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龙虎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鹰潭市以南20公里处,属典型的丹霞地貌。这里既是中国道教文化发源地,又有历史悠久的古崖墓群,共藏有200余副棺木,因而堪称“华夏双绝”。这些崖墓群多位于百米以上的悬崖峭壁上,其历史可追溯至26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其数量之多、分布之广、位置之险及棺木造型之奇当为全国之最,被历史学家称为“天然考古博物馆”,已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直受到海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来此旅游的观赏者更是络绎不绝。人们不禁要问,这些墓群是如何被葬在悬崖峭壁上的呢?
1978年,江西省文物考古部门对龙虎山崖墓进行了初步的考古发掘,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物。1989年,以同济大学教授陆敬严为主的中美崖墓研究课题组研制出仿古吊装法,初步破解了棺木进洞之谜。然而,龙虎山崖墓至今仍有很多谜让世人无法解开,主要有三方面:一、有些吊穴棺木根本无法用仿古吊装法入洞,那么,这些棺木又是如何放进悬崖绝壁上的洞穴里?二、龙虎山在春秋战国时期属越国,那么在古越国什么人才有资格享受崖葬的待遇呢?三、2600多年前的越国人为何采用这种绝壁洞穴墓葬之法,其意义何在?团团迷雾,给龙虎山崖墓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1997年6月25日,江西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局在浙江杭州旅游恳谈会上爆出新闻,悬赏30万元,延请全国各地有识之士,破解龙虎山崖墓千古之谜。《新华社每日电讯》迅速发出通稿,全国30多家报刊争相转载,一时间,引起了无数解谜爱好者的兴趣。有慕名前来龙虎山考察的,有通过电话咨询的,有直接来信来函的,有的甚至寄来仿古悬棺吊装模型。据龙虎山解谜领导小组统计,到目前为止,已收到全国各地寄来的信函和文稿,共计1000多件。其中的作者既有专家学者、大学教授,也有普通的公务员、工人、农民、学生等。他们抱着极大的热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既有洋洋洒洒引经据典长达5000字以上的论文,也有的虽简短数语,却声言是破解的最佳方法。总之,百家争鸣,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关于棺木进洞方法:有“悬吊法”,即采用滑轮、绞车等工具,用绳索由山顶悬放棺木或由山脚拉吊棺木入洞;“搭架法”,即采用搭脚手架或在绝壁上凿孔打桩,以此搭制运送棺木的通道;“挖隧法”,从山顶或山背挖隧道至绝壁,棺木放入后再填没隧道;“架天梯法”,从绝壁侧面斜向凿孔打桩架成天梯(或叫栈道),运送棺木人洞;“楼船安装法”,古人制造特大船楼,棺木借船升置洞内等等。二是关于为何采用崖葬,有“升天成仙说”、“尊神事祖说”、“敬先至孝说”、“回归洞穴说”、“保存祖先尸骨说”、“防盗防害说”、“修炼坐化说”等等。三是关于何人享受此葬待遇,人们大都认为上至王侯将相,文臣武将,下至部落首领、家族成员或者高僧隐士等都有可能。
去年7月,江西省有关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知名专家教授云集龙虎山,就千古之谜的破解问题进行座谈,专家们普遍认为:大部分作者热情很高,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值得学习,部分作者提供的解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缺乏足够的考古资料和实物作佐证,目前可以入围的论文极少,崖墓三大谜至今尚未找到既有科学的论证又有实物依据的答案,30万元的悬赏至今还未有得主。
解谜领导小组负责人介绍说,崖葬解谜答案要经过专家论证和实际操作才能确认。参加破谜的论文必须注重考古论证,有足够的原始资料,对产生崖墓的历史文化背景有一定了解,所论证的方法能够实地操作完成。
今年是本世纪的最后一年,破解悬棺之谜的工作是否要跨世纪,就看参与者的热情与论文的实际操作价值了。
(责任编辑/钱利群)
1978年,江西省文物考古部门对龙虎山崖墓进行了初步的考古发掘,出土了一大批珍贵的文物。1989年,以同济大学教授陆敬严为主的中美崖墓研究课题组研制出仿古吊装法,初步破解了棺木进洞之谜。然而,龙虎山崖墓至今仍有很多谜让世人无法解开,主要有三方面:一、有些吊穴棺木根本无法用仿古吊装法入洞,那么,这些棺木又是如何放进悬崖绝壁上的洞穴里?二、龙虎山在春秋战国时期属越国,那么在古越国什么人才有资格享受崖葬的待遇呢?三、2600多年前的越国人为何采用这种绝壁洞穴墓葬之法,其意义何在?团团迷雾,给龙虎山崖墓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1997年6月25日,江西龙虎山风景旅游区管理局在浙江杭州旅游恳谈会上爆出新闻,悬赏30万元,延请全国各地有识之士,破解龙虎山崖墓千古之谜。《新华社每日电讯》迅速发出通稿,全国30多家报刊争相转载,一时间,引起了无数解谜爱好者的兴趣。有慕名前来龙虎山考察的,有通过电话咨询的,有直接来信来函的,有的甚至寄来仿古悬棺吊装模型。据龙虎山解谜领导小组统计,到目前为止,已收到全国各地寄来的信函和文稿,共计1000多件。其中的作者既有专家学者、大学教授,也有普通的公务员、工人、农民、学生等。他们抱着极大的热情,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既有洋洋洒洒引经据典长达5000字以上的论文,也有的虽简短数语,却声言是破解的最佳方法。总之,百家争鸣,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关于棺木进洞方法:有“悬吊法”,即采用滑轮、绞车等工具,用绳索由山顶悬放棺木或由山脚拉吊棺木入洞;“搭架法”,即采用搭脚手架或在绝壁上凿孔打桩,以此搭制运送棺木的通道;“挖隧法”,从山顶或山背挖隧道至绝壁,棺木放入后再填没隧道;“架天梯法”,从绝壁侧面斜向凿孔打桩架成天梯(或叫栈道),运送棺木人洞;“楼船安装法”,古人制造特大船楼,棺木借船升置洞内等等。二是关于为何采用崖葬,有“升天成仙说”、“尊神事祖说”、“敬先至孝说”、“回归洞穴说”、“保存祖先尸骨说”、“防盗防害说”、“修炼坐化说”等等。三是关于何人享受此葬待遇,人们大都认为上至王侯将相,文臣武将,下至部落首领、家族成员或者高僧隐士等都有可能。
去年7月,江西省有关科研机构和大学的知名专家教授云集龙虎山,就千古之谜的破解问题进行座谈,专家们普遍认为:大部分作者热情很高,其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值得学习,部分作者提供的解答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缺乏足够的考古资料和实物作佐证,目前可以入围的论文极少,崖墓三大谜至今尚未找到既有科学的论证又有实物依据的答案,30万元的悬赏至今还未有得主。
解谜领导小组负责人介绍说,崖葬解谜答案要经过专家论证和实际操作才能确认。参加破谜的论文必须注重考古论证,有足够的原始资料,对产生崖墓的历史文化背景有一定了解,所论证的方法能够实地操作完成。
今年是本世纪的最后一年,破解悬棺之谜的工作是否要跨世纪,就看参与者的热情与论文的实际操作价值了。
(责任编辑/钱利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