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在语言文字的训练‘听、说、读、写’四个字中间,‘说’字最基本,说的工夫差不多,‘听、读、写’三项就容易办了。”叶老以精辟的语言,阐明了口语训练的重要性和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
据现代脑生理学研究,由于儿童大脑两半球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分工,两半球都可以进行语言学习。所以,幼儿期和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语言(主要是口头语言)的最佳时期。
从语文教学来看,我们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仅停留在“听话、说话”的层次上,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了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工具性。从我们学校来看,地处偏远的农村乡镇,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生的见识少。从学生的语文现状来看,学生口语表达的意思不完整、不连贯;语言重复或无话可说;声音不响亮;语言不准确,在说话时常常受方言影响,将不规范的方言词掺杂其中。很明显,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弱于读写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农村,除了学校外,学生耳濡目染的都是土话、方言,大部分学生胆子小,怕说错话,不愿表达。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导致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薄弱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要大力推广普通话,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我鼓励学生不论上课发言,还是课后交谈,一律使用普通话。在说话中我帮助他们纠正语音,培养说话的语调和语感,达到交谈自然大方,并养成口语交际的习惯。 二、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句,在读中感悟体态。心理学研究证实,人所得到的知识有80 %以上是通过视觉感官接受的。讲话者面对听众,一开口就构成一个立体形象,他们以声调的抑扬顿挫、态势的张驰动静以及神情的喜怒哀乐,传播自己的思想感情。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我指导他们进行朗读时想象情景,再根据情景配以恰当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这样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态语言。例如,一年级语文《四季》,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加上恰当的动作,学生边读边舞,语气更加生动。这课文最后一句是:“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读时可指导学生边读边做挺姿势,“大肚子一挺”、“顽皮地”这些词要读得稍微重一点。培养语感主要靠读,情感熏陶主要靠读,积累语言也靠读,品味态势语也靠读。学生只有坚持不懈地朗读课文,甚至复述课文,才能积累更多的精彩语句,才能较好地运用态势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口头表达时语言也更加精炼、准确。
小学生记忆力非常的好,这时期我们教师应该对他们加以教育广泛阅读,不仅增长了知识,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指导学生读书,要求大声朗读,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增强记忆力,提高读书的效率。除了读书,还应广泛了解情况,涉猎各种报刊、杂志,获取信息,在口语表达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
三、立足课堂巧用教材
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進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我立足教材,对学生展开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1)描述画面。“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各册教材中尤其是实验年级教材中有几乎每一课都有主题图和许多插图。这些图画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
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帮助他们了解图画中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如教《这样做不好》,可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注意画面的内容;再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由此启发学生注意画面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然后让学生个人自述,同桌互述,小组互说,班上介绍,哪种做法不好?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2)复述课文。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语句,将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
(3)续说课文。在语文教学中,我挖掘教材因素,通过续说文章结尾的方法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如:教学《小熊住山洞》一文,我就利用教材有利的条件训练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出示问题:会有哪些小动物来感谢小熊一家呢,可能会说什么?会怎么做呢?同学们的兴趣来了,各抒已见,纷纷发言,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联系生活实践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仅仅依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积极为学生们拓展更为广阔的、更能自主参与的口语交际的空间。作为农村教师,我们可以根据广阔的农村空间,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参与,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
(1)课前3分钟训练活动。每节语文课的前3 分钟定为口语交际时间。内容包括:新闻播报、讲故事、猜谜语、说笑话等。每天安排2—3名学生上台发言,其他学生作出评价。这个活动培养了学生们观察生活、关注时事、热爱阅读、选择材料的习惯和能力。
(2)夺红旗比赛。结合班里的夺红旗比赛,让学生互相评价。如让六个小组组长选出两名本组进步最大的学生,再让全班同学说说谁有资格得到进步小红旗,学生会根据每个人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淘汰部分同学,最后选出一部分同学得到进步的红旗。同样,开展最优秀的组长评选,让每个组员都来夸夸自己的组长,学生们会很热情的来夸组长。这样话题的切入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他乐说、爱说的话题。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情感又会触发语言动机,提高语言技巧,学生就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3)班会。班会课上我特别注重开展学生讨论。根据班会的主题,结合学校、班级近期发生的某一件事或某一种现象, 如“如何进行0型跑”、“怎样扫地会又快又好”、“为遭受火灾的同学献爱心”等,让大家自由发表看法,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来评价判断。这样, 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题材,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也体现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教育理念。
