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感悟历史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s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是什么?它是过去的岁月,过去的人类活动。既然过去了,人类为何不让它像落花流水般逝去呢?我们苦苦追寻的缘由是什么呢?我国著名史学家白寿彝先生说:“我们研究过去是为了了解过去,了解过去是为了解释现在。解释现在是为了观察将来。研究历史是引导人们向前看,而不是向后看。”这就是学史的真谛。可是在当前的历史学习过程中,有些学生走入了误区,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学,更不知道如何学好历史。结果形成了“你要我学”的被动局面,生吞活剥、死记硬背是他们学习历史的唯一方法。学生这种学习状态让人担忧。针对这一状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而且应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学史的方法,促使学生在感悟历史的基础上提高综合运用历史的能力。
  一、启迪思维,让学生在探究中思考历史。
  据调查,很多学生喜欢历史,却不怎么喜欢上历史课。这是何故?历史学远离现实,远离生活,学生在学习中得不到体验,不能不说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有的学生把历史课当成了记录课,你说什么我就记什么,只动手不动脑。还有些学生干脆选择放弃。为了拉近历史与学生的距离,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在教学过程中有意识地设置一些富有探索性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阐述自己的观点。例如,我在讲述《戊戌变法》时,设置了两道讨论题:(一)请你根据变法内容分析变法会受到哪些人的欢迎,哪些人的反对?(二)假如你是谭嗣同,得知变法失败后,你会选择走哪一条路?说说理由。这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思考题,书本上没有现成的答案,学生探索的空间很大。问题提出后,学生的兴趣骤然升温,各抒己见,沉闷枯燥的气氛荡然无存。由此可见,教师在设计教学时,要注重挖掘教材与学生的关联,以学生为本,营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氛围,让学生在思考和讨论中感悟历史。
  二、活动课形式多样,让学生在历史的海洋里尽情地遨游。
  形式多样的活动课让历史一扫往常一味说教的单调形式,原来历史也是可说、可唱、可演的。在讨论秦始皇功过的辩论会上,学生们唇枪舌剑;在春秋战国的历史故事会上,学生们讲得绘声绘色;在文成公主入藏的历史短剧表演中,学生们表演得惟妙惟肖。原来历史课也可以这样生动有趣。上学期学生自编自演的历史短剧《三顾茅庐》还成了班级元旦文艺晚会的压轴戏。许多人认为学习历史不外乎死记硬背,其实不然。“图片上的历史”,“话说匈如,走近昭君”主题小报的活动设计都示意我们学习历史有许多方法可寻。只要有学生真情投入的课就是一节真正受学生欢迎的好课。
  三、古今相通,古为今用,让学生深刻领悟历史的功效。
  有位教育家说过,当学生所学知识能学以致用时,就是学生最佳的学习状态。学历史的根本目的就是以史为鉴。学史就要把它和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思维。我在讲《中国历史》七年级“春秋战国的纷争”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齐桓公和晋文公是如何成为霸主的,而是将当时的历史背景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思考:如果你是春秋战国时的一位诸侯,你如何使自己成为当时的一位霸主?学生讨论非常积极,这个说我要怎样怎样,那个说我要怎样怎样,有的同学把“三十六计”都搬出来了,最后我对学生的观点进行总结,再与齐、晋相比较,得出诸侯国富强要采取的措施,甚至引申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学生思维活跃,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沉闷的教学空气荡然无存。在讲述九年级历史“蒸汽时代”的到来时,我的最后一个问题引起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假如“珍妮机”首先在中国发明,请你推测历史将会如何发展?学生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热火朝天。通过讨论,学生会对许多问题看得更清楚、更全面。又如我在讲述“郑成功收复台湾”时,组织学生结合台湾问题的现状,讨论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土,从而说明台湾回归祖国是众望所归,是历史的必然。
  四、多媒体在历史教学中作用日益凸显。
  历史是由鲜活的人物、事件组成的,教师应利用多媒体辅助手段,采用声音、视频、图像、动画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起历史的时空概念。我们应当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作用,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在历史教学中应用多媒体,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界线,使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观古今于一瞬”,较好地解决历史的过去性,使“死”去的历史在学生面前“活”起来,降低学生学习历史的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讲到“中英鸦片战争”时,学生知道了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把香港岛割给英国,香港从此离开祖国怀抱。此时,教师可打破时空界限,加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97年收回香港的令人激动的画面,英国国旗在香港降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在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缓缓升起,这样,学生的情感被引向高潮,这也是对学生进行的一次爱国主义教育。
