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 浅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影像学特点及CT诊断价值。方法 选入本次研究对象共计50例,均是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入院的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术前进行CT检查,分析CT影像學特点,并将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做对比。结果 经CT检查44例患者确诊为胃肠道间质瘤,与手术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经计算CT诊断灵敏度为97.67%、特异度为71.43%、准确度为94.00%。确诊为GIST的患者,CT诊断良性符合率为66.67%、恶性符合率为81.82%。GIST患者CT影像学特点:27例为不规则形、17例肿块呈圆形;肿块最大直径在4.2-15.7cm之间;有20例为不均匀实性、8例为均匀实性、2例可见钙化灶、14例为囊实性混合。2例良性GIST边缘清晰,和附近器官有着明确的分界线;15例潜在恶性GIST患者中有10例与附近器官边界不清、有5例边界清晰;27例恶性GIST患者中有23例未能确定和附近器官的关系,有4例附近器官受累,另有1例向肠系膜淋巴结转移。肿块位置:10例胃间质瘤、20例小肠间质瘤、1例直肠、3例结肠间质瘤、3例肠系膜间质肿瘤、7例未能明确部位。结论 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CT发挥较大作用,通过影像学特点可以准确的判断良性或恶性,还能判断肿瘤位置、肿瘤形态、肿瘤的大小、近远处转移等情况,为后续手术治疗方案确定提供资料,是值得大力宣传推广的诊断方式。
关键词:胃肠道间质瘤;CT;胃间质瘤;小肠间质瘤
【中图分类号】R7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13-02
在所有胃肠恶性肿瘤患者中,胃肠间质瘤(GIST)患者占比1-3%,肿瘤位置处于胃肠间叶组织,近些年发病率在逐渐升高,增长速度约为10-20万例/年[1]。针对该疾病在临床中需要及时、准确诊断,之后在制定合理的介入手术方案,才能最大程度减轻对生命健康的伤害。在众多诊断方式中,影像学技术是GIST诊断的重要方式,其中CT有着扫描范围广、扫描时间短等优势,同时还能准确鉴别GIST所处位置,评估病情的严重程度以及危险性,为疾病确诊和后续手术治疗提供更多可靠的参考资料,优化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2]。为了更好的推广应用CT诊断GIST,本次研究筛选50例2017年1月-2021年9月本院收治的疑似GIST患者为对象,对术前CT诊断效果和影像学特点做详细阐述,具体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7年1月至2021年9月在本院就诊的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共计50例。患者年龄区间34-79岁,均值(52.74±3.62)岁,其中包括21例女性患者、29例男性患者;临床症状:14例腹痛、14例腹部肿块、10例上腹部不适、12例便血。
1.1.1 纳入标准:①存在胃肠道肿块;②经血常规检验,血红蛋白、红细胞、红细胞压积等指标不同程度降低;③无CT扫描禁忌症,并与术前进行CT检查,保留完整影像学资料;④研究通过患者和家属同意,已经签订书面协议。
1.1.2 排除标准:①不能严格遵医嘱者;②因为辐射等其他原因拒绝CT检查者;③伴随精神分裂症、意识不清等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1.2.1 CT检查方法:所有研究对象均使用检查仪器为:GE16排、西门子双源CT机。检查前要求受检者禁食禁水至少8小时,检查前15分钟,使用浓度为2%的500-800mL泛影葡胺充盈胃肠道;患者保持仰卧体位,结合临床症状确定扫描位置。参数设置:间距为1.5cm,螺距为0.9,重建层厚为2mm,层厚为5mm,管电流为140mAs,管电压为120kV。再实施双期增强扫描时,使用高压注射器以2.5-3.0mL/s的速率向肘静脉注射浓度为300mgI/mL的造影剂100mL,注射25-30秒开始进行动脉期扫描,注射60-80秒开始进行静脉期扫描。
1.2.2 CT对肿瘤性质的判断标准:检查结束后由2名资深影像科医师进行阅片,认真观察CT征象,判断肿瘤性质。如果软组织肿块经过CT平扫,可见混杂密度或是均匀的等密度影,增强扫描后可见明显的周边强化,或是囊变、中心坏死情况,则判断为恶性。两名医师给出的诊断结果不一致时,再由第3方介入;如果结果一致则出具诊断报告。
1.2.3 病理诊断方法:均进行免疫组化、光镜检查。GIST诊断标准:S-100为阴性或弱阳性,CD34为阳性,CD117为阴性。根据细胞是否异型、细胞核是否分裂为标准判断光镜检查结果。病理诊断结果有三种,分别是潜在恶性、恶性、良性;诊断指标:①潜在恶性肿瘤诊断:肿瘤细胞排列密集、丰富,肿瘤细胞核异型明显,肿瘤内部可见出血、坏死、囊变,胃间质瘤核分裂像在5个/50HPF以上,肠间质瘤直径在4cm以上,胃间质瘤直径在5.5cm以上;②恶性肿瘤诊断:肿瘤呈浸润性,或是肿瘤向附近淋巴结或是近处、远处器官转移。如果有1项潜在恶性指标,最终结果为潜在恶性;如果有至少2项潜在恶性指标,或是1项恶性指标,最终结果为恶性;如果无上述两种指标,最终结果为潜在恶性。
1.3 观察指标
1.3.1 对比CT和手术病理诊断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结果,并计算诊断符合率。
1.3.2 分析50例研究对象的CT确诊胃肠道间质瘤的结果,将手术病理诊断结果做为金标准,计算CT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
1.3.3分析所有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CT影像学特点。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用SPSS24.0软件整理,定量资料行t检验,用()表示,定数资料行x2检验,用率(%)表示,统计学意义成立时P<0.05。
2 结果
2.1 所有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CT诊断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