总之,口语交际是人人必须掌握的工具,作为教师应该从平时的教学入手,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教给学生口语交际的方法技巧,鼓励学生敢与表达,乐于表达,让学生有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学生的说话能力就能日趋完善、严谨、流畅、自然、优美,口语交际能力就一定能提高。
据现代脑生理学研究,由于儿童大脑两半球还没有形成明显的分工,两半球都可以进行语言学习。所以,幼儿期和小学阶段是儿童学习语言(主要是口头语言)的最佳时期。
从语文教学来看,我们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仅停留在“听话、说话”的层次上,忽略了语言的交际功能,弱化了口头语言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相互沟通的工具性。从我们学校来看,地处偏远的农村乡镇,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农村小学生的见识少。从学生的语文现状来看,学生口语表达的意思不完整、不连贯;语言重复或无话可说;声音不响亮;语言不准确,在说话时常常受方言影响,将不规范的方言词掺杂其中。很明显,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弱于读写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在农村,除了学校外,学生耳濡目染的都是土话、方言,大部分学生胆子小,怕说错话,不愿表达。没有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导致农村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普遍薄弱的重要因素之一。
首先要大力推广普通话,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我鼓励学生不论上课发言,还是课后交谈,一律使用普通话。在说话中我帮助他们纠正语音,培养说话的语调和语感,达到交谈自然大方,并养成口语交际的习惯。 二、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在阅读教学中,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积累语句,在读中感悟体态。心理学研究证实,人所得到的知识有80 %以上是通过视觉感官接受的。讲话者面对听众,一开口就构成一个立体形象,他们以声调的抑扬顿挫、态势的张驰动静以及神情的喜怒哀乐,传播自己的思想感情。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的天性,我指导他们进行朗读时想象情景,再根据情景配以恰当的动作和丰富的表情这样可以培养小学生良好的体态语言。例如,一年级语文《四季》,在熟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加上恰当的动作,学生边读边舞,语气更加生动。这课文最后一句是:“雪人大肚子一挺,他顽皮地说:我就是冬天。”读时可指导学生边读边做挺姿势,“大肚子一挺”、“顽皮地”这些词要读得稍微重一点。培养语感主要靠读,情感熏陶主要靠读,积累语言也靠读,品味态势语也靠读。学生只有坚持不懈地朗读课文,甚至复述课文,才能积累更多的精彩语句,才能较好地运用态势语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口头表达时语言也更加精炼、准确。
小学生记忆力非常的好,这时期我们教师应该对他们加以教育广泛阅读,不仅增长了知识,也丰富了语言的表达能力。指导学生读书,要求大声朗读,做到“眼到、口到、心到”,同时运用多种感官,增强记忆力,提高读书的效率。除了读书,还应广泛了解情况,涉猎各种报刊、杂志,获取信息,在口语表达的时候就会得心应手。
三、立足课堂巧用教材
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進行人际交流的素养。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重视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不必过多传授口语交际知识。鼓励学生在各科教学活动以及日常生活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我立足教材,对学生展开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
(1)描述画面。“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各册教材中尤其是实验年级教材中有几乎每一课都有主题图和许多插图。这些图画直观形象,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
我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画,帮助他们了解图画中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如教《这样做不好》,可先引导学生观察图画,注意画面的内容;再想一想: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有哪些人?他们分别在干什么?由此启发学生注意画面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然后让学生个人自述,同桌互述,小组互说,班上介绍,哪种做法不好?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
(2)复述课文。复述是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课文中学过的主要语句,将课文的内容有条理、有重点地表述出来的一种教学形式,也是进行口语训练的一种重要方法和途径。
(3)续说课文。在语文教学中,我挖掘教材因素,通过续说文章结尾的方法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如:教学《小熊住山洞》一文,我就利用教材有利的条件训练学生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我出示问题:会有哪些小动物来感谢小熊一家呢,可能会说什么?会怎么做呢?同学们的兴趣来了,各抒已见,纷纷发言,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联系生活实践
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仅仅依靠课内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积极为学生们拓展更为广阔的、更能自主参与的口语交际的空间。作为农村教师,我们可以根据广阔的农村空间,结合学校、学生的实际,用心捕捉现实生活现象,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参与,强化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
(1)课前3分钟训练活动。每节语文课的前3 分钟定为口语交际时间。内容包括:新闻播报、讲故事、猜谜语、说笑话等。每天安排2—3名学生上台发言,其他学生作出评价。这个活动培养了学生们观察生活、关注时事、热爱阅读、选择材料的习惯和能力。
(2)夺红旗比赛。结合班里的夺红旗比赛,让学生互相评价。如让六个小组组长选出两名本组进步最大的学生,再让全班同学说说谁有资格得到进步小红旗,学生会根据每个人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淘汰部分同学,最后选出一部分同学得到进步的红旗。同样,开展最优秀的组长评选,让每个组员都来夸夸自己的组长,学生们会很热情的来夸组长。这样话题的切入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是他乐说、爱说的话题。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学生只有对学习材料感兴趣了,才会激起情感,情感又会触发语言动机,提高语言技巧,学生就有话可说,有话要说。
(3)班会。班会课上我特别注重开展学生讨论。根据班会的主题,结合学校、班级近期发生的某一件事或某一种现象, 如“如何进行0型跑”、“怎样扫地会又快又好”、“为遭受火灾的同学献爱心”等,让大家自由发表看法, 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和自己的认识能力来评价判断。这样, 教师要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题材,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也体现了学生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的教育理念。
总之,口语交际是人人必须掌握的工具,作为教师应该从平时的教学入手,为学生创设口语交际的环境,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教给学生口语交际的方法技巧,鼓励学生敢与表达,乐于表达,让学生有获得成功喜悦的机会,学生的说话能力就能日趋完善、严谨、流畅、自然、优美,口语交际能力就一定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