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班级是学校构成的基本单位。班主任是这个基本单位的组织者、建设者和管理者。班主任能力的好坏将直接影响育人质量。培养什么样的人,就需要教师具备什么样的能力。随着班主任的专业化进程,使从事班级管理的工作人员具备基本的专业技能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保证。本文针对小学班主任六项基本能力进行探讨,以供读者参考。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六项基本能力
小学班主任是小学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也是班级与任课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者,是家校开展共育工作的桥梁、纽带……真可谓是学校工作的“多面手”。既如此,小学班主任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呢?
一、 班级建设能力
小学班主任教师在班级建设方面需要掌握的能力主要有常规管理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与文化建设能力。
首先,常规管理能力是小学班主任履行职责的最基本能力,包含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管理与班级纪律的维持,是建设规范化班级管理的第一步。
其次,活动组织能力则体现了班主任在班级精神建设上的能力,优质的班级活动能够拉近师生、生生距离,使班级内全体成员形成向心力与集体荣誉感,使班集体团结一致。
最后,文化建设能力则与提升班级管理境界有关,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增强教育的多元化程度;班级文化是一种潜藏于班级管理背后的精神力量,良好的班级文化比任何显性的规章制度都更有影响力,因此班风建设十分考验班主任的专业能力。
二、 课程育人领导能力
对于班主任教师来说,教书育人仍是其本职工作,课程育人领导能力即为班主任平衡班级管理与课程教学的能力,班主任只有把握好“教学”与“育人”的“度”,才能实现对学生个体的科学管理与尊重,使学生在情、义、知、行等方面协调发展。
一方面,班主任教师要对所授课程十分精通,熟悉教材内容与学生特点,合理地安排每一次课堂教学的内容,保持高水平的教学状态,赢得班级学生的认可;另一方面,班主任教师应结合日常管理中对学生的了解实现因材施教,注重教学评价中的艺术方法,积极反思并引导学生一同反思,实现课程教学与班级管理的育人目标。
三、 指导个体发展能力
现阶段,在“小班化”政策的引导下,小学教育中班级平均学生数量有所下降,班主任教师对每个学生个体的关注程度得到提升,在单独辅导学生上具有更加充足的精力。班主任辅导学生的主要目的为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这其中涉及了知识内容、学习方法与心理健康等方面。小学生的“向师性”都很强,其在生活与学习中会不自觉地回忆与模仿教师的言行,对教师的教导具有很高的接受度。因此,小学班主任指导个体发展的能力可显著影响到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实际成长情况。
为增强对学生个体发展的指导能力,小学班主任不仅需要做好自身所授学科的教学准备工作,还要对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有一定了解。例如,当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时,其不仅要精心准备语文教学内容,还要多与学生或其他任课教师的沟通,对学生正在学习的各科内容有实时把握,以便在师生相处中快而准地为学生解决问题。
四、 家校共育协同能力
在校园生活中,班主任需要负责学生、任课教师与家长三方的联络工作,并在其中充当协调者与组织者,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班主任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在处理教育中的人际关系时,班主任需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确保家长能够理解学校工作,并在家庭教育中予以配合,共同担负起教育学生的责任。在此过程中,班主任教师需要多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解家长需要学校做什么,或是家长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什么期望,并从理性角度为家长解释其关心的问题,让家长心甘情愿地负担起教育责任。
例如,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社交手段得到普及,家校互动的方式十分丰富,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方式不再限于“联络册”或是“电话通讯”,班主任可用微信群等手段与学生家长进行文字数据与图片视频等形式的交流,让家长更充分地了解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生活,并在了解的基础上更愿意支持学校工作。
五、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与抗挫能力的不足,身上存在许多潜藏的心理问题,其在遇到变故与打击时常不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行为表现上的反常,及时介入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确保其从内外获得精心的呵护,保持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在观察到某名学生心情低落,不愿与任课教师或同学互动时,班主任应首先对学生的负面情绪示以理解,而不是大声呵斥或是直接按照规章制度对其进行惩罚。此时,班主任可以带该学生去谈话室进行单独的交流,了解学生郁闷情绪的起因,并助其疏解。因此,为顺利解决学生的这类心理障碍或問题,班主任教师必须要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各项知识,并掌握师生沟通艺术。
六、 网络媒介育人能力
在“互联网 ”战略的号召下,新时期的基础教育十分注重与互联网科技的融合,小学教育从校园管理到课程教学都在努力结合互联网时代的新技术,以求紧跟时代发展。小学班主任在执行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上下功夫,对其生活与学习的各细节作出指导,因此班主任网络媒介育人能力是影响小学生信息技术接受能力的重要因素,只有班主任做到将互联网科技融入班级工作日程,小学生才能真正习惯多媒体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方式。
如今小学教育很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班主任需要经常鼓励学生在课下时间寻找感兴趣的读本进行阅读,过去班主任一般会推荐学生阅读纸质书,而进入新媒体时代后,班主任还可以在精心筛选后为学生推荐网络自媒体读物或是电子书。
综上所述,六项基本能力是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也是考核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核心标准。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应时刻以六项基本能力的内涵要求自己,方能保证素质教育模式在小学教育中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宋立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41-42.
[2]戴秀梅.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方式的实证研究[J].教书育人,2018(13):74.
[3]马凤君.关于提高小学班主任的教学管理效率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196.
作者简介:
黄莲,重庆市,重庆市北碚区水土小学校。
关键词:小学教育;班主任;六项基本能力
小学班主任是小学学校中全面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工作的教师,是班级的组织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也是班级与任课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工作的协调者,是家校开展共育工作的桥梁、纽带……真可谓是学校工作的“多面手”。既如此,小学班主任究竟应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呢?
