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文章认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粮食安全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否缩小是衡量推进城乡一体化政策措施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应该是以专业合作社形式组织起来的农民;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发展农民之间的资金互助上;宏观调控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公平调控;地方政府绝不能与民争利;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应作为今后"三农"政策的基本导向;农村社区化的本质是要让农民与市民一样过上现代文明的幸福生活,而不是要化掉村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认为,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粮食安全是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是否缩小是衡量推进城乡一体化政策措施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主体应该是以专业合作社形式组织起来的农民;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应放在发展农民之间的资金互助上;宏观调控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公平调控;地方政府绝不能与民争利;不断加大对农业和农民的补贴应作为今后"三农"政策的基本导向;农村社区化的本质是要让农民与市民一样过上现代文明的幸福生活,而不是要化掉村庄。
其他文献
刘继才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10年3月题画诗,是以画为题而作的诗,或就画赞人,或借画抒怀,或由画言理。而直接题写于画上的诗,融诗、书、画于一体,既有诗情画意,又有笔韵书趣。题画诗是中国诗歌的一个独特品种,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本书由上、中、下三篇组成。上篇((艺境与道境:陶渊明的“无弦琴”与诗意生活——对陶渊明的音乐文化解读》,主要以陶渊明“无弦琴”为切入点来探讨陶渊明的文学创作与音乐艺术的关系,不同意前人关于陶渊明“性不解音律”的说法,展示了陶渊明的特殊风采。中篇《人道与拒佛:对陶渊明的宗教文化解读》,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五斗米”的故事:
100多年前,我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驱张謇胸怀“实业报国”的抱负,率先在江苏南通进行工业革命,使南通成为中国私营经济的发祥地。改革开放30余年来,南通的所有制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个体经营经济发展势头迅猛,私营企业主阶层不断发展壮大,犹如江苏省的大潮。他们的发展演变是整个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变迁的一个缩影。徐兴林博士所著《江海涌动私营潮》,
“格卑”是宋代诗学中的流行观念,主要体现了宋人对晚唐五代诗的语言策略的深刻批判与反思:“意胜言”与“言胜意”,这两种相互矛盾的语言策略并存于晚唐五代的诗歌世界中,构成了“格卑”观念的两层内涵。“格卑”观念不仅反映了宋人批判继承晚唐五代诗从而建设宋调的具体过程,而且显示了传统儒家文学观念在宋代诗学中的绵延与渗透,因此具有丰富的历史价值乃至永恒的“本体论”价值。
本书以五十余万字的篇幅,全面梳理了中国历史上“文艺复兴”展现出来的文学、文化、艺术形态,将明代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的启蒙运动,视作中国历史上类似于西方的文艺复兴。本书在对明代16世纪以来的这场文化启蒙进行历史重构的基础上,揭示了长达三百年的历史辉煌,对中国自身的“文艺复兴”进行了历史性还原。第一章《一段失落的文明》从理论高度对中国近代文明的复兴进行了深入阐述,第二章《时移世变的16世纪》,对这个时期的历史、政治背景进行了全景式的描述;第三章《土生土长的人文主义》、
作为“中国古典文学理论批评专著选辑”之一的《诗品》,原由陈延杰注释;陈注导夫先路,功在读者。但半个世纪以来,《诗品》研究和注释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为了推陈出新,改正《诗品》原典、注释上的错误,人民文学出版社请曹旭教授重撰《诗品笺注》。此书用多种《诗品》版本进行校勘,譬如《上品·阮籍》条原文,陈注依明、清版本作:“其源出于《小雅》。无雕虫之功。”曹注改为“无雕虫之巧”。
《韩非子》一书中除去公认作伪的篇目,从形式上看可谓诸体多有,从内容看也可谓材料丰富。我们要论述的是韩非子的抒发身世不遇之感的结构完整的说理散文,包括《孤愤》、《说难》、《难言》及前贤论定的诸篇上韩王书,至于《五蠹》、《显学》亦乃“愤世之辞”,我们也归入此类。韩非此类文章的风格可以用一个词概括:幽愤孤峭。幽愤是从文章情感讲的,孤峭则是从文章气势上着眼。
西方人扮演中国戏剧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从17世纪末欧洲开始兴起“中国热”,有欧洲人以羡慕和猎奇的心理,尝试着以戏剧形式装扮中国人和中国故事,这一时期可以称作是发轫时期。第二个时期,随着19世纪中期以后华人大量移民欧美,西人的扮演不仅追求“形似”,而且试图通过戏剧了解中国文化,这一时期可称作是长足发展时期。第三个时期,20世纪以后,随着梅兰芳访美、访苏成功,
新时期以来的晋唐两宋文献整理固然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但还是存在一些当辑未辑、整理相对滞后的文献类别,晋唐两宋行记就是其中表现比较突出的一类。由于人们对此类文献的性质类别、价值意义、存佚情况不甚了解,故其整理也易遭忽视。《晋唐两宋行记辑校》一书,填补了这一空缺。其学术价值,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献收录较全、品种较丰。书中汇集了晋唐两宋间人撰著的各式各样的行记一百三十一种,其中已佚行记多达一百零八种,
清朝嘉庆、道光之际活动于浙江杭州的"潜园吟社",由屠倬创立。该社时举时辍,前后绵延十年有余,入社成员至少四五十人。又刊有部分社诗总集,为《潜园吟社集》,收入《是程堂倡和投赠集》。并专门绘有社图,曰《潜园吟社图》,广泛征集题咏。其立社时间比道光年间同样出现在地方的两个著名诗社——苏州"问梅诗社"和杭州"东轩吟社",分别要早五年和六年,同时还对"东轩吟社"产生过直接的影响。在清代嘉庆以后诗人结社逐渐恢复,重新走向兴盛的过程中,它的出现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