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作为中国文学艺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千百年来以它,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实施新课标以来,古诗教学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但是纵观古地教学,传统的“知诗人、解诗题、释字义”尚在广泛使用,古诗教学等同于一般的阅读课教学,忽略了对古诗特有意境的欣赏,忽视了对传统文化特有文化魅力的感悟。
一、领略诗人精神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了解了诗人,对其诗的把握也就能高屋建瓴,收放自如了。
在教学《登鹳雀楼》之前,笔者首先了解了王之涣其人。在大量参阅《唐诗鉴赏词典》《唐才子传》、《唐诗纪事》等文献资料以及百度百科后,王之涣的形象渐渐明晰:出身望族的王之涣,自幼聪颖好学,不到20岁,但能精研文章,穷经典之奥。但对仕途不感兴趣,喜好与高适、王昌龄等饮酒论诗,击剑悲歌,素有“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之称。
读着王之涣,一个活跃在盛唐旺世,热情豪放,胸襟宽广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为我们解读他的诗作奠定了基调。
二、叩击诗之精神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诗人的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态,是“兴发感动”,了解了诗人的精神,我们就可以回溯诗的本源,涵泳诗的本质,体悟诗的精神,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相遇,更是精神上的相遇。
比如,《登鹳雀楼》,我在解读这首诗时,首先被“白日”二字所缠绕。有读者认为读“白日依山尽”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惆怅之感。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对话:
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师:让我们慢慢欣赏啊,一轮落日沿着连绵起伏的山,慢慢地、慢慢地落下去了。白日/依山——尽。
生(轻轻地):白日/依山——尽。
师:听,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黄河滚滚的声音。
师:对,黄河咆哮而来!
生:黄河——入海/流——
师:让我们想象着画面,再读一读。
生(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师:让我们再回到诗中来,王之涣有没有因为看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的壮观景象而满足呢?
生:没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是啊,看来王之涣也被这景色给迷住啦!还要看呢!要看到更美的景色,就要——
生:更上一层楼。
师:诗人是不是就是告诉我们,要爬楼啊?
生:不是的——
师:孩子们,你们上学期上的是几年级啊?现在呢,上二年级了,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了。这就叫——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可是一句千古名句啊,鹳雀楼的名气之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句诗。因为它不光用在登楼上,更重要的是成为后人用来勉励自己或别人不断进取的格言。比如当我们的同学被评为“三好学生”的时候,老师为了让他不骄傲,继续努力,就会鼓励他,在他的素质报告书上写下——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当你的好朋友获得了“写字小能手”称号时,你会对它说——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虽是千古名句,却是即景生情。没有刻意,纯属“偶遇”。所以,课堂上的对这两句诗的处理也是“自然”的,从诗人的积极向上,自然过渡到孩子们的积极向上。儿童的精神与诗人的精神悄然相遇。
三、遭遇古诗文化
古诗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文体教学。古诗言简意丰,博大精深。传统的解题、释词、译句能让学生了解古诗的表面意思,但古诗特有的文化价值却将如海底的小石子,沉沉睡去。《登鹳雀楼》是唐诗中最有名的五言绝句之一,它在写法上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我这样教学:
师:大家看,这上下两句的节奏其实是一样的,白日对——
生:黄河。
师:依对——
生:入。
师:山对——
生:海。
师:尽对——
生:流。
师:白日依山尽。
生:黄河入海流。
师:那么上下两句读的时候哪儿不一样了呢?
