达国家正在处于这个末期,中国刚刚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中国五年计划的目标就是要平衡发展;第三个阶段就是要在气候变化和环境生态方面,作为限制条件来求得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就会比较缓慢,所以像青海、西藏就是在生态环境的限制下进行经济的增长,因为生态脆弱,所以那边的要求格外严格;第四个阶段是未来的前途是光明的。也就是说,中国可以突破这样的一种局限。比如说,在能源方面,乔根·兰德斯先生就提出来,到了2052年,他很乐意地看见可再生能源取得了基本上占一个主导地位。
中国面临着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人均的生态足迹正在增长。这正如乔根·兰德斯先生所说的,依靠中国自己的资源是不能支撑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这是一个挑战。
“但是中国目前发展方式,却在向美国的发展方式靠拢,我认为这个是应该值得我们深思的。”杨富强提醒道。在他看来,中国是全球碳排放最大的国家,据预测人均排放几年之后很快就要赶上日本、欧盟人均水平。然后再去追赶美国吗?
对人类未来的预言,即使是最悲观的预言者也不会希望预言的结果发生。哪怕是最美好的预言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努力,去行动,才有可能变为现实。这其实就是兰德斯《2052》新著的意义所在。
就像乔根·兰德斯所给予我们的建议一样:我们的未来需要我们的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去解决问题。也许《2052》这本书它会像《增长的极限》的一样,在今后的很多年里面成为人们不断阅读,不断讨论的一个经典作品。
作为一个外部观察者,乔根·兰德斯的新著《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下简称《2052》)又将为我们揭示什么?
“《2052》不仅是对当前局势的一个分析,更多地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测。我写这本书的动机出于一种绝望之下的希望,我希望用这种精神来激励大家,就是说朝着可持续发展这一标让每个人改变自己的一些行为。”国庆前夕,乔根·兰德斯在接受《中关村》杂志采访时明确表示。
关于世界
《增长的极限》像《寂静的春天》等很著名的书籍一起唤起了人们对世界经济增长、人口爆炸、资源环境、气候变化等严肃问题的关注,并产生了基础而深远的影响。
“世界大部分地区追求的只是一种经济上的增长。过去40年来,造成的结果使全球的发展成为一种非常不可持续的发展,最明显的体现是全球变暖、森林植被破坏,二氧化碳排放量每年一直都在增加,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兰德斯说,这个世界所做的正好是《增长的极限》的一书告诉他们不要做的那些事情。
他开宗明义地说,写作《2052》是因为从《增长的极限》开始,40多年以来一直都致力于可持续发展这样一项工作,但是人类在可持续发展方面效果是非常不理想的,甚至可以说是失败的,所以他选择了出版新书,来更新并传播他的观点和想法。
面对《中关村》杂志,兰德斯重申,环境污染是从传统的农业国到工业化国家转型期间都会遇到的问题。而且经历过这种情况的国家,最后都成功地度过了这个阶段,并且解决了环境上的问题。他说为什么欧洲现在看起来这么清洁,没有那么多污染,不是说一直都是干净的,或者说没有污染的,而是在过去40年终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去解决这些问题,整个过程是持续了40年。
在北大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所长王浦劬教授看来,乔根·兰德斯1972年所出版的《增长的极限》和《2052》一书,有一脉相承的关系,立足过去四十年,启迪未来四十年。有三点:一是基本研究方向相似性。在针对增长本身和自然关系研究上面,采用了比较科学的方法,而不是哲学的方法,预测具有科学方法论的特点。二是观点的相似性。无论是回顾过去40年和展望未来40年,人与自然关系本身会进一步恶化,人类发展会达到自己的极限是罗马俱乐部始终所秉承的观点。三是悲观主义思维。在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判断方面,基本上带有悲观主义的特点,它代表了一種悲观主义思维,那就是人类与自然关系是处理不好的。在某种程度上,这种判断已经被验证。
特别要看到,兰德斯提出一个看似诡吊的命题:西方代议制民主和资本主义使人类发展短视化,使得可持续发展不可逆。但是这两者恰恰又是过去几百年人类文明发展的成功推进器。在可持续发展面前,这种短视化恰恰是发展的源泉。
放眼世界,兰德斯给大家提出一个思考题:保持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通过不同地区比较、约束因素分析,尤其是通过人文因素和制度因素的关系分析,我们面临的国别制度选择是否正在成为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在此过程中,我们需反思做了什么,又疏忽了什么?
关于中国
话题回到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中国未来发展显然无法独善其身。乔根·兰德斯提醒说,在未来10-15年中,中国将会遭遇到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个就像所有其他国家在发展中遇到的环境污染问题一样。比如说伦敦、洛杉矶曾经有过的烟尘污染,可喜的是后来他们都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中国人口众多而且是发展中国家,那么中国的可持续道路会向全世界展现一种未来的可持续前途。”兰德斯表示,随着发展的加深,他坚信中国环境问题最终是能解决的,中国最终会成为一个发达、富裕的国家。他说,对此非常有信心。
但在世界自然基金会全球气候变化应对计划主任杨富强看来,关键是中国人自己应该怎么来走,如果中国的这条可持续的道路走不通的话,他觉得乔根·兰德斯先生描绘的一种比较暗淡的世界情景很有可能会出现。
兰德斯他说看好中国发展前景的主要因素就是中国人是否有足够的耐心,给政府10-20年的时间来解决这些问题。无疑,这意味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
乔根·兰德斯预测,到2052年的时候,中国人的收入会是现在的5倍,经济总量也会是现在的5倍,消费量也会极大地增加。中国在未来40年中的发展,会很像日本在1955年到1990年,是赶超西方黄金期的上升阶段。这给中国解决环境问题提供了物质保障。
根据杨富强的理解,兰德斯基本上向我们提出了中国经济增长与环境关系的四个不同阶段:
第一个阶段就是牺牲环境,牺牲生态来促使增长。发达国家经历了,中国也经历了,大家正在反思这个问题;第二个阶段就是怎么保持经济增长和环境平衡发展,也就是采取一种折中妥协的态度,现在发达国家正在处于这个末期,中国刚刚开始认识到这个问题,所以中国五年计划的目标就是要平衡发展;第三个阶段就是要在气候变化和环境生态方面,作为限制条件来求得经济的增长,这种增长就会比较缓慢,所以像青海、西藏就是在生态环境的限制下进行经济的增长,因为生态脆弱,所以那边的要求格外严格;第四个阶段是未来的前途是光明的。也就是说,中国可以突破这样的一种局限。比如说,在能源方面,乔根·兰德斯先生就提出来,到了2052年,他很乐意地看见可再生能源取得了基本上占一个主导地位。
中国面临着最大的挑战是什么呢?就是我们人均的生态足迹正在增长。这正如乔根·兰德斯先生所说的,依靠中国自己的资源是不能支撑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需要,这是一个挑战。
“但是中国目前发展方式,却在向美国的发展方式靠拢,我认为这个是应该值得我们深思的。”杨富强提醒道。在他看来,中国是全球碳排放最大的国家,据预测人均排放几年之后很快就要赶上日本、欧盟人均水平。然后再去追赶美国吗?
对人类未来的预言,即使是最悲观的预言者也不会希望预言的结果发生。哪怕是最美好的预言也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努力,去行动,才有可能变为现实。这其实就是兰德斯《2052》新著的意义所在。
就像乔根·兰德斯所给予我们的建议一样:我们的未来需要我们的每一个人都行动起来,去解决问题。也许《2052》这本书它会像《增长的极限》的一样,在今后的很多年里面成为人们不断阅读,不断讨论的一个经典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