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可能是一场最没有悬念的战争,萨达姆输了,而且输得一败涂地。但由此引发的大西洋两岸的唇枪舌剑,北约内部的争吵和欧盟内部的龃龉却不会因战争结束而烟消云散。特别是美欧关系裂隙越来越大。
早在伊拉克战争爆发前,一些欧洲战略家就惊呼,伊拉克危机将“使欧洲蒙受惨重的损失”。因为危机不仅引发了欧洲国家的“分裂”,打击了欧洲一体化进程,而且使欧洲面临着在国际事务上被“矮化”和“边缘化”的危险。
其实,真正打击了欧洲,导致欧洲和整个西方“分裂”的并不是伊拉克危机,而是奉行单边主义的美国。但无可否认,正是萨达姆本人和伊拉克危机给美欧矛盾的暴露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现的平台。
冷战的结束使美欧联盟的构架发生质变,在世界格局重新构筑的过程中,欧美对待国际事务的理念上的差异导致双方渐行渐远。美国在国际格局问题上追求“单极世界”,奉行“单边主义”,而欧洲国家则追求“多极化”、“文明化”;美国在处理国际事务中越来越多地依赖军事力量,实施“先发制人”,追求“威吓霸权”,欧洲则强调在国际事务中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准则,依赖国际机构和国际组织,通过谈判、协商和沟通的方式来处置国际争端;对于同一个问题,美国人看到的是“威胁”,而欧洲看到的则是“挑战”。如此鲜明的分歧,使美国对欧洲“越来越不耐烦”,欧洲对美国则“越来越不理解”。
在美国看来,与自己理念和目标差异日渐扩大的欧洲一旦在政治、经济、军事上成了气候,必将对其全球战略构成“战略意义上的威胁”。于是,一体化迅猛发展的欧洲成为美国警惕和打击的目标。欧元的诞生不仅标志着欧洲在一体化道路上的飞跃,而且使欧美在经济、金融利益方面有了实质性的碰撞。举个简单的例子,世界各国外汇储备中的美元正在减少,欧元正在增多;用以结算石油买卖的“油欧元”正在悄悄地把“油美元”从霸权地位拉下马,这极大地阻碍了美国继续向世界输出“经济泡沫”。
有专家甚至把伊拉克战争说成是美国打击欧元的战争。美国希望通过打乱世界石油市场的正常秩序,来影响高度依赖能源进口的欧盟经济,一旦欧盟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财政政策,靠自律形式捆绑在一起的欧盟各国财政政策就会出现混乱,统一货币的基础也就丧失了。说白了,美国是想用军事霸权来支持它的货币霸权。
在此次危机中,美国打击欧洲的政策似乎又出新招:“分而治之”。这一政策原本是老牌欧洲殖民帝国为了维持对其殖民地的控制而创造出来的政策,现在反过来又用到了他们自己头上。与以法、德为核心,希望联合自强的“老欧洲”不同,东部和南部的“新欧洲”则希望加强与美的关系来获取政治、经济和安全利益,提高自己的地位。美国正好利用了欧洲的分歧。拉姆斯菲尔德放出话来,对“老欧洲”的反对之声,美国是会很“重视”的。
伊拉克危机中再次暴露出来的美欧矛盾,与过去半个多世纪来双方的磨擦和矛盾相比,不仅有了量的深化,而且有了质的提升。由此引发出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此次美国最亲密的欧洲盟友破天荒地头一次在重大国际问题上,向美威胁动用“否决权”,这种状况今后会不会经常发生呢?法、德、俄会否结成同盟,挑战美国的独霸地位,与美国分庭抗礼?对伊战争后,美国到底是更为强大、从而将迫使世界进一步导向单极格局,抑或是在国际社会上丧失了超级大国应有的风度和一呼百应的感召力,进而影响美国的超强地位?在未来的世界舞台上,会否重现二战前的同盟政治,美、英、日会否形成富有侵略性的新“协约国”?欧美矛盾如何影响未来国际格局?有人预言:即使萨达姆输了这场战争,他也在挑动大西洋两岸关系、北约盟国关系和欧盟内部关系方面“赢”了。看来此言不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