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基于导学案的医用化学教学模式突出了教学过程中学员的主体地位,有效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和思考能力,促进了医用化学教学质量的整体提升。笔者客观分析了本教学模式的实践效果,并对如何完善本教学模式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导学案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导学案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课时或章节为单位,用教学内容和预备知识编制成的,供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案。导学案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學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近年来,基于“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开始流行,它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传统教育模式“师授生受”的弊端,顺应了现代教育提倡的由“教师本位”逐渐转向“学生本位”的教学思路。
1 医用化学的教学前况
医用化学是我校为护理专业学员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内容涵盖了与后续专业课程联系紧密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知识,其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由于该专业学员总体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较弱,因此在医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员普遍感觉上课听讲吃力,对学习失去自信心,导致教员很难按计划顺利展开教学工作,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2 基于导学案的医用化学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和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下,遵循学校的办学理念,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对基于导学案的医用化学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性探索。本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自学、课上交流、课后进阶三个环节。
2.1 课前自学环节
笔者根据学员认知能力的实际情况,结合医用化学的学科特点,以章节为单位编写了“医用化学导学案”,每份导学案均包含“学习目标”、“温故”、“探究”、“归纳”、“拓展”五个步骤(见表1)。学员每两个班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以导学案和教材为依托,通过自学、互学、小组讨论等形式完成课前自学环节。学习小组的成立,给学员构建起学习交流的平台,提升了学员自主学习的效果。学员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能够有目标地进行自主学习,每找到一个答案,每完成一个问题,都能感受到学习、思考带来的收获和成就感,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重新树立起了学习的自信心。导学案的课前自学环节目标明确,五个步骤逐层递进,引导学员做好了课前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
2.2 课上交流环节
由于导学案的引入,笔者对医用化学的教学设计、教案和课件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使课堂授课的内容和形式与导学案的递进思路和谐统一,相互呼应。由于导学案发挥了良好的课前导学作用,学员听讲吃力的情况有了明显好转,教员能更为有效地实施各种教学方法,师生之间的互动层次也得以提升。笔者在课堂设计上增加了“学员上台讲”、“区队辩论”等环节,充分给予学员展示自学效果、展露思辨能力、展现团队风采的空间。这一措施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完成了从“被迫学习、痛苦学习”到“自觉学习、快乐学习”的态度转变。
2.3 课后进阶环节
笔者对课后作业的形式做了大胆改革,用导学案的第五个步骤——“拓展”代替了过去的课后习题。拓展步骤的问题是基于章节知识之上的思维和方法的延伸,旨在引导学员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学习方法进行反思和调整,并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解答进一步地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灵活的课后作业方式受到了学员的认可,学员摆脱了枯燥习题的烦恼,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后反思,归纳自己的学习收获,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了知识、方法、思维等方面的准备。
基于导学案的医用化学教学模式为学员构筑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引导学员提高自学能力、思考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日趋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促进了教员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因此,基于导学案的医用化学教学模式的实践对医用化学的教学质量起到了整体提高的作用。
3 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基于导学案的医用化学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隐患。
3.1 导学案的编写需进一步完善
导学案是本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其思路和内容将直接影响本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思路方面,导学案的引入,归根到底是为教学服务,因此在下一步的改进中应注意,导学案的整体设计必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要与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保持一致。内容方面,笔者编写的第一版“医用化学导学案”,主要偏重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下一阶段,拟注重于情感、态度与方法等因素的介入和引导;每个环节的呈现形式比较单一,拟根据章节内容的具体特点力求多样化、多元化;“拓展”步骤需增加问题的数量,难度呈梯度排列,便于学员根据自身情况“量体裁衣”。
3.2 课堂上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要把握好“度”
“学员上台讲”、“区队辩论”等环节使课堂教学形式变得多元化,学员踊跃参与,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但在具体实施中,该环节占用时间较多,课堂时间的安排上容易失去控制;由于学员很难理性把握情绪,往往整堂课都沉浸在上台讲或辩论的兴奋中,影响了课堂其它环节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下一步的实践中,应充分考量该环节的利弊,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利”的作用,并将其弊端降到最低。
3.3 避免课前自学环节流于形式
由于学员队管理的特殊性和一些学员自觉性较差,课前自学环节容易流于形式,在质量上无法保障,因而直接影响了后续环节的顺利进行。在今后的实践中,应对学期的课程活动安排整体把握,增进与学员队干部的沟通,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保障学员的课前自学环节能保质保量完成。
两年来,笔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对本教学模式反复进行调整、修改,基于导学案的医用化学教学模式已初具雏形,如何使本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更好地促进教学,将是笔者在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中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永军.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20).
[2] 刘宝团.“学案导学”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民族教育,2012(2).
[3] 刘晓瀛.浅析“学案导学”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意义[J].职业教育研究,2012(2).
