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对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每组40例,泮托拉唑组给予泮托拉唑进行治疗,奥美拉唑组给予奥美拉唑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日治疗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泮托拉唑组有效率为95.0%,与奥美拉唑组的9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泮托拉唑组日治疗费用为70.42元,明显低于奥美拉唑组的97.6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常规、肝功能以及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未见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结论 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能够取得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安全性较高,且治疗成本较低,可以在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泮托拉唑;奥美拉唑;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对胃黏膜自身消化导致的,可以诱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幽门螺杆菌感染(Hp)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是主要的致病因素[1]。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率约占总人口的5%-10%左右[2]。我们分别采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了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观察比较了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或胃镜检查确诊,组织学检查Hp均为阳性。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或出血以及对治疗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其中泮托拉唑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49.4±7.3)岁,病程5个月-19年,平均病程(6.6±3.1)年;奥美拉唑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48.8±6.2)岁,病程6个月-18年,平均病程(6.5±3.0)年。两组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口服阿莫西林胶囊0.5g/次,3次/d;克拉霉素缓释片0.5g/次,1次/d进行治疗。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奥美拉唑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次,1次/d;泮托拉唑组口服泮托拉唑片,40mg/次,1次/d。两组均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日治疗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疗效评价标准[3]①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溃疡愈合或达到白色瘢痕期为痊愈;②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完全消失,溃疡面积缩小50%以上为有效;③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溃疡面积未见缩小或缩小范围在50%以下为无效。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統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泮托拉唑组有效率为95.0%,与奥美拉唑组的9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日治疗费用以及不良反应比较 泮托拉唑组日治疗费用为70.42元,明显低于奥美拉唑组的97.6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常规、肝功能以及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未见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可导致胃恶性肿瘤,并涉及心脑血管、内分泌、呼吸、泌尿、血液等多个系统疾病[4]。该病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胃酸过多、Hp感染、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减弱以及饮食、精神等因素有关。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原则以抑酸和抗炎治疗为主,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案。泮托拉唑是第三代质子泵抑制药,与质子泵的结合更高、更稳定,在酸性环境中,该药物的性质比较稳定,可以显著的改善肠道外给药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比奥美拉唑高出7倍之多。泮托拉唑较奥美拉唑优越的最大特点是抑制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比较弱,对于其他药物的体内代谢基本不影响,对于老年体弱的患者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需要进行剂量的调整[5]。黄潮添[6]分别采用奥美拉唑(120例)和泮托拉唑(108例)治疗了消化性溃疡患者,结果显示,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3%和88.9%,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在清除Hp以及溃疡的愈合率等方面明显高于奥美拉唑。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泮托拉唑组有效率为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两组均未见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但是,泮托拉唑组的日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奥美拉唑组。
综上所述,泮托拉唑以及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均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较轻微,但是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方面,泮托拉唑明显优于奥美拉唑,提示泮托拉唑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费用相对较低,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乔晋江,杜玉珍.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64例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110-2111.
[2]武胜,李霞,黄玉荣,等.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0):2882-2884.
[3]李问津.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4):495-496.
[4]敖丽丽,李晔.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44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8):196-199.
[5]王玉涛.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师,2012,15(5):693-694.
[6]黄潮添.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7):27-28.
关键词:泮托拉唑;奥美拉唑;消化性溃疡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之一,是由于胃酸、胃蛋白酶对胃黏膜自身消化导致的,可以诱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幽门螺杆菌感染(Hp)和非甾体抗炎药(NSAID)是主要的致病因素[1]。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病率约占总人口的5%-10%左右[2]。我们分别采用泮托拉唑和奥美拉唑治疗了4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观察比较了两组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收治80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泮托拉唑组和奥美拉唑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经过病理或胃镜检查确诊,组织学检查Hp均为阳性。排除其他原因导致的消化性溃疡、恶性肿瘤、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或出血以及对治疗所用药物过敏的患者。其中泮托拉唑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33-74岁,平均年龄(49.4±7.3)岁,病程5个月-19年,平均病程(6.6±3.1)年;奥美拉唑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48.8±6.2)岁,病程6个月-18年,平均病程(6.5±3.0)年。两组在年龄、性别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均采用口服阿莫西林胶囊0.5g/次,3次/d;克拉霉素缓释片0.5g/次,1次/d进行治疗。在此治疗的基础上,奥美拉唑组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20mg/次,1次/d;泮托拉唑组口服泮托拉唑片,40mg/次,1次/d。两组均治疗4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日治疗费用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疗效评价标准[3]①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溃疡愈合或达到白色瘢痕期为痊愈;②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体征完全消失,溃疡面积缩小50%以上为有效;③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均较治疗前无明显好转甚至加重,溃疡面积未见缩小或缩小范围在50%以下为无效。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統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泮托拉唑组有效率为95.0%,与奥美拉唑组的9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日治疗费用以及不良反应比较 泮托拉唑组日治疗费用为70.42元,明显低于奥美拉唑组的97.65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血常规、肝功能以及肾功能均在正常范围内,未见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
3讨论
消化性溃疡包括胃、十二指肠溃疡,是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可导致胃恶性肿瘤,并涉及心脑血管、内分泌、呼吸、泌尿、血液等多个系统疾病[4]。该病病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胃酸过多、Hp感染、胃黏膜的保护作用减弱以及饮食、精神等因素有关。临床上治疗消化性溃疡的原则以抑酸和抗炎治疗为主,采用质子泵抑制剂联合抗生素治疗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案。泮托拉唑是第三代质子泵抑制药,与质子泵的结合更高、更稳定,在酸性环境中,该药物的性质比较稳定,可以显著的改善肠道外给药的稳定性,生物利用度比奥美拉唑高出7倍之多。泮托拉唑较奥美拉唑优越的最大特点是抑制细胞色素P450的作用比较弱,对于其他药物的体内代谢基本不影响,对于老年体弱的患者以及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不需要进行剂量的调整[5]。黄潮添[6]分别采用奥美拉唑(120例)和泮托拉唑(108例)治疗了消化性溃疡患者,结果显示,奥美拉唑与泮托拉唑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4.3%和88.9%,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在清除Hp以及溃疡的愈合率等方面明显高于奥美拉唑。本次研究结果也显示,泮托拉唑组有效率为88.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6.67%;两组均未见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发生;但是,泮托拉唑组的日治疗费用明显低于奥美拉唑组。
综上所述,泮托拉唑以及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均可以取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且不良反应较轻微,但是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方面,泮托拉唑明显优于奥美拉唑,提示泮托拉唑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治疗费用相对较低,可以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乔晋江,杜玉珍.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64例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5):2110-2111.
[2]武胜,李霞,黄玉荣,等.老年人消化性溃疡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0):2882-2884.
[3]李问津.雷贝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0,17(4):495-496.
[4]敖丽丽,李晔.中西医结合治疗幽门螺旋杆菌阳性消化性溃疡44例[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4,20(18):196-199.
[5]王玉涛.泮托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师,2012,15(5):693-694.
[6]黄潮添.奥美拉唑和泮托拉唑治疗消化性溃疡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7):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