生:上面一句读得轻轻地,下面一句很有气魄。
师:孩子们能够边想象边读,把诗的画面读出来了。
……
师:我们来看,这两句诗的节奏其实也是一样的!比如“欲”对“更”;穷对上……
师:但读的时候感情是一样的:欲穷千里目……
生:更上一层楼。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什么叫“对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了这首诗体现出来的“对仗”美。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濡染,是古文化的熏陶,是审美情趣的培植。
古诗的美不仅在形式,还在韵律。在小学课堂上,我们不必将“韵律”一词带给学生,但是可以将“韵律”的美传递给学生。方法就是“读”。回归历史,回归诗人,想想诗人当时会是怎样“读”这首诗,才能试着走近这首诗。于是,我把吟诵带进了课堂:
师:配乐按格律范读古诗。
生:鼓掌。
师:老师为什么读得好听呢?因为我是按格律读的。我们知道,一声二声读平声,读得长,三声四声为仄声,读得短些。
师:(屏幕出示标了平仄的诗)白日,依山——尽。谁来试 一试。
生:白日/依山——尽。
师:黄河——入海/流——
生:黄河——入海/流——
……
就这样摇头晃脑,读之吟之,这样的情境场把学生带回了一千多年前,带回了盛唐时期那汇聚文人雅士的鹳雀楼上,学生与古诗文化不期而遇。
古诗,作为文学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它特有的文化魅力需要我们用精神去观点,用文化去碰撞。
一、领略诗人精神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了解了诗人,对其诗的把握也就能高屋建瓴,收放自如了。
在教学《登鹳雀楼》之前,笔者首先了解了王之涣其人。在大量参阅《唐诗鉴赏词典》《唐才子传》、《唐诗纪事》等文献资料以及百度百科后,王之涣的形象渐渐明晰:出身望族的王之涣,自幼聪颖好学,不到20岁,但能精研文章,穷经典之奥。但对仕途不感兴趣,喜好与高适、王昌龄等饮酒论诗,击剑悲歌,素有“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之称。
读着王之涣,一个活跃在盛唐旺世,热情豪放,胸襟宽广的诗人形象跃然纸上。为我们解读他的诗作奠定了基调。
二、叩击诗之精神
刘勰在《文心雕龙·知音》中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诗人的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态,是“兴发感动”,了解了诗人的精神,我们就可以回溯诗的本源,涵泳诗的本质,体悟诗的精神,不仅仅是形式上的相遇,更是精神上的相遇。
比如,《登鹳雀楼》,我在解读这首诗时,首先被“白日”二字所缠绕。有读者认为读“白日依山尽”有“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之惆怅之感。于是,就有了这样的对话:
生: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师:让我们慢慢欣赏啊,一轮落日沿着连绵起伏的山,慢慢地、慢慢地落下去了。白日/依山——尽。
生(轻轻地):白日/依山——尽。
师:听,听到了什么声音?
生:黄河滚滚的声音。
师:对,黄河咆哮而来!
生:黄河——入海/流——
师:让我们想象着画面,再读一读。
生(齐):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师:让我们再回到诗中来,王之涣有没有因为看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这样的壮观景象而满足呢?
生:没有!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是啊,看来王之涣也被这景色给迷住啦!还要看呢!要看到更美的景色,就要——
生:更上一层楼。
师:诗人是不是就是告诉我们,要爬楼啊?
生:不是的——
师:孩子们,你们上学期上的是几年级啊?现在呢,上二年级了,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了。这就叫——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话可是一句千古名句啊,鹳雀楼的名气之大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这句诗。因为它不光用在登楼上,更重要的是成为后人用来勉励自己或别人不断进取的格言。比如当我们的同学被评为“三好学生”的时候,老师为了让他不骄傲,继续努力,就会鼓励他,在他的素质报告书上写下——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当你的好朋友获得了“写字小能手”称号时,你会对它说——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
虽是千古名句,却是即景生情。没有刻意,纯属“偶遇”。所以,课堂上的对这两句诗的处理也是“自然”的,从诗人的积极向上,自然过渡到孩子们的积极向上。儿童的精神与诗人的精神悄然相遇。
三、遭遇古诗文化
古诗教学不同于一般的文体教学。古诗言简意丰,博大精深。传统的解题、释词、译句能让学生了解古诗的表面意思,但古诗特有的文化价值却将如海底的小石子,沉沉睡去。《登鹳雀楼》是唐诗中最有名的五言绝句之一,它在写法上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我这样教学:
师:大家看,这上下两句的节奏其实是一样的,白日对——
生:黄河。
师:依对——
生:入。
师:山对——
生:海。
师:尽对——
生:流。
师:白日依山尽。
生:黄河入海流。
师:那么上下两句读的时候哪儿不一样了呢?
生:上面一句读得轻轻地,下面一句很有气魄。
师:孩子们能够边想象边读,把诗的画面读出来了。
……
师:我们来看,这两句诗的节奏其实也是一样的!比如“欲”对“更”;穷对上……
师:但读的时候感情是一样的:欲穷千里目……
生:更上一层楼。
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什么叫“对仗”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让他们感受到了这首诗体现出来的“对仗”美。这是一种精神上的濡染,是古文化的熏陶,是审美情趣的培植。
古诗的美不仅在形式,还在韵律。在小学课堂上,我们不必将“韵律”一词带给学生,但是可以将“韵律”的美传递给学生。方法就是“读”。回归历史,回归诗人,想想诗人当时会是怎样“读”这首诗,才能试着走近这首诗。于是,我把吟诵带进了课堂:
师:配乐按格律范读古诗。
生:鼓掌。
师:老师为什么读得好听呢?因为我是按格律读的。我们知道,一声二声读平声,读得长,三声四声为仄声,读得短些。
师:(屏幕出示标了平仄的诗)白日,依山——尽。谁来试 一试。
生:白日/依山——尽。
师:黄河——入海/流——
生:黄河——入海/流——
……
就这样摇头晃脑,读之吟之,这样的情境场把学生带回了一千多年前,带回了盛唐时期那汇聚文人雅士的鹳雀楼上,学生与古诗文化不期而遇。
古诗,作为文学宝库中的一枝奇葩,它特有的文化魅力需要我们用精神去观点,用文化去碰撞。