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笔者认为到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达到国家课标提出的语文要求,学生必须过好识字写字关、阅读积累关和习作关。为什么说语文教学要从小过好这“三关”呢 ?这要从语文学科的特点去分析:汉字系方块文字 ,是音、形、义结合的表意文字 ,无论是认识还是书写都必须扎扎实实地认准确、写工整,这是最起码的要求。认准确是读书学习的需要,是明白事理的需要 ,也是广泛吸收的需要。而写工整、写美观是表达交流的需要 ,是要让人一看就明白,就愿意看。因而过好识字写字关不仅仅是小学阶段压倒一切的任务 ,而且是整个小学阶段语文教学应该长抓不懈、不可忽视的问题。在打好识字写字扎实基本功的同时 ,应抓好阅读积累的训练。抓好阅读教学,一是为了学习吸收,提高识字的质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良好的阅读习惯;二是为了开阔视野,使学生获得多方面的知识,发展思维,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和美的熏陶,提高学生的理解和鉴赏能力;三是为了积累知识,进行听说读写的综合训练,提高听话、说话和习作的能力,为以后写作与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把握识字写字关和阅读积累关的基础上,为什么要突破习作关呢?因为习作是语文能力、思维水平、文字功底、思想素质的综合体现,是一个人语文水平的综合反映。所以习作教学首先要做到文通字顺,有中心,有条理,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思想健康。
关键词:小学语文;把握“三关” 识字写字;阅读积累
1 识字写字关
众所皆知,识字、写字是掌握阅读和写作的基石,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拓展创新能力的必然。那么如何能有效地利用好课堂的40分钟,来提高小学语文认字写字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下面我从三方面谈谈自己教学的心得:
1.1 预设有效预习,夯实教学质量。
新课前,布置学生预习生字。①在家长的帮助下,粗读课文。低年级课文内容大多儿歌化,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容易掌握,很快就能把课文背熟。但是,背熟不见得能认识课文中的每一个字。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再找准生字所在的位置,再结合课文的句子认识生字。反复练习,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就很自然地就会运用此方法进行识字。②教师应该利用预习时间,组织好各小组的预习检查工作。做到对课堂教学有的放矢。这样,就可以撇开一些费时的工作,从而使预习真正的落实在课堂上,从时间上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2 探索构字规律,激发学生兴趣
在识字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顽皮、活泼、好动的特点,他们又喜欢游戏。我把游戏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①汉字中的形声字占了多数,因此掌握好这类字的造字规律将对今后提高生字的识记效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形声字有两部分组成: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教学时,要将汉字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识记。②遇到难字、易错的字,借助顺口溜教学。如教学“美”字:“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顺口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1.3 设计实效练习,达到学以致用
因为学生识字写字,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会用,所以设计多样有趣的练习,非常重要。如对新学的几课生字或易错的一些生字要通过编故事、说儿歌等有趣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并且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不同的检测方式,这样使学生感觉到新鲜有趣,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挑战性。
2 阅读积累关
2.1 培养阅读积累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而又愉快地去学习,因此在指导课外阅读时,我先投其所好,开始让学生读一些他们比较喜欢的、故事情节有趣的书,如杨红樱的《绿野仙踪》《淘气包马小跳》让孩子主动、积极投入到读书中去。其次成立读书小组,定时进行阅读,把每天中午在学校吃饭的学生组织起来,给他们创设一种阅读氛围。
2.2 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
老师向学生推荐书目,既向学生推荐与所学课文有关的课外读物,如学了《蟋蟀的住宅》一课后向学生推荐法布尔的《昆虫记》;学了《妈妈的账单》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以及与课文有关的四大名著等等,让学生从小就能接触到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同时也向学生推荐对他们有益的图书,如《少年百科全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2.3 养成阅读积累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所以,我在指导学生读书时专门为学生设计了一份“读书记录卡”。这样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但有读的过程,更主要的是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达到读有所得。
3 习作关
3.1 让生活进入习作课堂
习作教学必须遵循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他们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生活的主导活动,从他们生活入手研究习作教法,加强习作与生活的联系,把习作课堂变成鲜活生命的活动场所,努力实现从关注习作教法到关注学生的转变,这是提高小学习作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从关注习作教法向关注学生生活的转变是习作教学的方法问题,只有真正把习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生活的涓涓细流才会在学生笔下汩汩流淌。
3.2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在习作指导之前,教师最好给学生提前布置习作题目,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引导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观察,领悟思考,获得认识。通过一系列的写作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搜集整理资料,唤起生活中的记忆,为写作提供素材。作文教学不是培养未来作家的,而是培养将来公民的语文素养的。要使学生作文有兴趣,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作文主题和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使学生对作文有兴趣,必须让学生的作文有更多的读者,分享习作的快乐。可以常在学习园地展示孩子的习作,可以编辑班级习作集传阅,还可以投稿发表习作,让学生得到情感满足。
