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派舞蹈和当代舞蹈学研究

来源 :锦绣·下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silmh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简要的介绍了现代派舞蹈和当代舞蹈的区别。通过对现代派舞蹈和当代舞蹈特点的研究以及如何更好的发展当代舞蹈,深入的分析了我国的现代派舞蹈和当代舞蹈。
  关键词:舞蹈;现代派;当代
  当代舞蹈是在现代舞蹈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结合我国的传统舞蹈和民族特色,是一种极具本土性和时代性的新舞。它们适应现代的生活节奏和生活观念,是现代背景下的必然趋势。因其极具韵律感、自由、随性等特点受到了大众的欢迎,加之大众传媒的快速传播使得当代舞蹈风靡全国。当代舞蹈由于兴起不久,在体系上还不完整所以其丰富的空间很大。当代舞蹈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引入了外国的元素,但是其极具本土特色,我们要发展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当代舞,不断地融入更多民族的元素。
  一、现代舞和当代舞的区别
  现代舞和当代舞国内外都没有明确的定义,“荷花杯”舞蹈比赛是第一次提出并确立当代舞的概念的地方。“当代舞”主要指广泛吸收而又不拘一格地运用中国传统舞蹈素材和外来艺术素材进行的创作和表演。该舞种的作品追求鲜明的艺术形象和丰富的民族审美情趣,反映中国当代火热的社会生活和时代性的精神民族生活题风貌,特别是反映部队生活题材的作品。
  当代舞蹈是我国的一种新舞,它是在现代舞蹈的基础上进行改造,融合了我国传统的民间舞蹈和历史文化,具有很强的本土性和时代性。无论是现代舞蹈还是当代舞蹈都是很大程度地吸收了國外的元素和观念,然后结合本土的文化,逐渐形成了极具中国风格的舞蹈。
  二、现代舞蹈和当代舞蹈的特点
  (一)世俗化产物
  现代舞和当代舞蹈都是现代生活的世俗化产物,以商品经济为基础。如今当代舞蹈经常出现在街头、影视以及舞台上,已经形成了不小的规模和产业链。舞蹈是美、时尚的代言词,所以现代舞的受众主要是年轻的一代。各种商家从其中发现和挖掘商机,目前在电视剧,电影还有广告,现代舞蹈或者当代舞蹈的身影处处可见。经过现代化创新的民族民间舞蹈作为地方旅游文化中的重要项目,当地的民族舞蹈已经成为了当地旅游的一大景点。这种做法不止带动了当地旅游业和经济的发展,而且将现代的元素融入到民族舞蹈中,使得民族舞蹈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弘扬。
  (二)以现代大众传媒载体
  舞蹈通过大众传媒也可以得到快速的传播,加强了各个地区不同风格的舞蹈交流。增加了舞蹈的传播速度。使人们观看舞蹈不在受地域和时间的限制。在中国,舞蹈录影被称之为“电视舞蹈”电视舞蹈充分利用三维动画、人体动画、入体动作捕捉等进行虚拟舞蹈艺术创作,这种技术不止节省了人力物力,也给人们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冲击。但是同时也给传统的舞蹈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三)娱乐性、大众性加强
  喜欢舞蹈是人的天性,这种天性不受地域、民族、语言、等级、阶级的影响。舞蹈在我国古代只有富贵人家或者在大型的活动中才有幸欣赏,受阶级和人群的限制。如今舞蹈趋向于大众化、平民化,成为了人人都可以欣赏、消费的物品。街舞近年来风靡校园,因其随意、酷炫、动感等特点,受到了年轻一代的欢迎。我认为这对于沉迷于网络的青少年来说是一件好事,既锻炼了身体也增加了活力。
  三、如何更好的发展当代舞蹈
  (一)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普列汉诺夫曾说:“艺术既是表现人们的感情,也表现人们的思想,但并非抽象地表现,而是用生动的形象表现。”现代舞派在反映生活、塑造人物内心感情方面的长处和艺术技巧等方面具有很大的通性,在这些方面我们可以吸收借鉴。但是我们不能一味的模仿和照搬。因为我们所接受的教育、国家的历史底蕴存在很大的不同,在价值观、人生观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舞蹈最重要的是灵魂,是它所要表达的情感。在情感上得到观众的共鸣,得到观众的认同。所以我们要尊重我们国家的文化.演绎我们国家民族人民所喜爱认同的舞蹈。对于外来的舞蹈做到“去其糟粕,去取精华”。吸收我们所需要的,弥补我们的不足。现在很多的人认为国外的就是先进的、优秀的。其实不然,我们国家同样有着非常优秀的舞蹈,非常优秀的舞蹈家。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着非常深厚的舞蹈韵律,五千年的传承不是我们的包袱,不是我们的负担,使我们独一无二的宝物。
  (二)提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层次
  现代流行舞蹈理性深度较浅,形式与学生生活现实接近。所以对于当代舞蹈的不断创作完善来说,高校是一个非常适合的地方。高校的学生从普通的观看欣赏者变为一个参与者,这将会极大的促进当代舞蹈的发展。因为当代舞蹈的理念和特点十分的符合青少年,青少年必将成为当代舞的主力军。另一方面,现代的学生面临着极大的学业、就业等压力,通过当代舞蹈的练习,也可以释放学生们的压力。同时让学生们放下游戏,放下手机,进行身体锻炼,增加活力和自信心。是一种双赢。
  四、结语
  现代舞蹈是新时代背景下不可避免的新兴的舞蹈形式。当代舞蹈与古典舞蹈、民族舞蹈相比,发展时间并不长,但却己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尤其在青少年中风靡一时,深受年轻人的喜爱。当代舞蹈不仅是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的传承,同时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是我国先进文化的代表形式的一种。我们在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也要更多的融入本民族的特色,发展具有我们本土性和民族性的舞蹈。
  参考文献
  [1]资华筠,现代舞的崛起与困惑[J].上海艺术家,1997,1.
