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推行后,我国的教育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同时也对传统的教学提出了挑战。其中,高中数学教学多年来一直是困扰教师和学生的难题,虽然教师一直在探索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方法,学生对数学却逐渐表现出害怕、厌恶等真实情感,数学效率低也就可想而知了。在新课程背景之下,师生该如何做才能实现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呢?本文就针对此问题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高中数学 高效 兴趣 创新
能力
随着我省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育教学也发生着不断变化,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也感受到了这种变革对数学教学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去适应新的教学改革目标,如何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如何提升学生合作能力?每一个教师都是具有不同思维方式和知识建构的个体,自身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优势如何在工作中发挥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时候突破原有教学模式和授课方式。
一、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正确的解题步骤
一般来说,数学的解题步骤依次为:了解问题——设计解题过程——落实解题过程——检验结果。首先将题意审清,找到哪些条件在题目中已给出,要求得到什么结果;其次以给出的条件为基础,考虑利用何种方法来解题,再落实思考的方法,开展准确的解题步骤;最后对结果进行检验。
(一)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所谓审题,就是避免盲目解题,要了解清楚题意,从已知中找到有价值的条件,知晓题目要求是验证理论准确性还是求出最终结果,同时对题目结构特征加以了解,找出已知条件与结论间的联系,定好解题方向,确定解题思路,从而找出解题的数学方法与思想。
(二)确定解题方法,探索解题途径
通常情况下,求解一个问题可通过两个不同方向来确定思路,也就是以果溯因与由因导果。其中由因导果就是以已知条件为立足点,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进行解答,即常见的综合法,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解题时要对已知条件善于利用,并转化已知条件,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
二、培养学生掌握数学解题思想
现代数学教育注重的是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并重,即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我们要把掌握知识和技能作为中介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数学解题能力在数学基础知识上有更高层次的地位,具有可操作性,是解题的具体手段。所以,我们要通过培养学生数学解题的能力,逐步培养数学思想。学生只有领悟了数学思想和方法,书本上的知识才能够变成自己的能力,数学思想形成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就自然显现出来了。要想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就应该对数学中的解题思想熟练掌握,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提高解题的能力。数学中所用到的解题思想主要有以下四种:函数与方程相结合的解题思想;用数学概念巧解习题的解题思想;分情况讨论的解题思想;图形与数量相结合的解题思想。针对以上四种解题思想,教师应当指引学生掌握。
三、提高学困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从小组合作学习中学困生存在的问题来看,他们的学习状态基本上是应付、无所谓、消极怠慢。这样的状态在小组合作的学习当中完全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针对以上这几种情况,教师应引导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精神
1.要通过教师设计的提问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当教师讲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问题时,要注意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来进行点名提问,给学困生创造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正确回答问题后让他们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和荣誉感,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
2.教师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对每个学困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发掘他们在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例如,在实际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和概率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要注意观察,积极地引导学困生结合相关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来引起学生求知的心理。
3.由于大部分学困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当中,有一种自卑心理,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所以教师要引导学困生树立自信心。在他们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些轻轻的安抚、一句淡淡的赞赏,都是其学习的动力,都会使他们信心百倍。教师对于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不能因为他们是学困生就置之不管,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学生哪怕有一点点的进步我们都要加以鼓励,要试着换一种思维去看待他们。教师应该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他们,让他们感到温暖,有所依赖,慢慢地因为喜欢教师本人而热爱学习。
(二)科学构建学习小组,明确个人分工
在合作学习中,学困生不爱学习并不仅仅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还因为不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教师在向各个小组提出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让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来回答问题,这样既能节省课堂上的时间,又能让原本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但是,学困生虽然对自己的学习任务不明确,但是偶尔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他们也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却得不到教师提问的机会,甚至是完全被忽视。长此以往,学困生就会认为教师提出的问题与自己无关,自己没必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也不用动脑思考问题。要让学困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教师就应该明确每个学生的分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细化到每个学生有应该独立思考的问题。学生要乐于与同组的学生进行探讨和交流,有目的性地完成教师交代的学习任务。
随着课改的持续深入,我国高中阶段教学正在从传统的填鸭式向师生互动、教师引导的方向改变。特别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但知识点多、分散性强,同时与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这就更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课堂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培光.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J].考试周刊,2010(38).
[2]马建华.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4).