  历史是一座巨大的智慧宝库,而打开它的钥匙是感悟。我们在历史教学中,要让学生感悟历史,从而达到使人明智,助人远见之效。
其他文献
约翰·奈斯比特认为:在农业社会,人们的思维方式是面向过去;到了工业社会,人们的思维方式是面向现在;到了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人们的思维方式则必须面向未来。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必将对人们的思维方式产生重大的影响,因而对传统教学思维方式提出了革新的要求。  一、传统教学思维方式的形成背景  中国古代社会经历最长的社会形态是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统治结构是金字塔形式的权力系统。统治阶级为了巩固自
摘 要: 高三学生面临高考压力和繁重的复习任务,往往会觉得身心疲惫。政治复习课与新课内容相比,在一定程度上会失去新鲜感。如果教师不注意采取措施,仍然按部就班地上复习课,就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极易厌倦,长期下去就会失去学习政治的兴趣,知识的复习、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就成了空中楼阁。怎样才能避免这种后果的产生呢?教师要让政治复习课充满乐趣,让学生在政治课堂感受乐趣、体验乐趣,才能提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国的政治家、教育家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决定人类进步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的素质,不仅是精英人物的素质,而且是几十亿普通平民的素质水平。因此,世界各国,无论是美国、英国还是日本等都进行了教育改革,把培养人的主体意识,挖掘人的智慧潜能,发挥人的创造能力,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内容,使重视和发展素质教育成为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为了推动都市电视台的电视理论研究,中央电视台研究室与上海电视台联合举办的“跨世纪的都市电视”理论研讨会于1998年5月24日至5月28日在上海召开。上海广播电影电视局,上海电
摘 要: 现行的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在版面编排上较以往教材有了很大的突破。书中除了文本内容外,还设置了许多“辅助材料”。这些“辅助材料”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对教材内容的拓展和延伸,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起着独特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忽视这些“辅助材料”,而要充分认识和理解它的地位和功能,并能恰当应用以发挥其积极作用。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课 “辅助材料” 作用 注意
摘 要: 由两个老师执教《人生难免有挫折》中的某个教学片段,作者引发了思考:同样是授之以渔,不同之处在于让学生自悟其渔的过程,并就“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捕鱼”这一问题作探讨。  关键词: 思品课堂 捕鱼 教学思考    最近听了两位同行老师的课,我颇有感触,真是旁观有收获。他们同上了一节九年级的新授课《人生难免有挫折》,这里我先就某个教学片段谈谈理解。  甲老师:大家阅读P35的案例
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说:“教学中最能给人留下印象的,往往不是整体构思与设计,而是对细节的处理。”所谓成也细节,败也细节。教学细节,可以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种态度……教学细节虽小,却像一面透视教学的放大镜、多棱镜,能以小见大地折射出教师的教学理念、文化底蕴、教育策略和人格魅力。因此,我们要成就完美课堂,就要从关注教学细节做起。  一、课堂讨论,应给学生留足时间  在七年级思想品德课《受人尊重的奥秘》
创新能力是民族进步的灵魂、经济竞争的核心;当今社会的竞争,与其说是人才的竞争,不如说是人的创造力的竞争。这就要求我们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既是适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又是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因此,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必须放眼未来,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学生思想认识和政治觉悟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
这是一篇研究土壤和刀具相互影响的论文。机械设备卓有效的使用,首先与所要加工材料的性能有关。针对土壤的作用,这类贵重机械对外界影响的敏感性要求土壤的成分及比例有一个
风险分析是研究风险发生规律和风险控制技术的新兴管理方法,目前各行业基本上都建立了其风险分析体系,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越来越关注,人们也越来越清楚的认识到用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