一、 班级建设能力
小学班主任教师在班级建设方面需要掌握的能力主要有常规管理能力、活动组织能力与文化建设能力。
首先,常规管理能力是小学班主任履行职责的最基本能力,包含对学生行为习惯的管理与班级纪律的维持,是建设规范化班级管理的第一步。
其次,活动组织能力则体现了班主任在班级精神建设上的能力,优质的班级活动能够拉近师生、生生距离,使班级内全体成员形成向心力与集体荣誉感,使班集体团结一致。
最后,文化建设能力则与提升班级管理境界有关,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可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增强教育的多元化程度;班级文化是一种潜藏于班级管理背后的精神力量,良好的班级文化比任何显性的规章制度都更有影响力,因此班风建设十分考验班主任的专业能力。
二、 课程育人领导能力
对于班主任教师来说,教书育人仍是其本职工作,课程育人领导能力即为班主任平衡班级管理与课程教学的能力,班主任只有把握好“教学”与“育人”的“度”,才能实现对学生个体的科学管理与尊重,使学生在情、义、知、行等方面协调发展。
一方面,班主任教师要对所授课程十分精通,熟悉教材内容与学生特点,合理地安排每一次课堂教学的内容,保持高水平的教学状态,赢得班级学生的认可;另一方面,班主任教师应结合日常管理中对学生的了解实现因材施教,注重教学评价中的艺术方法,积极反思并引导学生一同反思,实现课程教学与班级管理的育人目标。
三、 指导个体发展能力
现阶段,在“小班化”政策的引导下,小学教育中班级平均学生数量有所下降,班主任教师对每个学生个体的关注程度得到提升,在单独辅导学生上具有更加充足的精力。班主任辅导学生的主要目的为促进学生的个人发展,这其中涉及了知识内容、学习方法与心理健康等方面。小学生的“向师性”都很强,其在生活与学习中会不自觉地回忆与模仿教师的言行,对教师的教导具有很高的接受度。因此,小学班主任指导个体发展的能力可显著影响到学生在小学阶段的实际成长情况。
为增强对学生个体发展的指导能力,小学班主任不仅需要做好自身所授学科的教学准备工作,还要对其他学科的教学内容有一定了解。例如,当语文教师担任班主任时,其不仅要精心准备语文教学内容,还要多与学生或其他任课教师的沟通,对学生正在学习的各科内容有实时把握,以便在师生相处中快而准地为学生解决问题。
四、 家校共育协同能力
在校园生活中,班主任需要负责学生、任课教师与家长三方的联络工作,并在其中充当协调者与组织者,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是班主任顺利开展工作的基础。在处理教育中的人际关系时,班主任需重视与学生家长的沟通,确保家长能够理解学校工作,并在家庭教育中予以配合,共同担负起教育学生的责任。在此过程中,班主任教师需要多站在家长的角度考虑问题,了解家长需要学校做什么,或是家长对学生的未来发展有什么期望,并从理性角度为家长解释其关心的问题,让家长心甘情愿地负担起教育责任。
例如,在互联网时代,网络社交手段得到普及,家校互动的方式十分丰富,班主任与学生家长的沟通方式不再限于“联络册”或是“电话通讯”,班主任可用微信群等手段与学生家长进行文字数据与图片视频等形式的交流,让家长更充分地了解学生在校园内的学习生活,并在了解的基础上更愿意支持学校工作。
五、 心理健康教育能力
由于小学生生活经验与抗挫能力的不足,身上存在许多潜藏的心理问题,其在遇到变故与打击时常不具备自我调节的能力,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能够及时发现学生在行为表现上的反常,及时介入对其进行心理辅导,确保其从内外获得精心的呵护,保持身心健康发展。
例如,在观察到某名学生心情低落,不愿与任课教师或同学互动时,班主任应首先对学生的负面情绪示以理解,而不是大声呵斥或是直接按照规章制度对其进行惩罚。此时,班主任可以带该学生去谈话室进行单独的交流,了解学生郁闷情绪的起因,并助其疏解。因此,为顺利解决学生的这类心理障碍或問题,班主任教师必须要熟悉教育心理学的各项知识,并掌握师生沟通艺术。
六、 网络媒介育人能力
在“互联网 ”战略的号召下,新时期的基础教育十分注重与互联网科技的融合,小学教育从校园管理到课程教学都在努力结合互联网时代的新技术,以求紧跟时代发展。小学班主任在执行班级管理工作时,需要在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上下功夫,对其生活与学习的各细节作出指导,因此班主任网络媒介育人能力是影响小学生信息技术接受能力的重要因素,只有班主任做到将互联网科技融入班级工作日程,小学生才能真正习惯多媒体网络环境中的学习方式。
如今小学教育很注重对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班主任需要经常鼓励学生在课下时间寻找感兴趣的读本进行阅读,过去班主任一般会推荐学生阅读纸质书,而进入新媒体时代后,班主任还可以在精心筛选后为学生推荐网络自媒体读物或是电子书。
综上所述,六项基本能力是新时期小学班主任必须具备的专业素养,也是考核班主任工作质量的核心标准。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应时刻以六项基本能力的内涵要求自己,方能保证素质教育模式在小学教育中平稳运行。
参考文献:
[1]宋立华.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及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8(32):41-42.
[2]戴秀梅.小学班主任专业化发展方式的实证研究[J].教书育人,2018(13):74.
[3]马凤君.关于提高小学班主任的教学管理效率策略探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14):196.
作者简介:
黄莲,重庆市,重庆市北碚区水土小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