(责编 赵建荣)
关键词:高中数学 高效 兴趣 创新
能力
随着我省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教育教学也发生着不断变化,作为一名高中数学教师,我也感受到了这种变革对数学教学的影响,我们应该如何去适应新的教学改革目标,如何探究新的教学模式,如何提升学生合作能力?每一个教师都是具有不同思维方式和知识建构的个体,自身都具有一定的优势,优势如何在工作中发挥出来?这就需要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时候突破原有教学模式和授课方式。
一、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正确的解题步骤
一般来说,数学的解题步骤依次为:了解问题——设计解题过程——落实解题过程——检验结果。首先将题意审清,找到哪些条件在题目中已给出,要求得到什么结果;其次以给出的条件为基础,考虑利用何种方法来解题,再落实思考的方法,开展准确的解题步骤;最后对结果进行检验。
(一)培养良好的审题习惯
所谓审题,就是避免盲目解题,要了解清楚题意,从已知中找到有价值的条件,知晓题目要求是验证理论准确性还是求出最终结果,同时对题目结构特征加以了解,找出已知条件与结论间的联系,定好解题方向,确定解题思路,从而找出解题的数学方法与思想。
(二)确定解题方法,探索解题途径
通常情况下,求解一个问题可通过两个不同方向来确定思路,也就是以果溯因与由因导果。其中由因导果就是以已知条件为立足点,利用已经掌握的数学知识来进行解答,即常见的综合法,这种方法要求学生在解题时要对已知条件善于利用,并转化已知条件,从而实现问题的解决。
二、培养学生掌握数学解题思想
现代数学教育注重的是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并重,即学生能够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我们要把掌握知识和技能作为中介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从而体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数学解题能力在数学基础知识上有更高层次的地位,具有可操作性,是解题的具体手段。所以,我们要通过培养学生数学解题的能力,逐步培养数学思想。学生只有领悟了数学思想和方法,书本上的知识才能够变成自己的能力,数学思想形成了,学生的数学能力就自然显现出来了。要想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师就应该对数学中的解题思想熟练掌握,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提高解题的能力。数学中所用到的解题思想主要有以下四种:函数与方程相结合的解题思想;用数学概念巧解习题的解题思想;分情况讨论的解题思想;图形与数量相结合的解题思想。针对以上四种解题思想,教师应当指引学生掌握。
三、提高学困生主动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积极性
从小组合作学习中学困生存在的问题来看,他们的学习状态基本上是应付、无所谓、消极怠慢。这样的状态在小组合作的学习当中完全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针对以上这几种情况,教师应引导学困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理念,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团队精神
1.要通过教师设计的提问来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当教师讲到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问题时,要注意选择一些简单的问题来进行点名提问,给学困生创造一些回答问题的机会,让他们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同时,正确回答问题后让他们体会到一种成就感和荣誉感,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
2.教师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况对每个学困生进行充分的了解,发掘他们在生活中感兴趣的事物,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与数学有关的问题。例如,在实际的生活中会遇到很多和概率有关的生活问题,教师要注意观察,积极地引导学困生结合相关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以此来引起学生求知的心理。
3.由于大部分学困生在小组学习的过程当中,有一种自卑心理,觉得自己比不上别人,所以教师要引导学困生树立自信心。在他们学习的过程当中,教师的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温暖的拥抱、一些轻轻的安抚、一句淡淡的赞赏,都是其学习的动力,都会使他们信心百倍。教师对于学困生要付出更多的耐心,不能因为他们是学困生就置之不管,要善于发现他们的优点,学生哪怕有一点点的进步我们都要加以鼓励,要试着换一种思维去看待他们。教师应该像爱自己的孩子一样爱他们,让他们感到温暖,有所依赖,慢慢地因为喜欢教师本人而热爱学习。
(二)科学构建学习小组,明确个人分工
在合作学习中,学困生不爱学习并不仅仅是因为对学习不感兴趣,还因为不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教师在向各个小组提出问题的时候,往往会让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来回答问题,这样既能节省课堂上的时间,又能让原本优秀的学生更加优秀。但是,学困生虽然对自己的学习任务不明确,但是偶尔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他们也有自己的见解,但是却得不到教师提问的机会,甚至是完全被忽视。长此以往,学困生就会认为教师提出的问题与自己无关,自己没必要参与到合作学习中去,也不用动脑思考问题。要让学困生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教师就应该明确每个学生的分工,增强他们的责任感,细化到每个学生有应该独立思考的问题。学生要乐于与同组的学生进行探讨和交流,有目的性地完成教师交代的学习任务。
随着课改的持续深入,我国高中阶段教学正在从传统的填鸭式向师生互动、教师引导的方向改变。特别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不但知识点多、分散性强,同时与学生今后的生活与学习密切相关,这就更要求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高课堂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培光.高中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J].考试周刊,2010(38).
[2]马建华.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教学行为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4(4).
(责编 赵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