  [2]欧建平,跨入新世纪的中国现代舞一一第三届《中国现代舞展演》述评[J].舞蹈,2001,04.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主要阐述以轨道交通信号与控制专业为例的、面向多学科交叉的新兴工科专业建设举措,以专业创办为出发点,探究如何培养符合现代轨道交通技术发展趋势的、具有创新意识的复合型人才,确保轨道交通运营安全,以此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新兴工科;多学科交叉;轨道交通信号  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設有助于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推动城市的经济发展。为了面对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所带来的挑战,
期刊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里,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每个时代都要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要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作为这个时代的大学生,如何才能更好地与时俱进,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如何更好地践行社会主义和新价值观?这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大学生们必须要思考的。  关键词:大学生;时代责任;社会主
期刊
摘 要:本文主要从检测方法和影响因素两方面着手,探讨石化企业VOCs的治理对策,以此来为日后石化企业的长足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石化企业;VOCs排放;检测方法;影响因素  一、石化企业VOCs排放检测方法分析  1、VOCs的采样方法  目前应用于VOCs检测中的采样方法并不多,主要以全空气采样和吸附管采样为主。为了保证样品可以重复使用,提高样品利用率,且保证样品浓度满足检测需求,石化企业在
期刊
摘 要:服装是人们内在精神世界向外的一种表达方式,首先认识着装形象需要在社会活动中进行动态建立,继而找到着装形象在自我认知与社会认知层面,出现偏差的原因以及解决方式。  关键词:着装;形象;服装心理;社会性;自我认知  如何穿得更好看以及什么样的服装更适合自己,是大多是人都在不断寻求答案的问题。想要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要了解穿着行为和服装选择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  研究服装发展史就会发现,人类
期刊
摘 要:本文通过对导弹外壳常用的几种涂料包括丙烯酸酯涂料、环氧树脂涂料、醇酸树脂涂料、酚醛树脂涂料进行研究,深入分析这四种不同涂料的结构、特性以及优缺点,发现酚醛树脂涂料的耐霉菌性能最好,而丙烯酸酯涂料的耐霉菌性能相对较差。  关键词:导弹;涂层;性能;耐霉菌  目前,世界的政治形势、经济形势日新月异,地区间、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和冲突随时随地都有可能发生,各国都在不断增强自身武器系统战斗能力,力求在
期刊
摘 要:吕剧是我国民间艺术领域中的重要非物质文化遗遗产,在我国的民间文化艺术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如何在当下更好的传承吕剧艺术,并在传统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是每一位吕剧艺术工作者需要关注的重大议题。本文将着重探讨吕剧的传承以及创新之路,望能通过笔者的经验分享,为推动我国吕剧艺术实现更好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助力。  关键词:吕剧艺术;传承;创新发展  前言  吕剧是山东地区内一种具有特色
期刊
Abstract:Development finance is the deepening and development of policy finance.It takes serving the national development strategy as its purpose,relying on national credit,taking market operation as
期刊
作者簡介:  谭芳,女,副教授,湖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任教于湖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要研究方向为儿童美术教育。
期刊
摘 要:《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中对明代不同地域的社会生活风貌有一定反映,对于当时的饮食也有所涉及,本文试探析《初刻拍案惊奇》与《二刻拍案惊奇》笔墨下的明代饮食。  关键词: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饮食文化  “二拍”是指由凌濛初创作的两本明代拟话本小说集,即《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明代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的饮食的丰富,明代不同地域的社会生活风貌在“二拍”中有一定反映,并
期刊
“写意”一词原本是中国傳统美术创作中特有的术语,与“写实”相悖。指的是画家在创作时忽略创作主体形象的外在逼真性,而更注重其内在表现以及精神的艺术创作倾向和手法。这样创作出来的作品虽然与原型外观可能有种种“不似”,但是更能表现出创作者对其所描摹的主体的内心主观感受以及他对主体的思想感情。  这种创作手法最初兴起于北宋年间。原本是属于中国画的表现手法之一,后来这种手法被中国传统戏曲艺术吸收融合,经过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