3.3 丰富教学方式,开展实践活动
根据现在的学生接触外界实际生活比较少的现实,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还体会到了家长的辛苦。此外,开设说话课以说促写开设说话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说话课,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最终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要走出低谷,教师必须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积极投身到语文教学改革中,不拘形式,重在效果,从学生的一生发展出发,改变教法,养成学法,形成能力与习惯,从把握“三关”的细微之处着手,从大量的平凡的语文实践活动做起,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关键词:小学语文;把握“三关” 识字写字;阅读积累
1 识字写字关
众所皆知,识字、写字是掌握阅读和写作的基石,是提高学习能力的基础,是拓展创新能力的必然。那么如何能有效地利用好课堂的40分钟,来提高小学语文认字写字课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下面我从三方面谈谈自己教学的心得:
1.1 预设有效预习,夯实教学质量。
新课前,布置学生预习生字。①在家长的帮助下,粗读课文。低年级课文内容大多儿歌化,读起来琅琅上口,学生容易掌握,很快就能把课文背熟。但是,背熟不见得能认识课文中的每一个字。我们可以先让学生多读几遍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再找准生字所在的位置,再结合课文的句子认识生字。反复练习,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就很自然地就会运用此方法进行识字。②教师应该利用预习时间,组织好各小组的预习检查工作。做到对课堂教学有的放矢。这样,就可以撇开一些费时的工作,从而使预习真正的落实在课堂上,从时间上保证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2 探索构字规律,激发学生兴趣
在识字教学中,根据低年级学生顽皮、活泼、好动的特点,他们又喜欢游戏。我把游戏引进课堂,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游戏中识字,寓教于乐,让学生真正喜欢汉字,对识字产生浓厚的兴趣,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①汉字中的形声字占了多数,因此掌握好这类字的造字规律将对今后提高生字的识记效率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形声字有两部分组成:形旁(表义),声旁(表音)。教学时,要将汉字音、形、义三者结合起来识记。②遇到难字、易错的字,借助顺口溜教学。如教学“美”字:“羊字没尾巴,大字在底下。”顺口溜识字教学,幽默风趣寓教于乐,琅琅上口,易学好记,学生印象深刻,既能展现语文课的趣味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提高识字效果。
1.3 设计实效练习,达到学以致用
因为学生识字写字,最终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会用,所以设计多样有趣的练习,非常重要。如对新学的几课生字或易错的一些生字要通过编故事、说儿歌等有趣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并且要针对不同的情况设计不同的检测方式,这样使学生感觉到新鲜有趣,能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挑战性。
2 阅读积累关
2.1 培养阅读积累的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重要动力。有了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而又愉快地去学习,因此在指导课外阅读时,我先投其所好,开始让学生读一些他们比较喜欢的、故事情节有趣的书,如杨红樱的《绿野仙踪》《淘气包马小跳》让孩子主动、积极投入到读书中去。其次成立读书小组,定时进行阅读,把每天中午在学校吃饭的学生组织起来,给他们创设一种阅读氛围。
2.2 向学生推荐优秀的课外读物
老师向学生推荐书目,既向学生推荐与所学课文有关的课外读物,如学了《蟋蟀的住宅》一课后向学生推荐法布尔的《昆虫记》;学了《妈妈的账单》向学生推荐《爱的教育》以及与课文有关的四大名著等等,让学生从小就能接触到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同时也向学生推荐对他们有益的图书,如《少年百科全书》《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
2.3 养成阅读积累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有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所以,我在指导学生读书时专门为学生设计了一份“读书记录卡”。这样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不但有读的过程,更主要的是有一个积累的过程,达到读有所得。
3 习作关
3.1 让生活进入习作课堂
习作教学必须遵循小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和他们身心发展的基本规律。因此,关注学生,了解学生生活的主导活动,从他们生活入手研究习作教法,加强习作与生活的联系,把习作课堂变成鲜活生命的活动场所,努力实现从关注习作教法到关注学生的转变,这是提高小学习作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从关注习作教法向关注学生生活的转变是习作教学的方法问题,只有真正把习作的主动权还给学生,生活的涓涓细流才会在学生笔下汩汩流淌。
3.2 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
在习作指导之前,教师最好给学生提前布置习作题目,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时间,引导他们学会在日常生活中自觉观察,领悟思考,获得认识。通过一系列的写作前的准备工作,让学生有目的有意识地搜集整理资料,唤起生活中的记忆,为写作提供素材。作文教学不是培养未来作家的,而是培养将来公民的语文素养的。要使学生作文有兴趣,就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作文主题和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要使学生对作文有兴趣,必须让学生的作文有更多的读者,分享习作的快乐。可以常在学习园地展示孩子的习作,可以编辑班级习作集传阅,还可以投稿发表习作,让学生得到情感满足。
3.3 丰富教学方式,开展实践活动
根据现在的学生接触外界实际生活比较少的现实,学生在亲身经历的过程中,不仅锻炼了自己与人交往的能力,还体会到了家长的辛苦。此外,开设说话课以说促写开设说话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说话课,将口头语言转化为书面语言,最终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要走出低谷,教师必须敢于尝试,勇于创新,积极投身到语文教学改革中,不拘形式,重在效果,从学生的一生发展出发,改变教法,养成学法,形成能力与习惯,从把握“三关”的细微之处着手,从大量的平凡的语文实践活动做起,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