[4] 赵晓红.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学案导学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
关键词 导学案 教学改革 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导学案是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以课时或章节为单位,用教学内容和预备知识编制成的,供学生使用的学习方案。导学案旨在引导学生自主學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近年来,基于“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开始流行,它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传统教育模式“师授生受”的弊端,顺应了现代教育提倡的由“教师本位”逐渐转向“学生本位”的教学思路。
1 医用化学的教学前况
医用化学是我校为护理专业学员开设的一门基础课,内容涵盖了与后续专业课程联系紧密的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知识,其教学质量将直接影响后续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由于该专业学员总体文化基础较差,学习能力、思辨能力较弱,因此在医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学员普遍感觉上课听讲吃力,对学习失去自信心,导致教员很难按计划顺利展开教学工作,教学质量难以提高。
2 基于导学案的医用化学教学模式的实施方法和效果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下,遵循学校的办学理念,依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笔者对基于导学案的医用化学教学模式进行了实践性探索。本教学模式分为课前自学、课上交流、课后进阶三个环节。
2.1 课前自学环节
笔者根据学员认知能力的实际情况,结合医用化学的学科特点,以章节为单位编写了“医用化学导学案”,每份导学案均包含“学习目标”、“温故”、“探究”、“归纳”、“拓展”五个步骤(见表1)。学员每两个班组成一个学习小组,以导学案和教材为依托,通过自学、互学、小组讨论等形式完成课前自学环节。学习小组的成立,给学员构建起学习交流的平台,提升了学员自主学习的效果。学员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能够有目标地进行自主学习,每找到一个答案,每完成一个问题,都能感受到学习、思考带来的收获和成就感,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重新树立起了学习的自信心。导学案的课前自学环节目标明确,五个步骤逐层递进,引导学员做好了课前的知识准备和思想准备。
2.2 课上交流环节
由于导学案的引入,笔者对医用化学的教学设计、教案和课件都做了相应的调整和修改,使课堂授课的内容和形式与导学案的递进思路和谐统一,相互呼应。由于导学案发挥了良好的课前导学作用,学员听讲吃力的情况有了明显好转,教员能更为有效地实施各种教学方法,师生之间的互动层次也得以提升。笔者在课堂设计上增加了“学员上台讲”、“区队辩论”等环节,充分给予学员展示自学效果、展露思辨能力、展现团队风采的空间。这一措施很大程度地提高了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完成了从“被迫学习、痛苦学习”到“自觉学习、快乐学习”的态度转变。
2.3 课后进阶环节
笔者对课后作业的形式做了大胆改革,用导学案的第五个步骤——“拓展”代替了过去的课后习题。拓展步骤的问题是基于章节知识之上的思维和方法的延伸,旨在引导学员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根据自己的情况,对学习方法进行反思和调整,并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和解答进一步地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种灵活的课后作业方式受到了学员的认可,学员摆脱了枯燥习题的烦恼,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后反思,归纳自己的学习收获,也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了知识、方法、思维等方面的准备。
基于导学案的医用化学教学模式为学员构筑了一个完整的学习过程,引导学员提高自学能力、思考能力,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形成日趋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促进了教员课堂教学的高效实施。因此,基于导学案的医用化学教学模式的实践对医用化学的教学质量起到了整体提高的作用。
3 存在的问题和反思
基于导学案的医用化学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中,笔者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和隐患。
3.1 导学案的编写需进一步完善
导学案是本教学模式的重要理论依据,其思路和内容将直接影响本教学模式的各个环节。思路方面,导学案的引入,归根到底是为教学服务,因此在下一步的改进中应注意,导学案的整体设计必须符合教育教学规律,要与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保持一致。内容方面,笔者编写的第一版“医用化学导学案”,主要偏重于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要求,下一阶段,拟注重于情感、态度与方法等因素的介入和引导;每个环节的呈现形式比较单一,拟根据章节内容的具体特点力求多样化、多元化;“拓展”步骤需增加问题的数量,难度呈梯度排列,便于学员根据自身情况“量体裁衣”。
3.2 课堂上突出学员的主体地位要把握好“度”
“学员上台讲”、“区队辩论”等环节使课堂教学形式变得多元化,学员踊跃参与,将课堂气氛推向高潮。但在具体实施中,该环节占用时间较多,课堂时间的安排上容易失去控制;由于学员很难理性把握情绪,往往整堂课都沉浸在上台讲或辩论的兴奋中,影响了课堂其它环节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下一步的实践中,应充分考量该环节的利弊,根据实际情况适当调整,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利”的作用,并将其弊端降到最低。
3.3 避免课前自学环节流于形式
由于学员队管理的特殊性和一些学员自觉性较差,课前自学环节容易流于形式,在质量上无法保障,因而直接影响了后续环节的顺利进行。在今后的实践中,应对学期的课程活动安排整体把握,增进与学员队干部的沟通,通过各种有效措施,保障学员的课前自学环节能保质保量完成。
两年来,笔者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对本教学模式反复进行调整、修改,基于导学案的医用化学教学模式已初具雏形,如何使本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更好地促进教学,将是笔者在下一阶段的教学工作中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 吴永军.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J].教育发展研究,2011(20).
[2] 刘宝团.“学案导学”应注意的问题[J].中国民族教育,2012(2).
[3] 刘晓瀛.浅析“学案导学”在高职化学教学中的实践意义[J].职业教育研究,2012(2).
[4] 赵晓红.在化学教学中的应用学案导学法[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